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三种JDZ型翻斗式雨量计性能比对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敏涵 《水文》2020,40(1):29-34
在我国,JDZ系列翻斗式雨量计已广泛用于降雨量的观测。为了掌握JDZ系列雨量计测量降雨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三种JDZ型翻斗式雨量计(JDZ02、JDZ05和JDZ10)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套智能化的雨量计率定系统开展室内性能比对实验。结果表明:(1)以小雨强0.4mm·min^-1作为零误差参考雨强,JDZ02在小于2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JDZ05在小于4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JDZ10在小于6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2)在雨强-总误差的拟合关系中,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最好,线性拟合的效果次之,幂函数拟合的效果最差,故建议采用雨强-误差的二次多项式关系订正JDZ系列雨量计监测的降雨数据。(3)左右翻斗水量过程线可以精细刻画翻斗内水量动态变化,判断出翻斗式雨量计的翻斗左右平衡性能,并可计算出翻斗式雨量计动态率定过程中的误差变化。  相似文献   

2.
JSP-1型虹吸校正翻斗雨量计研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斗式雨量计因雨强影响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虹吸雨量计不能数字化降雨过程,并需要人工测量虹吸水量进行虹吸订正.本研究成果利用翻斗计量降雨过程,用精确的虹吸计量值智能校正翻斗的误差,综合了翻斗计量和虹吸计量的优点,将分辨率为0.1mm的翻斗雨量计的测量误差从±15%减小到±2%.因此,JSP-1型虹吸校正翻斗雨量计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黄晓明 《地下水》2019,(3):153-155
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装备和系统,JDZ02-1型翻斗式雨量计和传统虹吸式雨量计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且传输方便节省人力。通过对癿藏水文站两种仪器同步实测降雨资料比测分析得出:虹吸式雨量计与JDZ02-1型翻斗式雨量计所观测数据两个系列相关程度高,经分析误差符合翻斗雨量计使用要求。JDZ02-1型翻斗式雨量计可代替虹吸式雨量计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0,(4)
近年来,翻斗雨量计逐步在阿勒泰地区水文站得到应用,实现了雨量的自动化观测。但由于不同区域降雨强度不一致,对翻斗雨量计要求也不同,需要结合区域实际降雨情况,对区域水文测站的翻斗雨量计进行综合调试。本文对阿勒泰地区水文站翻斗雨量计的观测精度进行分析,并重点剖析了其产生误差的原因,就误差原因提出了对应的调试改进方法。降雨强度和翻斗倾角是其误差影响两个主要因素,通过对微调螺钉的有效调节,可以有效降低其翻斗雨量计的测定误差。  相似文献   

5.
马辉  舒栋才  李薇 《水文》2016,36(4):76-79
将水文站的虹吸式雨量计全部替换为无人值守的翻斗式遥测雨量计,极大地缩短了降水信息传播时间,但由于翻斗式遥测雨量计分辨率(0.5mm)与虹吸式雨量计分辨率(0.1mm)不同,其观测资料的一致性将受到影响。通过对贵州省黔南州三个水文站各种时段不同观测精度降水特征值的对比,定量分析了其误差范围,可为水文资料的一致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申广良 《地下水》2002,24(1):54-55
固态雨量存储器在水文测验降水量观测中已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翻斗式雨量计极需更新,本文就固态雨量存储器在水文测验中的应用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近年来,国家相继投资在甘肃省建成了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系统工程,在防汛抗旱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JDZ1翻斗式自动雨量计在降水量采集、传输及其精度和仪器稳定性等方面情况,选用黄河流域一级支流洮河、大夏河具有代表性的19个自动雨量站采集的雨量数据与虹吸式雨量计记录的降水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求自动雨量计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为准确评价中小河流山洪预警系统雨量站的预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降雨发生装置的空间均匀性,对通过测试平台旋转提高降雨场空间均匀性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研制了旋转测试平台,解决了旋转过程中的信号传输问题,建立了转速与降雨发生装置空间均匀性之间的关系,结合翻斗式雨量计在降雨场中的测试与流量式雨量雨强标准装置的测试,论证了降雨发生装置作为雨量和雨强的测试环境是可行的。结果表明,随着转台转速的增加,降雨场的空间均匀性先增大后减小,且随着测试面积的减小,不同转速呈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趋势,转台转速为1 RPM时,测试面积为1.6 m×1.6 m和1.2 m×1.2 m时,其均匀度系数最大(95%);随着测试平台转速的增加,翻斗式雨量计累积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之间的一致性增强,在转速为1 RPM和2 RPM时,翻斗式雨量计累积降雨量的最大偏差最小,为0.2 mm;流量式雨量雨强标准装置测试的累积降雨量的平均值与旋转测试平台在转速为1 RPM和2 RPM时测得的结果一致,充分说明通过旋转式测试工作平台可得到与流量式雨量雨强标准装置相一致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提高降雨发生装置空间均匀性是可行的,且能得到累积降雨量的动态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9.
水电部机械制造局和水文局于1983年11月17日至19日在重庆召开了YDY01型翻斗式有线远传月记雨量计产品鉴定会,长办、黄委、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天津钟表二厂及部份省、自治区水文总站等共23个单位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重庆水文仪器厂研制的YDY01型翻斗式远传月记雨量计,采用石英晶体自记钟,走时误差达到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对降雨特性的认识,选择常用的6种测雨设备(翻斗式SL3-1、JDZ05、RG-3,称重式Pluvio2,雨滴谱仪Parsivel2和非计数式JQH-1),成对布设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滁州水文实验基地的同一个实验场地,同步观测了2019年4月1日至8月31日为期5个月的降雨过程。比测分析得到:在中大雨条件下(日雨量≥ 10 mm),SL3-1和JDZ05测的降雨总量能够满足4%误差控制要求,RG-3、Pluvio2和Parsivel2测的降雨量比JQH-1测值小4%;在小雨条件下(日雨量<10 mm),翻斗式和称重式雨量计的测量值小于JQH-1测值的4%;SL3-1、RG-3、Pluvio2、Parsivel2测得雨强≤ 0.1 mm/min的频率大于75%,雨强≤ 0.2 mm/min条件下的雨量累积比重大于50%;Pluvio2和Parsivel2监测的降雨开始时间比SL3-1分别早0.5 h和2 h以上,而结束时间分别晚0.5 h和2 h以上。比测结果有助于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获取所关注的降雨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对降雨特性的认识,选择常用的6种测雨设备(翻斗式SL3-1、JDZ05、RG-3,称重式Pluvio2,雨滴谱仪Parsivel2和非计数式JQH-1),成对布设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滁州水文实验基地的同一个实验场地,同步观测了2019年4月1日至8月31日为期5个月的降雨过程。比测分析得到:在中大雨条件下(日雨量≥ 10 mm),SL3-1和JDZ05测的降雨总量能够满足4%误差控制要求,RG-3、Pluvio2和Parsivel2测的降雨量比JQH-1测值小4%;在小雨条件下(日雨量 < 10 mm),翻斗式和称重式雨量计的测量值小于JQH-1测值的4%;SL3-1、RG-3、Pluvio2、Parsivel2测得雨强≤ 0.1 mm/min的频率大于75%,雨强≤ 0.2 mm/min条件下的雨量累积比重大于50%;Pluvio2和Parsivel2监测的降雨开始时间比SL3-1分别早0.5 h和2 h以上,而结束时间分别晚0.5 h和2 h以上。比测结果有助于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获取所关注的降雨特性。  相似文献   

12.
在水文和气象降水观测中,降雨已实现了自动监测,并且技术成熟,但降雪的自动监测还没有较为可靠的方法。重点剖析影响雨雪量监测精度的多种因素;从多年研究及实践出发,提出一种使用翻斗与称重相结合的监测技术,以期进一步提高雨雪量尤其是降雪量的监测精度。研究表明:翻斗称重式雨雪量监测方法从理论上克服了加热融雪和单纯称重这两种雪量监测方法的不利因素,能够提高观测精度,实现雨雪量一体化自动观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变电站变形监测技术现状的不足,选取昭通某220kV变电站开展强电磁条件下变形监测技术应用研究。现场监测分别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倾角计、雨量计进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强电磁干扰已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监测精度产生严重影响,若不能有效降低电磁干扰影响,GNSS位移监测的结果将不能直接用于变电站基础变形监测分析。(2)基于变电站电磁场强度探测,提出一种强电磁场环境下提高变电站GNSS沉降监测精度的监测点位设计及实施方法,将使用电子元器件的监测点布置在电磁场强度相对较弱的部位,以减小电磁场干扰及监测误差。(3)首次将低成本高精度的激光测距技术引入变电站水平位移监测中,并成功实施。项目研究成果为山区软基变电站变形监测增加了新的技术手段,可提升变电站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经国家标准局批准,水电部机械制造局委托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起草国家标准《翻斗式雨量计》和《遥测雨量计》。该所经过调研,收集了国内外有关仪器的技术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1987年完成了上述两个标准的初稿,印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修改,完成了送审稿。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以其机动灵活、受天气影响小、快速获取目标区域影像的优势已成为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重要方法,如何提升无人机测量精度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系统分析无人机监测地表点精度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像控点质量对空三点误差分布、精度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大量的重复观测实验的方法,研究揭示了在四周均匀布设像控点条件下,监测点平面位置、高程的误差特性及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像控点平面坐标、高程坐标施加随机误差,研究了像控点平面、高程精度与监测点平面、高程精度的对应关系。最后,依据前述研究成果,给出了提升无人机地表沉陷监测精度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四周均匀布设像控点条件下,无人机测量点位平面、高程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但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影响;像控点平面坐标、高程坐标对空三解算平面坐标、高程坐标影响具有独立性;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数字平均可以有效提升测量精度。研究成果为采煤塌陷区无人机高精度监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天津市区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为例,探讨了高精度GPS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表明,GPS数据处理软件、GPS监测网的框架基准、大气延迟改正和粗差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在对GPS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只有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误差源进行有效改正,GPS高程分量的精度才有可能达到毫米级,才能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文模型的雷达监测降雨量误差传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普勒雷达和相应的雨量计资料,利用卡尔曼滤波校准法对分组Z~I关系估算的雷达降雨进行同化,结合新安江模型,提出采用增长模繁殖法对雷达监测降雨量资料进行扰动,定量分析了模型输入误差对径流模拟的影响。经过湖北省白莲河流域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卡尔曼滤波校准法估算降水量的精度比Z~I关系法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相应的洪水预报效果也都优于Z~I关系;提出的增长模繁殖法对雷达监测降雨量资料产生的扰动输入误差在经过模型的传递后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沿海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与渤海的交会地带,是一个人口聚集、生态环境脆弱、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对沿海地区人民生活、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In SAR监测及二等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河北省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状况,分析影响海岸带In SAR提取形变精度的误差源及其校正方法,获取大比例尺高精度海岸带形变监测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河北省海岸带地面沉降的原因,为工程建设、区域规划、防灾减灾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精度降雨监测雷达设备为获取精细化的流域面雨量信息提供了高新技术设备解决方案。其方法是利用物体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对面降雨量进行监测。对其组成和应用效果做出初步探讨,给出一个用常规雨量计所得到的累积降水量与测雨雷达收集得到的降水量比较,对雨量计算中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应用分析,总结技术应用成果并辅以案例说明。高精度降雨雷达设备以较高的时空分辨率,获取较大面积的测量数据,并能迅速更新降水的三维结构,将逐步成为广泛应用的高新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20.
Z~R关系法和6种雷达雨量计联合法反演的区域降水量与雨量计观测得到的降水场存在较大的误差,将这7种降水估测结果作为信息源,采用统计权重矩阵法对上述7种反演结果进行集成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雷达估测降水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被集成资料中,Z~R关系法估测的降雨场具有明显的偏低现象,精度最差,6种雷达雨量计联合法的估测精度明显优于Z~R关系法。通过统计权重矩阵集成后,精度比集成前所有方法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降水场分布形势和降水中心的强度都与雨量计场非常吻合。集成得到的降水空间分布场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地面的降水情况,可以在估测区域降水量中进行业务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