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提出了一个应用手机信令数据支持城镇体系规划的技术框架,将其应用于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等级结构、中心城市腹地、区域重要交通设施服务范围分析。首先依据手机信令数据特征,提出了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计算跨镇出行的出行链,获得城镇联系度的方法。并结合城镇体系规划的实践案例,分别提出了城镇体系中的空间结构、等级结构、中心城市腹地、区域重要交通设施服务范围等分析的技术框架与应用途径。手机信令数据有效弥补了传统静态数据的不足,能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数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为保障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与更新的需求,2014年以来,广西崇左市大力开展基础测绘空间基准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全覆盖、唯一、权威的崇左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一是完善崇左市区内D级GPS控制网建设,建立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区和重点防灾区E级GPS控制网,并完成控制网数据入库。二是建立崇左市区内三、四等水准网,并完成水准点入库工作。三是通过完善市本级基础测绘空间基准,建立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发展和数据获取手段进步,多源时空数据成为数字化、智慧化新型城镇建设的基础.针对城镇化所需的矢量、栅格、点云、传感器等多源时空数据存在格式、尺度、时相、精度、数学模型、空间基准、现势性等不协调统一的问题,本文以Java体系结构为基础,利用Spring Boot作为整体框架设计研发了一套城镇多源时空数据规范化处理系统,包含矢量信息、遥感影像、三维点云数据、传感器类数据处理,可将多种时空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整合,形成城镇全域一致的、规范的时空数据成果.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城镇多源时空数据质量检查与规范化处理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城市大数据信息图谱相较于传统地图信息平台而言,具有可定位、可视化、实时监测的特点;同时,将城市信息图谱平台精确落实到空间地块,则能实现从表层到深层对城市各系统、各单元的全面、综合的信息表达与联动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大数据采集、人机互动技术及谷地软件等方法,形成从建筑单体-用地地块-道路红线-街区单元-地形地貌的三维建筑精度的城市空间数据库,进而建构出城市多源大数据全信息复合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涵盖城市绿化系统、城市市政系统、城市微气候系统、城市产业系统、城市人车系统以及城市意象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Arc GIS平台将空间形态数据库与复合数据库进行空间耦合,形成基于统一空间坐标系的城市空间大数据信息图谱的基础模型;根据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管理需要进行多对象的大数据组合与相关性分析,获得多源数据融合特征综合信息,进而优化规划和设计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具有的多源、人本、时空等属性特征与城市规划决策的本质属性具有紧密的耦合性,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推动着城市规划精准化以及城市治理高效化发展。通过对大数据作用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文献梳理,大数据推动了城市规划在4个方面发生明显转型:从"小样本静态"向"多源时空"数据转变;从单一空间尺度向全域空间尺度转变;从"物质空间"向"以人为本"转变;从"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居民时空行为分析、城市交通路网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区划分、区域联系和城市等级分析、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城市边界划定等方面梳理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大数据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利用ADS在AutoCAD环境下对平面图形和空间立体图形数据信息的提取方法,为AutoCAD环境下图形数据再处理以及参数化设计等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平面与立体图形数据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体系、运行平台、服务体系、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3个层面,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化应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救灾应急指挥、生态与环保、城市资源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指出了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方向—建设重庆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利用ADS在AutoCAD环境下对平面图形和空间立体图形数据信息的提取方法,为AutoCAD环境下图形数据再处理以及参数化设计等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平面与立体图形数据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耿丹  王丹  李娜 《地理信息世界》2022,29(2):120-124
发展适合高层次应用需求的新型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是新型基础测绘理念落地的重要环节和举措.相应地,城市地理信息成果体系也应得到继承和发展.本文在分析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新型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体系框架,分别就地理实体数据库及衍生成果,影像与栅格数据成果的数据类型、内容、规格、制作方式等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沈阳市为研究实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对城市居民个体时空行为活动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识别用户居住地和就业地的数据清洗规则,提取就业空间分布与职住联系数据。以Mc Millen(2001)提出的就业中心概念为理论依据,建立分析模型,应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自然间断分级、等值线等方法对就业分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识别就业中心,并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从就业规模和功能联系两个维度综合测度就业中心服务效能,构建就业中心等级体系;最后尝试基于就业功能划分城市空间单元,以此探索城市就业空间结构,揭示城市运行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三维模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所累积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基于CGA形状语法的建模技术,能够实现城市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然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如何满足相应的建模需求尚未清晰。对此,本文首先梳理了以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以及数字正射影像(DOM)为代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特征,研究了其如何有效支撑城市三维建模中Ⅲ级产品模型的快速构建,形成了一套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城市三维模型的数据处理与建模方法体系。以某地级市城区场景为例,基于CityEngine平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此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提升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结合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着重说明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建设为核心的数据体系建设和目录服务注册为核心的地理信息公共在线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发布的作业流程和工作基准,为地理信息的共享打下数据基础,解决了多源空间数据的注册、发现与绑定问题,构建了开放式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高度对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对城市二维形态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对城市三维起伏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方面研究较少,对城市上空利用程度及发展规律认识仍相对缺乏。本文以南京市老城区为例,基于城市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将城市建筑抽象为三维点要素,运用点格局分析法研究城市建筑三维宏观特征及建筑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1)南京老城区建筑呈集聚分布,聚集性顺序是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多层建筑>超高层建筑。除超高层建筑外,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的聚集程度,随着空间尺度先增后减,均在1.5 km尺度聚集性最大;显示1.5 km的街区单元应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最适宜单元。(2)南京老城区建筑高度空间分布表现为“三高一低”,即3个高值区(新模范马路、新街口和珠江路区域)和1个低值区(集庆门区域),它们与不同时期城市中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类型建筑与城市基准地价的相关分析显示,建筑高度的分布与城市基准地价呈现一定相关性。结果表明,点格局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分析城市建筑在平面及三维的空间格局特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形态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4日,我国第一个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城市——武汉市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标志着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工作进入了探索建设阶段。多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基础测绘工作,通过20年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了城市现代测绘基准,实现了基本地形图全覆盖,建立了基础航空摄影年度获取机制,开展了地下空间全方位调查,建立了地理国情监测与发布制度,完善了  相似文献   

15.
近日,济源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智慧济源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国家试点项目示范应用系统需求调研工作会。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参加会议。会上,与会专家以《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题,结合实例,介绍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内涵定位,与国土空间基础等专业化平台的关系,应用现状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GPS基准站运行和GPS接收机校准数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连续GPS固定站的广泛用途,为方便对多个固定站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及数据的统一处理.设计和编写了一套用于GPS基准站的自动控制软件。该软件分为基准站部分和中央控制站部分,适合多个连续GPS基准站及中央控制站的自动数据观测、记录、通讯、管理、以及运行状态远程监测和控制等。该套软件通过中央控制站能够远程管理和监控多台连续GPS固定站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观测时段、数据采样率、高度角、气象数据等参数的设置;按指定的观测时段及数据格式自动将观测数据打包并上传到中央控制站,以便进行统一处理。另一方面,基准站的数据可以及时上传存放在指定服务器中.让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以满足各种测量应用的需要。通过在同济大学基准站近一年时间的稳健运行,证明该软件切实可行,并且具备继续拓展的空间。此外.由于同济大学GPS基准站还承担着校准实验室中GPS校准的任务,结合GPS数据的特点,对GPS接收机校准的数据管理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导航地理框架数据是导航地理数据的基础,是集成导航应用的交通信息与服务信息的空间定位框架。导航地理框架数据的特点在于描述与表达道路网络的连通关系。它在表达和组织方式方面与传统的基础地理数据有较大区别。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基础地理数据中道路信息表达的特点,研究了导航地理框架数据的内容与拓扑表达,提出了基于基础地理数据的导航地理框架数据道路网络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城市管理一体化数据建设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数字化城市管理对数据建设的要求,以及郑州市基础地理数据及城市管理数据现状情况,结合郑州市国土、规划等部门对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需求,本文提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建设一体化作业流程,将1∶500航测地形图、1∶1 000正射影像制作、城市部件测量、地理编码调查、以及数据综合建库等内容,按照其关联性进行流程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它充分利用了数字化航测成图、城市部件采集与建库、地理编码采集与建库在作业工序上的交互性,为较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城市管理专题数据采集与建库提供了保证,满足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城市地籍测量等对基础空间数据的迫切需求。实践证明,一体化数据建设方案充分反映了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共享可能性,既加快了数据建设进程、拓展了数据建设内容,同时又保证了数据建设质量,是一种可供借鉴应用的数据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准地价是政府加强地价管理和合理引导城市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依据,反映了城市地价水平的变化趋势,在地价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该文对比研究了日照市城区2010年、2013年城区基准地价成果,对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基准地价动态变化的特征,并对2013年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判定,使得基准地价在实际应用,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以往研究城市问题在数据真实性和空间属性上存在不足、研究内容多探索其表面特征和时空变化过程、研究方法和因子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弊端,本研究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面积,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年扩张速度、年扩张动态度、年扩张强度、扩张协调性,分析2006~2020年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八个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引起城市扩张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面积能够弥补传统数据的不足,准确地得到空间扩张水平估计;(2)大部分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不佳,省会城市南宁市、海口市始终是北部湾城市群空间扩张的中心;(3)城市扩张与八个社会经济因子联系紧密,人口密度是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空间扩张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