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国最大的红树林生长基地———湛江市为例,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论证,分析了当前湛江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红树林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红树林资源开发的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从海陆一体化、海岸带等方面,明确了红树林湿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厘清了红树林湿地在湛江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今后湛江红树林湿地的总体建设方向:(1)以红树林湿地为核心,重构湛江市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2)加强湛江市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构;(3)开展沿海红树林的生态恢复;(4)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湿地科学》2006,4(4):321-324
第1期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殷书柏吕宪国(1)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种研究……………………………………………………王虹扬黄沈发何春光等(7)The Study on Latent and Sensible Heat Flux over Mire in th  相似文献   

3.
惠州市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惠州红树林湿地历史变迁和现状,探讨红树林湿地资源对地方经济、生态、环境、景观美学等方面的功能价值,找出惠州红树林湿地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通过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加强红树林的管护等方法,恢复和改善红树林湿地资源,使红树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黄初龙  郑伟民 《湿地科学》2004,2(4):303-308
红树林湿地是分布于亚热带、热带滨海地区的典型湿地,具有其它湿地类型所不具备的特殊的演化过程,形成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红树林湿地出现了面积锐减、生态系统结构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等严重问题,使红树林湿地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挑战。从湿地生态、湿地功能及湿地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评述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我国红树林湿地未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而明确红树林湿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基于3S技术的中国红树林湿地研究与监测现状。关于红树林湿地的监测研究,主要涉及了红树林湿地资源监湖研究、红树林湿地动态监测研究中不同遥感处理软件的应用和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研究;此外,还展望了3S技术在红树林监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建立中国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基于3S技术的中国红树林湿地研究与监测现状。关于红树林湿地的监测研究,主要涉及了红树林湿地资源监测研究、红树林湿地动态监测研究中不同遥感处理软件的应用和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研究;此外,还展望了3S技术在红树林监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建立中国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湿地科学》2004,2(4):321-324
第 1期OdonateCommunities (Odonata :Insecta)inaTropicalRiverBasin ,MalaysiaCheSalmahMR AbuHassanA AmeiliaZS (1)…………………………………………………………………………湿地土草根层对铅、镉吸附与解吸的动力学研究李 鱼 王晓丽 董德明等 (10 )…………………………………………中国 1∶4 0 0万沼泽图的编制研究王化群 (15 )…………………………………………………………………………………中国泥炭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尹怀宁 吕 芳 王瑞杰 (2 1)……………………………………………珠江河口滩涂…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湿地系统污染生态及其净化效果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红树林湿地系统处于淡水和海水的交互地带,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随着大量污水、废物源源不断地排放入海,红树林湿地的水体净化功能正日益受到重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红树林湿地系统的污染生态及其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目前,红树林湿地系统污染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污染物的排放对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上,包括对红树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生态的影响,污染物在红树植物中的累积以及污染物对红树林区沉积物、藻类、底栖动物的影响等方面上。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对重金属、石油及污水等污染物有较强的耐性,且红树林植物和林下的土壤都有吸收多种污染物的能力,对污染物有较强的净化效果。红树林湿地系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红树林湿地资源处于濒危状态,需加强管理和保护,所有的实验项目应在非保护区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6):i001
第1期环境治理工程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俞孔坚,李迪华,李伟(1)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韩致文,王涛,董治宝等(1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于少鹏,王海霞,万忠娟等(22)黑河流域环境退化特征分析及防治研究…………………………齐善忠,王涛,罗芳等(30)西北干旱区绿洲不同灌溉制度的数值模拟…………………………高艳红,陈玉春,吕世华(38)生态与环境稀土元素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现状…………………季宏兵,王立军,董云社等(51)潜在自…  相似文献   

10.
第1期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的指标与方法…………………………………………………………………张明祥张建军(1)园林湿地———一种独特的人工湿地类型………………………………………………………………孙广友王海霞(7)Water Table and Redox Conditions in Deep Tropical Peat  相似文献   

11.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现状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历史调查数据和文献,阐述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的资源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管理策略,旨在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缅甸湿地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红树林湿地和红树林种类尤为突出,据世界粮农组织(FAO,2007)统计,缅甸红树林湿地达50.3万hm~2,占全球红树林总面积的3%,居世界第6位。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面积67.9万km~2,是亚洲较大的国家。缅甸有长达3200km的海岸线和富饶的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演变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黎夏  刘凯  王树功 《地理学报》2006,61(1):26-34
广东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该湿地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和专家系统方法对珠江口红树林湿地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雷达遥感图像,对红树林群落分类及生物量估算进行了研究,改善了单独使用光学遥感的不足。获得了试验区红树林的变化趋势、类型分布及生物量等情况,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和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76—2021年共6期遥感影像获取了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不同年代的湿地数据,基于转移矩阵、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剖析了45年来保护区红树林的变化及其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红树林面积由1976年的1 395.84 hm2增至2021年的1 589.28 hm2,期间呈“骤减缓升”之势。除1976—1985年红树林面积有减少外(减少了250 hm2,减少幅度为18%),其余时段红树林面积均为增长态势。2) 1976—2021年保护区红树林转出对象分别是淤泥质海滩(34.32 hm2)、河流(25.81 hm2)、海水养殖场(21.06 hm2)、其他用地(10.58 hm2)和洪泛湿地/内陆滩涂(8.26 hm2);转入为红树林的对象主要是淤泥质海滩(177.41 hm2)、河流(38.18 hm2)、其他用地(28.21 hm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变化及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对珠江口内伶仃洋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的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方法包括收集部分历史资料、三个时相段红树林的遥感图像监测和实地样方调查。根据 2 0 0 4年最新遥感测算 ,大约有 2 0 0hm2 红树林生长在该岛 ,这些红树林是珠江口重要的生态系统 ,但已受到强烈人为干扰。在过去近 2 0年里 ,约 77hm2 的天然红树林被毁掉 ,用于水产养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来研究区红树林面积不断增加 ,尤其是自 1999年实行红树林人工恢复工程以来 ,新引种的红树林 (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得以重建。但是淇澳岛红树林斑块的空间格局和种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红树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明显减弱。在综合分析基础上 ,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 ,提出了以构建典型的红树林生态序列和红树林湿地植被多样性为目标的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红树林湿地健康的内涵及红树林湿地特征,分析红树林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明影响红树林湿地健康的要素,确定健康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构建红树林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要素层、要素亚层和指标层4个层组成,其中要素层包括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安全性、生境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生境理化性质、生物因子指标5个方面,指标层包括物种组成、物种丰度、建群种比例郁闭度、龄组结构、更新等级等41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铭志  盛连喜  张立 《湿地科学》2013,11(1):114-120
选择温带湿润地区三江平原湿地、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湿地和北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广州红树林湿地,对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红树林湿地在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方面都要高于泥炭沼泽和苔藓泥炭沼泽.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的CH4和CO2排放通量有较大差异.在CO2排放通量方面,若尔盖高原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排放通量要高于红树林湿地;在CH4排放通量方面,三江平原湿地的CH4排放通量要大于若尔盖高原湿地和红树林湿地.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碳汇.气候因素在大尺度上影响湿地的碳源、碳汇特征,而水文、植被类型和植株密度等亦是影响不同湿地类型碳源、碳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面临的威胁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湿地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威胁。深入分析了红树林湿地面临的威胁,以及各种环境问题对红树林湿地造成的影响及后果,提出了具体的红树林湿地保护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对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4 157.91×104元;其中,生产有机物价值为1 314.98×104元,气体调节价值为513.59×104元,防灾护堤价值为1 177.00×104元,维持土壤和减少侵蚀价值为6 639.28×104元,净化水体环境价值为2 952.29×104元,蓄水价值为1 280.77×104元,栖息地价值为280.00×104元.  相似文献   

20.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S"技术,对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周边地区1993年、2001年、2003年和2006年遥感影像进行了动态分析.将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划分为红树林、米草(Spartina)地、滩涂、水域、建设及交通用地、其他林地与农田7类;分析各类型景观格局特征和动态变化以及各景观类型间的转化.结果表明,4个时期的红树林面积发生明显变化,与1993年相比,2006年红树林的面积增加了5倍,达到145.08 hm2;红树林的空间分布范围也在不断向南延伸,红树林空间质心变化由早期向西北偏移变为后期向东南偏移.4个时期中,研究区红树林的平均斑块面积在2001年最小(0.34 hm2),而斑块数(58)、破碎度(0.000 291)、分离度(223.15)、斑块形状指数(20.67)、分维数(1.50)都在2001年达到最大,红树林在2001年破碎化现象最明显,分布零散,斑块形状最复杂.2001年,研究区其他6种景观类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较差,这与研究区附近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关.滩涂与其他林地的动态度在2003~2006年间最大;红树林、米草地、建设及交通用地以及农田的动态度在2001~2003年间最大,这主要与城乡建设以及红树林湿地恢复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有关.在其他林地、建设及交通用地和农田的面积转化中,建设及交通用地面积在1993~2006年间增加了1 526.17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