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鲁西南地区地下水中锰的含量及其成因,采集并分析了276组地下水样和18组地表水样,结果表明,鲁西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锰含量在未检出至2.84mg/L之间,平均浓度为0.35mg/L,超标率达41%。鲁西南地区地下水中锰含量的分布与该区的工业化程度以及所处的补、径、排条件密切相关。影响地下水中锰含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表层土壤、地下水径流条件及含水层介质和地下水矿化度等。  相似文献   
2.
王寨盆地是大武富水地段的一个特殊补给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示踪试验对该区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次示踪试验采用钼酸铵作为示踪剂,历时75天,钼离子浓度历时曲线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地下水视流速平均值为23373m/d。通过试验揭示了王寨盆地岩溶发育特征为溶孔、溶隙、裂隙、管道、溶洞并存,地下水径流通道有单一管道型、单管道有水池型、多管道型和多管有水池型,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主要的地下水径流通道有3个,均汇入淄河断裂带;地下水流向以西南、东南、正东(东北)为主,整体流动较为缓慢,溶质的运移以正东(东北)方向最快;王寨断层和边河断层具有良好的导水性。因试验在枯水期进行,降雨量较小,地下水开采的日周期性影响也相对稳定,故试验时段地下水流场较稳定,试验结果所揭示的水文地质问题也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山东段)南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淮河流域山东段南部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就该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污染源、浅层地下水及表层土壤有机污染现状、河流对两侧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及污染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组分检出率较低,有机组分中仅有个别指标水质超标,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程度整体较轻。平面分布特征上,有机物检出点及污染严重点主要集中在城镇所在地及周边地区、河道两侧及工矿企业密集区;在垂向分布特征上,浅层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程度较深层地下水严重,随着深度的增加,污染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必须与地质环境保障能力相适应,地质环境保障能力的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因素作用的空间综合评价。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质环境保障能力评价过程中,选取2个领域层、11个准则层、37个指标层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图形的空间处理与叠加运算,进而按照确定的分级标准将地质环境保障能力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5个等级。  相似文献   
5.
人工回灌补给滨海含水层是海水入侵修复经常采用的工程措施,然而人工回灌条件下滨海砂质含水层经常出现渗透性显著降低的现象,其含水介质渗透性的时空演变规律仍不清楚。本文以青岛市大沽河下游咸水入侵区含水层砂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不同尺度的室内砂柱淡咸水驱替试验,对定水头和定流速条件下人工回灌咸淡水驱替过程中砂质含水层渗透性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淡水驱替咸水时含水介质的渗透性会发生显著变化,整个砂柱的渗透性先降低后回升,原因是回灌过程中砂柱中的黏土矿物发生释放、迁移、沉积;定水头条件下,在砂柱的前半段存在一个淘空区,渗透系数是初始渗透系数的1.6~2.0倍,砂柱其它部分渗透性是先降低再轻微回弹;定流速条件下,砂柱的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砂柱各段离入水口的距离越远其渗透系数的值越小;砂柱黏粒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渗透性的演化特征相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人工回灌治理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查清第四系结构是覆盖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而钻探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在地质编录时应做到尽可能详尽、准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往往为城市工程建设服务,编录不仅要满足第四纪地质研究的需求,还要满足工程地质方面的要求。本文结合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第四系编录经验,对第四系和工程地质岩性描述方法、野外岩心照片拍摄和室内色彩校正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城市地质调查中钻孔编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海岸带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地下水有机污染日趋严重。该文依据研究区内采集的1367组地下水有机污染测试样品数据,对研究区内地下水有机物检出情况、主要污染因子、分布特征及污染物来源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海岸带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明显,有机物检出率达39.3%,其中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检出率最高,达49.3%;从区域分布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寿光蔬菜种植区、弥河冲洪积扇顶部及小清河下游(东营段)化工密集区有机污染呈现面状分布。其中黄河三角洲地区胜利油田散落油污使这一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最为普遍,寿光地区深层孔隙水受到一定污染,主要由农药污染及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有机污染分布与人类活动高度相关,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8.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及沿海地区对地下水资源的超量开采,将会诱发海咸水入侵内陆地下水,导致海陆过渡带的迁移,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及水资源安全。该文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背景,选取区域内龙口、招远滨海区域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流场规律进行刻画,然后以模拟因子,对目前地下水超采情景下的海陆过渡带迁移规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口、招远滨海区域海陆过渡带的宽度约为1.5~4.5km,且内陆地下水位越高,海陆过渡带向内陆迁移的速度越慢、范围越小。该成果对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过渡带的迁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面临影响因子多又复杂、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性选定和权重不易确定等难题,以至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性。本文以鲁北平原为例,在以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常用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采用创新的迭置指数方法,改进为"DRITCS法",选择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综合岩性、地表2 m内单层厚度大于0.5 m的粘土层厚、含水砂层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和地下水净补给量等因子,组成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合理地确定了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中关键指标——包气带粘性土层变化影响,并在鲁北平原示范性应用和通过以面源污染为主的三氮污染现状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流域性相变造成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空间差异性和区位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沂水县侵入岩贫水地区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综合运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等工作手段,分析侵入岩分布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确定了侵入岩分布区主要蓄水构造类型包括断裂型、韧性剪切带型、侵入体接触带型等。断裂型蓄水构造一般呈线状发育,富水性受断层的力学性质、发育规模及汇水条件等因素控制,单井涌水量差异较大;韧性剪切带型蓄水构造呈面状发育,含水层埋深一般小于65m,单井涌水量一般大于100m3/d;侵入体接触带型蓄水构造发育特征因侵入体的形状而异,一般呈带状,富水性受接触带连通性、围岩岩性及汇水条件等因素控制,单井涌水量一般100~500m3/d。通过分析不同蓄水构造类型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富水情况及其供水意义,对侵入岩缺水地区找水打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