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宿鸭湖库区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正金  罗文金  程生平  刘富有 《地下水》2004,26(4):252-254,274
阐述了宿鸭湖库区地面水环境质量、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对污染程度分析,同时对库区地面水和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河南省南阳盆地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南阳盆地内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淮河水污染对环洪泽湖地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演变规律,选择位于盱眙北部平原地区鲍集作为地下水污染试验区,并在面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淮河地表水常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资源十分丰富,环洪泽湖地区浅层地下水已遭受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4.
朱传峰 《安徽地质》2004,14(2):127-130
通过对临海童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该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基本特征,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机制及趋势进行探讨.认为该矿区浅层地下水环境的恶化,主要为人为因素所致.本次对大量实际资料的分析研究,为保护地下水环境,预防水环境质量下降,有效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和矿区环境治理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现国  刘丕新  务宗伟 《地下水》2005,27(4):282-283,318
笔者以河南省偃师市浅层地下水,饮用水源状况为研究对象,综合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农村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污染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项城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项城市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污染,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通过用单项指标的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污染现状评价,对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北京实际情况,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对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评价认为: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顶部。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山东段)南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淮河流域山东段南部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就该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污染源、浅层地下水及表层土壤有机污染现状、河流对两侧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及污染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组分检出率较低,有机组分中仅有个别指标水质超标,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程度整体较轻。平面分布特征上,有机物检出点及污染严重点主要集中在城镇所在地及周边地区、河道两侧及工矿企业密集区;在垂向分布特征上,浅层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程度较深层地下水严重,随着深度的增加,污染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淮南矿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淮南矿区浅层地下水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浅层地下水样测试结果,分析了区域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进行水质评价,划分了不同污染等级范围.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浅层地下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在矿业集中开发区及城镇密集区,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鲁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鲁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进行了高密度的样品采集、高精度的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鲁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在部分地区受到有机物污染,污染程度总体较低,个别地区出现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13种,个别有机物含量高。浅层地下水污染区的分布及污染程度,与油田采油区位置及石油化工企业的分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16种之多,个别有机物含量还很高.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受到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周口市地下水质量状况及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周口市区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对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对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地下水防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浅层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就文章在简要介绍上海市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就上海市浅层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论述。针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进行分析,指出本市浅层地下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类型属综合性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4.
山东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29种之多,个别地区有机物含量超过地下水饮用限量标准,致使地下水质量恶化。该文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地下水污染物组分测试为手段,对山东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种类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地下水安全性,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地下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俐 《地下水》2012,(3):102-103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洛阳市地下水污染情况,对洛阳市2006-2010年地下水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洛阳市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以防止地下水进一步恶化,保护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乔冈  徐友宁  陈华清  张江华  刘瑞平 《地质通报》2015,34(11):2031-2036
以某金矿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12件浅层地下水样的Hg、Pb、Cd、Cr~(6+)、As、Cu、Zn、CN~-等重金属元素及氰化物的含量特征,初步查明了这8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赋存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单项、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重金属及氰化物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除背景元素Cr~(6+)局部区域超标外,受矿业选冶活动影响,双桥河流域中下游段局部区域Hg、Pb、CN~-等元素超标,该结论对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哈尔滨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污染情况,利用松嫩平原(黑龙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数据,对浅层地下水主要化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受原生环境下水化学条件控制的Fe、Mn指标含量对水质影响较大;地下水污染属于区域性污染,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重,主要污染物为NH4+及NO3-、NO2-,来源于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所施用的化肥.根据分析数据,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以无机污染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龙江  朱维斌  陶然  朱伟 《地下水》2006,28(5):44-46
本文通过对濉河符离集段地表水与傍河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进行同步观测,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濉河符离集段地表水与傍河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水位高度相关,傍河地下水水位与离河距离、河水水位关系表达式为:z=-5.9254-0.0003x 1.2110y,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的Cl-离子、NH3-N相关性良好.可见濉河地表水污染对傍河浅层地下水污染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720个水质分析样品资料的深入分析与计算,系统地评价了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质量,指出了浅层地下水安全供水方向,并提出了安全供水措施及建议。计算结果认为,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中的污染因子主要为Fe、Mn、PH、NH4-N及NO2-N,其次为NO3-N、Be、COD,共8个因子,基本上没有遭受重金属污染;湖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以优质水为主,占39.37%,合格水占26.04%;不合格水(较差水)占34.59%。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某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湖流域某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和典型污染源附近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各组分的检出率较高,但检出浓度较低,除苯在个别采样点处超出美国环保局(EPA)饮用水标准外,其余卤代烃和单环芳烃组分均没有超标;平面分布上,卤代烃和单环芳烃各组分的浓度高值点大都集中于该地区东南部的工业区内,这种空间分布特征与工业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垂向上有浅部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相对较重、深部地下水较轻的特点;典型污染源周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较重,但随着采样点远离污染源,地下水中各有机污染组分的浓度迅速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