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庾家河石墨矿产于秦岭群第二岩性段,通过1:5万的地质题图和化探扫面工作对该矿床的异常特征和成矿规律有了较好的认识,但对关系矿床后期扩大和开采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通过野外填图钻探结合室内化学分析测试和岩矿鉴定等手段,分析得出该矿的主要含矿岩石为大理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云母石英片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区经历了沉积-聚炭和区域变质-结晶2个主要成矿期,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2.
郑永涛  高洁  孙莉 《江苏地质》2016,40(4):695-700
查汗木胡鲁晶质石墨矿为赋存于中太古代乌拉山岩群片麻岩段含石墨变质岩系中的区域变质型矿床,严格受矿体分布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透辉斜长片麻岩、石墨辉石斜长片麻岩、含石墨黑云二长片麻岩、石墨石榴斜长片麻岩、含石榴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经历多期次区域变质作用形成。采用新的成矿理论,对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构造背景、炭质来源进行研究,确定了查汗木胡鲁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模式,对利用该模式寻找相似成因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妥拉海河石墨矿床是在青海省发现的首个超大型大鳞片晶质石墨矿。该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中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下岩组的片麻岩、钙质片麻岩、石英片岩和大理岩中,属于典型的片麻岩型石墨矿床。为探讨其矿床成因,本文对含矿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矿的石墨片麻岩、石墨石英片岩稀土元素总量为82.95×10-6~154.86×10-6,轻稀土富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弱负异常,显示了原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浅海缺氧沉积环境。赋矿的变质岩原岩为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岩、杂砂岩和钙硅酸盐岩,物质来源主要是陆源碎屑,少量为浅海的碳酸盐岩。矿石中石墨片麻岩和大理岩的δ13C同位素组成指示石墨的碳质来源于生物有机碳,而大理岩的碳质来源为无机碳。妥拉海河石墨矿床是形成于古元古代的区域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红透山铜锌矿床是产于太古宙绿岩带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岩系为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石英)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石英)片麻岩、黑云石英片麻岩。通过对变质岩原岩进行恢复及构造环境判别,得出变质岩原岩均为火山岩,其中角闪斜长片麻岩与角闪斜长(石英)片麻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石英)片麻岩与黑云石英片麻岩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岩性组合为双峰式火山喷发的产物。为探讨含矿岩系地球化学参数作为找矿指标的可能性,对含矿岩系的主量元素、稀土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红透山铜锌矿床角闪斜长(石英)片麻岩的Cu元素含量(290.82 μg/g)、SiO2含量(57.24%)、稀土元素总量(53.78 μg/g)、LREE/HREE比值(4.29)及黑云斜长(石英)片麻岩和黑云石英片麻岩的Cu元素含量(88.09 μg/g)、SiO2含量(70.50%)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指标。  相似文献   

5.
冀西北地区已发现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具有良好的区域变质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潜力。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东井子岩组和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层位,本文对这些含矿地层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石墨矿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红旗营子岩群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其原岩是以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表明这些含碳岩石的成熟度较高,为温暖潮湿-半干燥气候条件下海陆交互-滨浅海相沉积;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斜长变粒岩,其原岩是以内陆湖-滨浅海相沉积的成熟度较高的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形成于半干燥-干燥炎热气候下氧化-弱氧化沉积环境,在沉积过程中伴有热水参与。石墨矿碳质成分均来源于原岩本身的原始沉积的有机碳。矿床受层位、岩相和岩性控制,经区域变质作用,有机碳结晶形成石墨矿,并在断裂的控制下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  相似文献   

6.
四川坪河晶质石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古陆块内的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冲带上,是中国重要的晶质石墨矿床之一。为研究其矿床成因,通过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和矿物特征研究,结合含石墨变质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坪河晶质石墨矿床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地层中,矿体在平面、剖面上形态呈层状到不规则透镜状,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主要含矿岩石为含石墨片岩,次为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矿石平均固定碳含量16.32%;石墨矿物多呈鳞片状,其中大鳞片石墨(>0.15 mm)占37%,中小鳞片石墨(<0.15 mm)占63%;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坪河晶质石墨矿床含石墨变质岩系原岩为泥质粉砂岩,物源为陆源;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显示含石墨片岩变质时代为新元古代(751.6±4.5) Ma;石墨矿δ13C测试平均值为-24.17‰,表明石墨的碳质来源为有机碳。综合推测坪河晶质石墨矿床成因为有机成因的区域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7.
河南洛宁房圪垃湾铅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喜  高帅  柳阳阳  曹铮 《地质与资源》2012,21(5):453-456
房圪垃湾铅矿床产于太古宇太华群由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组成的一套中深程度的区域变质岩中.区内主要有F9-Ⅰ、F9-Ⅱ、F9-Ⅲ、F10-Ⅰ、F10-Ⅱ、F11-Ⅰ、Ⅰ号等7个矿体,均赋存于断裂破碎蚀变带内,并严格受其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与含矿断裂带基本一致,矿体多呈薄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沿走向及倾向均具舒缓波状特征,膨缩及分支复合现象明显.通过研究地质特征,认为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成矿作用为区域变质-混合岩化-岩脉侵入-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  相似文献   

8.
周文孝  葛梦春 《地球科学》2013,38(4):715-724
通过大比例尺填图和剖面研究, 将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的"锡林郭勒杂岩"解体分为3大部分: 一套表壳岩、晚元古代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和早古生代酸性侵入岩.在此基础上根据变质岩的岩性组合和变形变质特点, 可将其中的表壳岩化分为4个岩性段: 黑云(石榴石)斜长片麻岩, 间夹多层条纹状斜长角闪岩, 在其顶部多见薄层含磁铁石英岩; 中粗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细粒长英质片麻岩; 混合岩化条带状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含石榴石黑云二长片麻岩夹条纹状斜长角闪岩组合; 夕线石黑云斜长片麻岩, 条纹状黑云斜长片麻岩, 间夹含石榴石黑云母石英片岩.通过对比区域内宝音图群、艾勒格庙组、白乃庙群等古老地块的岩石组合, 发现在原岩建造、变质级别、沉积环境等特征上均有区别, 应将这套表壳岩单独厘定为锡林浩特岩群, 它们组成了锡林郭勒微陆块前寒武变质基底岩系, 其地质特征的研究对锡林郭勒微陆块基底的形成和演化及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构造关系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塔什库尔干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昆仑及喀喇昆仑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主要受康西瓦和塔阿西断裂所围限。近年来,在该区地层原"布伦阔勒群"中相继发现了赞坎、老并,叶里克和喀来子等一系列大、中型铁矿和重晶石矿。喀来子矿区围岩原"布伦阔勒群"可分为6个岩性段,主要岩性为(含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并含少量黑云斜长变粒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目前,喀来子矿区共圈出7条矿体,均呈层状-似层状,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的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位于秦岭-大别新元古—中生代造山带,赋存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湘河片麻岩中,目前圈定晶质石墨矿体33条,初步估算晶质石墨矿物量达超大型规模。笔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研究表明:含矿岩性主要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富含碳质的细碎屑岩,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主要为生物有机碳,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后期热液变质及构造改造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杏树台矿区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因,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资料认为,它是由沉积泥砂质岩石经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均质混合岩。本文根据其产出特征,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及稀土元素分配的研究,认为其原岩是晚太古高Al_2O_3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系,是壳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1.地质背景杏树台矿区位于太行山南段,大地构造为华北陆台山西台背斜赞皇隆起区。矿区出露地层为五台群石家栏组,黑云母K-Ar法年龄为23.74亿年(常子文,1961)。石家栏组分为三个岩段:下段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中段为斜长角闪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上段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条带状铁硅质岩。变质程度相当于绿帘角闪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与水下玄武质火山活动有关的基性火山岩,其中斜长角闪岩为岛弧拉斑玄武  相似文献   

12.
后坊子石墨矿位于华北陆块北缘石墨成矿带中部,属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通过岩矿鉴定、激电中梯剖面及探槽工程等手段,探讨了后坊子石墨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结果表明: 后坊子石墨矿的矿体主要赋存于红旗营子群东井子岩组的厚层含石墨大理岩中; 矿体受地层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走向NE,倾向NNW; 激电中梯剖面显示,后坊子石墨矿异常呈现“中低阻、高极化”的特征; 矿石的固定碳含量为1.42%~3.28%,矿体稳定,成矿规模较大,具有成为大型石墨矿床的潜力。研究认为,含矽线石榴黑云二长变粒岩和含石墨大理岩为后坊子石墨矿的矿源层,区域变质是后坊子石墨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后期的岩浆活动及混合岩化作用使得石墨晶体增大、富集。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鲁山县背孜矿区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鲁山县背孜石墨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灵宝-鲁山-舞阳石墨成矿带。矿区主要含矿岩石为太华群水底沟组片麻岩及大理岩。该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构造活动对矿体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造成了本区石墨的局部富集。矿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型石墨矿,石墨呈晶质鳞片状。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矿石组分研究以及碳同位素分析认为该石墨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沉积变质矿床,并具有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有机碳与无机碳两种类型,且不同含矿岩石中碳质来源具有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晶质石墨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近年在河北省北部发现了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床,主要赋矿层位于新太古代崇礼上岩群、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等,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与采样、分析测试工作,详细研究了赋矿层位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并对碳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赋矿岩石主要为含石墨黑云斜长变粒岩、片麻岩与透辉岩,原岩恢复以砂泥质碎屑岩、钙质沉积岩为主。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 SiO2含量为38.90%~80.42%, CaO+MgO为2.05%~31.93%, Al2O3为1.50%~15.34%;稀土元素含量为79.1~321.4μg/g, PAAS标准化分布模式一般具有右倾或较平坦分布特征, δCe略具负异常,部分具有δEu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环境,部分地区存在富氧条件,局部为还原环境或存在热液加入。石墨中碳同位素值为–26.0‰~–20.7‰,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有机碳;大理岩碳同位素值为–3.8‰~1.1‰,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成因无机碳。区内晶质石墨矿层分布受到地层、岩性、岩相控制,含矿...  相似文献   

15.
夏锦胜  孙莉  肖克炎  汪君珠  陈贤  崔宁 《现代地质》2019,33(6):1286-1294
四川省中坝晶质石墨矿床位于康滇地轴中段西缘,是我国重要的晶质石墨矿床之一。通过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和矿物特征梳理,结合含石墨变质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中坝石墨矿床主要赋存在前震旦纪会理群大田组变质岩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主要含矿岩石为白云母石英片岩。矿石平均固定碳含量12.19%;石墨矿物多呈鳞片状,其中大鳞片石墨(>0.15 mm,或>100目)占67%,中小鳞片石墨(<0.15 mm,或<100目)占33%;含石墨变质岩系中的SiO2含量很高,CaO和烧失量含量一般,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中高场强元素变化范围较小,Ni/Co值为15.92 ~41.04 ,显示出极度贫氧-厌氧环境。∑REE含量偏高,REE的分异程度高,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Eu和Ce负异常明显。石墨的δ13C值分布范围为-27.64%~-28.44%之间,平均为-28.14%,表明石墨为有机碳成因。 综合推测中坝晶质石墨矿床为有机成因的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及室内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湖北广水蔡家河地区较为广泛分布的条带状混合岩的成因。 本区条带状混合岩主要分布于桐柏造山带根部的桐柏杂岩内的表壳岩系中。表壳岩系在工作区主要分布于杨家西湾及曾家老门,由5大类岩石组成: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绿帘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表壳岩系早期经历了区域性混合岩化,后期随元古代及中生代花岗岩侵入还分别发生了边缘混合岩化作用。在杨家西湾混合岩化作用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强,在曾家老门混合岩化作用较为均一.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基体的岩石类型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绿帘黑云斜长片麻岩。脉体的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富石英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英云间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条带状混合片麻岩的主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绿帘石、斜长石,它们均未因母岩的不同及是否经历了混合岩化作用而显示成分的显著差。基体中的斜长石牌号较脉体中的斜长石牌号稍高,但彼此有重叠。本区斜长石延性系数分布型式相似,没有指示出热液中心.条带状混合岩中发育着极为丰富的变晶结构和  相似文献   

17.
徐家湾-李家营石墨矿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南支,木家垭-内乡断裂与淅川断裂之间的小陡岭-老灌河石墨成矿带的东端。通过预查工作,在矿区内古元古界大沟岩组中圈定出10个石墨矿体,矿体呈层状且大致平行,产状与地层一致,沿走向和倾向局部有分枝复合现象,矿床规模大型。矿石的自然类型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和石墨石英片岩型,工业类型为需选矿细鳞片晶质石墨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矿床,并具有后期构造、混合岩化和岩浆热液叠加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18.
色尔腾山岩群是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早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华北克拉通基底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尔腾山岩群的形成时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岩石学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查明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兰乡查干哈达地区色尔腾山岩群东五分子岩组的岩石组成和年代学特征。东五分子岩组遭受了后期岩浆和构造作用的强烈破坏,未见顶底,主要由中细粒斜长角闪岩、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眼球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细粒黑云角闪片岩组成,矿物组合特征指示岩石经历了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其中,眼球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出露相对较厚,与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多呈互层状产出,局部偶夹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本次研究选取其中新鲜的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测年分析,其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发育震荡环带,主体为岩浆成因,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1 930.7±9.6)Ma,代表原岩(中酸性火山岩)冷凝结晶年龄,表明东五分子岩组经历变质作用的时代应晚于1 930 Ma。  相似文献   

19.
纳钦圭阿石墨成矿带位于坦桑尼亚南部林迪—姆特瓦拉地区,近年来发现一系列大型、超大型优质晶质石墨矿,尚未见系统报道。该成矿带东西宽约40km,南北长约120km,区域岩性为一套中高变质的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角闪岩等,局部混合岩化强烈。地层呈NE—NEE向展布,局部平卧褶皱、鞘褶皱等发育,断裂构造以NE向为主,多顺层产出,NW向断层常错断石墨含矿地层。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发育多层矿体。矿体规模沿走向延伸从500m~10km,矿体群宽度100~500m,单矿体厚度2~100m。矿石类型以片岩型、片麻岩型为主,在石英岩、大理岩、伟晶岩中常见石墨矿化。围岩与夹石主要有片岩、片麻岩、大理岩、角闪岩等。原矿石墨片径多为0.10~2.40mm,+100目含量大多大于95%,+50目含量大于67%,精矿石墨片径+100目含量为54%~75%,+50目含量为12%~49%。石墨矿石主量元素具有富铝硅贫钙的特征,根据地球化学原岩恢复图解投点,原岩为一套含碳、富铝的泥砂质沉积建造,可能混入少量火成岩。初步分析认为,纳钦圭阿成矿带晶质石墨矿床成因属于区域变质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原岩中的有机碳。  相似文献   

20.
四川尖山晶质石墨矿床大地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古陆块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冲带之米仓山基底逆冲带,是我国重要的晶质石墨矿床之一。为确定尖山晶质石墨矿床炭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类型,通过石墨矿C同位素测试,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和矿物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尖山石墨矿床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中,矿区出露的吕梁期侵入岩体与麻窝子组呈侵入接触关系。石墨矿体主要赋存在麻窝子组白云岩内的构造角砾岩中,含矿岩石以含石墨构造角砾岩为主,含石墨片岩和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次之。石墨矿物多呈鳞片集合体状或不规则细脉状,大多数鳞片片径<0.15 mm。矿石固定碳质量分数在2.39%~17.72%之间,平均值为8.40%。石墨矿δ13C测试值在-15.01‰~-19.96‰之间,平均值为-17.42‰,表明石墨炭质来源为有机碳。综合推测尖山石墨矿床为有机成因的接触变质-区域变质叠加复合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