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黄玉改色试验及呈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金华  蔡述伟 《江苏地质》2000,24(3):153-156
采用高能射线辐照无色黄玉使其改色,并对呈色机理作了探讨。无色黄玉改色为天蓝-海蓝色后,颜色稳定,改为棕黄色的则在强阳光下易退色。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子辐照改色法把天然无色黄玉改成蓝色黄玉,对天然黄玉和改色后的蓝黄玉分别进行了常规检测、X-荧光测试、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色前后黄玉的比重、折射率、成分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其紫外-可见光光谱、红外光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为鉴别天然黄玉与辐照改色黄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绿柱石宝石辐照优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柱石宝石辐照优化处理技术高秀清陈炳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关键词宝石绿柱石辐照改色自然界中色彩、质地、光泽皆好的宝石数量不多,采用人工优化处理,可以使色彩欠佳、品种稀少的宝石变得艳丽多彩,大大提高其商业价值。10年来,我们采用辐...  相似文献   

4.
辐照绿柱石的色心与赋色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不同辐照剂量的带电粒子作用下,四川无色绿柱石因赋色而呈现浅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浅黄色及橙黄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阴极发光光谱(CLS)研究表明,辐照绿柱石中存在两组与赋色密切相关的色心组合,其一为相对稳定的[Fe^3 ]OH和[Fe^3 4]心,其二则为不稳定的[H^0]i心和F^ 心,二者对可见光的能量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由此产生特征的吸收与发射光谱。低温退火处理(210℃),有助于消除辐照绿柱石中不稳定的色心,使相对稳定的[Fe^3 ]OH心黉度再度聚集,并形成新的缺陷(二次缺陷),进而提高稳定色心的主波长和饱和度。研究证实,二次缺陷形成的初始温度,可近似代表辐照绿柱石的最佳热固色温度点,经辐照与热固色作用而形成的黄色,橙黄色绿柱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并不因长期日照或低温受热(<280℃)而褪色。  相似文献   

5.
辐照条件下绿柱石通道中顺磁配合物的ESR行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四川平武贫铁富碱型无色绿柱石通道中主要存在碱氢化物(NaH)、[Fe2(OH)4]^2 多聚合离子及OH自由基,在电子辐照作用下,通道中顺磁配合物的结构、带电性质及化学键易发生转型、裂解和变价,并形成自旋浓度不等的[H^0]i心(裂距为500G,g值分别为2.175,1.8774的二重超精细结构线)、[Fe^3 ]OH(g=2.0031)和[Fe4^3 ]s(g=4.3172)等辐照损伤心。[Fe^3 ]OH心属一种有效的电子陷阱,其热稳定性大于[Fe4^3 ]s心。绿柱石杂质铁离子的占位方式,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流体的pH值密切相关。由电子辐照作用而导致杂质离子价态的转变,属一种可逆的动态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6.
简述MPV-3显微光度计的特点,阐述了有色宝石颜色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四川平武无色绿柱石,山东昌乐蓝宝石的颜色评价和改色实验效果评价以及不同成因的天然红工 光性研究为例,论述了MPV3显微光度计在宝石颜色评价、改色效果判定、红宝石定名和品种鉴别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场发射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场发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物理法改色前后的优质淡水珍珠表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通过对比分析珍珠在微米级至纳米级的范围内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征的变化,证明珍珠质层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改色前后珍珠的红外光谱分析及XRD分析对物理法改色珍珠机理是由于微量MnCO3在γ射线辐照下氧化成Mn2O3或MnO2所致的说法给予否定;由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可知物理法改色珍珠呈色机理与珍珠中有机物的辐照化学变化有关,并且物理法改色珍珠伴色的呈色机理与珍珠的文石纳米粒径效应亦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绿柱石宝石辐照致色机制的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阿尔泰天然淡蓝、浅蓝宝石级绿柱石辐照前后及退火处理伴随着颜色改变的吸收光谱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天然淡蓝、浅蓝色绿柱石经~(60)Co-γ辐照变成黄绿色,其原因主要归因于遂道中Fe~(2-)向Fe~(3+)的转变和八面体中Fe~(3+)和配位体O~(2-)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9.
黑珍珠辨别     
黑珍珠可分为天然黑珍珠、海水养殖(塔希提)黑珍珠、染色黑珍珠、辐照改色黑珍珠及涂膜的染色黑珍珠和仿黑珍珠。通过镜下的仔细观察可发现染色、覆膜黑珍珠及改色黑珍珠的固有工艺特征,并以此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四川平武绿柱石结晶学特征研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琰  张斌 《地质与勘探》2001,37(2):55-57
产于四川平武的绿柱石颜色呈现浅绿色至无色,透明至半透明,形状为独特的板状,是国内绿柱石呈现板柱晶形的唯一实例,其共生组合已经作为观赏石开发,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平武绿柱石进行了结晶学的研究,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四川平武板状绿柱石矿物学特征及板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该区绿柱石产出背景的基础上,从围岩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标型形态和绿柱石测温测压等方面确定平武绿柱石矿床是气成高温浅成石英脉型矿床。文中对绿柱石矿物进行了湿法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微形貌分析,研究了该区绿柱石的形态、物性、化学成分及类质同象特征,确定该区绿柱石为板状晶形的含铯钠锂绿柱石,碱金属平均质量分数为2.412%(Li2O+Na2O+K2O+ Rb2O+Cs2O)。板状含碱绿柱石一般发育在伟晶岩中,气成高温热液矿床中产出板状含碱绿柱石极为罕见。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从绿柱石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了绿柱石的板状成因。  相似文献   

12.
四川平武绿柱石宝石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平武产出世界上十分稀少和珍贵的无色透明扁平板状绿柱石宝石。在野外详细调研和系统分析、测试基础上,全国总结和介绍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绿柱石宝石产出特征,绿柱石宝石矿物学、化学成分、结晶习性及晶体化学、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花岗岩与Be及W,Sn矿化关系和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从而,确认该矿床为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型绿柱石宝石矿床。  相似文献   

13.
四川平武富碱型绿柱石晶体的晶格缺陷与生长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低饱和度,碱性,气成一热液条件下形成的四川平武绿柱石宝石晶体,具有特征的扁平板状几何外形,在绿柱石晶体的{0001},{1010},{1121}面上,普遍发育螺旋位错,束合螺旋位错,层错及接触双晶,它们共同构成了绿柱石晶体生长的主要台阶源,微分干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证实,由填隙变形,位错滑移和水解弱化等综合作用,直接导致绿柱石硅氧四面体六方环结构和铍氧四面体 结构的局部畸变,并相应引起多面体体积,化学键力,键合能及晶面的法向生长速率发生变化,从而决定了该区绿柱石晶体生长的形 态,由绿柱石晶体中的线缺陷(螺旋位错),而缺陷(层错,双晶)及点缺陷(空位,包裹体)的协同作用,是导致四川平武扁平板状绿柱石晶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A number of different impurities are located in the open channels of natural beryl crystals. The rare Maxixe beryl contains an unusual amount of NO2. The isoelectronic CO2 radical is found in the irradiated Maxixe-type beryl. The NO2 radical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Be–Al plane of the crystal, with the nitrogen atom close to the oxygens of the beryl cavity wall. These oxygens repel the negative CO2 radical,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eryl cavity and rotates around its O–O axis, which is parallel to the crystal c-axis. When there is a nearby alkali 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beryl channel, it reorients the CO2 radical so that its bisector is parallel to the c-axis and points toward the positive ion. Different signals are analyzed for Li+, Na+, and another counter-ion, which probably is Cs+. The related NO3 and CO3 radicals are the color centers in the investigated deep blue beryls. The slow decay of the color, which makes these beryls useless as gem stones, is related to the decay of the hydrogen atoms which are present in these crystals. Evidence is given that NO3 is created in Maxixe beryl by a natural process, while CO3 in Maxixe-type beryl has been created by irradiati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EPR signals of these two radicals was investigated, but a definitive proof that they rotate at the center of the beryl cavity could not be given. EPR signals from some other radicals in beryl have been observed and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5.
四川平武雪宝顶绿柱石的振动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界中绿柱石晶体多为柱状,具板状晶形的绿柱石非常少见。对产 于四川雪宝顶 云英岩晶洞中的无色透明板状绿柱石及产于雪宝顶蒲口坡石英脉中的绿柱石进行了红外和拉 曼光谱分析,并与产于阿尔泰三号伟晶岩脉中的柱状绿柱石进行了比较。雪宝顶两个绿柱 石的结构通道中的水以II型水为主,而阿尔泰绿柱石结构通道中的水以I型水为主。雪宝顶 绿柱石中Li对Be的替换也对它的红外及拉曼光谱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川西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和伟晶岩内发育大量原生熔体包裹体和富晶体流体包裹体。为了查明甲基卡成矿熔体、流体性质与演化特征,运用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鉴定了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中二云母花岗岩及伟晶岩脉不同结构带内的原生熔体、流体包裹体的固相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石英内熔体包裹体的矿物组合为磷灰石+白云母、白云母+钠长石、白云母+石墨;伟晶岩绿柱石内富晶体流体包裹体的矿物组合主要为刚玉、富铝铁硅酸盐+刚玉+锂辉石、锂辉石+石英+锂绿泥石;伟晶岩锂辉石内富晶体流体包裹体的矿物组合主要为磷灰石、锡石、磁铁矿、石英+钠长石+锂绿泥石、萤石、富钙镁硅酸盐+富铁铝硅酸盐+富铁硅酸盐+石英;花岗岩浆熔体与伟晶岩浆熔体(流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成矿熔体、流体成分总体呈现出碱质元素(Na、Si、Al)、挥发分(F、P、CO_2)含量增高及基性元素(Fe、Mg、Ca)降低的特征;包裹体中子矿物与主矿物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别,揭示出伟晶岩熔体(流体)存在局部岩浆分异作用,具不混溶性及非均匀性。因此认为,伟晶岩熔浆(流体)为岩浆分异与岩浆不混溶共同作用的产物,挥发分含量的增高(F、P、CO_2)使伟晶岩能够与稀有金属组成各类络合物或化合物,这对于稀有金属成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