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引言国外不少国家开展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与业务已有几十年历史。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业务预报仍以经验统计方法为主,预报效果不稳定。80年代以来。有关气候变化物理成因及其机制的研究,为短期气候预测尤其是动力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物理依据,有的已成为短期气候预测很有用的工具。一些发达国家在进行动力模式的研制和气候模拟方面发展很快。为更好开展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有必要了解其发展现状。但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对短期气候预测的较新进展作比较详细的介绍。2短期气候预测方法2.1经验、统计方法经验方法仍以天气气候的相似相…  相似文献   

2.
目前短期气候预测可预报性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首先介绍了短期气候预测之所以可行的两个主要原因,以及短期气候预测可预报性问题的实质;然后,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研究月、季尺度时间平均可预报性的方差分析方法,包括了对实际大气和模式大气可预报性的研究;最后,对时间平均可预报性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简称WCRP)是由国际科协理事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制定的,是一件要求世界各国都要参加计划实施的国际合作事业。其目的是加深理解数周乃至数十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原因,以此打下1~2个月的气候长期预报的物理基础,同时要弄清楚每年波动的预测可能性以及因二氧化碳的增加等人类活动对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和短期的气象变化不同,是  相似文献   

4.
短期气候变化是指以月、季和年际为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和气候异常。近几年,国外开始注意年际气候变化,即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并把它也归之为短期气候变化的范畴。短期气候预测的对象是某个气象要素的时间和区域的平均值,或它相对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即距平)。在作短期气候预测时,首先面临的是可预报性问题。目前,已有大量工作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1大气的可预报上限P.D.”fhompson最先在气象文献中谈到可预报性问题,分析了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对大尺度气流可预报性的限制。后来,Lorenz在一次偶然的重复计算中发现初值的微小差…  相似文献   

5.
灾害性长期天气的转折期是短期气候变化中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 ,异常的大气环流会导致异常短期灾害性 (旱涝 )气候 ,因此根据前期月、季尺度的环流物理因子 ,可进行预测 .但灾害性短期气候的转折期 ,如梅雨的暴发、四川盆地夏旱的结束 ,往往发生在较月更短的时间尺度里 .为了反映环流月内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我们从 50 0 h Pa月平均高度场中选取欧亚地区与四川夏旱有关的环流区 ,分析其候际变化的特点 ,用切比雪夫多项系数将其主要演变特征定量化 ,用最优子集回归、逐步回归模式来分别研制夏旱结束期的预报 ,并将历史预报效果及…  相似文献   

6.
我国短期气候动力预测模式系统的研究及试验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气候和气候异常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提高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率,研究动力气候模式短期气候预测新技术至关重要.通过近5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出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海气耦合的全球气候模式(AGCM+OGCM+海冰+高分辨率印度洋-太平洋海盆模式),区域气候模式季和年际尺度的业务动力模式组成的系统.初步把我国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由经验统计方法提高到定量和客观分析的水平上.在此基础上,已建成了一个具有物理基础的统计方法与气候动力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气候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短期气候业务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短期气候业务预测方法的综合分析表明 :我国现有的短期气候业务预测经验和统计方法仍是主要的 ;物理因子和前兆强信号结合天气气候学分析的概念预测模型方法在业务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动力模式预测方法在业务预测中取得一定效果 .随着动力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短期气候业务预测将逐步走向以动力模式客观预报为指导预报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华南区域短期气候模式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新开发的“华南区域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实例模拟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适合作短期气候预测。模式对月平均、逐修平均及逐日的形势场都有良好的模拟效果,并能刻画更多的细节。天气、气候信息能通过边界无阻尼地传入和移出区域模式。预报能反映几乎所有的天气、气候变化过程,预报变化的趋势、幅度、速度、位相等都与实况相当。降水预报的雨区大小、位置、强度民实况较一致,产能反映一些小的降水中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6月降水量的基本气候特点,环流特征,短期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阶段性以脑和水与温度的反相关关系,得出对6月降水预报有意义的结论,可在今后的预报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10~30 d时效的延伸期预报,作为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连接着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受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延伸期预报将面临更为重大的挑战。首先概述国内外延伸期预报现状,然后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分布特征、关键环流系统可预报性等方面的影响,发现气候变化将导致延伸期预报难度加大、需求更加旺盛,同时也更加突显延伸期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展望延伸期预报将面临的新挑战以及未来业务发展的新动向,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如大力发展数值预报模式、深入开展延伸期预报机理研究、大力发展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以及尝试多学科交叉协作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气候业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气候监测诊断、气候预测、气候系统模式、气候评价与灾害风险管理、气候变化业务和气候业务平台等角度,系统概述了我国现代气候业务现状。提出了以气候监测和动力学诊断为基础,以提升气候服务、气候风险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目标,以发展客观化气候预测技术和定量化气候评估方法为核心的现代气候业务概念。分析了国际气候业务发展趋势及我国气候业务的差距,明确了加强气候系统基本变量监测、提高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和改进物理过程、发展第2代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并建立中国气候服务系统 (CFCS) 等发展任务。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过去几年对气候研究进行了许多讨论,对研究的方向和战略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反映在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和美国国家气候研究计划的气候系统研究部分。这些计划的长期目标是要确定:①气候对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②气候变化的可预报性,重点是几周到几十年的气候变化的预报。气候被定义为天气的平均状态。人们关心的空间范围是像美国东北部那样大小的地区。这样大小范围的状态可从模式中求解,气候异常也与这样大  相似文献   

13.
系统是有一定物理依据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灾害气候预报方法及集成预报方法。选用优良的超长期气候预测方法和国内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经过集成制作而成。通过对气象资料序列进行处理、分析,筛选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分析,制作短期气候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4.
短期气候预测因子的选取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期气候预测是近年来气象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就短期气候预测研究中因子选取、因子分析及因子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认为,普查影响短期气候变化的所有因子组成备选因子集是进行短期气候预测的最基础的工作,对备选因子进行合理性、稳定性及代表性分析是预报是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问题,而使用先进的统计预报方法则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前提条件。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一些非线性因子的选取及利用,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作为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5.
距平模式月际旱涝异常的诊断及预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林本达  王绍武 《气象学报》1998,56(5):540-550
用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对24个夏季旱涝月个例进行了诊断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动力与统计外部结合的MOS方法进行旱涝预测比较简易可行,并且达到一定的准确率,便于在短期气候预报的业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括地评述了短期气候预报中的动力学、统计学以及某些经验预报方法。大气环流模式在这方面的应用已表现出很大的潜力。近年来,物理-天气学和纯统计方法已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和研究,并已认识到在这一领域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可预报性、预报检验和评价,以及互相结合补充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席朝笠  曾新民  李宁 《气象科学》2007,27(4):355-364
采用数值模式方法对我国华东地区进行月尺度短期气候预测。预测框架由改进的低分辨率全球环流模式T63 L9嵌套并入了水文模型VX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构成,根据嵌套气候模式的积分结果,经剔除系统误差后制作短期气候预报。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评分方法对2003、2004两年的降水和地表气温回报结果作了评估;还将本系统的预报结果与CMAP降水资料、NMC温度资料及全国160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比较稳定地对我国华东地区的降水和温度进行月尺度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月降水量的神经网络混合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金龙  罗莹  王业宏  李永华 《高原气象》2003,22(6):618-623
以均生函数表征预报量自身周期变化,结合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月平均海温场预报因子,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报模型。分别以广西桂北、桂中和桂南6月降水量作为预报对象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预报方法比均生函数回归预报模型及高度场、海温场预报因子的回归预报模型,具有更好的物理基础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最优气候均态法作广东省月平均气温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人们对短期气候各要素及其变化和短期气候过程的预测水平还很低。为了提高短期气候的预测能力,更有效、更切实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气象学者们认真研究了许多科学的预测气候方法,并仍在不断地补充、更新和完善,开拓新的预报思路。最优气候均态法(optimalclimatenormals)是美国气候预报中心(ClimatePredictationCentre)用于制作气候上温度预报的一种方法。它易于制作,预测月平均气温可提前一年作出。2 资料及方法  本文使用广州中心气象台预报广东省月平均气温中使用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500hPa位势高度与广西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抛物线模型选择单个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集成预报方程,并给出了实例。从对部分气候预测模型的统计检验结果来看,效果比较好。1 短期气候变化的非线性现象  从500hPa高度场格点资料选取预报因子的实践中,发现有些格点资料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例如北海5月降水量与500hPa前一年2月序号507、542、543三个相邻格点资料平均值之间的关系(样本容量n=44),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0-55,而抛物线回归的曲线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