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本届大会共收到有关技术方法的论文共32篇,论文涉及面广,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近年来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 一、勘探与测试 我国过去对深部岩体所进行的研究常因缺乏必要的勘探测试手段而遇到困难。周叔举等“深部岩体工  相似文献   

2.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和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于1982年6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分析测试研讨会。地质系统、冶金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系统三十多单位的近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首先由物探研究所谢学锦副所长和地质矿产部科技局负责人李善芳先后讲了话,测试研究所科技处李连仲同志作了有关标准样分析方法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李伟和 《物探与化探》1999,23(3):216-220
阐述地质雷达和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检测方法及在公路路基填方量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资料,对国内外在混合岩形成机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第12后大会概况。大会指出了应用第四纪地质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动向,展示了许多国家区域第四纪地质研究取得的成果,探讨了第四纪地质作用并指出其研究的主攻方向应是古气候及古地质环境的全球变化。大会还探讨了第四纪生物学和生态学。  相似文献   

6.
我国十年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主要成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屈文俊  吴晓军 《岩矿测试》2012,31(2):201-209
我国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主要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十年来,在地质"野战军"装备计划的大力支持下,在地质行业强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得到发展,分析测试仪器装备得到加强,实验测试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分析测试水平及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建立了从主量、微量到痕量元素分析,从无机组分到有机组分分析,从固体、液体到油气样品分析,能全方位覆盖地质调查样品类型、满足地质调查需求的实验测试技术方法体系及相应的样品分析能力。文章介绍了十年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支持的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情况,从无机测试分析技术方法、有机测试分析技术方法、同位素测试技术方法及应用、地球化学系列标准物质研制、地质实验仪器研发及升级改造、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推广等六方面总结了我国十年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廖立兵 《现代地质》2004,18(4):487-492
对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与矿物材料研究有关的论文进行了全面总结,从非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和选矿方法、天然矿物改性及应用、合成矿物材料研究、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及应用机理研究等方面归纳了矿物材料学的若干研究热点,并与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矿物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在综述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国内外材料学、矿物材料研究现状的了解,对矿物材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资料,对国内外在混衙岩形成机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岩矿测试》2012,(4):620
为推动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12年9月10~15日在福建厦门市举办第八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大会  相似文献   

10.
1989年七月九日到十九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遥感地质应用及有关技术的学术交流主要集中在五个专题讨论会上,包括:(一)地球景观变化遥感,(二)由太空解译地球大地构造(三)用遥感进行油气和矿产勘查,(四)由太空研究地球的环境地质,(五)地质数据复合及图象处理。在这五个分讨论会上共发表了有关论文四十多篇,内容侧重于各种遥感技术在世界各地及地质领域各方面的应用成果,同时也反映了一些遥感新技木的进展及计算机图象数据处理和信息复合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世红  李海燕 《现代地质》2004,18(4):415-422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接受关于地磁学、古地磁学、环境磁学方面的摘要120余篇,主要内容涉及:(1)古地磁学在古大陆再造中的应用;(2)地磁场倒转和长期变的理论、观测和应用以及磁性地层学;(3)磁化率测量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中的应用;(4)气候变化的环境磁学证据;(5)环境污染监测的环境磁学方法等研究领域。此外,磁法勘探也有很好的成果展出。基于物质磁学和地磁学的方法技术在日益广阔的地学研究领域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韦复才 《中国岩溶》2005,24(3):255-259
在简要介绍科技论文摘要概念及编写方法的基础上,以国标GB6447- 86和GB7713- 87为尺度,对我国有代表性的39种地学科技期刊390篇论文摘要进行了审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学科技论文摘要编写中主要存在有摘要类型误选、摘要无实质性内容、篇幅过长或过短、摘要含有自我评价内容和使用非第三人称写法5个方面问题,其中又以摘要类型误选和摘要无实质性内容最为常见,分别占统计数的39%和36%。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对GB6447- 86和GB7713- 87不够了解及对摘要编写不重视所引起。   相似文献   

13.
张季生 《物探与化探》1999,23(4):296-300
用直立长方体的磁模型对三维解析信号方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维解析信号方程是一个近似的关系式,其近似程度与磁源的几何参数有关.用增强解析信号技术计算磁源埋深和磁源边界位置的误差依赖于磁源的水平尺度与其顶面埋深的比值.  相似文献   

14.
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方法油气预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系统与综合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异常形成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在参数的优化组合及异常的求取上尚有诸多不足。针对后一种情况,选择松辽盆地东岭构造作为实验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选取低能吸附烃、放射性测氡及土壤热释光三类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分别计算了综合指标MAE与MAC及组合熵,然后对各值采用泛克里格法求取异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研究应从异常形成的机理入手,建立三维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油气预测模式,以提高油气预测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The pyrite-polymetallic deposits of the Rudnyy Altay, which occur in early geosynclinal sedimentary-volcanogenic sequences, are considered as polygenetic and polychronous. Their basic features and patterns of localization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ore-surrounding volcanogenic associations and features of later redeposition of the ore material. —Authors.  相似文献   

16.
为对陇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恢复治理,采用GIS和RS技术,使用SPOT5遥感数据,对陇南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从地质背景和矿山开发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值.并根据指标加权平均法建立数学模型,使用MapGis软件,对各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分析.评价分区结果基本反映陇南金矿区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根据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专家发言及提供大会交流的部分论文摘要,从沉积环境,海相沉积,旋回地层和层序地层,古地理和盆地分析四个方面,窥视自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以后沉积地质学的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18.
热嵌固齿工艺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夷雄  刘金保 《地球科学》1989,14(3):333-340
  相似文献   

19.
优化遗传算法在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隙度是油藏描述和储量计算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因此 ,高精度的孔隙度预测是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关键。文中应用优化的遗传算法———演化程序 ,利用岩芯样品的孔隙度和测井数据建立合适的预测模型 ,应用声波、密度、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孔隙度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与线性回归和灰色GM (0 ,5 )等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 ,应用演化程序进行孔隙度预测 ,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减轻了预测过程中对先验信息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20.
Holocrystalline gabbro-anorthosites and anorthosit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thick interformational veins of the upper portions of the Pliocene-Quaternary Nikolka volcano in Kamchatka. The gabbro-anorthosites contain a marked amount of K-feldspar, and on the basis of their chemistry, they have been assigned to the tephrite-basalts. They are identical to the megaplagiophyre basalt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Kamchatka depressio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magma of subalkaline gabbro-anorthosites occurred in signifcant depths at the base of the crust during emanation differentiation of a saturated tholeiite. Further fractionation of this magma could hav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utonomous anorthosites and alkaline gabbroids associated with them in natural assemblages. —Auth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