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黎燕 《云南地质》2014,(1):66-70
洒拉冲金矿处于我国卡林型金矿重要成矿区——滇黔桂“金三角”区东南隅的广南与广西毗邻地区.控矿因素主要为沿洒拉冲复式背斜核部及翼部发育的NWW—SEE向断裂破碎带,为脆性剪切带热液蚀变型金矿.文中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系统介绍矿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的构造型式和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懋弘 《矿物学报》2011,(Z1):192-193
滇黔桂"金三角"是我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30多年来共发现了近200处金矿床、矿(化)点。随着原生矿的开发利用,又有一批新的矿床不断被发现,如广西林旺金矿等。一些大型矿床则有新的认识和突破,如贵州烂泥沟金矿勘探深度超过1000m,资源/储量超过150t(Si-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银洞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的重要代表,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潭组与茅口组不整合界面间,受背斜轴部断裂构造控制,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伏、空间上具多个矿体上下重叠的特点。该矿床属产于沉积碳酸盐岩和构造蚀变体中的“卡林型”金矿,为构造-热液成矿,同时具有中—低温超高压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凤山金牙金矿是滇桂黔"金三角"区内的一个大型卡林型金矿(李泽琴等,1994)。该矿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对此矿床的深入研究既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滇黔桂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成矿规律,也有利于深化金矿的成矿机理和成矿理论。1矿区地质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其中,中三叠统河口组下段岩性为:上部  相似文献   

5.
<正>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已发现八渡、高龙、金牙、明山、隆或等矿床(点)、矿化点40余处。尽管前人对桂西北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吴江等,1993;国家辉,1994a,b,c,1996,2000,2002;谢世业等,2006;张敏等,2011),但对八渡金矿床解剖较少(肖龙,1997;谢世业等,2006;覃少耀等,2012),其总体认识程度偏低,尤其是对其载金  相似文献   

6.
贵州锦丰(烂泥沟)特大型金矿成矿年代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虽采用了多种测年方法,但所获数据分歧较大,尚缺乏令人信服的高精度测年数据。作者最近运用黄铁矿Re-Os同位素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93±13) Ma,反映该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通过对比分析滇黔桂“金三角”同类矿床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地质特征,认为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的大规模成矿发生在从印支期挤压造山向燕山期伸展转变的构造转换期,是后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何融华 《福建地质》2014,(3):177-184
贞丰水银洞金矿床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金矿勘查区层控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在概括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典型金矿点构造蚀变体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2个方面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初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的隐伏岩体;矿床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2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8.
李小宽  刘勇  朱勇祥  李瑞愷  杨飞祥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46-67z1148
正1成矿地质背景胜境关金矿位于我过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中区"滇黔桂金三角"西北部,是与峨眉山组玄武岩有关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矿床规模为中型。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为被动陆缘陆棚碎屑岩盆地、碳酸盐台地(单元)(Z-P)与被动陆缘斜坡(单元)(T)和南盘江碳酸盐岩、碎屑岩斜坡(单元)(T)及陆缘裂陷槽(D-P)结合带。  相似文献   

9.
罗刚  杨小峰 《地质通报》2010,29(9):1362-1370
老寨湾金矿区位于滇黔桂"西南金三角",是云南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加里东古隆起不整合面之上泥盆系下统蚀变细粒石英砂岩中,金矿是由沉积形成的含矿层经后期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淋滤作用等使含矿层中的Au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而成的,构造、层位等控矿明显。蚀变是区内的找矿标志之一,金矿的形成与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有关。金矿床的成矿与区域大地构造发展、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成矿热液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玉门市车路沟北金矿地处北祁连造山带西端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东段交汇部位,是区域上著名的西北"金三角"。该矿的形成与阿尔金左行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并且产出受其次级分支断裂带的控制;古生界在区域上普遍含金较高,是该矿主要的矿源层;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与金矿(化)体紧密伴生,车路沟花岗闪长杂岩体为该矿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矿源。结合区域成矿背景,采用区域矿床综合类比的方法,详细对比了车路沟北金矿区和寒山金矿、鹰嘴山金矿、滴水山金矿、牛毛泉东金矿、胡湾子金矿、南湖西金矿、红口子金矿、车路沟金矿以及昌马金矿等"金三角"金矿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遥异常特征等控矿因素以及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等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路沟北金矿和上述诸金矿控矿因素基本类同,矿床地质特征极其相似,作为"金三角"金矿带在北东方向上的延伸,具备深部隐伏较大规模矿床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总结了"金三角"金矿的找矿模型,探讨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成果能对本矿区以及北祁连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卡林型金矿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卡林型金矿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金矿床,其众多成矿特征在地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在定名、成矿物质来源、有无矿源层、矿床成因诸问题上则争议颇大.通过分析前人资料,结合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成因类型,可定义为区带上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卡林型金矿不存在严...  相似文献   

12.
龙鹏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57-364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尤其集中产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裂陷盆地,该地域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新发现老寨湾金矿、堂上金矿、斗月金矿、峨里金矿、细掌金矿等一批金矿床,亟需开展成矿条件综合研究,分析成矿潜力,明确找矿方向。本文在完成云南省广南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典型的金矿床(点)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分析该区微细浸染型金成矿条件,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为地质找矿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1矿区地质概况黔西南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带属滇黔桂金三角的一部分,紫木凼金矿便是此金矿带中大型矿床之一,位于黔西南兴仁-安龙金矿带灰家堡背斜金、汞矿带的西端。矿区内出露及钻遇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3d)、长兴组(P3c)、龙潭组(P3l),三叠系下  相似文献   

14.
夏勇 《矿物学报》2007,27(Z1):532-533
黔西南地区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卡林型金矿地区,是滇黔桂"金三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区卡林型金矿床,就其产状、形态和构造控制可分为断裂型和层控两大类型,断裂型金矿如:烂泥沟、丫他、板其、紫木凼(上部矿体)等金矿床,金矿多产于高角度压扭性断裂中,赋矿层位一般为中、下三叠统地层,容矿岩石主要是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  相似文献   

15.
广南-富宁地区金成矿带典型矿床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臣兴 《云南地质》2008,27(3):293-301
广南-富宁区是滇东南金矿主要分布区,为滇黔桂‘金三角’一隅,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背景。研究典型矿床,了解、查明广富区金矿成矿特征和控矿特征,为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戈塘金矿田位于黔西南州安龙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台地西南边缘与右江褶皱带西段交接处的扬子台地内,是滇黔桂金成矿带中赋存于台地相龙头山赋金层序中的卡林型金矿。滇黔桂金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晚海西-中印支滇黔桂裂谷带中,基本展布于NW向紫云—南丹断裂、NE向弥勒—师宗断裂及NEE向南盘江断裂联合限定向北凸出的三角区内(王砚耕,1994)。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黔桂和西秦岭两大矿集区[1],位于贵州省册亨县境内的丫他金矿床就隶属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集中区的黔西南金矿成矿带。前人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金的赋存形式、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做过研究,但总体来说,在对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物质的来源等方面研究程度还相对薄弱。笔者通过对丫他金矿床进行稀土元素,氢、氧、硫等同位素测试分析,进一步探讨丫他金矿床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的来源及金的沉淀机理。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地区作为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卡林型金矿的重要分布区域.卡林型金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它的形成与特定地质环境有关.对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环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滇黔桂"金三角"是我国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的集中产出区域,具有金矿点多、分布面广,且含矿层位岩性各具特色,矿石类型复杂多样、矿产资源储量巨大等特点,素有"中国金州"之称。近年来,在台地相区受构造蚀变体控制的层控型金矿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仅赋存于构造蚀变体(一套为强硅化灰岩、灰质角砾岩、硅化粘土岩的岩性组合)中的水银洞金矿Ⅰa金矿体储量就大于25t(单矿体达大型规模)[1-2]。因此普遍认为这套构造蚀变体为金矿的重要含矿岩系,故而深入研究该地区构造蚀  相似文献   

20.
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段存基 《华北地质》2004,27(4):261-267
萑香洼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根据区域和矿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了萑香洼金矿床不同构造层次对金矿的控矿作用,总结了断裂构造的控矿特征,认为区域性深大断裂(Fm、Fs、F1)为导矿构造,控制金矿带、矿床的分布;次级的NW向(F985等)和近E-W向(F14等)断裂构造为主要容矿构造,控制矿体的产出;NNE向(F201等)断裂为成矿后构造,起破矿作用。容矿断裂在主成矿期经历了“挤压-拉张”的脉动式活动.具“韧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