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旅游经济扩散区的研究对于区域旅游规划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该文运用栅格分析技术和场强模型对2000-2010年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扩散强度进行演化分析,结果发现:尽管安徽旅游经济扩散强区和极强区面积在扩大,从9.6%增至31.08%,但其比重仍小于弱区和极弱区,旅游经济发展仍较落后;安徽区域旅游经济扩散强区空间布局发展模式愈加清晰,2010年皖北已形成散块向条带过渡的模式,皖中呈现大团块模式,皖江城市带为大条块模式,皖南呈现网状模式。据此提出了安徽四大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旅游经济圈。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城市旅游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即区域之间的竞争.随着区域旅游合作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以有中国旅游"金三角"之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探讨了区域旅游城市化、城市旅游区域化、区域内核心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等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多核心 网络化",并从旅游发展理念互动一利益共赢、旅游体制机制互动一区域协作、旅游产品设计互动一整合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互动一"同城"效应等角度,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南京、杭州的城市旅游互动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及旅游空间结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7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2000-2007年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对旅游经济差异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大,但有缩小的趋势;国际旅游区域差异大于国内旅游区域差异,三大地区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构建了"两核、两带和四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并提出了促进山东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举措:加快培育青岛和济南两大旅游核心城市,打造黄金海岸和山水圣人旅游发展带,构筑大运河和水浒文化、沂蒙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区、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旅游区、齐文化旅游"四大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有助于实现三大区域旅游经济的相对均衡协调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一体化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空间的连续性以及区域文化的相似性奠定了长三角旅游合作的基础。推动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需要从观念、机制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创新。观念更新是长三角旅游合作的关键,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历史文化为线索,以交通为纽带,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联动,统一市场建设,整体形象营销,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制定旅游合作规划,加大旅游市场拓展、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共同构建长三角旅游经济圈。   在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需加强政府的合作和联动,打破地区分割,加强统一市场建设;同时,加强地区间发展的协同和协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旅游圈的旅游资源为背景,以历史文化为脉络,以交通为纽带,针对圈内外市场特点,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实现多样化产品形式,构建若干个主题不同、功能互补的旅游业圈。长三角旅游合作要取得成功,必须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保障措施。通过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和提升、区域旅游功能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的构建等,长三角范围内不同城市的旅游产业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一体化对城市旅游规模差异产生深刻影响.运用区域规模差异的相关指标和位序规模理论,对南京都市圈建设10年(2001-2010)的城市旅游规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都市圈城市旅游总体发展态势不均衡,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明显,但相对差异呈缩小态势;城市旅游规模首位度异常明显,城市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都市圈城市旅游的总体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区域旅游亟需深化合作,寻求协同发展.基于这一前提,从完善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借力行政区划调整、打造跨地区的特色旅游线路、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协作渠道、塑造区域一体化旅游形象等角度提出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该文归纳我国区域旅游6种开发模式,提出需要重视区域旅游功能系统导向模式,认为促进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演进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变化、人文演进、利益博弈、制度创新和交通变迁。我国大三峡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急剧演进,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战略选择。神农架必须壮大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抓住进入中西部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产品,提高竞争力,在国际化进程中展示区域个性,打造“神农架”旅游品牌,通过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营销。最后,根据实例剖析认为,旅游功能系统演进将影响旅游经济组团的空间结构演变、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型、旅游产品的创新、区域旅游营销合作面的拓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世博建设期上海市旅游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王朝辉  陆林  方婷  夏巧云 《地理学报》2012,67(10):1423-1437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 研究世博建设期上海市旅游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探索大都市住宿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发现:① 世博建设初期, 上海市住宿产业呈现“两中心集聚、沿一轴线梯度向外分布”的初始格局;到世博举办时形成“多中心集聚、多轴线梯度分布”的总体格局。② 世博建设期, 住宿产业空间布局逐渐从内环线向外环线扩散, 主要集聚中心由两个演化成多个, 空间上呈现3 个显著的演化方向, 即城市西北方向、浦东方向和沿黄浦江两岸由中心地区向两端延伸的发展方向。③ 世博建设期, 上海旅游住宿产业发展速度先低后高, 星级饭店呈现高集聚-高集聚的发展特征;经济饭店呈现低集聚-高集聚的发展特征。④ 世博会对上海住宿产业布局影响显著, 形成了以世博园区为中心的产业集聚中心与密集分布区, 相对而言, 世博会对经济型饭店产业影响强度高于星级饭店。⑤ 总体上, 住宿产业空间格局形成演化与城市发展格局、城市功能结构演化相一致, 政治、经济、重大事件以及发展环境、企业个体等各种要素, 通过互相影响的综合作用机制有效地推动了住宿产业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相结合的时空格局演化。⑥ 上海世博会通过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巨大的经济效应以及后世博开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 共同影响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方向与速度。本研究为重大事件影响背景下的住宿产业体系建设布局以及大都市旅游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于环南海经济圈的区域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环南海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应积极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环南海经济圈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努力实现区域的多目标整合,建立环南海经济圈,形成一个“规模经济体”,增强区域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对抗欧洲及北美贸易集团,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本文在分析新常态下区域旅游发展几个新特点基础上,阐释了未来区域旅游业发展格局与趋势,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文章指出,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正呈现规模扩张和个性消费同步提升,“旅游强国”特质开始显现;跨界、跨行业企业集团逐步主导产业发展,并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旅游产业地位日渐凸显,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目标;“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释放,旅游服务开始引领“中国服务”建立;“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全面渗入,逐步拓展旅游业发展版图;“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模式导入,全面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等六大特征。与之相对应,全面融入国家区域经济战略,中、西部地区旅游业整体崛起,城市休闲和城市旅游异军突起,生态文化功能区整体开发,区域旅游产业“网络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新常态下区域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重点包括:以跨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区域业协同发展;以重大项目投资驱动为突破口,形成区域旅游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以全面改革开放为突破口,形成内外源结合联动发展;以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区域旅游治理模式;以跨界渗透和兼并重组为突破口,培育区域化和国际化旅游市场主体;以综合旅游风险防范为突破口,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域旅游产业集群:区域旅游发展的地域分工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专题。区域旅游是同一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区内旅游活动。区内旅游供给由跨城市区划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地方小产业集群环环相扣而成,这种分工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种基于地方产业集群组合的广域旅游产业集群。在这种集群形态内,存在着空间组织、产业组织及运营模式创新的空间。研究区内旅游流在城市节点间的空间演化特征和机制,以及区内旅游流所遵循的典型旅游线路在城市节点间的产业链演化特征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广域集群组织的区域旅游发展创新,最后在理论上形成提升,形成涵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广域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体系,对于区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域人均GDP和GDP总量变化的基础上,运用ESDA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趋势及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结果表明,绿洲内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并呈现出3种类型,即主导型县域、附属型县域和潜力型县域;绿洲经济呈现出显著的地带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县域都处在绿洲东部天山北坡经济带中,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几个县域大多处于西北部沙漠边缘;从总体分布格局来看,8个研究年份中,Global Moran’s I 估计值呈下降的趋势,并且在符号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表明区域内县域的自相关性在不断下降,其发展的有序性逐渐减弱,无序性逐渐增强;从局部分布格局来看,绿洲内各县域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不均,县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有了一定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属于LL和HH类型的县域在逐步减少,属于LH和HL类型的县域在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4E”协调发展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维 《地理科学》2017,37(9):1354-1362
利用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能源建设和教育质量及其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3~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指数、生态保护指数、能源建设指数与教育质量指数持续上升,其中经济发展指数增长最为明显;4E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4E协调发展模式由中心聚集向均衡化发展转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快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发展转型、提高资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和提升科技成果的经济转化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空间机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空间机会主要包括区域的空间关系、空间要素和空间成本。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系统认识云南省在多方区域中的空间机会有利于认清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劣势,为今后的经济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云南省在泛珠三角区域的空间关系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空间要素方面与发达区域却有着相对的互补性;在空间成本方面与以前相比已有降低,但是在市场机制、科技水平等方面发展还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空间是地理学最基本的概念,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四大学派之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空间研究历史早,理论体系相对完善,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区域空间研究历史脉络的梳理,把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研究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并对我国区域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我国区域空间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分析中,区域空间理论与方法研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最后,作者对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和现状研究不足进行了总体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从资本、权力与社会的地域重构视角系统探索了中国区域空间生产与治理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分析珠三角典型的“飞地经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地域重构过程,研究发现,首先,区域空间生产一方面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动员,另一方面企业主体的空间偏好决定了区域空间生产的结果。其次,区域治理对区域空间生产的多尺度修复是动态调整的,以资本的空间需求为导向。最后,区域空间生产与区域治理协同演进并相互促进。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区域的形成是“规划中心,市场为器”的国家治理体制在区域尺度的具体表现。现代政府治理能力的建构与对地方本位主义的路径依赖需要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与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樊杰  陈东  吕晨 《地理研究》2009,28(6):1439-1448
国际金融危机是地域空间上发生、空间拓展及区域响应过程非常迅速的新经济地理事像,探究其在特定地点发生的机制、区域影响的空间拓展过程、区域受损响应的规律及长期区域对策,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新命题。鉴于金融危机事像成因和演变的经济属性强、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经济驱动机理显著,尝试采用"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进行探讨。从微观虚拟经济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宏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价值脱节和政府监控不到位-特定区域金融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微观企业产业组织-宏观国际产业链分工-金融危机的空间扩散,微观消费者边际效用损失的差异和灾变点的存在-宏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依赖以及经济的可恢复能力-区域金融危机的差异化响应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金融危机的空间过程,提出了"1元≠1元"的经济地理损失效应判断,据此探讨了差异化的区域响应规律,得出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生活相对不富裕的地域在金融危机中受损程度可能更大的初步结论,提出了现代服务业据点式突破在空间结构组织上具有可能的研究假设。最后,就提高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贡献度、提升内需的拉动作用等应对全球化风险的长期策略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志明 《地理研究》2012,31(3):521-533
与以往区域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研究不同,本文基于协调发展概念强调经济联系、区域差异、动态收敛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点,构建空间(区域)评价体系,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际一体化程度、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程度四个方面评价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武...  相似文献   

18.
在借助系统聚类法(HCA)重建成渝经济区门户城市空间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空间引力模型和区位熵理论分别分析了成渝双核大都市区对经济区8大门户城市的空间辐射效应和各城市的优势主导产业分布态势。研究发现:成渝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已经具备双领头雁阵形态,以传统政策区为支撑的产业转移机制应逐步以经济区和城市群所取代;经济区产业承接次序应由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引力辐射程度共同决定,目前已符合大市场条件下的产业空间梯度转移条件。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在构建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基础上,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QAP分析等角度对1988~2012年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日趋成熟,三大经济地带内城市内聚性显著增强但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经济网络向均衡化发展;城市度中心性整体持续下降,经济网络出现多核心趋势,城市介中心性高值区的梯度推移特征明显;“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核心度高值区呈片状格局,高核心度城市由“质大量少”向“质小量多”转变,经济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呈组团式发展,组团内形成各自核心城市;QAP分析显示经济全球化、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升级、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群建设等机制共同驱动着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的演变及优化重组。  相似文献   

20.
采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广州市城乡过渡带边界,利用基于sDNA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2012—2019年广州市城乡过渡带的空间交互强度,分析其空间演进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1)2012—2019年广州市城乡过渡带总体呈扩大趋势,以北偏东方向发展为主,破碎区块逐渐演变为连续区域;2)广州市城乡过渡带之间的空间交互网络结构呈现“多方向化”趋势,从最初的西南侧单线网络结构逐步发育成多方向闭合网络联结结构,目前演变为南北两支、东西向的强空间交互态势,以白云区为代表的北部区域和以番禺区为代表的南部区域是广州市城乡过渡带的重要战略节点地域;3)广州市城乡过渡带社会经济优势度呈现出由内向外的3个空间层级结构,并由城市核心区辐射带动,向北、东北与东南3个方向推动发展为城乡过渡带;4)各城乡过渡带的发展速度不均衡现象仍较明显,广州市应结合本区域优势产业和自然资源,走联合与互补发展并存的道路,重视城乡过渡带区域发展引擎,增强其与周边地区联系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