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洪时中  徐吉廷 《地震地质》2011,33(1):225-230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7 1/2 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滑坡与崩塌,叠溪镇全城被毁,伤亡惨重。震后45天地震堰塞湖溃决,又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当年12月,地质学家周晓和先生曾带领四川大学师生赴震区考察,他们拍摄和收集了许多照片,其中一些留存至今。文中简要介绍了新近发现的周晓和先生留存的有关叠溪地震的4张照片,包括四川大学地质考察团的合影、叠溪城陷落后的情景、被水灾冲毁的索桥与古亭,以及叠溪地震的灾民。这些珍贵照片提供了叠溪地震的直观信息。  相似文献   

2.
笔者考证并记叙了在1933年叠溪地震考察、研究及救灾工作中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若干前辈的事迹.西南地区地震现场科学考察第一人常隆庆教授(1905-1979年):地质学家.他在震后赶赴叠溪地震现场进行科学考察,时年仅28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1933年叠溪地震后的调查、报道和研究,重点介绍了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叠溪地震调查及其著述《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关于叠溪地震,这是第一次科学性的现场调查和第一篇学术报告,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1933年的叠溪7.5级地震将叠溪古城彻底摧毁。2008年笔者在支援茂县汶川8.0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对叠溪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得到一些关于叠溪古城与叠溪地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7级地震,古城叠溪全城被毁,震后45天地震堰塞湖溃决,又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地震和水灾均引起惨重伤亡。根据对历史资料的考证和分析,初步认为:茂县境内直接死于地震的常住居民为6 865人,该地震造成的死亡总人数约7 000人;地震次生水灾的死亡人数尚难以准确统计,"2 500余人"和"4 000人左右"的说法相对来说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6.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北部发生7.5级地震,震中就在叠溪,整个叠溪镇全部被地震摧毁,古城荡然无存.地震前的叠溪古镇究竟是什么样子?过去,我们只能从有关的文字描述略知一二,很少见到有关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7.
地震学者对1933年叠溪大地震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资料匮乏,学术界至今对该地震的震源位置、震级、发震时间3要素有不同看法。本文利用上海徐家汇观象台1933年四川叠溪大地震三分向记录,通过对叠溪地震事件图纸的重新分析校核,利用IASP91全球走时模型对发震时间、震中距和震级3要素重新行计算和反演,得出的定位结果为:发震时刻为1933年8月25日7时50分15秒、震中距为16.25°、震级为MS7.49。该结果和其他研究学者在发震时刻和震中距上偏差较大,发震时刻相差17 s,震中距相差1°左右,两者偏差较大,究其原因是采用的方法不同,前人是基于宏观资料、现场调查以及后续小震反演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翁文灏、谢家荣、王竹泉、李善帮等地震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对1913年云南峨山、1917年安徽霍山、1920年海原、1933年四川叠溪、1936年灵山、1937年山东菏泽等大地震进行的现场科学考察情况以及研究成果,指出这些成果和论著是中国近现代地震科学的奠基之作。认为,认真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地震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岷江断裂南段与1933年叠溪地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钱洪  周荣军 《中国地震》1999,15(4):333-338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是发生在青同原东南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及与之相关的发震构造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分歧。本文基于野外新发现的南北向活动断裂以及叠溪地震地面破裂的研究,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作为岷江断裂南延部分的南北向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0.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康  沈正康 《地震学报》2011,33(5):557-567
1933年发生于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叠溪M7.5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然而限于资料匮乏,人们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的认识尚不统一.本文收集整理了当时全球各地震台站对此次大地震的记录,对叠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确定的震中位置为31.9°N,103.6°E.挑选具有P波初动符号的台站记录,利用格点尝试法...  相似文献   

11.
考证并记叙了在1933年叠溪地震的考察、研究和救灾工作中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若干前辈的事迹,包括常隆庆、李善邦、周郁如、徐近之、庄学本、张雪岩等先生和四川大学的师生们。他们是中国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先行者,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相似文献   

12.
四川较场弧形构造与1933年叠溪地震发震构造的再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较场弧形构造是四川众多弧形构造带之一。本文对该弧形构造的特征及其西冀发育的松平沟断裂的新活动性作了进一步论证,确认松平沟断裂属全新世活动断裂。该弧形构造西翼弧顶部位1933年曾发生过叠溪7.5级地城,丧人对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众说纷纭。作者通过近年来在现场的多次考察,并对该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地表震害展布特征,建筑物沿松平沟断裂的左旋位错,震后持表发育的西北向地震地裂缝等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认为,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展震构造仍为较场弧形构造西翼的松平沟断裂。  相似文献   

13.
The Jiaocbang arcuat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numerous arcuate structural belts in Sichuan.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further argument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arcuate structure and the new activity of the Songpinggou fault and affirms that the Songpinggou fault is an active fault in the Holocene epoch. The Diexi M7.5 earthquake took place in 1933 on the west wing of that arcuate structure, near the apex of the arc. Many authors have given quit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that earthquake. The authors have mad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time and again over recent years. Besides this, the authors have also further studied the shape of intensity contour lin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surface seismic hazards, the left-lateral dislocation of buildings along the Songpinggou fault, the NWtrending ground fissures that develop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after earthquake, and so on. On this basis, it is still considered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1933 Diexi M7.5 earthquake was the Songpinggou fault on the west wing of the Jiaochang arcuat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South Segment of Minjiang Fault and Diexi Earthquake in 193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iexi earthquake(M7.5)in 1933 is a great event that occurred at the east border of Qinghai- Xizang Plateau in the 20th century.Ther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shape ofisoseismal lines and the genetic fault of this earthquke.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newlyfound north-south trending active fault and ground fissures of Diexi earthquake,this papertends to hold that,as the southward extension of Miujiang fault,this north-south trendingactive fault might be the genetic fault of this event.  相似文献   

15.
徐近之实察叠溪地震及对震后的建议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1933年徐近之先生实察叠溪地震灾害和水患的情况,及其提出的防震减灾对策意见。指出这些对策对发展震区经济、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措施等们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