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物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稀土、稀有元素的矿化富集规律,一九五七年以来曾经就花岗伟晶岩和花岗岩类型的划分及其时间、空间、岩性等演化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可以看出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的演化是整个地壳演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物理化学和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必然导致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中矿物种类和矿物组合的变化。根据在  相似文献   

2.
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专属性的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对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体所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已能够把拟定潜在含矿岩体标志的工作远远向前推进.许多研究者把这些矿化花岗岩体划属白岗岩、淡色花岗岩、更长刚玉质淡色花岗岩建造,以及伴随有云英岩、稀有金属—铂—钨、锡石—石英、绿柱石—萤石—云母和一系列其它气成一水热建造(所有这些建造假定都属于稀有金属矿化类型).显然应该采用一个综合的标志.但是除了一些公认的标志(从早期分异休到晚期分异体中都有氟和稀有元素的聚集,这种聚集在晚期分异体中伴随着这些元素含量的增高,并出现萤石、黄玉和一些矿石矿物)以外,还有一些有争议的标志.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一些最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即稀有元素在含矿程度不等的淡色花岗岩的岩石和矿物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四川平武稀有金属花岗岩与绿柱石的成矿属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四川平武稀有金属花岗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述该区花岗岩与绿柱石的成矿关系。研究表明:平武花岗岩体造岩矿物组合为石英、钠长石、钾长石和白云母;岩石化学成分铝过饱和、富钠、富碱性,稀土元素含量很低,富含Be,W,Sn,Li,Ta,Rb等稀有元素;属花岗岩浆高度分异演化晚期阶段的产物;由岩浆期后的云英岩化形成气成-热液型绿柱石宝石矿床。  相似文献   

4.
稀有元素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兼评成因认识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世界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的六种成因模式。以地质、地球化学和实验资料论述了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①主要应是岩浆成因,但又常伴生岩浆期后的交代;②稀有元素锂、氟花岗岩可能的分异是上部液态分离,下部分离结晶;③可能存在深源与浅源两类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赵一鸣  李大新 《地球学报》1987,9(2):237-252
我国个旧锡矿是闻名中外最大的锡矿床之一,矿床中除含锡外,还伴生铜、钴、锌、钨、铋、铍及稀有元素。矿化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接触带及其附近的三叠纪碳酸盐围岩中的交代岩。本文着重讨论含锡花岗岩接触带交代岩的类型。矿物组合、分带性、岩石化学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把各类含矿交代建造作为一个有成团联系的统一体——交代系列来考虑。  相似文献   

6.
康滇地轴中段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与室内的大量工作,认为本区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应为A型花岗岩、澳大利亚东部部典型的A型花岗岩加博岩系和穆布拉岩系相对比,其矿物组合、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铷、锶同位素值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等都极为相似。其中某些岩体发育有稀有元素矿化。深入研究花岗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国豪  胡瑞忠 《矿物学报》2007,27(Z1):271-272
大吉山钨矿床是一个石英脉型钨矿床,同时伴有铌、钽、铍、钼等矿化,是南岭成矿带典型的钨多金属矿床.隐伏于大吉山钨矿深部的白云母花岗,具有钠长石化和云英岩化,是钨、铌、钽等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白云母是一个含矿化剂(F、Cl等)的矿物,矿物中矿化剂的多寡可以反映岩浆体系矿化剂的含量.因此通过对花岗岩和矿脉中自云母成分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岩石成因、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以及体系挥发分或矿化剂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赋矿的长英质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长石、黑云母、锆石)和锡矿床的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电气石、毒砂、磁黄铁矿)的特征,讨论了赋矿岩石和矿床的成因。认为:赋矿岩石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斑纹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而矿床应属于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有关的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安徽某地伟晶岩是以含钽铍为主的稀有金属伟晶岩,它产于黑云母花岗岩体“港湾”或“前蜂”部位的震旦系中统休宁组砂岩接触变质角岩及蚀变带闪长玢岩中,多沿张裂充填。本文试就稀有元素矿物及其赋存规律进行初步讨论。 1.铌、钽:铌、钽主要呈独立矿物出现,其矿化为铌钽铁矿、细晶石、钽铌铁矿、黄钇钽矿(钇钽矿)等。部份的类质同象分散在锡石中。在造岩矿物中,Nb_2O_5和Ta_2O_5的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型碳酸钠质交代热液铀矿床蚀变带中的重矿物有明显的改造与叠加现象。随着矿物的解离,热液从围岩中获取了部分矿源。主要铀矿化是在热液连续活动的晚期,铀与金属硫化物共沉淀。本文就西北某花岗岩体在碳酸钠质热液作用下所发生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主要重矿物性质的一系列变化,以及与此有关的铀的活化转移与沉淀阶段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周正 《地质科学》1966,7(2):169-174
钾长石和斜长石是花岗岩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约占岩石中矿物总含量的65%。研究稀有元素在二类长石里的数量分配,是探讨稀有元素存在形式、富集规律、稀有元素与主要造岩元素的相互关系以及稀有元素矿物成因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获得纯钾长石和纯斜长石,以往地质工作人员主要寻找岩石中长石斑晶,然后利用钻头和小铁锤逐粒雕取;或用氢氟酸-玫棕试剂染色法把染有红色的钾长石和未染色的斜长石在双目镜下用手工分别挑选。显而易见,用这两种方法每完成一个样品必将花费很多时间,在缺少大斑晶和需要较多数量长石单矿物的情况下,往往会迫使此项研究工作陷于停顿。为了探索长石分选法,作者先后作了优先浮选、静电选、重液分离三个项目的条件实验。鉴于钾长石-斜长石的比重、可浮性、导磁率、导电率都极其相近,是选矿学上较难分选的矿物之一,因此最初的实验都告失败。  相似文献   

12.
某地含钽、铌、铍花岗伟晶岩矿区,位于某岩基状花岗岩体的边部.本文就该区稀有元素的地质和矿化特征作一简述.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分布的岩石,主要有变质岩类,如东部分布有石英片岩,在与花岗岩接触处则形成电气石化石英云母片岩.西部有花岗岩分布.根据岩性的差别,可划分为下列各岩相:  相似文献   

13.
福建西坑花岗伟晶岩成岩成矿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西坑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中,伟晶岩出露有数百条,按造岩矿物等特征可分为四个类型。从近海西期混合花岗岩接触带的第Ⅰ类型到远离接触带的第Ⅳ类型,脉体的产状、规模、矿物和化学成分,以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第Ⅳ类型伟晶岩脉体复杂,规模大,分异和交代作用发育,围岩蚀变强烈,矿物成分最复杂,稀有元素矿产的工业意义最大,伟晶岩的形成与海西构造旋回晚期深熔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混合岩化作用使基底变质岩系中的稀有元素活化,并随同富碱质和挥发组分的熔体-溶液迁移,在混合花岗岩外围的裂隙中富集形成各类伟晶岩。  相似文献   

14.
稀有元素矿物学在国外的发展情况稀有元素矿物学是屬于矿物学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十九世紀初期;矿物学才真正成熟为关于矿物学的科学,从这时候起,有关稀有元素矿物的描述和记载都隶属于矿物学的書籍或文献中,但并没有显著地位,一直到二十世紀中叶,由于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由于对稀有元素矿物資源的日溢迫切的需要,稀有元素矿物在矿物学中的重要地位才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郭承基 《地质论评》1958,18(5):338-350
稀有元素矿物与其他一般矿物比较,由于它在自然界产出较少以及另外某些原因,过去缺乏系统的研究。但最近稀有元素在工业上的用途日渐增加,而且巳经成了发展近代国防工业、重工业以及新技术等方面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因此就要求我们从各种角度来对所有的稀有元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稀有元素矿物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王联魁,卢家烂,饶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富Li、F花岗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研究发现,浅源南岭系列(系列1)花岗岩演化到晚期,常出现富含钠锂氟的酸性或超酸性...  相似文献   

17.
王其连 《福建地质》1990,9(1):61-66
间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区广泛分布着稀土和稀有金属矿产,本文着重从矿产区域分布和产出地质条件对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认为产于混合岩带的稀土金属矿产与雪峰期至加里东期混合岩化阶段形成的含稀土混合岩有联系,各种类型含稀有元素伟晶岩是混合岩化的加里东期含白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有联系。由于岩体形成时迁移距离、定位深度和围岩条件的不同,因而在混合岩区形成以含铍为主的稀有元素伟晶岩,在混合岩带外侧高绿片岩相变质岩区形成以含铌钽为主的稀有元素伟晶岩带,构成了闽北变质岩区内独特的稀土和稀有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稀有稀土元素矿床找矿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找到了一系列稀有元素矿床.还确定了一些新矿床类型和新工业矿物.在我国已发现的矿床类型中以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的稀有稀土元素矿床为  相似文献   

19.
夏斌  林清茶  张玉泉 《地质学报》2006,80(2):287-293
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主微量元素和锆石特征等。根据岩体本身还残留有层理,在糜棱岩化之前的岩石具花岗变晶结构和含有反映区域变质成因的钠铁闪石造岩矿物,以及锆石高度富集和显示有一定层位等,认为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为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20.
电英岩系一九四七年六月间矿产测勘处会同中央地质调查所组织南岭稀有元素矿物调查队在广西钟山红花区妙采坪锡矿区附近调查时首先为徐克勤及作者所发见。该岩最先系在废石推中见及,为一酸性浅成岩,系由微晶花岗岩在高温高压下从热液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