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湖二长岩风化壳发育良好,垂向剖面可分为表土层、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各层位稀土含量有较大差别。风化壳主要成份为高岭石、埃洛石,次要成份有钾长石、钛铁矿、赤铁矿、含钡锶的稀土质点及石英、云母等。风化壳中稀土源于原(母)岩中褐帘石、角闪石、斜长石、榍石等风化分解时释出的稀土。稀土元素在风化过程中活动性强,随原岩的风化分解其中绝大部分从母岩中释出进入风化壳中;岩体不同部分风化壳中稀土含量有差别;在风化壳垂向剖面上轻、重稀土分馏作用明显,在上部(表土层)富轻稀土,下部(半风化层)富重稀土,中部(全风化层)轻、重稀土选择性富集不明显;单个稀土元素在风化壳中迁移能力有差别,特别是铈,它主要以CeO_2形式富集在表土层,向中下部迁移能力很弱;重稀土向风化壳下部迁移能力比轻稀土强。这些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风化壳样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上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化学分析、风化壳实际分布资料和风化理论,确定和提出了一种新的硅质风化壳类型,论证了其形成条件、发育阶段和分布地区,指出了其剖面构成及它与高岭土风化壳的区别。文章认为,以往由某些苏联学者所提出的有关高岭土风化壳分布于冷湿灰化带的说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河南G层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从岩溶型铝土矿床的时空分布,铝硅酸盐造岩矿物在风化壳发育过程中的演化顺序,富铝风化壳发育的地形、岩性条件及现代实例等新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整个本溪组含矿岩系物质来源为多元,而铝土矿则以基底碳酸盐岩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稀土是世界各国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而中重稀土尤为重要。老挝境内分布着大量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且气候湿热多雨,风化作用强烈,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查明老挝稀土资源成矿地质特征和资源分布特征,分析其投资开发前景,对整个老挝境内开展了大量系统的野外调研及相关分析测试工作,并且汇总了老挝稀土资源勘查工作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稀土资源成矿特征可类比中国南方地区,属于典型的风化壳淋积型矿床,矿体主要富集于花岗岩类风化壳全风化层,盖层厚度相对中国较大。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状,厚度数米到二十多米。离子相稀土平均品位为0.4‰~0.7‰,大部分稀土配分模式同江西赣州信丰稀土矿相似,属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的中钇富铕型。老挝稀土资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川圹省和华潘省,预计两省稀土资源总量可达到60万t。随着老挝稀土政策的开放和中国稀土战略的逐步完善,投资开发老挝稀土资源,建立稀土资源的海外战略基地,可以长期稳定地支撑中国对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加强两国合作、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主要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主要有铌、钽、铷、铯、锂、铍、锆等稀有金属及稀土金属矿床.矿床类型以岩浆晚期分异交代型、气成热液型、伟晶岩型、风化壳型和砂矿型为主.稀有稀土金属矿床在空间分布与成因上,与燕山期花岗岩体密切相关,往往具有水平分带和垂向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6.
涟源富硒土壤研究与湖南省富硒土壤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部省合作"湖南省娄邵盆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地采集测试了涟源市耕地和园地的表层土壤样品。调查发现该地区发育了大量的富硒土壤,富硒土壤的来源主要与震旦系上统—寒武系下统和二叠系中上统的黑色岩系有关。上述黑色岩系分布区域的表层土壤具有全区最高的硒含量,均大于1 mg/kg,部分甚至达到硒过量的水平。经文献研究和综合评价,推断黑色岩系风化物质扩散堆积形成的山间盆地是湖南省快速高效的寻找富硒土壤的理想靶区。  相似文献   

7.
天鹅寨火山杂岩体位于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湖南段南部。各类岩石主量元素富Si、富Alk、Al饱和、贫Ca、贫Mg等,属高钾钙碱性岩系;稀土元素为轻稀土富集分配模式;微量元素富Rb、 Pb、Yb、Zr、 Th、U等,贫 Ba、Sr、Nb、Ta、Hf、Y等。具有相似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特征,指示为同源岩浆分异演化形成。根据富K、Rb、Th、Zr,贫Na、Ta、P等元素特征结合(~(87)Sr/~(86)Sr)初始值与成岩年龄(t)图解,表明岩浆源区以上地壳物质为主,下地壳物质混染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推测由于太平洋板块自东向西俯冲,造成华南陆块内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碰撞产生热效益使区内上地壳物质及部分下地壳物质熔融形成岩浆,至燕山晚期,区内演化成碰撞后伸展阶段,岩浆喷发—侵入形成此火山杂岩体。  相似文献   

8.
大亚湾网箱养殖区生物—化学特性与营养状况的周日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8年11月对大亚湾大棚澳网箱养殖区进行的定点24h连续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并探讨了该养殖区海水生物-化学各要素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规律,并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改进的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参照营养指数(E)对该网箱养殖区涨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要求的平均值大最都表层>中层>底层;周日变化主要受潮汐运动和海水中生物的节律性生理活动的综合影响;表层海水的富营养化率明显高于中层海水,其各单项指标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而中层和底层海水则分别处于贫-中度和贫-富营养状态;PO4-P相对贫乏,为养殖区富营养化的最关键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商业大厦下伏凝灰质砾岩风化壳的分带人手,提出大亚湾地区凝灰质砾岩风化壳分为三带,即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及微风化带。对各带承载力的确定分别采用重型(2)动力触探、回弹试验、点荷载试验及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进行评价。其中对作为高层建筑物桩基持力层的微风化带进行了重点研究。为桩基设置在凝灰质砾岩风化壳上提出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 小型复杂断块圈闭已成为当前凸起区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为了明确辽西凸起断块圈闭油气差异富集的原因, 利用三维地震、测录井、薄片等数据资料, 通过三维流线定量模拟的方法, 分析凸起斜坡区潜山顶面风化壳特征, 建立"壳-断"耦合油气运移模式, 刻画斜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 从而明确风化壳运移对凸起断块油气差异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①研究区潜山历经多期构造运动, 且潜山岩性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太古界花岗岩, 岩性性质较脆, 易被风化剥蚀, 风化壳溶蚀孔隙及构造裂缝普遍发育, 且分布稳定, 形成斜坡区油气侧向长距离运移的主要通道; ②斜坡中带受反向断层控制形成断隆构造, 油气沿风化壳的运移受斜坡断隆带遮挡, 形成"壳-断"耦合油气运移模式, 断隆带断距大小控制风化壳油气侧向运移能力; ③利用三维流线定量模拟的方法, 刻画出研究区四级油气优势运移通道, 明确不同级别油气运移通道对凸起断块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该研究成果有效指导辽西凸起油气勘探实践, 并填补了富油凹陷成熟凸起区油气成藏认识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控矿岩体的研究相对薄弱,该文对岩体的基本地质特征、形成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李屯岩体平面形态呈不对称“马蹄”形,总体产状E倾,垂向形态呈“驼峰”状,侵位于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等地层内。岩性主要为角闪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及辉长岩等。远矿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为富钙、富镁、贫铁的过铝质岩石;近矿闪长岩因热液影响显示为低钾系列,为贫钾、富钙、贫铁、贫镁的过铝质岩石。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在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构造背景下,深部岩浆沿齐广断裂上侵,在断裂东侧的奥陶纪及石炭-二叠纪等地层拉张空间就位,后经构造抬升、剥蚀,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岩体不仅控制了富铁矿体的产出,同时为其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2.
黎塘碳酸盐岩的红土风化壳成熟度较高,赋存有牧厚的高钦三水型铝土矿。本文分析了红土风化壳分布的地貌单元与碳酸盐岩之间在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上呈渐变关系,认为三水型铝土矿是碳酸盐岩不溶残渣在原地经红土化作用的产物。还通过一个挖穿风化壳的浅井系统采集样品化学分析资料,并与在风化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化学组分Al_2O_3进行对比,计算出基岩与风化壳各层之间的组分得失率及其活动顺序,进而推断红土风化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地球化学过程,对该区高铁三水型铝土矿的成因、物质来源和指导找矿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8年11月对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区进行的定点24h连续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并讨论了该养殖区海水生物-化学各要素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规律,并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改进的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参照营养指数(E)对该网箱养殖区海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要素的平均值大都是表层>中层>底层;周日变化主要受潮汐运动和海水中生物的节律性生理活动的综合影响;表层海水的富营养化率明显高于中层海水,其各单项指标处于中度一富营养状态,而中层和底层海水则分别处于贫一中度和贫-富营养状态;PO4-P相对较贫乏,为养殖区富营养化的最关键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的空间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县级行政区划为研究单元,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中选取贫困的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和 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各县域的自然致贫指数和社会经济消贫指数,并在分析贫困内在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明晰了空间贫困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自然因素是现阶段中国县域主要的致贫原因,全国县域自然致贫指数的分布呈现出明显随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的规律,自北而南、自西而东逐次呈带状排列分布。社会经济因素对贫困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消贫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破碎,各省区内部县域社会经济消贫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大大高于自然致贫指数的变异系数。全国贫困压力指数以“黑河-百色”一线为界,东中西差异显著,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识别的贫困县与国家确定的重点扶贫县在空间上具有较高的重合性。  相似文献   

15.
古风化壳孔隙与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数据整理、薄片观察等方法对古风化壳中孔隙和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古风化壳结构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完全的古风化壳具有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岩石的分层结构;半风化岩石中部孔隙和裂缝较发育,向上向下规模逐渐减小,至风化黏土层大孔隙和裂缝不发育。通过实例汇总认为,影响半风化岩石孔缝系统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风化基岩的岩性、风化的时间和强度、风化壳形成时期的剥蚀厚度和古风化壳的埋藏深度以及裂缝孔隙的充填特征。风化黏土层岩性致密,对油气的保存具有建设性作用;半风化岩层中部的孔缝连通体,既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也可作为油气聚集的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16.
稀土资源极为宝贵,必须十分珍惜。1986年以前广西在桂东南探明了一批风化壳钛铁砂矿床,并逐步建立矿山进行开采,但并不知其中含有共生稀土矿;1989年在勘查陆川清湖钛铁矿时,发现其共生有稀土,并探明稀土矿储量也达到大型矿床规模;之后又检查了几个早年勘查的矿床,证明均有稀土矿共生。为了充分利用桂东南钛铁矿床中共生的稀土资源,文章在介绍桂东南钛铁砂矿床基本情况及其共(伴)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勘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对共(伴)生稀土矿进行检查、评价、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测井解释数据、岩心及薄片观察结果,分析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风化壳岩溶,鹰山组是风化壳岩溶最为发育的地层。储层垂向分布于水平潜流带高角度溶缝、半充填的溶蚀孔洞、粒间溶孔和晶间溶孔,以及垂直渗流带半充填的高角度溶缝和中小型溶蚀孔洞;储层平面分布于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古地貌单元,发育滑塌堆积物、溶洞、溶孔和溶缝等储集空间。研究区裂缝发育,与溶蚀孔洞相互沟通,明显改善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性能。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层长期暴露剥蚀、断裂活动和裂缝发育是风化壳岩溶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东部断裂带鹰山组碳酸盐岩为勘探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8.
阿扎鲁岩体分布于哀牢山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岩体剖面测量、岩石样品采集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等手段与方法,对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阿扎鲁岩体的岩性为花岗岩,岩体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岩石局部可见后期变质的片岩及糜棱岩,岩石具浅层侵入的特点;阿扎鲁花岗岩的A/NCK多大于1.0,为铝饱和型;具有富硅钾、低钙、贫铁、镁、钛的特点,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造山期碰撞后期的弧陆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19.
广西云开地区分布有多种类型的金(银)矿化,主要有构造蚀变岩型、沉积改造型、矽卡岩热液叠加型、风化壳型及石英脉型等。本文讨论了上述前四种类型金(银)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地球化学条件。内生金(银)矿床(化)的形成与多种热液活动有关,风化壳型矿化的形成则是由表生富集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0.
一、小岩体成矿体系的概念 小岩体成矿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在规模较小的热侵入岩浆岩体的内部和/或附近的围岩中形成了与岩浆岩体有关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基性岩浆矿床多由富而大的矿体组成,中酸性岩浆矿床往往由富或贫而大的矿体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