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李春艳 《地理教学》2010,(10):17-20
教学目标的制定能体现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教育价值的理解,更能体现教师的目标意识、学生意识、课程意识等。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备课的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多地是停留在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理念层面,如何将这种备课理念有效转化为实际的备课行为,是许多教师备课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0,(13):12-15
误区一:备课就是写教案 说起地理备课,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地理教案,认为地理备课就是写教案。学校的教学检查主要就是查验教案,教案越详细往往成为备课越认真的标志。教案写得好,课才能上得好,教案写得越详细,项目填写得越认真齐全,备课就越充分全面。部分教师为应付检查,抄袭网上教案,而真正花在备课上的时间并不多,思考个性化的教学就更无从谈起,使备课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3.
何平 《地理教学》2013,(21):30-3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在备课时越来越关注学生活动的设计,为了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记录活动的过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但是很多时候却未必达到教师预计的效果,有时还会导致课堂沉闷、下课拖堂。究其原因,在于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不够合理。那么,怎样的学习任务单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所需要的学习任务单?地理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学习任务单?  相似文献   

4.
刘莹 《地理教学》2010,(1):19-21
一、中学地理教师进行科研的时间 问题:从对上海市某区中学地理教师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学地理教师都把缺乏时间作为制约从事科研的原因之首。的确,中学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的时间不得不投入教学,加上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管理学生等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相比,中学地理教师可以用来从事研究的时间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把精心备课和抓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写教学后的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写教学反思?本人结合三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写教学反思的尝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要素很多,包括学生、教师、教材、教具、教室等。其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它的要素都是以学生这一主体为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来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由此,教师备课首先要清楚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的知识基础、能力、困难等。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地理教师来讲,如果年年重复讲授同一内容的地理教材,是否不用再备课就显得那么得心应手、轻松自如?若这样认为的话,那就错了。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前花功夫查资料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是每一个教师理所当然必做的工作。但在教后再次备课却很少有人积极主动地去做,他们大都认为时光不能倒流,课又不需重上,而不愿对上过的课,再花功夫深入思考,深入探究,作重新设计,再次备课。  相似文献   

9.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师生角色换位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某节课的内容交给学生,由该生当“教师”在讲台上向自己的同学讲授课程,教师在台下和学生一同听课,并对学生的讲课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案例,有活动,有思考,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课前不去认真思考、备课,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是照本宣科,自始至终都是帮学生梳理教材,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学生毫无学习热情。所以,课前精心备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产业转移”一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精心备课,提升课堂教学品位。  相似文献   

11.
王树声先生在2009年工作室年会上,曾谈到命题对于一名教师成长的意义,他说:"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在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必须掌握命制地理试题的能力,因为这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反映了命题者理解和驾驭知识的水平,也是命题者多项思维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文字功底、文化素养的展现。会命制试题、会分析命题意图、会指出解题思路,应该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的试题,那  相似文献   

12.
王海萍 《地理教学》2012,(11):41-42
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共有三位地理教师,这三位地理教师各具特点,史老师丰富的学识和娴熟的板画技术令人钦佩,陈老师对知识点的清晰把握,以及简洁明了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而我虽然担任备课组长,但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年限短,经验不足。因此凝聚团队智慧、搭建沟通桥梁、整理编辑试题,畅通复习渠道是我主要的工作。我们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刘烜 《中国地名》2014,(6):68-68
城郭山川两奇绝先人敝庐在其下巷口乔木柴门开山东诸城有著名的“十景”,其中“超然四望”居十景之首,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现,若近若远,庶几有瘾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超然台”因为大文豪苏东坡而名扬四海,可谓台以人显,“台下街”因处超然台下得名,则是街以台显。民国时的台下街,南起西市街(今人民东路),直抵超然台下,游超然台经此处最便捷。此台建于北魏永安二年,筑城时北城墙内侧建有东西两台,苏轼的超然台借用了西面的台子,从建台至今约1480年,“超然台”是由苏轼弟苏辙命名的,苏轼欣然同意,名称取自老子《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超然台得名至今有八百七十多年。苏轼在诸城虽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却留下了数百首诗词,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在超然台上的即兴之作。直到调离诸城往别处赴任的路上,他还念念不忘“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  相似文献   

14.
胡春波 《地理教学》2010,(2):22-23,54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风头”、“猪肚”、“豹尾”之喻。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澡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风头”和“猪肚”,而对于一堂课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有的教师认为时间不多,不便安排,交给学生自由活动,体现学生自主性;有的教师认为剩点时间,浪费可惜,便接着讲下次课的内容;也有的教师总是滔滔不绝讲到下课铃响才急急忙忙,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5.
一、广集信息资料。在课堂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受时空环境的限制较大。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安排学生在网上当堂搜集所需的补充材料,也几乎没有整理和查阅资料的时间。因此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学习素材,必须是师生预先准备齐全的。否则将难以解决时间的有限性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这一对矛盾。本节课通过学生市场调研、网上查询、教师准备素材,形成经过一定程度整理的资料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咏梅 《地理教学》2013,(13):59-60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还提倡教师的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优势,让集体智慧发光。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中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教学的新形势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校率先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211”高效教学模式。“211”即是在一堂课中,20分钟讲授教学,10分钟精练,10分钟精评反馈,此过程始终围绕“高效”,也使到高效成为可能。从时间成本上看,高效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用最短的时间来力求获得最好效果,或者到达良好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迎接静安区教育学院与静教院附校校庆,进行回报社会的校庆展示周,区教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青年教师开设了六年级地理教材中富有挑战性的“海陆的变迁”一课。备课过程中,区教研员帮助青年教师夯实基础,并鼓励其在地理教学中大胆尝试,即从地理假说的形成来培养学生地理创新能力。之后,该课设计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肯定,这极大地鼓舞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现将教研员在指导“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所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中,难点的突破是备课及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是否成功地突破难点,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学难点抽象复杂,教师经常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却一脸茫然。在地理教学中,我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采用了多种巧妙的方法,轻松化解难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些问题,供备课参考。 一、珠三角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 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版)83页提到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92页提到“珠江三角洲的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2%”。课本(2002年版)56页提到“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