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瓦西乡产出的南红玉中的红色点状及火焰纹典型包裹体分别是石英中的红色球粒与红色管状包裹体。鏡下及扫描电镜(SEM)研究,红色球粒分布在"三色"层水晶的菱面体单形晶面的间歇层面中,由红色核、黑色壳和红色表层组成;火焰纹管状包裹体主要出现在条带水晶中,管的方向垂直水晶的菱面体晶面,管的内壁呈黑色,外壳为红色。其球粒表层或管外壳的颜色、厚度及透光性则直接影响南红的颜色质量与润泽性。研究表明,球粒状和火焰状包裹体主要由片状、鳞片状或板片状赤铁矿组成;球粒圈层中的赤铁矿晶体c轴取向呈规律变化,可能与其V2O5含量有关。据水晶晶体中的球粒、管及共生矿物绿帘石、黄铜矿包裹体的红外光谱(IR)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与激光拉曼(LRS)分析,球或管的赤铁矿属含有机质的低温热液(约160℃)成因,成矿溶液中的有机质也是促使铁氧化物凝聚形成具不同圈层结构的红色球粒与管的主要原因。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  相似文献   
2.
在平桂地区含锡夕卡岩锡的赋存状态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不同成矿阶段所形成的矿石里锡的赋存状态不同;找出了形成不同工艺类型矿石的地质成因,进而对锡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不同类型矿石(岩石)中锡的赋存状态和锡石的产出特征,初步认为锡元素在夕卡岩早期(450—500℃),主要呈类质同象分散在钙铁榴石中;在夕卡岩晚期(300—450℃)  相似文献   
3.
4.
金宝山铂钯矿位于云南省弥渡县,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大的与超基性岩侵入体有关的独立铂族金属矿床。自70年代该矿床被发现以来,前人已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学及工艺矿物学特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陶琰,2002;马言胜,2007;刘敏,2002),但其中有关期后热液蚀变的论述十分有限。因成矿岩体已经受了强  相似文献   
5.
大瑶山成矿带位于桂中盆地东侧,是广西最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之一。目前,仅在武宣县境内已发现铅锌矿床(矿化点)达数十处之多。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下、中泥盆统的白云岩系,显示出矿化与白云岩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这一地区的白云岩分布明显受龙胜-永福同生断裂影响,主要沿断裂带边缘呈带状分布。并且,部分地段伴有  相似文献   
6.
金川铜镍矿南延地区出露基性-超基性小岩体(群)近百处,主要分布在塔马子沟附近的下元古界及白儿泉沟附近的震旦系中。小岩体规模小,形态多为脉状、岩株状、岩墙状,产状总体倾向南西,倾角70°左右。根据镜下特征及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将这些岩体分为基性的变辉绿岩类和超基性的变辉橄岩类两大类。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岩体Ni含量为58×10-6~1900.8×10-6,Cr含量为65.1×10-6~4518.2×10-6,ΣREE含量变化于22.57×10-6~308.20×10-6,具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分异较弱的特征。与含矿岩体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出露的变辉橄岩与金川矿区含矿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形式,AFM图上投影点都落入镁铁-超镁铁堆积岩区,且同具高Cr富Ni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它们为同源岩浆异地侵入形成。  相似文献   
7.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晶洞中产出大量石英、水晶、沥青、葡萄石以及铜矿物,根据其产状和矿物组合分为石英沥青、水晶-沥青及水晶-葡萄石球粒三种类型晶洞。水晶-葡萄石晶洞中矿物组合具明显球粒形貌特点,球粒由中心柱状 水晶及垂直水晶柱面生长的葡萄石球粒内圈与铜矿物球粒外圈组成。铜矿物球粒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由自然铜核、黑铜矿 幔、硅孔雀石与孔雀石壳组成。野外及镜下观察显示,铜矿物集合体形态受自然铜形状和产出控制,铜矿物球粒主要分布 于多个葡萄石球粒边缘的汇聚处,核部自然铜为球粒状;脉状铜矿物由一向伸长自然铜与黑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组成, 分布于晶洞裂隙中。碳同位素与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晶洞中的沥青为生物成因,属石油沥青,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 (P13)碳酸盐。晶洞中矿物为含有机质成矿溶液依次结晶而成,其顺序为:玉髓或石英→水晶、沥青与自然铜→自然铜与 葡萄石→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方解石。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特征、水晶中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以及水晶中沥青与自 然铜之间的关系显示,沥青是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转变而成,其形成温度约为290~230℃,自然铜的结晶温度为230~ 160℃。  相似文献   
8.
1样品和分析方法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富含钨、锡、铅、锌等多种金属的夕卡岩-云英岩-硫化物复合型矿床,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带现象。本次采取样品21个,其中长石样12个,全岩样品4个,黄铁矿样品3个,辉钼矿样品2个。此外,还收集了部分其他矿段及其他矿区的铅同位素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对产出于川南和滇北交界处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进行了微形貌特征研究.沥青呈皮壳状、圈层状、杏仁状、致密块状产出于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气孔或裂隙中.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表明沥青是由热液相或气相转变为固相的,沥青中的气孔构造是沥青中的天然气(主要为甲烷)从沥青的气孔逸出的佐证,也表明沥青是成矿热液中的原油受热(> 300℃)发生热裂解的产物.沥青的元素组成、H/C比值、反射率以及微区X射线衍射、水晶晶体中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川南普格石油热演化与变质程度比滇北昭通石油要高.沥青的碳同位素δ13C在-25‰~ 31‰之间变化,表明沥青具生物成因,有机质来自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川南普格玄武岩有利于气藏的形成,滇北昭通玄武岩则有利于油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