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是华北地区地质演化的缩影,是一座天然的沉积构造陈列馆和教科书。公园不仅有壮观的地质工程——红旗渠,还具有"雄、奇、险、秀、幽"的美学特征,可以开展生态、体育和文化游。  相似文献   

2.
游江油太白公园有感 李杜友谊千古颂,海灯川豫不了情;巴蜀罹难大地震,中原援建爱更浓。  相似文献   

3.
李广济  赵静  魏义敏  牛振波 《地下水》2008,30(3):104-108
红旗渠,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自建成通水以来,不断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侵袭。为破除红旗渠面临的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危机,在初步查明灾害的种类、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2004年起,又开展了红旗渠沿线白家庄段地质灾害的详细勘查及主要地质灾害体治理示范工程。该项目实施方案的正确选择,结束了本段地质灾害屡治屡发的历史,为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可行性论证及整个治理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河南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在国家极其困难时期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太行山腰上修建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建成后灌溉着林州3.6万hm^2农田,解决了98万人口和37万头牲畜的吃水问题,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红旗渠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自红旗渠建成运行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1960~2000年,红旗渠总干渠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决口事件有19次。1996年8月3~4日,由于连降暴雨,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使总干渠沿线154处渠道淤塞,淤积达94402m^3,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7亿元,灾后修复费用达1100万余元。多年来每年用于地质灾害后修复的费用达数百万元。如何有效地防治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确保顺畅其流,千秋永固,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据调查,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94处,其中危岩体44处,崩塌24处,滑坡12处,泥石流14处。作者基于地质灾害现状,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各类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将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4个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为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新闻     
4月16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施朝忠一行17人,莅临林州参观红旗渠,并在红旗渠青年洞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相似文献   

6.
红旗渠是举世文明的引水工程,全长4 013.6 km.红旗渠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至尖庄一带为本次工作的勘查区,勘查中共发现零星崩塌3处,崩塌带1处、沟谷泥石流3处.本文针对发现的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形态等进行描述并给以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蜿蜒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的红旗渠,被世人称之为“人造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自力更生修建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红旗渠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自红旗渠建成运行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如1996年8月3~4日,由于连降暴雨,总干渠沿线154处发生地质灾害,造成渠道淤塞,淤方达9 4×104m3,渠墙倒塌840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17亿元,灾后的修复费用达1100余万元。多年来,平均每年用于地质灾害灾后修复的费用即达数百万元。如何有效地防治沿线…  相似文献   

8.
陈燕燕 《地下水》2013,(3):218-219
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大。以阿房宫遗址为例,从人居环境角度,运用实地勘察、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遗址公园在城中,城在公园中"这样一种解决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狮子山滑坡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是镇江市委、市政府"青山绿水两年行动方案"整治工程之一。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全力以赴,历时一年半时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后的狮子山公园  相似文献   

10.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在“孤岛”状的碳酸盐岩区上,以高峰丛深洼地、大洞穴、大峡谷、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地下河为特色,景观类型丰富、系统完整、珍稀典型,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极高。公园内不同地貌景观由于成因差异而各具特色,经定性与定量评价:天坑群、天窗群是世界级品牌景观,为公园五级地貌景观;天生桥、峡谷是公园重要景观,为公园四级地貌景观;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坡立谷、洞穴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园三级地貌景观;穿洞、岩溶泉、地下河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补充,为二级地貌景观;落水洞、竖井是公园点缀地貌景观,为公园一级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岩溶地貌,  相似文献   

12.
<正>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的万宜水庳周边、粮船湾海诸岛屿、清水湾半岛东南部等地,连续出露粮船湾组火山岩,因其优美的火山岩石柱景观(柱状节理)而成为公园的核心景区,尤其是万宜水库东坝一带的火山岩石柱景观,曾被评为"香港十景"之首,六边形石忭也被选为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徽  相似文献   

13.
艾冰  黄炜  李阳兵 《中国岩溶》2022,41(6):952-961
以典型喀斯特城市贵阳市为例,分析地貌特征对于公园绿地供给能力的影响,采用最小邻近成本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贵阳市公园绿地的供给特征以及不同类别公园可达性空间差异进行评价,探讨喀斯特城市公园可达性的提升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公园供给总量较高,但公园斑块面积二元结构明显,且坡度15°以上面积占比53%;公园可达性整体较好,91.89%的居民小区到公园的最小邻近成本低于500 m,但不同类别城市公园可达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喀斯特山地城市要提升公园服务水平,首先应补足公园服务的盲区,尤其是建成区残存孤峰、小峰丛公园服务能力不足造成的隐性盲区;其次,在老旧城区公园建设需避免盲目求大,应着重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并且发挥自然山体优势建设独具特色的公园服务体系;应结合人口分布特征和不同类别的公园配置状况,合理进行喀斯特山体公园化利用,避免生态环境破坏与公园空置。   相似文献   

14.
张建平  金小赤 《地质论评》2021,67(5):67060008-67060008
世界地球公园(Global Geopark,原译世界地质公园)始于2004年,它的诞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有力支持。201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新品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球公园(UNESCO Global Geopark),其理念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虽历史较短,但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地球公园的专家驱动型管理模式,尤其是严格的申报实地评估和之后的定期再评估制度对世界地球公园健康、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根据2004~2020年间世界地球公园再评估的实际资料和作者参与的评估实践,对世界地球公园评估制度的程序、评估团队、和评估方法进行解析和评述,重点对再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梳理红、黄牌生产的原因和相应的改进策略,供世界地球公园研究、管理和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建平  金小赤 《地质论评》2021,67(6):1763-1769
世界地球公园(Global Geopark,原译世界地质公园)始于2004年,它的诞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有力支持。201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新品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球公园(UNESCO Global Geopark),其理念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虽历史较短,但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地球公园的专家驱动型管理模式,尤其是严格的申报实地评估和之后的定期再评估制度对世界地球公园健康、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根据2004~2020年间世界地球公园再评估的实际资料和作者参与的评估实践,对世界地球公园评估制度的程序、评估团队、和评估方法进行解析和评述,重点对再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梳理红、黄牌生产的原因和相应的改进策略,供世界地球公园研究、管理和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质论评》2015,61(3):6103579-6103579
<正>2015年4月22日,中国地质学会联合中国地质学会珠宝玉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国土资源部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哲学研究分会、北京紫竹院公园等多家单位,在紫竹院公园举办了第4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共同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立新出席活动并与现场  相似文献   

17.
高云峰  徐友宁  祝雅轩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8,37(12):2144-2153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作为生态文明的"绿水青山"建设的重要举措,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为了厘清近20年来中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热点、阶段性研究前沿、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VOSviewer和CiteSpace两款可视化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了2000—2018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近20年间,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领域研究成果主要以期刊杂志形式发表,且发文量随着年份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通过VOSviewer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发现"土地复垦"、"生态补偿与保证金"、"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地质灾害治理"、"绿色矿山与矿山公园建设"等主题词是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利用CiteSpace特有的时区图谱分析及突现关键词统计功能,发现中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经历了3个研究阶段,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多技术融合开展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灾害治理,矿区水土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研发、应用集成示范,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及绿色矿山、矿山公园建设将是未来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从矿山公园的定义和内涵出发,对矿山公园和地质公园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内蒙古巴林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从规划原则、规划范围的界定及功能布局等几个方面对矿山公园的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将于2009年5月1日开园,这是中国首家钻石公园,也是山东省首座国家级矿山公园。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公园土壤Cu、Pb、Zn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东昱  龚庆杰  岑况 《地学前缘》2005,12(2):132-132
本文选取北京市的12个公园为研究对象,它们是位于市中心的景山公园,二环路以内的陶然亭、天坛和龙潭湖公园,二至四环路之间的地坛、紫竹院、玉渊潭和朝阳公园,以及位于四环路以外的市郊圆明园、八大处、摩托车俱乐部和正在规划中的森林公园。采取公园的表层和深层土壤做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并以Cu、Pb、Zn为代表对北京市公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测定过程用国家一级标样(GSS-2)、二级标样(GRD-32,33,34)和重复样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