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鹤轩 《气象》1984,10(7):39-41
著名的珠穆朗玛峰旗状云公诸于世以来,尚未见其它高峰有关旗状云的报道。我们赴西藏地区考察期间,于1981年11月7日在帕里曾目睹了绰莫拉峰出现旗状云的全过程。 绰莫拉峰地形概述 金字塔形的绰莫拉峰(以下简称绰峰),海拔7314米,位于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境内,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我国与不丹王国的国界线上,是亚东最高大的终年积雪的  相似文献   

2.
概述CINRAD/SC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系统调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新一代天气雷达一次"反峰过流"故障为例,根据故障检查方法和排除故障的全过程,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峰过流"故障主要原因为发射系统的脉冲变压器次级匝间短路,造成调制器失配,反峰电流激增,烧毁保护电阻,引起电流继电器动作,形成"反峰电流保护"并切断高压,输出"反峰过流"故障。更换脉冲变压器铁芯及绕组,注入新的25号变压器油,开机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正常,故障排除,保障了雷达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部份地区的年雨量分布,一股是呈单峰型的。最大降水月或出现在五、六月份,或出现在七、八月份。但在我国南部有一片很大的区域,却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年雨量呈双峰型分配的降雨带,简称双峰型雨带。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持续增温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华东315个气象台站2011—2018年的小时观测数据,按照降水日峰值特征将华东地区极端小时降水分为单峰型和多峰型,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了两种峰型极端小时降水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两种峰型极端降水分别对应常规年份和厄尔尼诺年,地形起伏度在两类峰型的降水中都为最重要的地形因子,主导区域主要为浙江北部及浙闽山脉北部;其他地形因子在两类峰型的降水中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单峰型降水中,第二重要的地形因子为地形坡度,主导区域位于浙闽山脉东南侧;而在多峰型降水中,第二重要的地形因子为离海岸线距离,且主导区域位于沿海地区。对二者差异的机理分析发现,单峰型降水以午后对流为主,浙闽山脉东南侧地形坡度较大处的对流有效位能值较大,容易促发对流;而在多峰型降水中清晨降水以平流为主,水汽输送明显较单峰型降水大,因此,离海岸线距离对该类型降水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代玉米螟卵峰日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4年的资料,研究了二代玉米螟发生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卵峰日发生的长、中、短期预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二代玉米螟发生的主导因子,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5cm地温等因子均对二代玉米螟卵峰日有显著的影响。玉米螟发育进程遵循有效积温法则;降水量和雨日偏多,对发育进程有延缓作用。所建立的预报模式经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谁是308号?     
完全是出于偶然。他根本没有想到,当他担心地回到阔别一年有余的秦岭深处的家乡的时候,生产责任制所带来的山山水水的巨大变化竟使他神往、陶醉……“哎,小峰,你回来了。”不知是谁猛然间喊了一声。“昨天,我们收听了广播,说最近又有一次阴雨天气,是吗?”  相似文献   

7.
文中分析了 1996年 8月 1日发生在西宁 (36 .4 3°N ,10 1.4 5°E ,海拔 :2 2 96m)地区对流层异常臭氧次峰现象。观测资料揭示了高空低压槽东移是臭氧次峰的主要天气特征。三维后向轨迹计算表明 ,尽管代表臭氧次峰的气团可以追溯到中亚地区 ,但是明显的气团向下输送则发生在新疆、青海间的高空低压槽内。中尺度模拟进一步确认了对流层顶折叠和平流层向下输送是臭氧次峰出现的动力机制。臭氧次峰在对流层高度位置与准无辐散层有关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区冬季大气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尺度谱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德山  汤大钢  周舟 《大气科学》1988,12(2):140-146
本文讨论了北京市区冬季大气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尺度的各种谱分布,发现平均粒子谱为单峰型,而平均表面积谱和平均质量谱则通常为三峰型。但是,表面积谱和质量谱随时间变化明显。 三峰型质量谱与国外给出的城市双峰型质量谱差别显著,揭示了我国目前城市气溶胶污染所具有的一种带普遍性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982年5—9月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上层30—50天厚度低频振荡与太平洋副高东西变动的关系及其对四川盆地夏季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这种厚度低频振荡处于高(低)位相时,太平洋副高中心、西伸脊点位置东退(西进)。并且,太平洋副高588线西伸脊点也存在30—50天低频振荡。特别是厚度低频振荡由谷(峰)值点到峰(谷)值点的过程中,四川盆地东部降水30—50天低频振荡对应处于高(低)位相,有(不)利于东部产生强降水,而西部则处于低(高)位相,不(有)利于西部产生强降水。最后指出,热带西太平洋上空厚度低频振荡与太平洋副高东西变动和四川盆地夏季降水密切相关这一事实,对于中长期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电力气象服务需求出发,利用2001—2010年5—9月河北省南电网逐日电力日峰负荷、日谷负荷与对应时间的气象资料,探讨晴热天气和闷热天气对电力日峰负荷、日谷负荷的影响特征。分析发现持续3 d以上的闷热天气相对晴热天气使电力日峰负荷、日谷负荷增长更显著;日最高气温32℃是引起河北省南电网日峰负荷增长的初始气温敏感点,35℃为强气温敏感点,38℃为极强气温敏感点,日最低气温25℃为引起日谷负荷增加的敏感气温临界点;建立了引入积温热累积效应的日峰负荷、日谷负荷多元回归气象预测模型,经2011—2013年应用检验,日峰负荷、日谷负荷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8%和3.5%,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对电力调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灰色理论作降水峰日的中期预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谢定升  梁凤仪 《气象》1992,18(11):22-25
该文根据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方法原理,作降水峰日的中期预报。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预报准确率比较高,对于进一步分析和预报降水时段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台北高空气象要素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丽琼  张立凤 《气象科学》2001,21(2):193-199
本文利用1991-1995年台北高空气候资料年报表分析了该地区平流层下部的高度、温度和风的年变化特征,另外还分析了台北站对流层顶的高度、温度和风等气象要素,指出台北高空对流层顶的高度变化呈双峰双谷型,温度与之有反相关关系;台北平流层下部的高度变化则为一峰一谷型。  相似文献   

13.
永登县冰雹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永登县1957~2001年冰雹资料和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永登雹期较长。每年4~10月都有可能出现降雹,年均雹日3.87d;降雹的年际变化不均匀,1985年冰雹发生频率最高以后,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月、旬际变化存在较明显的两峰现象,主峰在6月上旬,次峰在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省200次山洪灾害个例逐时雨量及15次逐时水位、流量分析表明:山洪灾害雨量分布可归纳为单峰、双峰、多峰3种类型,其中单峰型所占比例较大;天气系统特征均表现有中尺度系统活动,单峰型主要以局地性降雨过程为主,强降雨历时短,双峰型主要以系统性降水过程为主,强降雨历时较长,多峰型主要以持续性降雨过程为主,强降雨历时长;激发山洪灾害的关键因素主要是6 h以内的雨强。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闪电定位仪每分钟实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逐分钟雨量和卫星云图云顶亮温TBB资料,对2013年4月29日西南涡东移过程中MCS产生的局地暴雨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产生了大量地闪活动,且地闪主要出现在西南涡东侧500 hPa槽前辐合上升运动区、700 hPa暖切南侧850 hPa暖切北部的辐合带、TBB小于等于220 K区域南侧TBB水平梯度大值区的叠置区。整个过程负闪占主导地位,强降水发生在负闪密集区;MCS生命史不同阶段的正负闪频数、密集程度和分布位置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单站地闪频数与TBB和强降水在时空变化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地闪频数和TBB表现为负相关,即TBB下降到最低值时,地闪频数则到达峰值;逐时地闪频数和雨强均呈单峰分布,负闪频数和强降水发展演变趋势一致,负闪峰值和最大雨峰时刻对应,正闪或和最大雨峰一致或略滞后,正负闪和雨峰的6 min演变趋势呈多峰分布,负闪初现12~18 min后出现降水,负闪突增较强降水有18~24 min的提前量。此个例显示MCS将朝向移动路径前侧的负闪密集区域移动,负闪密集区对局地强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速,实现碳达峰已经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核心,各国也相继制定碳中和目标并开展行动。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部分已实现碳达峰的发达经济体也提出了各自的碳中和承诺。文中从“整体-阶段”及“焦点-公平”视角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碳达峰的历程和特点,以及其碳中和目标和规划。研究发现,发达经济体在碳达峰过程中普遍经历了较长的爬坡期(58~136年)和平台期(4~20年),在碳达峰时,发达经济体的能源结构以油气为主,油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57%~77%,其人均排放量、历史累计排放以及人均GDP也都处于较高水平,在碳达峰前后总体处于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各发达经济体的碳中和路径均以能源转型为重点,采用了多元化的政策工具,并且注重低碳和负碳技术的革新。根据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展望,在实现碳中和时,均难以将绝对排放量降为零,都需要通过碳移除手段进行抵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具有雄心的气候承诺,相较其他发达经济体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建议运用全面综合的政策工具支撑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落实,加快中国的气候立法,在兼顾公正转型的同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注重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方面的新技术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7.
祝宝友  马明  陶善昌 《高原气象》2003,22(3):246-251
云地闪电回击通道分叉或者曲折引起的电流传播方向改变可以在回击辐射波形上面引入一系列次峰结构乃至影响其VHF辐射特征。本文用回击传输线模式探讨了回击通道几何结构对回击VLF/VHF辐射场的影响,结果显示:(1)VLF信号波形次峰幅度与通道片断的尺度以及取向有关,尺度为100m量级且具有较大的垂直分量的电流变化过程可以在回击波形下降沿上面引入与回击幅度相当的次峰结构,而小尺度(1m量级或者更小)的通道曲折在回击波形上面引入的次峰幅度只有回击主峰幅度的10%以下。水平方向的电流传播过程几乎不在回击波形上面产生可以辨别的次峰结构。曲折通道的所有曲折片段的平均长度是描述曲折通道的一个重要参数,次峰时间间隔与幅度均与平均曲折尺度成正相关。(2)曲折通道能够明显增加回击高频辐射分量的能量,出现最大辐射能量增加的频率相当.于波长等于曲折尺度的电磁波频率的1/8。小尺度的曲折或者分叉结构能够使得回击高频分量的强度提升一个数量级,但是这一强度的增加仍比我们实际测量的VHF辐射强度小一个数量级,说明通道曲折和分叉很可能不是回击过程VHF辐射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原气象》2021,40(2):374-383
利用小兴安岭南麓五营地区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的湍流速度谱、温度谱、湿度谱、协谱及局地各向同性特征。结果表明:三维速度(u、v、w)谱和垂直速度(w)与水平纵向速度(u)、温度(θ)的协谱(uw、θw)的谱峰均随稳定度的增加而向高频端移动。湍流速度(u、v、w)谱、温度(θ)谱和湿度(q)谱在惯性副区均满足-2/3定律。uw协谱、θw协谱和垂直速度(w)与湿度(q)的协谱(qw)在惯性副区并不完全遵循-4/3定律,尤其是uw协谱的拟合斜率更接近-1。水平方向湍流谱峰波长范围为130~1820 m,垂直范围为49~113 m。温度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49~260 m,湿度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98~455 m。u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228~455 m,θ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72~260 m,q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72~346 m。v谱在惯性副区基本满足局地各向同性,w谱在惯性副区不满足局地各向同性,可能与森林下垫面对垂直方向湍流大涡的破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选取北京市观象台1941—2013年共73 a的逐分钟降雨量资料,以60 min和120 min两个历时一年一遇的降雨量作为临界阈值,提取降水场次样本,采用PilgrimCordery法推求北京市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各历时的雨型样本选样分别采用自然降雨过程(方法一)和最大历时过程(方法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60 min和120 min雨型分布形状一致,均为单峰型,雨峰位置靠前;但在降雨量分配比例上,两种方法存在差异,自然降雨过程的60 min和120 min雨型雨峰所在时刻降雨量占总雨量的比例比最大历时过程的分别高3.79%和5.83%。  相似文献   

20.
一、粘虫 (一)二代粘虫 1.一代成虫迁飞降落与天气系统关系依20年蛾峰观测结果,前2天至当天有降水27次,占93.1%;无降水2次,占6.9%.从850hPa,等压面图分析,一代成虫常在盛行偏南气流引导下北迁,而在锋面条件下降落.这是因为:夏季锋面气旋移到本地时,常有降水天气出现,由于雨滴的拖带对成虫飞行不利,加之锋面后部有较强的下沉气流,迫使粘虫蛾降落.为了弄清粘虫在我县活动高峰的时间,我们从1983-1984年6月期间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