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周斌 《内陆地震》2005,19(2):129-135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胜利油田次生灾害源的特点和抗御地震次生灾害的能力,针对一些次生灾害源抗御地震能力较低的同题,提出了合理化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邹从学 《华南地震》1995,15(3):95-99
介绍了地震后可能引发的地震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讨论了地震火灾及损失的影响因素;根据次生灾害源的分布,初步定性预测它们可能带来的损失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质灾害对广州市部分城区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震害预测研究,探明地震地质灾害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地震地质灾害源空问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建设与改造。针对广州市部分城区的地震地质灾害源、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分布情况,应用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该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破坏对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中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地震小区划、概率设定地震和广泛收集地震地质、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社会环境与经济人口数据等的基础上,对东莞市区89.3 km2范围工作区开展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得到不同烈度下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分析结果,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影响、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对工作区及东莞市的抗震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5.
芦山地震震后次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为例,对研究区进行震后次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在利用芦山地震受灾区航空影像对震后次生滑坡灾害隐患点解译的基础上,选择坡度、坡向、震后累计降雨量和危险植被指数4个评价因子,利用统计分级法对各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评价因子进行权重量化,最后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芦山地震震后次生滑坡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次生滑坡灾害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水坝数量达86 000座以上,其中95%以上是土石坝。土石坝在地震灾害中作为承灾体,一方面引起土石坝坝体的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还可能演变成为危险的次生灾害源,引发次生水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在地震后还常常因水坝无法正常发挥水利设施功能,造成灾后生产、生活的困难。在地震发生后,通过对土石坝地震灾害损失开展简便、快捷的预测评估,可以为有效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合理分配救灾人员、物资,及时救援,避免次生灾害发生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土石坝的地震反应机制的认识,在坝体设计施工时预先采取抗震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目前国内外对土石坝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方法的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甘肃省文县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本文以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TM、ASTER、SPOT)作为信息源,基于地学知识,采用图像增强、人机交互的方式对甘肃省文县地区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解译.以ArcGIS软件为处理平台,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将解译结果与海拔高度、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地震烈度进行空间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其特点为:文县境内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分布在20°~60°的边坡;多发生在1 000~2 500m的海拔高程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地震烈度Ⅶ度及以上区域.  相似文献   

8.
地震复合灾害是指以地震主震为灾害源并引发一种以上次生灾害的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都是复合灾害。复合灾害具有各构成灾害的叠加性,不同灾种之间还可能产生叠加效应。地震复合灾害与同时或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构成广义复合灾害。复合灾害扩大、加剧了地震灾害灾情。减少地震复合灾害的构成灾害种数,降低、消除各构成灾害的叠加性与叠加效应,是研究地震复合灾害减灾对策的基本原则。编制城镇应急救援规划应以复合灾害的灾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合理估算避难人数和救援资源需求量,是复合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地震重灾区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地震重灾区与次生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以某地震灾区为例,在分析次生地质灾害类型与危害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次泥石流总量及流量确定其危险度,并引入易损性指数,确定各评价单元次生山地灾害的易损性大小,设置评价指标;结合研究区实际,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地震重灾区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实验以次生地质灾害中的泥石流产生的灾害风险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研究方法可在有效确定地震重灾区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位置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纵向地震造成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面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日本兵库县南部大震灾对太原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阪神地区和太原市的活动断层、地震活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老旧城区、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震灾预测、防震意识等9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提出太原市在防震减灾中应引以为鉴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何钧  陈时军 《内陆地震》1998,12(3):234-241
震后灾害损失盲场快速评估的技术方法及其计算机软件系统可在确定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等参数后,在人员未到地震现场的情况下,快速给出该次地震对一个区域造砀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初步评估结果。选择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评估区域,并使用该软件系统对1995年9月-20日发生在苍山的5.2级地震进行了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实际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看出 ,用固定资产损失率矩阵计算经济损失,获得基础资料方便,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随社会发展而加重。经济迅速发展的我国新世纪防震减灾应采取新措施;需要提高地震设防标准,鼓励部分建筑先坚固起来,使我国建设的抗震能力在几十年内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在全国范围内抑制虚报,科学地确定地震预报的震级下限,通过清理地震预报方法提高报准率,从总体上提高地震预报效益;应重视震时应急行动的研究;应加强企业的防震减灾工作,并通过立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On July 31th, 2016, a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 of MS5.4 hit the Cangwu Coun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focal depth of this earthquake is about 10 kilometers. This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junction area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unan Province and Guangdong Province. Nanning, Guangzhou, Shenzhen and other cities felt this earthquake. The Cangwu County disaster area is unique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position, tectonic geology, landform,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limate condition, etc.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earthquake hit area,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conomical conditions and humanities, seven general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ngwu MS5.4 earthquake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arthquake disaster emergency rescue and reconstruction. namely, the low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disaster area, the single building structure type and the low-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hort duration of ground motion, the small number and low magnitude of aftershocks, no large landslide, debris flow and other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this earthquake, the area is prone to typhoon and other climate disasters which are likely to aggravate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in an area of weak seismicity in South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MS5.4 Cangwu earthquake and analyzes the seven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arthquake. In order to better respond to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 in weak seismicity regions of South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experience and revelations about the earthquake in the MS5.4 Cangwu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in weak seismicity regions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future wor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e-disaster prevention, and strengthen earthquake-monitoring capabilit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asualties caused by collapse of houses, we should improve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standards of houses, carry out relevant researches on earthquake damag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karst areas. And in order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educ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and carry out more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emergency drills.  相似文献   

14.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了71/2级地震,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滑坡与崩塌,叠溪镇全城被毁,伤亡惨重.震后45天地震堰塞湖溃决,又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1934年11月,著名摄影家庄学本先生考察了叠溪地震灾区,拍摄了大量的地震现场照片,其中一部分留存至今.这批照片是中国最早的地震现场照片之一,留下了比文字记...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地震部门的一项职责。科学、准确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震后抢险救灾、重建家园、争取国内国际援助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城震灾害评估队伍的建立、充分利用灾区掌握的灾情、应用多种评估技术和方法,开展震灾预测以及编制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图集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基本特点及防震减灾对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从地震灾害的源一地震和地震灾害的客体一震区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得出地震灾害的几个基本特点:瞬间突发性、破坏与损失的严重性、时空强不均匀性、次生灾害多样性等,并由此思考了防震减灾对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因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地震前后,大连市政府在组织、思想、物资准备以及防止次生灾害、生命线工程安全检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大大减轻了地震灾害及强余震的影响,树立了我国早期大城市防震减灾的范例,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谈建筑物加层中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琴 《山西地震》1997,(3):58-59
叙述了建筑物增层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筑物尤其是处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增层时,必须考虑建筑物的场地、结构、材料等抗震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