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概要介绍江西云山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分布类型成分的基础上,将该区系的特点归结为:1.热带性科、温带性种占优势,热带性属与温带性属并重;2.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3.华夏种类丰富,特有成分多样;4.区系相当古老,残遗植物众多;5.该区系属华东区系的一部分,具有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湿地草本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安徽升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草本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共有湿地草本种子植物59科173属275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莎草科(Cyperaceae)等为优势科,而以菱科(Trapaeeae)、三白草科(Saururaceae)、茨藻科(Najadaceae)等为该植物区系的表征科;以蓼属(Polygonum)、苔草属(Carex)、蒿属(Artemisia)等为优势属,但属的组成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7.69%,表明该区植物成分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从分布区类型看,科以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30.52%);属泛热带分布属最多(21.39%),北温带分布成分次之(13.87%),总体上温带成分(38.73%)略多于热带性成分(34.10%)。表明该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分布区类型多样,具有热带、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多重性质,但以亚热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市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该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在该湿地公园共记录野生种子植物58科170属272种(包括2亚种和2变种),都为被子植物。其中,物种数较多的科有禾本科(Gramineae)(48种)、菊科(Compositae)(37种)和莎草科(Cyperaceae)(21种);物种数较多的属有薹草属(Carex)(12种)、蓼属(Polygonum)(8种)和委陵菜属(Potentilla)(6种)。在该湿地公园分布着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草本沼泽和水生植被共5种植被类型,分布的植物区系主要为榆树群系(Form.Ulmus pumila)、柳属群系(Form.Salix)和芦苇群系(Form.Phragmites australis)等,与草本植物群系相比,木本植物群系的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该湿地公园内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与世界分布类型具有普遍联系,特有程度较低,在科、属、种水平上都表现为典型的温带属性,同时在种的水平上有热带、亚寒带—寒带类型植物物种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湿地高等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李满良  张铁明  胡东  陈卫 《湿地科学》2006,4(3):219-226
根据工作需要,在北京4个水系的主要河流的平原地段和山区的上、中游地段,选取不同生境的典型样地,以及城区的人工湖泊共设立了35个采集点,采用样方法和样带法相结合,共调查样方355个,采集样本4 152个。在该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区系学原理对北京地区湿地高等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地理成分(科、属、种3个层次)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湿地高等植物共有108科311属552种(含山区湿地),占北京植物总数的近1/3。其中苔藓植物(B ryohyto)有9科15属18种;蕨类植物(Pteridophgta)5科5属8种;裸子植物(Gymnosperm ae)3科5属6种;被子植物(Angiosperm ae)91科286属520种。种子植物中含20种以上的有5科,共210种;含5种以上的属有14个属,共114种。北京地区湿地植物的分布(即地理成分)较复杂。北京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类型,9个变型,温带地区类型占主导,温带成分较丰富(属数、种类、比例均占首位)。本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为:①草本植物发达;②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位;③区系起源古老;④特有属、种匮乏;⑤分布区类型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研究是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生态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植物物种组成、优势植物种群及植物区系。结果表明:大九湖湿地维管束植物共52科140属201种,其中种子植物47科134属194种,外来入侵植物4科7属7种。草本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以湿生植物群落为主,有苔草(Carex)群落、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群落和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群落等,占群落总数的59.60%。优势植物种有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阿齐苔草(Carex argyi)、灯心草(Juncus effusus)等,是组成该区域湿地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植物区系主要有12个分布类型及4个变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并含有一定的热带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沙地低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植物学及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毛乌素沙地低湿地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及水分生态类群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湿地共有维管植物59科182属323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总数的99.07%。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是低湿地植物区系的主体,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寡种属优势明显。中型科属和较大科属虽不占主体,但却往往是构成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为植物区系的代表成分,对植物区系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温带分布型是低湿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低湿地植物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低湿地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为主,多年生草本植物对低湿地环境影响作用较为明显。低湿地植物地理成分及分布特征也说明气候、环境条件,植物种的生态幅度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植物地理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桂宾  宋松岩 《湿地科学》2012,10(4):474-480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对河南省湿地植被特征种的区系组成、科属种三级分布区类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河南省湿地植被的特征。结果显示,维管植物有50科99属249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属有10个,种有13个。科属都为世界分布类型最多,除此类型之外,泛热带和北温带成分占有突出的位置。种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显著减少,而以东亚分布为最多,热带亚洲分布次之,北温带分布居第三;中国特有分布中,中国亚热带分布为最多。从浅水湿地到草丛湿地植被,其建群种虽都以世界分布科为最多,但热带分布数量减少,而温带分布数量逐渐增多。河南省湿地植物区系与东亚和热带亚洲以及北温带的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而在中国南北方湿地植被的区系关系中较接近于南方亚热带的湿地植被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8.
2020年5月至8月期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沼泽中,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进行了两次野生种子植物野外调查,研究野生种子植物的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保护区的沼泽中,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6科141属251种(含4变种),占东北湿地野生种子植物总物种数的33.6%;其中,野大豆(Glycine soja)和莲(Nelumbo nucifer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物种,十字兰(Habenaria schindleri)、貉藻(Aldrovanda vesiculosa)、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和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是濒危或易危物种;含物种数量较多的科为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和蓼科(Polygonaceae),含物种数量较多的属为薹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灯心草属(Juncus)、眼子菜属(Potamogeton)、柳属(Salix)和剪股颖属(Agrostis);该保护区沼泽中的野生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包含了17种分布区类型和17种亚型,其中,有154种植物具有温带属性,有56种植物具有寒带属性,表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中的野生种子植物除了具有典型的温带分布属性外,还与寒带分布属性有一定联系,具有温带和寒带分布属性的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数量占该保护区湿地中野生种子植物总物种数量的83.67%,反映了该保护区位于中国中温带偏北位置的特点,另外,该保护区的沼泽中也渗透有少量热带分布属性的野生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物种组成与生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武汉市主城区及近郊26个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物种和群落类型调查的基础上,对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组成、地理成分和生态适应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本次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61种(含变种和变型),分属于82科231属,其中被子植物是主要类型;武汉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兼有地带性、隐域性和起源上古老性的特点,但特有属、种匮乏,其中蕨类植物表现出明显的隐域性特征;种子植物分属于14种地理分布类型,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3种地理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湿地植物区系特征.同时,湿地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分别占总种数的37.4%和32.7%.在所有水分生态适应型中,中生植物的种类最多,共164种,占总种数的45.4%,反映出武汉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群落逐渐向中生植物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10.
以2009~2012年实地样方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为基础,对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共记录有湿地种子植物56科154属294种;在4个生活型中,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共有278种,占总种数的94.56%。将湿地植物的生态型划分为7类,其中,湿生植物269种,占总种数的91.5%,是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沼生植物88种,水生植物74种,构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属的水平上,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共有82属,占总属数的53.25%,表明温带性质比较明显;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160种,占总种数的54.42%,中国特有分布种有40种。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植物区系与温带亚洲和东亚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在湿地种子植物区系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相似文献   

11.
调查的基础L,统计了太岳山种子植物有97科、316属、575种(含变种),分析了该区系的主要特征,即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占优势;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具明显的垂直分布.对该区野生经济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穹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陕南化龙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志军 《地理研究》1997,16(2):72-80
化龙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温带成分为主(有428属,占60.62%),热带成分次之(有235属,占33.28%),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特征。本区集中了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及大量原始的温带属和众多的古老孑遗植物,是我国第三纪植物区系的重要“避难所”.区系地理成分的比较分析表明,化龙山应位于华中植物区系的边缘地带,很可能是东亚植物区系东西两大植物亚区的交汇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石首市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组成与地理分布,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共有45科125属148种,其中,有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3科123属146种;该区系野生维管束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其科(43科)、属(118属)和种(140种)的优势明显;双子叶植物(37科96属120种)构成了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的主体。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的分布区系类型多样,在植物科的水平上,有5类型3变型,在植物属的水平上,有12类型7变型,在植物种的水平上,有14类型11变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其它区系联系广泛;温带成分略占优势,反映出该区系从亚热带到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无特有属,特有种匮乏,仅有1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石首市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组成与地理分布,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共有45科125属148种,其中,有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3科123属146种;该区系野生维管束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其科(43科)、属(118属)和种(140种)的优势明显;双子叶植物(37科96属120种)构成了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的主体。天鹅洲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的分布区系类型多样,在植物科的水平上,有5类型3变型,在植物属的水平上,有12类型7变型,在植物种的水平上,有14类型11变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其它区系联系广泛;温带成分略占优势,反映出该区系从亚热带到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无特有属,特有种匮乏,仅有1种。  相似文献   

15.
宁南干热河谷内共有种子植物81科276属115种。当地拥有全部15类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其中以热带性质的属占优势,全热带分布的类型就有81属,比值32.0%,当地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与外地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宁南(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区系是热带植物界在当地的残存,并逐步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16.
塔吉克斯坦区系位置特殊、物种独特丰富,研究其植物区系特点对于进一步全面了解中亚植物资源现状、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搜集、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对塔吉克斯坦种子植物区系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境内共有种子植物4 115种,隶属于110科864属,种子植物丰富、种类分布表现出多数种集中于少数科属中,同时单种及寡种科属多的两端分布的特点;植物区系主要表现为温带性质,但也受到热带植物区系的深远影响,区系成分复杂、过渡特征明显,特有属少。特有成分在种级水平上分化明显,种子植物区系性质表现出与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灌丛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北起四川省松潘县安宏,南抵汶川县绵篪,位于北纬31°15′—32°32′、东经103°10″—103°54′。河谷内灌丛分布海拔1300—2700米。灌丛计有维管束植物291种,归属64科198属。当地灌丛拥有全部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即15类),其中以温带分布成分占优势,地区性特有种丰富,古老性、特有性不明显,与外地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因而当地植物区系具有过渡性。这一灌丛中已出现荒漠化半荒漠化成分,此属一个值得重视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22年6月至11月期间,在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中,采用调查样线方法和重点普查方法,开展了维管植物野外调查,建立了维管植物名录,分析了维管植物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该湿地公园中记录了114科299属424种维管植物,其中,有蕨类植物15科24属32种,有裸子植物5科5属5种,有被子植物94科270属387种;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豆科(Fabaceae)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4属48种、22属33种、11属22种和15属20种维管植物,优势属不明显;维管植物的科和属的区系都既有明显的热带属性,又有一些温带成分;维管植物的区系丰富程度和种系分化程度都较低,维管植物的生存环境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积累和完善贵州湄潭湄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植物的基础数据,采用调查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湿地公园内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的植物开展了野外调查,分析了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共记录了82科191属242种维管植物,其中,有2种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15种为外来入侵物种,有2种为贵州省特有分布物种;植物群落主要由被子植物组成,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物种是广泛分布的物种,分别有22属26种和21属27种;湿地中的维管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占维管植物总物种数量的70.66%;湿地中维管植物的地理成分复杂,中国特有分布属匮乏,维管植物区系的个性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库姆塔格沙漠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运用植物学及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实地植被调查,对库姆塔格沙漠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区属于典型的荒漠植物区系,共有种子植物22科69属109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总数的98.13%。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是库姆塔格沙漠植物区系的主体,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寡种属优势明显。中型科属和较大科属虽不占主体,但却往往是构成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植物区系的代表成分,对植物区系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温带分布和地中海分布是本区系地理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域植物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受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影响,区域植被分布随地貌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具有非地带性差异特征。库姆塔格沙漠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木本植物以灌木为主,木本植物对区域环境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库姆塔格沙漠区植物地理成分及分布特征也说明气候、环境条件,植物种的生态幅度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植物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