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坚持各类建设少占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要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敏 《浙江地质》2010,(2):45-47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和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的现实面前,我国土地资源正经受着养活众多人口、满足建设占用、保障农业发展和支撑生态修复的历史性考验,土地资源安全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新时期土地资源安全战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近20年经济快速发展使松江的可利用土地日趋紧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极为重要和紧迫。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王振中 《河南地质》2011,(10):13-1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当前正处于综合实力迅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万磊 《山东地质》2008,(11):38-39
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地供给日渐紧张,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将土地利用由平面趋向立体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成熟。青岛市崂山区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出让,不但垂范了法规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建设步伐的快速提高,社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然而土地的后备资源却严重不足,捉襟见肘,供求矛盾日益凸显。由此,我们应强化全民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良好意识,珍惜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全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为贫困山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这不仅是利在当代、功荫后世的大好事,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的上海开发区土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要繁衍生息,经济要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靠和利用是一个持续增加的过程。而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尤其在上海这座人均土地资源稀少的特大型城市,集中力量大量利用建设用地搞工业建设的众多开发区中,及时探索出适合上海区位特点和开发区发展模式的土地集约利用建设的新路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从而可为上海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最终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县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从集约用地的角度进行思考并提出初步的建议。随着人类的进步,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建设用地的快推猛进,使原有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显得匮乏。如何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因此严格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本文提出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质》2012,(7):32-33
土地作为一种稀缺且不可再生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资源。作为典型的城市型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已进入土地要素制约瓶颈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期、城市建设强力提升期的战略发展时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全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毛金泉 《浙江地质》2011,(12):35-36
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要素,是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它支撑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然依托。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它对增强城市拉动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土地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是不能再生也不可取代的。  相似文献   

12.
万磊 《湖南地质》2008,(3):73-74
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地供给日渐紧张。我国新颁布的《物权法》明确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分层出让,与此相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青岛市崂山区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出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解决当前土地供需紧张的关键措施,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鄞州人口总量大可用耕地少,土地结构呈现“五山四地一分水”格局,人均耕地不到0.8亩,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鄞州经济规模大、可供土地少,近年来中央不断收紧土地“闸门”,“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38%,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发展空间不足,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注重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突出了节约集约用地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的理念。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建设用地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规划》中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机制,以保障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地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子孙后代。笔者在田东县调研时发现,时下,农村土地违法现象呈“五乱”态势,且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农村土地资源正遭受着无序开发和面临不断减少的危险,加大力度治理农村土地违法行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张洁 《辽宁地质》2010,(1):52-53
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土地资源大量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破坏。据统计,我国由于生产建设而破坏废弃的土地约有2亿亩。土地资源的浪费,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周连义  曲玮  汤凯 《辽宁地质》2011,(11):50-53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追求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用最大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镇化进程要以土地资源作为依托,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探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的改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史好地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近些年来,全同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时东 《浙江地质》2011,(11):43-45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一切财富之源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以及农地非农化进一步加快,人地矛盾、土地不合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刻不容缓。土地资源管理融合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为一体,协调人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落后的技术水平一直制约着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