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报道     
《青海气象》2007,(4):F0003
黄南州气象局成立于1974年6月,前身为1957年成立的同仁隆务气候站。州局辖河南、泽库、同仁、尖扎4个县局和州气象台、防雷中心、科技中心、驻西宁办事处4个直属事业单位。根据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安排,从2007年元月1日起,4个县气象站提升为国家一级观测站。州局内设办公室、业务科、人事科和法制办公室。全州现有气象职工7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人数的76%,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35%。党员占职工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4日,中国气象局发出《关于表彰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的决定》,授予59个“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气象局是其中之一。四子王旗气象局,成立于1959年1月1日,是国家基本站,从2006年1月改为国家一级站,担负着地面观测,24小时航空报、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人工增雨、防雹、测墒、生态监测等工作。现有职工11名,其中党员5名,工程师3名,助理工程师5名,大专毕业生占总人数的80%。2005年获“十五”期间全市气象工作先进集体奖,并获全国局务公开先进集体奖,同年获自治区气象局“神舟”五号、“神舟”…  相似文献   

3.
蔡金玲  林巧  乐青 《气象科学进展》2020,10(2):83-86,122
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是全国气象部门补充人才资源、建设气象人才梯队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外部竞争的加剧,气象部门招聘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压力持续增长。调查研究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对气象部门提高招聘工作效率和招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如何组织开展“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的闫栋宋琦(晋中地区气象局030600)我们气象部门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全区共有气象职工230人,其中35岁以下职工占35%。人员虽然不多,但具有工作地点高度分散,技术规定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辽宁气象》2005,(1):F002-F003
辽宁省专业气象台成立于2001年10月,是辽宁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是为各行业提供专业气象信息服务的业务机构。专业台不但拥有现代化的气象服务科技设备,而且拥有高素质的气象科技服务队伍,现有在职职工24人,大专以上学历19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79%;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72%。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为气象部门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自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5号文批转气象部门可以开展综合经营以来,我省的综合经营在省局及各地市局、各直属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全体气象职工的努力下,有了可喜的发展,1989年全省综合经营收入近30万元,从事综合经营和有偿服务人员占全省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安置分流了一批富裕人员,减少了一部分职工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台站自我  相似文献   

7.
《青海气象》2005,(4):F0002-F0002
海南州气象局始建于1952年,辖7个台站,现在职工117人,与海南州防护雷电管理局、海南州人工影响天气按理局合署办公。全州气象职工队伍中,具有中专学历的达到35.7%,大专学历达到44.6%,本科学历达到16.1%。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气象部门1500多位职工关于气象教育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单位(级)类别、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层次职工的气象教育培训需求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寻其中的不同点和规律,并对如何满足职工的气象教育培训需求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气象培训中心是青海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其前身为青海省气象学校,1993年更名为青海省气象培训中心,是气象部门职工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基地,承担着部门内管理干部、专业技术等人员的继续教育、基本业务及相关领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对外办学气象科技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有许多大学陆续增开了气象课程,在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气象专业人员。气象厅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了人员培训工作。这里着重介绍气象厅气象大学的发展情况和现状,同时也概述其它大学的气象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一、气象大学气象大学位于千叶县柏市,其前身为中央气象台测候技术员养成所,创立于1922年,1951年改为研修所。1962年9月,才扩建成气象大学,直属气象厅。气象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对气象部门的职员进行从事气象业务工作所必要的教育和训练”。建校初期,全校设大学部和研修部,大学部的修业期限  相似文献   

11.
赵欣 《吉林气象》2004,(2):43-46
近几年,我省的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工作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气象部门创收人员的努力拼搏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气象事业经费的不足,也为改善气象部门职工的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99年开始,中央财政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政敏 《湖北气象》2005,24(3):46-46
加快新时期地方气象事业发展,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是人才问题。基层气象部门,尤其是县(市)气象部门,更是如此。县(市)气象部门一般只有正式职工10多人,且业务工作任务重,职工学历层次不高,年龄普遍偏大,有的职工专业不对口,这种状况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将继续存在。面对这样的现状,基层气象部门不能等待观望,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结合福建省三明市气象队伍的现状和实践,分析了基层气象部门气象队伍学历低和职称低且职数少而不均、人员紧缺且年龄结构不和谐、引进人才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强调建设学习型部门,加强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阳市气象局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职工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一流的气象人才队伍。1 人才队伍现状南阳有 11个县市局,在职职工 171人,大专以上学历 61人,占 36% (其中研究生 1人,本科生 14人 );高级职称 11人,占 6%;中级职称 73人,占 43%。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在天气气候方面学科带头人缺少;二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特别是县局的基础业务队伍中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占从事基础业务人员…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近2年发生的5个地质灾害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面向地质灾害发生地的社会公众、基层工作人员、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国土部门专家等4类人群进行2轮问卷调查,评估分析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0%以上)被调查者能接收到气象部门发送的预警短信、对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表示满意;气象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效益为35.68%,在减少人员伤亡方面的贡献率为59.18%。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省气象局授予马万才、王献芝、祁如英、史津梅、何生存、王治邦、刘海明7位同志“青海省气象部门优秀中青年人才”称号。 马万才,男,44岁,工程师。1981年7月毕业于兰州气象学校气象专业,2005年6月在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取得在职大专学历,现在民和县气象局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改革营造这方热土矢志耕耘竞出英才──知识分子在吉林省气象部门系列报道之一煦煦春风艳桃李。50年代以来,吉林省气象部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共有529人,其中担任副厅级以上领导职务的4人,副处级以上的55人,高级工程师46人,工程师186人。80...  相似文献   

18.
5月15日上午,湖北省气象部门首届应用气象专业专升本函授班毕业典礼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随后,全班32名学员参加了该校大气科学系的毕业论文答辩并悉数顺利通过。这标志着湖北省气象部门大学本科学历持有者所占比例将攀升1.5个百分点。这期专升本函授班是1997年湖北省气象局和南京大学联合开办的,随即在湖北省局科教处设立了函授站,这些工作很快成为湖北省局“跨世纪人才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函授班学制为三年,学员学习以自学为主,以面授为辅。面授教师除个别基础课教师从武汉地区高校聘请外均由南大派出。32名学员大多来自省内基…  相似文献   

19.
从 2 0 0 1年初召开的全省气象局长会议上获悉 ,湖北省气象局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在新的一年里 ,认清形势 ,把握大局 ,着眼于未来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格局 ,抓住机遇 ,进一步探索高层次气象科技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这次会议不仅强调了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还针对这一工作推出了若干新举措。这些措施包括 :设立奖学金 ,鼓励优秀在职人员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攻读研究生学位 ;建立气象部门高素质人才进修制度 ,提高全省气象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 ;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气象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加强对新技术岗位人员的培养 ;…  相似文献   

20.
1新疆专业气象台站的基本情况根据1997年调查摸底的统计结果,我区专业气象台站数、专业气象台站的职工入数在全国各省(区、直辖市)中仅次于黑龙江省,居第二位。现有专业气象台站178个,职工总数593人。人员构成中,测报占74%,预报服务占10%,其他(农气、传真、雷达、行政)占16%;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7%,初中或以下的占27%;高级职称3入,中级职称87入,无职称人员280入。专业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符合规范要求的约占1/3,探测仪器符合规范要求的不足互/3,探测工作开展较正常(基本无返、缺测)的仅占M%。我区专业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