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癌I号方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5月单行肺癌I号方治疗的61 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同期收治的单行化疗的5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肿瘤缓解率、中医症状缓解率、生活质量(KPS)评分、生存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肿瘤缓解率治疗组为70.49%(43/61),对照组为86.54%(45/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45.90%(28/61),对照组为26.92%(14/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患者远期生存期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I号方对于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症状及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肾扶正汤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强肾扶正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综合疗效、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稳定率治疗组为75.56%,对照组为5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肾扶正汤合含铂化疗方案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芝补肺散结方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气阴两虚型NSCLC患者4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 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灵芝补肺散结方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KPS)评分、中医证候(咳嗽、痰血、胸闷气促、神疲乏力)积分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87%(14/23),对照组为26.08%(6/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时间8.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4个月,对照组分别为5.9个月和8.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补肺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NSCLC,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延长中位生存期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90.00%(27/30)、60.00%(18/30),对照组分别为93.33%(28/30)、33.33%(10/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肯定,愈显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骨髓抑制情况、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骨髓抑制发生率治疗组为57.14%(16/28),低于对照组的85.71%(2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可有效缓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改善血常规指标,降低骨髓抑制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肿瘤常规方案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抗肿瘤常规治疗方案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予以抗肿瘤常规治疗方案结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PLT、PT、APTT、FIB、D-D水平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D-D水平及对照组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2组FIB、D-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补髓汤联合化疗加免疫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气血两虚型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吉西他滨+顺铂)加信迪利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髓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Karnofsky量表(KPS)评分及骨髓抑制分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分度)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4%(38/45),对照组为57.78%(2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分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补髓汤联合化疗加免疫疗法治疗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背俞穴拔罐治疗轻中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和背俞穴拔罐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Barthel指数总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背俞穴拔罐法能有效改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症征、认知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菝葜颗粒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吉非替尼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菝葜颗粒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Karnofsky行为状态评分(KPS)、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组分别为20.00%(6/30)、86.67%(26/30),对照组分别为10.00%(3/30)、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 53.33%(1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CEA、CYFRA21-1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升高、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腹泻与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3.33%(7/30)、36.67%(11/30),均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53.33%(1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菝葜颗粒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NSCLC在缓解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CEA、CYFRA21-1水平与提高KPS评分方面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针灸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痛消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影像学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及停药时间,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停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70.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阿仑磷酸钠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单用阿仑磷酸钠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ESR、CR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磷酸钠配合中药熏蒸对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仑磷酸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栓塞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TACE术后第1天开始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体温、肝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25/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体温、肝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改善TACE术引起的不良反应,缓解栓塞对患者的影响,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固肺消积饮联合支气管化疗灌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 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 例)和对照组(24 例)。2组均行支气管化疗灌注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固肺消积饮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卡氏评分(KPS)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结果:PFS治疗组为7.19个月,对照组为5.80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瘤体的客观缓解率(ORP)、疾病控制率(PCR)及中医证候评分总改善率、KPS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29.63%(8/27)、85.19%(23/27)、88.89%(24/27)、92.59%(25/27),均高于对照组的16.67%(4/24)、54.17%(13/24)、54.17%(13/24)、45.83%(11/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胃肠道不良发生、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总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66.67%(18/27)、44.44%(12/27)、0(0/27),对照组分别为91.67%(22/24)、75.00%(18/24)、12.50%(3/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固肺消积饮协同化疗灌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PFS,缩小瘤体,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支气管化疗灌注所发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脾肾合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51 例NSCLC含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 例)和对照组(125 例),均于化疗前予托烷司琼预防恶心、呕吐,治疗组在化疗过程中加予脾肾合剂口服,每天3次。采用MASCC止吐工具(MAT)评估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CINV)发生率,观察伴随症状情况,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 )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急性CINV的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9.52%(12/126)、5.56%(7/126),对照组分别为17.60%(22/125)、8.00%(10/125),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性CINV的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19.84%(25/126)、15.08%(19/126),对照组分别为34.40%(43/125)、25.60%(32/12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伴随症状比较,治疗组腹泻、便秘、乏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头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质量比较,治疗组的生理状况(PWB)、社会/家庭状况(SWB)、情感状况(EWB)、功能状况(FWB)4个领域的评分及总分(TOTA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脾肾合剂可有效防治NSCLC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延迟性CINV,对急性CINV无明显改善,同时可以降低伴随症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减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 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治疗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甲巯咪唑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以及甲状腺肿胀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4%(45/49),对照组为83.67%(41/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FT3、FT4、TSH、TRAb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程度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颈源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31.11%(1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1.11%(5/45),低于对照组的31.11%(1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阳经痹通膏联合导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导引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经痹通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ND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出现5 例不良反应(16.67%),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经痹通膏联合导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颈部疼痛、功能障碍,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循经督刺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督刺联合服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硫必利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血清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以及不良反应,并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YGTSS评分均减少,血清DA、5-HT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0.00%(3/30),对照组为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督刺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抽动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方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含铂药物化疗,治疗组同时予以扶正祛邪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共8周。结果:治疗组实体瘤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氏生活质量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邪方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