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十分广泛,己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和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矿物地质学、考古学以及工业技术等各个研究领域。对于铁来说,已经形成哪里有铁,哪里就有穆斯堡尔谱学的研究局面。1964年Sprenkel—Segel等人使用穆斯堡尔效应首先研究了石陨石,开创了穆斯堡尔谱学在陨石地质学中应用的新局面。陨石是稀有的标本,它对于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空间技术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由于穆斯堡尔谱学具有相当高的能量分辨率,能直接观察和研究超精细结构,因而成为陨石地质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岭石性质的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石性质的尺寸效应陈国玺翁克难肖万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高岭石粒度纳米尺寸性质高岭石的层间距为0.73nm。天然高岭石中虽然单颗粒片状晶体的粒径为2μm左右,但大部分组成叠片状集合体,几组叠片又可集合在一起组成更...  相似文献   

3.
腾冲热水沉积金矿床硅质岩特征和金银赋存状态研究王江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张丽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44)关键词硅质岩,热水沉积,金赋存状态,银金矿,腾冲贵金属矿床中有用元素(如腾冲热海金矿床中的金和银)的赋存...  相似文献   

4.
傅平秋  李哲 《矿物学报》1996,16(2):147-151
本文使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了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铁橄榄石和铁尖晶橄榄石。298K温度下铁橄榄石的穆斯堡尔谱由一组双峰组成,它被指派给Fe^2+(M1,M2)离子。298K温度下铁尖晶橄榄石的穆斯堡尔谱由三组双峰组成,其中两组双峰指派给八面体位置B上的Fe^2+,另一组双峰归为四面体位置A上的Fe^3+,两组Fe^2+双峰的同质异能迁移近似相等而四极分裂不同,Si原子在八面体位置上的占有率为6%~10%  相似文献   

5.
张铭杰  王先彬 《沉积学报》1998,16(4):153-157
测定了青海锡铁山硫化矿床氧化带矿物的室温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具较小的同质异能移、四级矩分裂值分布范围较大、无磁超精细分裂等特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氧化带垂向不同位置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特征划分出铁锰帽亚带、高铁矾类亚带(进一步划分出单峰型、双峰型和三峰型三个次亚带)、低铁矾类亚带及原生硫化物带等垂向分带,每一亚带代表特定的物化条件,反映了干旱地区硫化矿床风化过程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舒兰粘土矿系高岭石型粘土矿,其中Fe_2O_3的含量达1.5~2.7%。经穆斯堡尔谱研究,有二对四极双峰,IS分别为0.450~0.462、0.425~0.439mm/s,QS分别为0.938~0.958、0.397~0.476mm/s。表明其中的铁基本都是高自旋的Fe~(3+),主要赋存于蒙脱石—囊脱石晶格的配位八面体中,M_1与M_2中均分布有铁,其原子比约为1:3。  相似文献   

7.
郭海棠 《地质与勘探》2014,50(3):486-493
穆斯堡尔谱对确定铁离子占位、核外环境及氧化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红山铜金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XRD、TA、湿法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的基础上,测定了板铁矾、针绿矾等8种硫酸盐矿物的室温57Fe穆斯堡尔谱,并根据常温下硫酸盐矿物穆斯堡尔谱参数和其晶体结构中Fe3+和Fe2+的占据位置对其谱峰进行了指派。结果表明本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的同质异能位移较小、四级矩分裂值分布范围较大、无磁超精细分裂等特征,且硫酸盐矿物结构中存在着共价键。通过与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相比较,两者在近地表风化及氧化过程中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基本相同,酸性和氧化性的环境为硫酸盐矿物的产生和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红山矿床更为干旱少雨,导致两者硫酸盐的穆斯堡尔谱参数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巨晶普通辉石的M1位分裂李一良,支霞臣,李玉芝,李铁,张裕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关键词巨晶辉石,M1位分裂,面积约束法,近邻边效应,T位铁单斜辉石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历时已久。但由于其晶体结构和成份的复杂性、化学不均一性及出溶现象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是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方向的基础科学研究所。在科学院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中,以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为基础)从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整建制调入部分研究室、学科和主要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简介《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王秀璋、程景平、白正华、梁华英及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宝贵、樊文苓共同撰写,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发行。该...  相似文献   

11.
萤石颜色与自由基关系的电子自族共振(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萤石颜色与自由基关系的电子自族共振(ESR)研究唐荣炳,温桂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萤石,顺磁离子,自由基长期以来,对矿物颜色的研究,先是定性观察和分类,再是应用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辽宁宽甸碱性玄武岩中巨晶单斜辉石进行穆斯堡尔谱研究,应用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较合理地解释了单斜辉石的异常穆斯堡尔谱,结合XRD讨论了单斜辉石中Fe结构态的测定以及穆斯堡尔谱的可应用性,巨晶应结晶于相当氧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穆斯堡尔效应(Mbssbauer effect)是一种无反冲的核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自六十年代初发现~(57)Fe的能量为14.4Kev的γ射线无反冲共振吸收后,在物理,化学等部门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铁在地壳中分布非常广泛,多数矿物都含有铁,所以六十年代中以后,Fe穆斯堡尔效应应用于矿物研究,十多年来发展很快,到现在,Fe穆斯堡尔效应已成为矿物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新近矿物穆斯堡尔谱学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1.用穆斯堡尔方法测定矿物中阳离子位置分布矿物中阳离子位置分布和有序—无序现象是矿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穆斯堡尔方法,为研究矿物中Fe~(2+)—Mg~(2+)位置分布及有序—无序现象提供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并将  相似文献   

14.
穆斯堡尔效应是一种无反冲的核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它是1958年由穆斯堡尔(R.L.M(?)ssbauer)发现的。由于穆斯堡尔效应产生的γ射线共振吸收谱线的能量宽度接近原子核能级的自然线宽,以及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或散射)对γ射线能量变化十分灵敏,因此,可以把共振吸收的原子核当做灵敏的探针,测量固体中有关的原子核与核所在位置上固体的化学环境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近些年来,穆斯堡尔效应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矿物学的研究中来,穆斯堡尔谱仪已成为这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由于铁元素分布的广泛性和化学反应的活泼性,它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意义。与其他多种方法相比较,穆斯堡尔技术是铁元素化学种检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铁元素化学种在相关表生坩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滑坡带地球化学、湖泊沉积环境、岩石光谱特征、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及其环境修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云南镇沅金矿煌斑岩的蚀变流体特征黄智龙,王联魁,朱成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云南镇沅,煌斑岩,蚀交流体,元素迁移煌斑岩为易受蚀变的一种岩石,国外报道的许多能代表原生岩浆...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火山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北部火山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梅厚钧,杨学昌,李荪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GuangzhouInstituteofGeologyandNewTechnology,CAAS)(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是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方向的基础科学研究所。在科学院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中,以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为基础,从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整建制调入部分研究室、学科和主要学...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广东省科协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际大陆火山作用学术研讨会”(IAVCEI 2006),将于2006年5月14~18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20.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冯璜张惠芬郭九皋王辅亚王德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胡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南京210093)关键词硅藻土核磁共振微结构硅藻土轻质、吸附性强和对热、电、声极差的传导性,使其能广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