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塞银多金属矿床地处我国四川省巴塘县茶洛乡,按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其位于川西义敦岛弧造山带的中央地段。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大陆碰撞型矿床。该矿床以含高品位的Ag,伴生Sn、Cu、Bi、Cd、Au,以及众多的硫化物及硫盐为特征,其种类多达50种,尤以辉锑铅银矿及银锑黝铜矿系列最丰富,系该矿山银资源的主要矿石矿物。其他如锑端元硫砷锑铅矿、脆硫锑银铅矿、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系列亦有发育。本文旨在查明此类矿物的成因并探索其重要的成矿作用。本文通过EMP及SEM-EDS等方法查明上述矿物的赋存形式并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均以显微包裹体状态散布于硫化物方铅矿及铁闪锌矿中。代表性的辉锑铅银矿包裹体粒径大小悬殊,形态各异,粒度从1μm至50μm不等,且以两组成90°正交的网状构造分布在方铅矿中,此种构造实属罕见,此外尚见有其他多种奇特形态。将银锑黝铜矿系列的Ag/(Ag+Cu)与Zn/(Zn+Fe)比值在Sack等温曲线中投图,估算生成银锑黝铜矿系列的流体温度为200~350℃。参照以往包裹体测温数据认为夏塞地区Ag、Sn多金属矿床应属岩浆期后的中温热液类型矿床。本文再次强调硫盐矿物在夏塞银矿床成矿作用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刻认识夏塞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2.
许红忠  朱金初 《矿物学报》1997,17(3):345-351
凤凰山Ag-Pb-Zn多金属矿床产在寒武系类复理石建造中,赋矿围岩为砂岩和页岩,矿体受北西西向的构造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流体沿构造破碎带充填,形成规模较大的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征。银主要以银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和方铝矿、硫锰矿、闪锌矿、菱锰矿及黄铁矿的关系较为密切。主要的银矿物有辉锑铅银矿、深红银矿、杂辉锑银铅矿、捷辉锑银铅矿、柱硫锑铅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和银黝铜矿等。银矿物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硫盐阶段。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硫化物合成实验手段为主,配合X射线粉晶衍射及反光显微镜鉴定、穆斯鲍尔谱价态分析、高温差热分析,并密切结合对天然矿物辉锑锡铅矿、圆柱锡矿的成分分析、矿物共生组合及天然矿物加热实验研究,成功地合成出辉锑锡铅矿和圓柱锡矿,研究了其中元素代换规律,解决了矿物学中这组复杂硫盐矿物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一些问题,得到以下几点关键性突破。 (1)确定了辉锑锡铅矿和圆柱锡矿的化学组成,它们是由不同的硫锑酸根-硫锡酸根(Sn~(4+))以及二价铅、锡、铁组成的硫盐矿物。  相似文献   

4.
云南白秧坪地区是以银、钴多金属矿化为特色的矿集区,成矿作用与兰坪盆地两侧的推覆构造系统密切相关,发育一套复杂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出现了铜、钴、镍、铋等亲地幔元素的硫化物(硫钴镍矿、硫铋铜矿),显示地幔深源物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银、钴赋存状态的初步研究表明载银矿物主要为汞银矿、辉银矿、银黝铜矿、方铅矿、黝铜矿及砷、锑、铅硫盐矿物等,载钴矿物主要为硫钴镍矿、辉砷钴矿、含钴毒砂等硫化物。  相似文献   

5.
夏塞银多金属矿床中硫化物和硫盐系列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典豪  胡世华 《矿床地质》2000,19(4):363-375
夏塞矿主档是大型的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通过对大量矿石光(薄)片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除主要(方铅矿、富铁闪锌矿)和次要(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外,硫盐毓硫物十分发育,主要有Cu-Sb-Ag硫盐(黝铜矿、含银黝铜矿和银黝铜矿)、Sb-Ag硫盐(深红银矿、辉锑银矿)、Pb-Sb硫盐(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和Bi-Pb硫盐(斜方辉饿铅矿)。此外,尚有少(微)量黄锡矿、锡石、自然饿和银金矿等。银的硫盐硫物和硫化物(辉银矿)乃是获得银的主要工业矿物,这些硫盐毓矿物常与硫化物伴生,多沿方铅矿、富铁闪锌矿、黄铁矿等的解理、裂隙或粒间产出,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矿化作用过程,而且为矿床评价,组分综合利用和选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属矿床中的铋硫盐矿物及其地质产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金属矿床中见到铋硫盐矿物共46种,其中有8种未定名矿物。在PbS_Bi2S3系列矿物中,实验矿物学(L.L.Y.Chang)上已有的10种PbS-Bi2O3系列矿物,即由富硫铋铅矿→硫铋铅矿→针辉铋铅矿→柱辉铋铅矿→斜方辉铋铅矿→卡辉铋铅矿→辉铋铅矿→杂硫铅铋矿→斜方硫铋铅矿→柱硫铋铅矿,我国应有尽有外,还发现有4种PbS-Bi2S3的未定名的矿物。块辉铋铅银矿中暂定的3个亚各,我 辄全  相似文献   

7.
江西万年虎家尖银金矿床主要银矿物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磊明  何全泊 《矿物学报》1993,13(3):254-262
虎家尖银金矿床的主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银铅矿等;矿化包括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和银硫盐阶段;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约7%重量NaCl)、中低温(254~175℃)热液;成矿体系压力约150MPa,lgfs_2变化于-18.5~-10.0;lgfo_2变化于-41.6~-32.0间,f_(co_2)高于(6.03~0.32)×10~5Pa,温度下降、人_(S2)降低导致银、金的硫氢配合物分解,银、金矿物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维拉斯托-拜仁达坝矿床矿石特征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维拉斯托-拜仁达坝锌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几年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较大的2个银多金属矿床,主要对2个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分析和对比,对主要的矿石矿物组合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从早期到晚期,矿物组合从高温钨酸盐和氧化物-复硫化物-硫化物-低温含锑硫盐矿物(锑化物);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为可见银矿物,其次为晶格银(类质同象)和次显微包裹银,其中生成顺序依次为含银黝铜矿+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辉锑铅银矿+柱硫锑铅银矿+深红银矿+锑银矿.根据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得出:成矿早期在氧化偏酸性环境下,W、Sn等以钨酸、钨酸盐等形式迁移,Zn2+、Pb2+、Cu+等金属离子以氯络合物形式迁移;随着黑钨矿气化沉淀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成矿中-晚期成矿环境变为弱碱性还原条件,成矿流体中金属离子以硫氢络合物迁移为主,伴着温度降低和围岩的水-岩作用,硫氢络合物分解,导致磁黄铁矿等硫化物、硫锑银矿物、硫锑铅矿等依次沉淀.   相似文献   

9.
韩秀伶  丁奎首 《地质科学》1997,32(4):521-523
富银黄铜矿发现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斑洪乡拱丁金矿石英脉内,该矿是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共生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银黝铜矿及辉锑铅银矿等。  相似文献   

10.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银赋存形式及其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鑫培 《云南地质》1994,13(1):74-85
白牛厂银矿是近年发现探明的一大型银锡铅锌矿床。矿床产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围岩为中寒武纪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银主要呈硫盐矿物出现,共有28种,常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银矿等。  相似文献   

11.
呷村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岩石、矿石光(薄)片观察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首次查明呷村海相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状块硫化物矿床有硫砷铜银矿和硫砷铜矿两种硫盐矿物。研究表明,除硫化物外(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毒砂,斑铜矿,铜铜银矿,螺硫银矿,磁黄铁矿等),硫盐矿物十分发育,主要有黝铜矿、车轮矿、硫砷铜矿、硫砷铜银矿等。该矿床中的银主要在喷流-沉积成矿阶段富集。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大井矿床中银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大井矿床中银矿物的类型,产出特征以及矿物命名的问题,详细描述了黝铜矿族,浓红银矿,脆银矿,自然银以及含银的铅-铋(锑)硫盐类矿物等主要银矿物的产出状态和化学成分特征,并讨论了相应的形成条件,同时指出本区银矿物主要形成于两个矿化阶段,即:早期黄铜矿-黄铁矿阶段,主要形成了黝铜矿族的含银矿物以及辉锑银矿,硫锑铜银矿等含铜的硫盐类矿物,晚期方铅矿-闪锌矿阶段,形成的银矿物种类较为繁杂,除形成黝铜矿族矿物外,多数含铅,铋的硫盐矿物以及自然银、硫化物和浓红银矿、脆银矿等无铜的简单硫盐等均是在这一阶段形成。  相似文献   

13.
西藏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板片的"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研究显示,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近南北向的张性断裂中。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可划分为早、晚2个成矿阶段,7个成矿亚阶段,早期以铅锌矿化为主,晚期以锑(铅)矿化为主。岩矿石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扎西康矿床矿石种类繁多,矿物组合和成矿元素均呈现明显的分带现象,由深至浅(W→E)为含锡(铁)闪锌矿+铁锰碳酸盐+少量方铅矿+少量黄铜矿(深部)→(铁)闪锌矿+铁锰碳酸盐+少量方铅矿+黄铁矿+毒砂+少量银黝铜矿+少量石英(中深部)→方铅矿+闪锌矿+脆硫锑铅矿+铁锰碳酸盐+硫锑铅矿+少量银黝铜矿+石英(中部)→辉锑矿+方铅矿+少量闪锌矿+石英+少量铁锰碳酸盐(浅部),对应的元素分带为Zn(Pb+Ag+Cu+Sn)→Zn(Pb+Ag)→Zn+Pb(Sb+Ag)→Pb+Sb+Ag+Zn。矿区银矿化主要集中在Ⅴ号矿体ZK2703-ZK2302、ZK1502-ZK1105和ZK806三个区域,与铅锑矿化关系密切。矿石中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相对较少。其中,类质同象银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少量赋存在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独立银矿物有少量的银黝铜矿、硫锑铅银矿、银(含银)硫铜锑矿。成矿流体中铅、锌、锑、银的运移和富集沉淀是受体系中温度、压力、浓度、pH值等多种因素综合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扎西康锑铅锌矿床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与主边界逆冲断层(MBT)之间的藏南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侯增谦等,2006)。矿区内金属矿物种类丰富,以富含方铅矿、闪锌矿及大量硫盐矿物为特征,其中部分方铅矿和硫盐矿物中有银的赋存,为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以矿区中Ⅴ号矿体为研究对象,总结概括Ⅴ号矿体中矿物种类、分布及金属矿物镜下特  相似文献   

15.
鲁麟  梁婷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正  陈伟 《地质学报》2018,92(3):560-574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期硫化物内部或边缘。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块硫铋银矿、硫铋银矿、板硫铋铜铅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库辉铋铜铅矿、辉碲铋矿等。与同一矿集区石英脉型盘古山钨铋矿床相比,两矿床铋矿物种类均出现Pb-Ag-Bi-S、Te-Bi-S元素组合,赋存形式和含量有所不同,Cu-Pb-Bi-S元素组合仅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出现。矿床属于Au-Bi-(低Te)-S体系,铋盐矿物形成于中低温、中高密度、低盐度的成矿环境。从岩浆中分馏出来的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迫使大量蒸汽相逸散,硫逸度增加,铋主要以硫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黄铁矿等硫化物沉淀,硫被大量消耗形成金矿物和碲化物(碲银矿)。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在成矿后期沉淀出大量铋硫盐矿物。成矿过程中的Bi促进金的迁移富集。铋矿物在两矿床中的赋存特征、化学成分、形成环境以及沉淀机制等表现出差异,说明铋具有成矿选择性,起到对成矿物质示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硫盐矿物的化学通式为:AmBnxp;其中常见的元素为A:Ag、Cu、Pb和少量Sn、Fe;B:As、Sb、Bi;X:S.硫盐矿物是X与B组成较显著的配位多面体,再与A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硫化物,称之为"硫盐".据L. L. Y. Chang统计,已知硫盐矿物按化学组成分有88种之多,其中锑铋硫盐有6种.在我国盛产硫盐矿物的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经30余年的地勘、矿山开采及大量科研工作的进行.至今,已鉴定有25种硫盐矿物,而且该矿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铅、锑主要来自脆硫锑铅矿和硫锑铅矿.在芒场随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福建碧田铜金银矿床的金属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碧田矿床是成因上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有关的以银为主的大型铜金银矿床。金属矿物种类复杂,除常见的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外,还有多种铜铋硫盐矿物(锌砷黝铜矿、铋砷黝铜矿、铋锑黝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铋铜矿)、钨锡硫化物(硫铁锡铜矿、硫钨锡铜矿)及多金属硫化物。金银矿物除辉银矿外,主要是Au-Ag系列的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及自然银。这些矿物形成于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大多数铜矿物、铜铋硫盐矿物和钨锡硫化物是在中高温(260—380℃)条件下、硫逸度较高(lgfS2=-8.74—-12.06)、流体盐度高并处于沸腾的状况下形成的;而多金属硫化物和金银矿物则主要是在中低温(120—260℃)条件下,硫逸度较低(lgfS2=-11.6—-19.5),流体盐度也较低的状况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陈殿芬  那建国 《地质学报》1998,72(3):249-259
福建碧田矿床成因上是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有关的,以银为主的大型铜金银矿床。该矿床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在其铜矿石内发现了较多的锌砷黔铜矿、铋砷黝铜矿、铋锑黝铜矿、碲砷黝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铋铜矿、硫砷铜矿等硫盐矿物及少见的钨锡矿化物-硫锡铁铜矿,硫铁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  相似文献   

19.
东珺矿床是近年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陆相火山岩系内新发现的一处脉状Pb-Zn-Ag矿床,其以富含多量Ag及微量Au为特征。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电子探针、能谱-扫描电镜及多项光谱分析等方法查明了其矿石中Au、Ag的赋存状态及矿物组成,其主要矿物包括辉银矿、火硫锑银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及脆银矿。除此,还发现了一些罕见的矿物,如碲铋矿、硫锑铜矿的锌变种、针硫铋铅矿、库辉铋铜铅矿以及某些未知的Pb-Bi相金属矿物。为了估算本矿床的成矿温度,着重对矿床中的银锑黝铜矿系列的组成做了分析,并将其Ag/(Ag+Cu)及Zn/(Zn+Fe)数值投至Sack等温曲线图上,由其结果可判断出本矿床应属于浅成低温成因,而深部矿体中碲铋矿及无Ag硫盐的出现亦可视为一重要旁证。东珺矿床丰富的银矿物及其粗大粒度对于矿山工艺流程选定以及开发利用将会大有裨益,而本矿床Au含量过低,仅具有地球化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Ag_2S-Cu_2S-PbS-Bi_2S_3四元体系内铋硫盐矿物的类质同象取代类型的研究表明,它共有四种:配对取代Ag(Cu)+Bi=2Pb,简单取代Ag=Cu,Bi(Pb)=Cu和Cu原子填隙(以平衡Bi或Pb为Cu取代时电价差)。研究还给出了体系内10个重要固溶体的成分及结晶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固溶体及铜、银、铅铋硫盐矿物结构特征、共生和共生长关系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分成四个系列:块硫铋银矿、硫铋铅矿、辉铋矿-针硫铋铅矿、贺硫铋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