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颖  曹金亮 《西北地质》2003,36(C00):78-79
本文根据山西省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特点,分析了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型,将其划分为两大类九种,并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很突出。本文在概述山西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影响范围、破坏特点及危害程度,并介绍了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和强度高,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分析矿产资源概况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项目安排情况。选取了两个近年来实施的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恢复治理效果情况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能有效的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进一步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认为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将逐步好转。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今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涛毅  陈静  冷洋洋 《贵州地质》2012,29(3):204-209
矿产资源开发必然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有利于预防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采集贵州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对矿山恢复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用基于PRS模型分析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未来变化趋势,得出在未来较长时期矿山地质环境会有较大变化,且是向好的方向转化的结论,但变化速度不会太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5.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研究区内新桥硫铁矿等数座硫铁矿山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铜陵地区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可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本文在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4种要素下20种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了各要素和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对研究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并采用ArcGIS的网格化插值评价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权重值分别为0.10、0.14、0.37、0.39。模糊综合评价二级初判结果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总体上影响较大,其中水土污染问题最为突出;一级初判结果为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总体较好。网格化插值评价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轻微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62%、32.04%、63.34%。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与网格化插值评价结果基本一致,AHP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的地质环境评价适用性较好。评价结果可为当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四川省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因子、分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各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地评价出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结果显示,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与较严重分别占38%与49%,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需要开展重点治理的区域,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分析研究,运用质量指数模型方法,对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严重区。较严重区及一般区。并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系统以及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陕西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对矿产资的开发力度增强,对地质环境的改变愈随之增强,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陕西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矿业开发引发地质灾害、矿区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矿区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矿区环境污染,且危害较严重。陕南、关中、陕北及不同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各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破坏影响形成的结果。提出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应采取从源头上预防、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长效机制、提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和治理科技水平等防治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地质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2009年度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报表"的统计分析,阐述了福建省矿山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现状特征,总结了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措施与成效,对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文并不认同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思维定势,认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将在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长期存在,局部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仍将呈增长趋势。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0.
咸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以往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没有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引发了当下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阐述咸阳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军  陆华 《江苏地质》2004,28(1):17-21
回顾了以往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工作成就,剖析了我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目标与方向,部署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重点研究领域的工作,为江苏生态省建设和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贵州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随着全省矿产开发利用规模、强度的不断扩大和提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其中矿山地质灾害数量多、分布广,其危害和威胁最为严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发育有采空地面塌(沉)陷、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和矿坑突水五类。其中,采空地面塌(沉)陷分布最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滑坡和崩塌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最大。本文基于实际调查数据,从地质环境条件、矿种、矿山开采规模和开采方式等方面,分析论述了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龙门山中段煤磷矿区、新康石棉矿区为例,全面分析了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开发利用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提出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其影响因素可分为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及区位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四大类.本文在MAPGIS平台上,采用正方形网格单元划分,选择综合指数模型为评价模型,将各影响因素处理成基于GIS的单因素专题图层,再将各专题图层按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利用叠加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将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按综合评估指数的大小分为三级区,其中严重区22个,面积8 384.09 km2;较严重区40个,面积约20 194.7 km2;一般区1个,面积177 221.21 km2.  相似文献   

15.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指标体系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三大类23项指标,提出以指标指数作为划分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程度等级的依据,给出2类指标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程度。在考虑矿山区位条件和恢复治理难度的基础上,最终给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综合评价等级,该等级也同时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6.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客观权值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针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权值的确定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文中给出了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数据值客观确定评价指标权值的方法,对比介绍了专家问卷调查确定评价指标权值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实例阐述了利用客观加权分值综合评价法评价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适用性和可信性,试图为开展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及图件的编制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友宁 《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正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慧芬 《城市地质》2012,7(1):15-17
介绍了吉林永吉县大黑山钼矿区的基本情况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布雅煤矿区勘探地质报告以及实地考察,评价了盆地目前地质环境现状,预测了该区未来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