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博  方创琳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9):1135-1147
智慧低碳城镇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梳理总结了智慧低碳城镇的研究概况、含义、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应用实践、基本模式和主要政策。结果表明:智慧低碳城镇研究尚处于初期起步阶段,虽然众多应用实践已进入规划、试点和示范阶段,政策支持也不断充足完善,但迄今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缺乏通用性和权威性的指标体系,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较少。因此,未来应在明晰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构建适用的测度评价体系,并注重相应的动力机制、模式路径和模拟优化调控研究,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孔旻蔚  胡宏  张宏韫  杜思涵 《地理研究》2023,(10):2713-2737
“双碳”目标下需要在区域范围研究城市低碳竞争力,解析区域内各城市低碳发展条件的时空演化差异。以长三角41个城市2000—2020年低碳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以碳排放量、碳排放社会经济关联因素、低碳技术与政策3个维度构建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法解析长三角地区城市低碳竞争力时序演化特征,并采用LISA时间路径和时空跃迁模型分析其空间演化格局,最终划分了城市时空演化类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低碳竞争力位序更替明显,近50%的城市演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地区平均水平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2)碳排放量空间关联度变化较大,碳排放社会经济关联因素空间关联度较弱,而低碳技术与政策时空协同发展态势显著。(3)长三角城市不发生时空类型跃迁或跃迁方向一致的概率为81.1%,表明长三角城市低碳竞争力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4)长三角地区低碳竞争力存在不同的时空演化类型,北部部分城市属于低水平固化型;皖南和浙南地区部分城市属于高水平协同型;中部的杭州、宁波等城市属于高水平溢散型,带动周边地区向好发展;而上海、南京与合肥属于高水平中心型,尚未...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择了中国52个主要城市,使用智慧低碳强度商数(SLSQ)这一创新量化模型探讨城市智慧低碳发展的水平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低碳城市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即具有高SLSQ的领导型,具有平均SLSQ的稳定发展型和具有低SLSQ的滞后发展型;(2)中国主要城市的SLSQ水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区域间存在差异"的空间变化趋势;(3)中国主要城市的SLSQ在城市规模上表现出"从大到小递减,规模内存在差异"的变化趋势;(4)中国主要城市的SLSQ水平在行政等级上表现出"从高向低递减,等级内存在差异"的变化趋势;(5)基于SLSQ水平,中国主要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动态模式:领导模式,稳定模式和准备模式,其中稳定模式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论文梳理并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多维机制,基于2010—2019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集,在揭示城市创新水平时空动态特征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 2010—2019年,中国城市创新水平呈现一定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地区间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并且呈现显著且稳定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2)全国层面,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的发展仅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城市创新水平,而数字技术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方面具有更强的渗透效应。(3)数字经济多维度水平均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4个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表现出积极作用,但只有数字技术在4大区域的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城市类型异质性看,数字技术同样表现出最强的影响力和技术扩散效应。文章拓展了数字经济赋能创新发展的研究视角,并为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外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空间聚焦点.文章从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低碳城市循环与代谢、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城市环境管治等四方面系统归纳了国外低碳城市研究的内容和模型方法,并对LMDI方法、Hybrid-EIO-LCA方法、CGE模型作了具体评述.可以认为,低碳城市研究在理论上,由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和社会论,南城市生态系统、共生城市、精明增长和公交导向细化为低碳社区的构建;在方法上,由单一计算转变到综合评估,由衍生方法借用转到低碳城市模型方法的提出;数据使用由估测数据转向明确的环境账户;空间尺度南城市个体向家庭、社区、园区、城市群等不同层面扩展;研究地域则从少数发达国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基于低碳城市研究体系的不完备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数据的不确定性、时空尺度的多样性等特点,当前研究应从城市共生和谐论出发,以微观尺度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建立城市碳排放账户,对城市碳能源-经济-社会-环境(CEESE)系统的功能与机理、过程与控制以及关联与效应进行探索,创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地利用是低碳经济和碳排放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进行碳排放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开展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有助于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结构调控及国土开发与整治等领域全面引导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2007年以来,南京大学在国内地理学界较早开展了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研究进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区域不同尺度碳排放核算及驱动机制研究、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及优化调控研究。经过文献梳理与分析,从区域碳排放核算、因素分析及减排潜力研究、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及产业空间的碳足迹分析、面向低碳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城市系统碳循环及其土地调控研究等方面对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结合南京大学学科发展优势,提出了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典型产业区碳排放研究、城市改造和环境设计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城市功能区碳排放研究、低碳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应用、区域碳排放的土地调控机制与方法体系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世博经济圈形成基础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旅游全球性的迅速发展归因于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以及带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技术等无形利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对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世博经济特征和效应.其次,探讨了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基础,认为世博经济圈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多层面(区域、城市和公司)相互联系的城市网络,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必须拥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最后对世博经济圈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是世博经济圈形成的重要动力,经由制度创新、文化协调、区域管治,推动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利益主体的融合实现区域共生;通过核心城市的进一步中心化和节点城市的专业化实现更加分散和互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获得了广泛发展.近年来,中国各地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相继出现,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比较缺乏.基于此,选择城市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综述其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分析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探寻其一般研究思路,以期为城市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城市产业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回顾了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进展,并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一般思路.该研究思路强调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作用;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划分为内核系统和调控系统;强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要以其动力机制的分析为基础,以保证所选发展模式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公民意识改变的低碳经济发展对促进低碳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资料分析与文献研究的方法,在研究低碳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公民意识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了我国现有公民意识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认识到公民低碳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发展低碳经济应该从公民低碳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做起,并提出了基于公民意识改变的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劣势分析入手,对低碳经济概念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4个模式: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生产体系改进模式、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和低碳消费驱动模式。研究认为: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发展新型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低碳产业群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动力。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发挥森林碳汇潜力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众多学科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相关文献,在4个方面进行综述,包括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主要研究方法的探讨。在总结上述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尺度、研究维度等方面进行述评,最后对研究趋势和研究任务进行展望。未来,中国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应结合国情,加强理论构建与典型案例实证研究,创新研究方法,推动多尺度下的城市地价时空演变应用与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将低碳发展目标融入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从而优化城市规划和发展决策,是促进我国城市发展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然而低碳评价是一个较新的内容,至今国内外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PEIA技术框架,按照全过程融入的评价模式进行规划分析、现状调查、低碳发展基础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识别、低碳发展状态判定、评价型和建议型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目标可达性分析等工作,并以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及其时空差异研究是低碳经济研究从理论阶段向应用阶段转移的重要步骤,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考核的标准体系,可为低碳经济发展和调控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参考DPSIR模型,选取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等25个指标,构建了基于PSIR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省份(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1991-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维上,研究区内各省份总体上是朝着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在空间维上,各省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而山西省、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除压力子系统外,其他各子系统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或高度)的正相关。从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看,影响子系统、压力子系统变化的贡献率最大,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贡献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动力机制:一个基于文化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万源 《地理科学》2012,(11):1335-1339
文化是新时期城市化发展研究的新视角。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对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分析文化动力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文化是文化经济时代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动力源,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城市化发展、促进城市集聚与规模扩张,文化促进城市外延扩张、加速城市化进程;通过提升产业与经济发展素质、提高人口城市化质量水平、促进城市文明发展与进步、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文化促进城市内涵发展、提升城市化质量。  相似文献   

15.
肖杨  毛显强 《地理研究》2010,29(6):1083-1091
城市间资源的过度竞争是城市群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本文采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城市发展与其资源约束的关系,并引入风险规避函数,建立城市资源竞争模型来模拟城市资源竞争的演进机制。分析表明:(1)城市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效应,在初期由于集聚效应,城市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得以更为迅速的发展;当城市发展规模过大,必然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出现规模效应递减;(2)城市资源竞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过程,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作用,也受到政府行为、科技水平等人类行为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人口与科技等相关因素都会对资源竞争的结果产生深刻作用;缩小人均收入与生态效率的差距有助于协调城市间资源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低碳城市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探讨。本文从低碳开发、低碳经济、低碳环境、城市规模与能源消耗5个方面22个指标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引入遥感影像中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集与PM2.5浓度反演影像;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空间相关性分析,将2006年及201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按照低碳水平分为低碳、相对低碳、相对高碳、高碳四类城市;根据驱动力分为环境主导型、居民主导型、城镇化主导型及产业主导型四种城市类型;空间上识别出京津冀、长三角、山东省及珠三角地区具有低碳城市发展集聚效应;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受城市行政等级、产业转型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绩效测量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超效率SBM模型(Super-SBM)和曼奎斯特全要素生产指数(Malmquist index)对低碳发展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发展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16年示范区低碳发展效应并不理想,投入产出无效的城市占多数,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2)示范区低碳发展效应的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波动状态,与技术进步变化有很强的同向性。承接产业转移区域低碳发展效应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3)产业结构、外来投资、教育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始终是影响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受经济发展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不断进行调整与转换。基于"技术—组织—区域"三位一体理论,分析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作用和机制,并运用Malmquist指数,研究科技创新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1)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依赖于技术、组织、区域的共同演化。(2)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具有积极作用,表现为推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经济结构转型两方面,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向创新驱动型转变。(3)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地方的环境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新策略与转型路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其科技创新重点也不同。中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依靠技术引进、加强创新合作等外生力量是其最优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应重视知识创新与积累,寻求原创性技术创新,增强内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低碳高效能源体系与“双碳”目标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其时空布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1年企业数据和城市社会经济数据,刻画了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时空布局演化特征,并采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了光伏装备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北、广东等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并呈现自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2)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的空间扩散主要表现为邻近扩散、等级扩散和通道扩散三类模式。(3)研究期间,制造业基础、碳排放总量、科技创新水平、政策补贴力度、核心企业空间邻近性是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各因素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4)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主要呈现三种布局模式:市场-成本导向型、政策-资源导向型和综合导向型。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应链安全和整体韧性为目标的多元化布局模式日益显著。本研究有望为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决...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韩城古城边缘带庙后村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考察和历史文献为基础,基于形态学研究视角,概述聚落的演变过程,分析演变过程中总体格局、中心性、界域性、功能性及空间外拓模式等特征,浅析自然、文化、人口、经济、政策、城市等相关因素与物质空间演变的内在关系以及内外部动力机制。研究表明:自然因素是聚落空间分布和形态发展演变的基础,人口因素是聚落形态演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在文化观念、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聚落居民为聚落演变的主要驱动者,人类的各种需求是内部最主要的动力,政府调控、城市发展是演化的主要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