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研究了新试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与Cu^2+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nitonX-100存在下,于PH8.6的Na2B4O7-HCl缓冲介质中,Cu^2+与该试剂生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4*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3.
4.
5.
Fe—Mn—Co—Cu体系尖晶石的结构和红外辐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庆  陈文  袁润章 《矿物学报》2001,21(3):385-388
采用XRD、SEM/EDAX、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Fe2O3-MnO2-Co2O3-CuO体系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测试了该体系的红外辐射性能,分析了该体系的结构特征与其红外辐射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合成过程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立方尖晶石固溶体。尖晶石结构的四面体位置主要分布有Fe^3 、Mn^2 、Cu^2 等离子,八面体位置主要被Mn3^ ,Co^3 ,Cu^2 ,Fe^2 ,Fe^3 等离子占据。体系组成的变化对过渡金属离子在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的分布状况产生影响。由于在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上均存在多种过渡金属离子,Fe-Mn-Co-Cu体系立方尖晶石固溶体在2.5-25μm波段内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评价和优化有关热力学数据,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建立了钢铁冶金中最为重的Fe-Si-C三元体系与CO-CO2-SiO混合气体间硅,碳迁移的热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相关热力学数据并计算机绘制了该体系的Pco2-Psio和lgPsio相平衡图。该模型的可靠性1873K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的平衡实验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在黔滇桂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研究及前人实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75℃含碳的“Fe-Au-Sb-S”热液开放流动体系实验,测定带出溶液之pH及Au、Fe,Sb含量,研究Au,Fe,Sb的迁移条件及相互关系,探讨本区主成矿期之后叠加热液活动中金与锑的行为及金异常与锑异常既密切共生,在空间上又有所偏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谷树起  郭志强等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1991,10(3):232-243,T001,T00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picaromerite in the five-component brine system K-Na-Mg-Cl-SO4-H2O and the process of isothermal evaporation-crystallization of picromerite from brines.The metastable phase fields of picromerite at 15,10 and 5℃and its stable equilibrium phase field at -5℃ have been established.In addition,the phas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s have also been established for other salt minerals.The lower limit of 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picromerite has been deduc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isothermal evaporation crystallization path of the invariant assemblage(point D) of picromerite,epsomite,sylvite and halite at 25,15,10 and 5℃ has been revealed.Furthermore,some controversial problems are approached concerning the 25℃“solar” diagram and the 25℃ metastable phase diagram of this system.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主要由麻粒岩相变质的孔兹岩系组成,经历了初期、主期、峰期和晚期四个变质阶段。采用多种矿物对地质温压计方法估算,各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分别为650-700℃,0.5GPa;670-837℃,0.53-0.74GPa;687-911℃,0.34-057GPa;650℃,0.35GPa。温压条件的变化反映了变质作用 的动态力学过程,表现为顺时的P-Tt轨变。具有典型大造山带环境的变质演化特点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彭志忠 《地质科学》1986,(2):134-137
五次对称和准晶态的发现(Shechtmen,1984)不仅是结晶学的新阶段,对包括地质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将产生深远影响(彭志忠,1985)。在准晶体结构中,配位二十面体作长程定向有序,但无平移有序。作者(1985)探讨了准晶体的构筑原理,认为,在准晶体的结构中两个原理在起作用,即二十面体原理和黄金中值原理。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准晶结构研究状况, 提出了具有5次对称性的准晶结构模型, 包括正二十面体与正十二面体共轭生成的准晶结构模型和Al-Cu-Li共轭生成的大块准晶结构模型; 讨论了二维准晶的基本特征、二维准晶胞选取, 提出了具有8、10、12次对称性的二维准晶结构模型; 探讨了纳米微粒多重分数维结构模型, 分别给出了多重分数维表征值.   相似文献   

13.
论岩体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地质科学》1984,(4):423-428
岩体力学是研究现状的地质体受力条件改变时产生变形、破坏及其力学性质形成规律的科学。地质体与一般材料不同,由于其成因和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致使其成分、结构及其形成条件不同。故现状的地质体当受力条件改变时,其力学作用,即变形和破坏机理亦不同。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前岩体力学研究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地质体这一特点,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不加分析地把地质体一律做为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准晶体的构筑原理及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准晶体的原子构造中两个原理在起作用,即二十面体原理和黄金中值原理。二十面体原理是指大小相近的原子形成孤立的十二次配位体时,二十面体配位形式在能量上最有利。黄金中值原理是指在准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符合黄金中值律。这两个原理适用于由少量原子构成的体系,也适用于某些生物的结构。运用这两个原理于准晶体微粒,我们获得了最简单的准晶体结构模型。此模型可以解释Al-Mn准晶体的高分辨图的所有细节。此模型与Hiraga模型以及Bursill和彭菊琳模型都不相同。在此模型中Al_(12)Mn二十面体不是共棱的。这一模型具有分数维结构的待征,因此称之为准晶体的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彭志忠 《地质科学》1986,(4):323-329
在研究五次对称和准晶体时发现,晶体是在原子分布方面具有“分数维”结构的物质,这在科学上是首次发现。通过这一研究,把作为现代晶体学起点的有关准晶体的科学与作为数学新分支的“分数维”学联系起来了,产生了一些新思想和新概念。这些概念在研究物质结构上将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岩体力学介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地质科学》1980,15(2):177-185
岩体力学为工程建设和地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它的基础性课题有两个:(1)在各种条件下岩体受力时的变形和破坏规律;(2)岩体中应力传播规律。不论土木工程、矿山工程及地学研究等工作向岩体力学提出的课题怎样多,归根到底都是受这两个课题所控制。现在对这两个中心课题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性课题不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而且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大量的综合和总结,出版了许多岩体力学方面的专著。尽管如此,目前岩体力学体系还没有形成,主要是由于对岩体力学介质特点缺乏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论岩体结构控制论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作者于1984年提出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并全面、系统地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指导研究了岩体变形、岩体破坏及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规律;提出岩体变形系山岩体材料变彤和岩体结构变形共同贡献的,岩体破坏系受岩体材料破坏和岩体结构破坏控制的;岩体力学性质不仅决定于岩体材料力学的性质,而且受控于岩体结构力学效应及环境因素力学效应。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岩体可以划分为连续介质、碎裂介质,块裂介质及板裂介质四种岩体力学介质,从而建立了完整的岩体结构力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应该把有关准晶体的研究纳入晶体学领域,扩大晶体学的内容与涵义。作者把含有五次对称的准晶体的点群与单形作了推导,与经典结晶学相比,增加了14种新点群和24种新单形。此外,作者根据准晶态的构筑原理,又推导出4种准晶格。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区泥炭地现代有壳变形虫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壳变形虫(testate amoebae)是一种新的具有潜力的环境变化生物指标。对采集自长白山区哈泥(42°12′50″N,126°31′05″E)、金川(42°20′47″N,126°21′35″E)、赤池(42°03′16″N,128°03′22″E)和圆池(42°01′55″N,128°25′58″E)等4个泥炭地不同生境的75个有壳变形虫样品,采用冗余分析方法(RDA)研究有壳变形虫种类组合变化与7个环境变量的关系,所有采样点均以泥炭藓(Sphagnum)为优势植被。结果表明水位埋深(depth to water table),pH值和泥炭湿度是影响长白山区泥炭地有壳变形虫种类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显著性检验达到p<0.001的水平。这一结果与国外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3个环境因子可以作为目标变量进行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