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有害成分含量过高是目前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河南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条件较好: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优越;形成了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农业生产体系;交通便利,农产品交流市场活跃;无公害农产品品种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由于生态环境条件差别大,山区、丘陵和平原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不同。加强绿色农业的组织建设、积极培育绿色农业的消费市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示范作用,是河南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江流域农业的地位,论述长江流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是我国粮食最大生产区域和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分析表明,21世纪前期,长江流域粮食供求状况总体上仍将是供大于求。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流域粮食生产量比需求量分别多87亿公斤、231亿公斤和330亿公斤。这说明作为一个整体的长江流域的商品粮区域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在近二、三十年内仍将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粮食调出区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 4个方面。本文根据山东省近 2 0年的统计资料 ,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明显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机械发展结构欠合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化肥施用构成比例不当等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2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3加大对磷肥使用宣传力度 ,降低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4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总被引:58,自引:7,他引:51  
程叶青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05,25(5):513-520
依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43%;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和由东部向中部推移,北方和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增长中心;粮食生产地域变化的差异明显,南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较大,八大产区和省区间变化较小。农业生产条件、技术、宏观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性基地,应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变化趋势,必须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通过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商品粮基地空间布局优化等举措,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区域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影响到广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影响到广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经济区域层面上对广东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和评判了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6年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75.5%;[2]在区域层面上,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分别为85.3%、71.1%、69.5%和67.0%,区域间差异明显;[3]各区域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东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恩格尔系数、清洁能源使用、饮用水质量以及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等方面;北部山区村的容村村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落后方面.  相似文献   

7.
常州市农业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为长江流域传统农业生产大市的常州,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通过对常州市水质、土壤、空气、声等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结合该地各农业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不同特点,提出如要从根本上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业产业布局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并对此作了新的布局规划;此外,还指出完善环境管理和改善生产技术也是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两个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漫湾、大朝山电站移民安置的经验和教训,在云南省高山峡谷区建大型水电站,开发性移民主要应做到:移民安置必须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应尽量外迁农业安置:补偿和开发扶持相结合;正确选择移民安置区;合理确定移民的土地,给移民提供生产基地;统一规划建设适用坚固的住房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为移民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和帮助移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统一有效的移民管理体制,实现依法移民。  相似文献   

9.
依据2009年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从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现状与基本特征,探讨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快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江苏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规划编制,加强流域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等措施,遏制流域内湿地整体生态质量退化、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实现江苏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说,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就是对国土开发整治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进行国土开发整治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国土开发整治最先主要在黄河流域。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迁移,加快了长江流域的开发。到十三世纪,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当发达,已有“税粮甲天下”之称。  相似文献   

11.
12.
i
A detailed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remanent magnetization of five Pilansberg dykes, by means of measurements on oriented specimens of the rocks. Outcrops of the dykes prove to have suffered magnetic disturbance of their original thermo-remanent magnetization. Specimens from depths of a few thousand feet, taken in Witwatersrand gold mines, show highly consistent magnetisation of the basic parts of the dykes over considerable distances between sampling sites. The mean directions given by the five dykes agree well, and the mean direction from the five dykes gives a North-seeking magnetic pole with inclination +69.3 and azimuth N 24° E. Assuming thermo-remanent magnetisation by a geocentric dipole field, this places a North magnetic pole in latitude 71/2° N, longitude 421/ E at the time of intrusion of the dykes. The age of the dykes is uncertain, but is probably about 300 to 400 million years. Some of the specimens have been subjected to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s in order to test the stability of their magnetisations. The basic specimens are found to be highly stable, being only slightly affected by fields of 100 to 300 oersteds.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hypotheses of polar wandering and continental drift.  相似文献   

13.
14.
塔里木河中游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合分析古人与前人的有关描述塔河中游资料,对塔河中游地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并确定塔河中游研究进展划分四个阶段;前历史时期人类研究塔河中游的萌芽阶段,本世纪30年代到解放前描述塔河阶段,解放后到本世纪90年代研究塔河中游的重大理论发展阶段和90年代后研究塔河中游的新纪元时代。并概括各阶段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而兴起的, 其发展前景受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双重制约。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和问题, 提出了其可持续发展优化的方向为: 延长资源开发利用周期, 避免城市过早步入衰退期; 调整城市发展规划, 改变城市生命趋向; 同时进行行政区域调整, 转变城市职能。最后, 以湖南省冷水江市为例, 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珠江流域整体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植松 《热带地理》1996,16(1):27-33
文章分析珠江流域的潜在战略优势:一是区位;二是水资源;三是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四是沿江城市经济带、流域整体开发的总体功能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促进全流域的经济发展;第二是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南缘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是促进大西南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岭与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暖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秦岭与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山地气候考察资料、长年气候观测资料和大量农业气候资源调查资料,揭露了该区暖带存在的基本事实.在此基基础上,分析了暖带的时空变化特征,模拟了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黄海粘土沉积物的来源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承坤 《地理研究》1992,11(2):41-51
本文根据区域自然地理原理,划分黄海粘土沉积物的补给区,在粘土矿物鉴定的基础上,用法方程定量探明黄海粘土沉积物的来源与分布,绘出黄海粘土沉积物分布图。图示:黄海来源于长江的粘土沉积物的分布面积,占其总面积的56.5%,来源于黄河的占43.5%。粘土沉积物的分布同洋流、海流的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并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开发了针对该区域一体化研究的模型分析系统。基于元数据库的数据集成与模型管理技术,能对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类型与时空特性的多元数据处理与分析。本综合信息系统在区域产业布局,资源窨组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等方面得到应用,将为  相似文献   

20.
TheGreatWallisnotonlythesymboloftheancientChineseculturebutalsoanactualsignificantgeographicboundary.Accordil1gtotheroponaldistributionsinthepastdynasties,itisobvioush1at,toagreateXtel1t,theearlyNorthWallofYanandZhaodp1asties,thelongestQingHanWallorthen1ostsolidMingWallareconsistel1twih1eachotierlntheirlocatlonandtrend.Tl1eyareallsituatedinthetransitionalzonefromhigl1andstoplains,ti1atis,fron1senll-l1umidtoandclimatesinthecoUntry.klso,tiliszonecanberoprdedasoneofassin1ilationwhereh1epl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