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996-7-12-12:00至13-02:OO,关中地区经历了一次强飓线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损失严重。7月12日下午4时,宜君遭暴雨、冰雹袭击,降雨持续178min,雨量达67.0mm,17~18时降雨量达52.6mm,最大冰雹直径5cm。当日晚,麟游、渭南也遭暴雨、冰雹袭击,冰雹持续20多分钟,最大直径达4cm,并伴有大风。据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4221万元以上。这次过程显著的特征是:①飑线上中尺度强对流单体群活动极为活跃,致使所经地区差异较大。②飓线最初影响延安地区北部,然后南移,影响关中地区,历时约14h,时间较…  相似文献   

2.
1主要天气事件1997年4~6月主要天气事件有4月3~4日暴雨冰雹雷雨大风、5月8日清远~从化一花都特大暴雨洪水为月13一16日全省持续性暴雨~大暴雨、6月22~26日持续性大~暴雨。1.14月3~4日,粤西北、粤西南和粤中出现冰雹、暴雨到大暴雨、雷雨大风。清远、茂名两市有7个县降了冰雹,使清新县和高州市的16个镇受灾,2.6万多间房屋损坏,清新县有万余亩农作物受浸,高州市大片农作物被毁损失O.6亿元。1.25月8~9日,清远、从化、花都降特大暴雨。·8日02~20时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降雨934.3mm,为我省1951年以来24/J‘时雨量之最,导…  相似文献   

3.
应用雷达产品计算风暴相对螺旋度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丽荣  胡志群  匡顺四 《气象》2006,32(4):45-51
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反映了一定气层厚度内环境风场的旋转程度和输入到对流体内环境涡度的多少,对雷暴、龙卷和大范围暴雨的分析与预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首先探讨了由多普勒天气雷达提供的垂直风廓线(VWP)产品计算SRH的方法和步骤。根据此方法,分别计算、分析了暴雨、冰雹、大风三个天气个例的SRH。结果表明:SRH与大面积降水过程的暴雨雨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强度的变化滞后SRH强度的变化约半小时左右,可以由SRH大致估计降水加强及消亡的时间;SRH对尺度非常小的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提前10~20分钟的预报作用。应用VWP产品计算出的SRH,可以作为实际业务工作中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因子,给预测人员预报强对流天气提供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强雷暴地闪活动与雷达回波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ADTD雷电定位显示监测系统资料和郑州714CD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河南省2004--2006年8次雷雨大风伴局地冰雹和强暴雨两类强雷暴天气的地闪和雷达回波的特征及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观测事实出发,分析了河南8次强雷暴地闪活动与雷达回波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风冰雹类回波强度为50~60 dBz,暴雨回波强度一般为40~55 dBz。暴雨地闪频数明显多于大风冰雹类;大风冰雹类天气以正闪为主,正闪比例在50%以上,暴雨正闪比例在6%以下;最大正、负闪强度可以出现在强雷暴过程的开始、持续、结束时段。块状单体回波出现或出现前,地闪已经出现,移动过程中的强回波带,少量地闪出现在强回波移动方向的前方20~30 km内,此地闪能很好地预示强回波未来移动方向;对于暴雨类天气,地闪不能很好预示降水的开始,地闪频数的增加预示强暴雨进入持续阶段,地闪减弱比暴雨回波减弱有明显的提前量。雷雨大风冰雹和暴雨持续阶段其正闪密集区和负闪密集区都同40 dBz的强回波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雷雨大风持续阶段地闪数频数突增,整个时段地闪频次具有单峰特征;暴雨整个时段地闪频次具有双峰或多峰值特点以及高频数地闪持续性特点;1小时地闪频数强暴雨远大于雷雨大风冰雹类。暴雨类0℃、-10℃、-20℃层高度及云顶高度一般高于大风冰雹类,△H_(-10~0℃),△H_(-20~0℃),△H_((?)~0℃)三层高度差也大于大风冰雹类。  相似文献   

5.
杨静 《贵州气象》2004,28(C00):64-64
2004年4月22日傍晚到夜间,我省出现了一次较强范围的雷雨冰雹、大风天气,并且伴有部分地区的大-暴雨,贵阳、平塘、遵义有大风天气。共有4站出现暴雨:松桃58mm、印江65mm、丹寨60mm、平塘76mm;9站大雨,区域主要集中在铜仁地区、贵阳、安顺、黔南和黔东南两自治州。  相似文献   

6.
1暴雨过程2004年5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日;4月和6月暴雨过程较少(表1)。2强对流过程2004年4~6月,我省强对流天气较频繁,共出现8次:(1)4月23日,我省出现入春以来范围最大的强对流过程,赣州、萍乡2市出现冰雹,有14个县市出现8级以上大风,8个县市出现强降水。另外,崇义、上犹、南康、赣县等县的部分乡镇也出现冰雹。(2)4月21日,修水县局部地区出现了大风、冰雹天气,测站出现26m/s的雷雨大风,最大冰雹直径达12mm,自动气象站最大风力达29.3m/s(11级)。另外,星子、余干出现8~9级雷雨大风,永修出现强雷暴、大风、冰雹(3mm)。(3)5月…  相似文献   

7.
强对流天气频繁气象灾害损失较重2005年5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风劲 《气象》2005,31(8):94-95
5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5.6℃,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0.6mm,较常年同期偏多13.5mm。本月暴雨、大风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发生较频繁,部分地区损失严重。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云南大部高温少雨,旱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地区1994~2005年暖季(5~9月)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等各种对流天气进行了气候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暖季发生对流的概率很高,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47.77%,有雷暴相伴的强对流天气大风、暴雨和冰雹气候概率分别为27.29%、10.84%和6.29%。另外,北京地区对流天气一般可连续出现3 d,强对流天气也可连续出现2 d。北京地区对流季节长达4个月,其中6、7、8月为主要的对流月,这三个月中雷暴发生的气候概率均超过50%。暴雨多发季节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冰雹集中于6月中、下旬。在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上,北京西北部、东北部山区及西南部山区多对流天气,中心区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对流天气较少。暴雨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东北部山区、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多发生暴雨,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区很少发生暴雨。山区冰雹明显多于平原。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大风偏多,西南部霞云岭大风最少。暴雨有明显的夜发性,即夜间次数多,降水量更大。冰雹集中发生在午后到傍晚,占冰雹总站次的76.72%。夜间发生冰雹的概率非常小,上午到中午也不多。  相似文献   

9.
杜晓玲  熊方 《贵州气象》2002,26(4):16-21
2002年4月16日夜间到17日白天,全省普降中到大雨,出现1个大暴雨、7个暴雨、13个县市伴有短时大风和冰雹,此次过程为今春第一场大范围的雷雨冰雹和大-暴雨天气过程。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我台对本次过程做出了成功的预报。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暖季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丁青兰  王令  陈明轩  王迎春  陶祖钰 《气象》2007,33(10):37-44
对北京地区最近12年暖季(5—9月)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等各种对流天气进行了气候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暖季发生对流的概率很高,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47.77%,大风、暴雨和冰雹气候概率分别为27.29%、10.84%和6.29%。暴雨多发季节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冰雹集中于6月中、下旬。在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上,北京西北部、东北部山区及西南部山区多对流天气,中心区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对流天气较少。暴雨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东北部山区、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多发生暴雨,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区很少发生暴雨。山区冰雹明显多于平原。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大风偏多。暴雨有明显的夜发性。冰雹集中发生在午后到傍晚,占冰雹总站次的76.72%。  相似文献   

11.
冰雹带来的灾害是有目共睹的,比如2002年7月19日18时30分郑州就遭遇了近10年来最大的一场冰雹袭击,冰雹虽然只下了不足30分钟,但因来势十分迅猛,鸡蛋大小的冰雹造成多名行人被砸伤,许多汽车玻璃被砸碎,1000多棵大树被大风连根拔起.通信、电力系统一度中断,飞机航班、火车也被延误。那么,冰雹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2.
杨静 《贵州气象》2004,28(Z1):64-64
20 0 4年 4月 2 2日傍晚到夜间 ,我省出现了一次较强范围的雷雨冰雹、大风天气 ,并且伴有部分地区的大—暴雨 ,贵阳、平塘、遵义有大风天气。共有 4站出现暴雨 :松桃58mm、印江 6 5mm、丹寨 6 0mm、平塘 76mm ;9站大雨 ,区域主要集中在铜仁地区、贵阳、安顺、黔南和黔东南两自治州。本文从影响系统、大气热力条件、动力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 :① 50 0hPa2 2日 0 8时在成都—威宁、云南南部以及在 90°E以西分别有槽 ,到 2 0时在宜宾—我省西部—云南南部有比较浓厚的南支槽 ,此次天气过程主要就…  相似文献   

13.
1强对流天气过程2003年4~6月,我省共出现2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1)4月12日08时~13日08时,有17个县市出现了8~11级雷雨大风(资溪风速最大,达30m/s)、冰雹(赣州市冰雹直径最大,达30mm)和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弋阳同时遭到雷雨大风(22m/s)、冰雹(直径12mm)和强降水的袭击。(2)5月6日,全省有15个县市出现了8级以上雷雨大风,有9个站出现了强降水。2强冷空气过程2003年4月1~4日,我省出现了1次强冷空气过程,过程降温幅度达9~11℃。3暴雨过程2003年4~6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12次10站以上的暴雨日,4月10~13日、5月12~17日和6月24~2…  相似文献   

14.
一、灾情概况 1981年7月18日中午。烟台市栖霞、海阳二县27个乡镇共628个自然村遭受了严重的冰雹龙卷大风的袭击(简称85.7过程)。据烟台日报报导,冰雹平均积地4—5寸厚,直径多在60mm,暴雨如注,海阳县战场泊乡15分钟降雨54.0mm,普遍出现10级以上大风。至使11万2千余间房屋不同程度遭受破坏,死1人伤120人,死亡家禽15万只,农作物受灾50多万亩,二县经济损失约1亿6千余万元,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黑龙江省决策服务灾情系统和Micaps特殊天气记录相结合总结分析了2013年黑龙江省暴雪、暴雨、冰雹、霜冻、大风、雾霾6种灾害性天气影响评价和分布特征,包括季节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与常年比较情况。结果发现:暴雪、暴雨、雾霾较常年偏多,特别是7月份暴雨和10月份雾霾属于历史罕见,冰雹异常偏少;6种灾害性天气季节性分布较强,暴雪、暴雨、冰雹、大风、霜冻、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季节分别为11月、7月、春末夏初、春夏两季、4-5月、10-11月;空间整体分布特征为,灾害天气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暴雪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暴雨南部和西南部较多,冰雹较少分布零散;大风主要分布在哈尔滨中部、佳木斯西南部、牡丹江和鸡西交界线附近;霜冻主要位于西南部偏东地区以及东北部,但随着整体温度的不断上升,霜冻影响地区由南向北;东部及南部地区产生雾霾天气较多。  相似文献   

16.
一次多种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红  唐熠  郑传新  李垂军 《气象》2010,36(8):61-71
利用桂林的CINRAD-SB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4年11月9—11日桂林市中北部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南部连续局地冰雹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强降水超级单体演变成弓形回波导致了10日桂林市短时暴洪;一系列线型波动(LEWP)的列车效应造成了9—11日桂林北部的暴雨。弓形回波和线形波动前侧都有V型缺口,表明有强的西南气流进入上升气流,同时都有后侧V型缺口,表明具有强的下沉气流和后侧偏北气流。可用弓形回波提前20~33分钟预警短时暴洪。而造成南部恭城附近连续两日的冰雹和龙卷风天气都是由孤立的右移型γ尺度超级单体造成,有三体散射长钉(TBSS)回波特征,可用于提前15~22分钟预警大冰雹。对流单体发展成为龙卷单体伴随有下击暴流的气旋性辐散特征,非常临近地面大风出现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2019年2—10月人工智能临近预报模型的降水、雷电、雷暴大风和冰雹等4类产品分别进行了业务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降水产品,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模型预报效果变差。相对来说,模型对0~1 h降水的预报能力略优于1~2 h,模型在0~2 h内完全不能预报出站点上≥10 mm的实况小时降水。(2)对于雷电产品,总体上模型的预报能力较差,1~2 h的预报效果明显比0~1 h差。相对5与20 km半径格点化实况,当取10 km半径格点化时,模型的雷电整体预报效果最优。(3)雷暴大风与冰雹产品具有类似的特点:在适当的时空匹配方式下,模型能预报出大多数实况中出现的雷暴大风或冰雹,但虚报率高,业务应用中主要考虑消空。最大时间提前量随着空间匹配半径或时间扩展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冰雹预报,雷暴大风预报的最大时间提前量要优于冰雹预报。当空间匹配半径取10 km和时间扩展取20 min时,既可兼顾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局地性,又可保证定量检验上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1-2005年莒县气象资料,统计了干旱、冰雹、暴雨、大风、高温、冻害、雷暴、大雾、雾凇、雨凇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分析其演变趋势。结果显示:干旱频率明显增加,暴雨、大风、雷暴频率明显减少,大暴雨频率有增加趋势但不明显,高温、冰雹、低温冻害、大雾、雨凇、雾凇有减少趋势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伏洋 《青海气象》2002,(1):37-40,43
2001年本省气象灾害较为频繁,灾害涉及到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冻害、连阴雨、病虫害及大风沙尘暴等,尤其是暴雨、洪涝和冰雹灾害的强度较大,对青海省的农牧业生产及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根据遥感中心从全省各台站上报收集的各类气象灾害,并依据《青海省气象灾害标准》对灾情进行了评估和总体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0.
冰雹带来的灾害是有目共睹的.比如2002年7月19日18时30分郑州就遭遇了近10年来最大的一场冰雹袭击,冰雹虽然只下了不足30分钟,但因来势十分迅猛,鸡蛋大小的冰雹造成多名行人被砸伤,许多汽车玻璃被砸碎,1 000多棵大树被大风连根拔起.通信、电力系统一度中断,飞机航班、火车也被延误.那么,冰雹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