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19,(4):550-555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50-555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阿右旗卡休他他铁金矿床属于夕卡岩-热液叠加型矿床。特定岩性、岩浆岩、构造是形成该种类型矿床的基本条件: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控制矿床的产出部位,岩体接触带的夕卡岩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分布范围,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带则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形态。铁矿化产于中基性岩体和围岩接触的夕卡岩带中,金矿体产在富铁矿体及其附近的夕卡岩中,金矿和铁矿是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可能形成于海西中期。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照壁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找矿标志。研究发现:照壁山铁矿主要产于石炭系土坡组和臭牛沟组的砂岩、粉砂岩中,矿体主要沿着近EW向的断裂和裂隙分布,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具有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2中类型,围岩蚀变表现为硅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较强;铁矿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近EW向的构造破碎带、弧形构造的扩容带、层间裂隙以及"硅钙面"附近是寻找铁矿的有利部位,在其深部还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2含量小于1.72%,Al2O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相似文献   

7.
新平县好木冲铁矿矿体呈似层状、大型透镜状,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与富良棚组在之间的断层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碳酸盐岩及火山碎屑岩。矿体受岩性、构造、岩浆岩三重因素控制,形成矿体+构造+岩体三位一体的格局,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和表生富集等不同的成矿作用和成矿阶段,属沉积—改造型矿床。矿区找矿标志明显,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矿床成因类型的建立是成因分类的基础,也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试图从磁铁矿的成因方面讨论一个产于闪长岩体附近蛇纹岩中,但不属于接触交代和岩浆成因的特殊铁矿类型一一铜厂式铁矿,即与元古界(钙)镁硅酸盐岩有关的火山沉积受变质型矿床。一、地质概况铜厂铁矿分布在陕西勉(县)—略(阳)—阳(平关)三角地带。区内广布的元古界碧口群细碧岩一角斑岩系构成基底,其盖层为含藻类化石的震旦系(南方震旦),泥盆系及石炭系等。岩浆活动频繁,尤以超基性岩更为发育。构造以复式褶皱和走向断裂为主,常形成区  相似文献   

9.
茶洞矿区位于北东向吴川-四会大断裂北端与东西向贵子-挞石弧形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断裂带及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分布。是区域上非常有利的构造成矿部位,成矿条件优越。本文主要结合该区地质勘查成果,简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矿床成因。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规模、产状、形态的主要因素,并为含矿溶液的活动和充填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矿区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其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带型银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0-30
茶洞矿区位于北东向吴川-四会大断裂北端与东西向贵子-挞石弧形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断裂带及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分布。是区域上非常有利的构造成矿部位,成矿条件优越。本文主要结合该区地质勘查成果,简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矿床成因。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规模、产状、形态的主要因素,并为含矿溶液的活动和充填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矿区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其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带型银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1.
腾冲铜厂山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绍军 《云南地质》2003,22(2):170-175
腾冲西北部滇滩—燕洞一带,燕山晚期花岗岩活动强烈,矽卡岩型矿床发育,形成众多铁、铜、铅、锌矽卡岩型矿床,是腾冲西北部重要成矿区,本文介绍的腾冲铜厂山矽卡岩型铅锌矿即是其中之一。矿床形成与燕山晚期黑云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矿体位于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地层、岩石、构造对矽卡岩及矿体都有控制作用。最后提出矿床成因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超贫铁矿找矿和勘查评价过程中,对大泉眼钛磁铁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该矿床是由于多期岩浆作用形成的,为今后深入研究该类矿床成矿机制提出了初步看法.文章指出,大泉眼构造是矿区内多期成矿作用控矿场所,舍铁建造的存在、太古宙及早-中侏罗世岩浆侵入作用是矿区内成矿不可或缺的地层、侵入岩及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爱林铁矿区内仅发育一条矿体,属小型矿山.矿石类型为磁铁石英岩型,矿体赋存于鞍山群地层捕掳体中,属层控矿床.控矿构造为爱林至蜂蜜沟复背斜,矿体发育于其南翼.由于缺少大规模容矿构造,该矿区不具备成大矿、富矿的构造条件.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与该矿床的形成直接相关,尤其是吕梁期混合岩化作用对铁矿的富集和重结晶起到积极作用.矿床成因为典型的沉积变质型,即鞍山式铁矿.  相似文献   

14.
铜厂铜-铁矿床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限制了其成矿模式的建立以及进一步的找矿实践. 利用黄铜矿Re-Os同位素对该矿床进行定年,并利用LA-MC-ICP-MS技术对黄铜矿、黄铁矿及磁黄铁矿等硫化物开展原位硫同位素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5件黄铜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84±34 Ma(MSWD=8.7),表明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 铜厂铜-铁矿床上部铜矿床中黄铜矿(+9.75‰~+13.1‰)和黄铁矿(+9.22‰~+13.9‰)的δ34S值略高于下部铁矿床中黄铜矿(+8.66‰~+10.9‰)、黄铁矿(+8.85‰~+11.0‰)和磁黄铁矿(+7.93‰~+9.28‰). 计算得到早期成矿热液的δ34S∑S值约为+10.6‰,晚期成矿热液的δ34S∑S值约为+12.3‰,说明矿床硫是地幔硫混染海水硫形成的,热化学还原在海水硫酸盐还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可分为两期:新元古代晋宁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导致勉略宁地区发生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富含Fe、Cu的初始矿源层;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大陆边缘持续的裂解和裂陷形成勉略海槽并导致强烈的岩浆活动,富含挥发分及硫的岩浆热液混合海水硫,并从细碧岩中萃取Fe、Cu等成矿物质,早期成矿热液在铜厂地区深部形成铁矿床,随着磁铁矿和硫化物的沉淀,成矿热液演化到晚期阶段并沿断裂构造带向上运移,在铜厂地区浅部形成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位于巩乃斯石炭纪裂谷带东端楔形尖灭部位,矿体受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灰岩与华力西中期石英二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矿区内存在一个从基性→酸性,从橄榄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霏细岩(流纹岩)演化的火山熔岩系列,同时发育大量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构成大哈拉军山组主体地层,为备战铁矿成矿的最有利层位.矿区南北两侧均为近EW向断裂构造,具压扭性质,是一个长期活动的构造薄弱带,有利于火山活动及岩浆岩侵入.从矿床地质特征出发,概括了该矿床的基本控矿因素,为下一步该类型铁矿床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弧形构造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弧形构造是造山带中一种常见的构造样式,弧形构造带的形成过程对于揭示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弧形构造在平面上通常表现为平行型、汇聚型、发散型、截切型和混杂型5种类型。依据弧形构造带运动史和是否弯曲旋转,弧形构造带可分为原始弧、渐进弧与次级弧3类运动学模型。弧形构造带的形成主要与边缘地形、刚性块体阻挡、地层厚度与拆离层滑脱程度差异、走滑断层等地质条件,运动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和多期次构造运动叠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阿尔金构造带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在开展矿产调查中发现了长青铁矿。该铁矿位于阿尔金构造带的中西部,赋存于长沙沟超镁铁质岩中,其分布范围受超镁铁质岩的控制。为扩大找矿成果,继续寻找同类型铁矿,通过对矿区岩石组成、构造变形、矿化蚀变带分布特征、磁铁矿化蚀变带规模、分布及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规律等矿体特征以及矿石质量特征、围岩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了该矿床属于岩浆晚期分异类型并受阿尔金断裂多期改造的特点,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在该区进一步寻找该类型铁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笔者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万象省赛宋文县爬立山铁矿区开展铁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项目成果为基础,对爬立山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力西期为老挝川圹—长山构造带重要的富铁矿成矿期.爬立山铁矿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与中—上泥盆统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区矽卡岩发育,已发现的10个原生铁矿体均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与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中.矿体形态、产状的变化受矽卡岩体控制.爬立山铁矿为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中的中高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该矿为产于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的矽卡岩、矽卡岩化砂岩和大理岩中的大型铁矿床.在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巨大.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矿区泥盆系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钙质砂岩层位及北东、北北西向及北西向断层破碎带的控制.容矿岩石主要为中—上泥盆统矽卡岩、矽卡岩化灰岩、大理岩和钙质砂岩.矿石矿物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次为褐铁矿及少量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地层、花岗闪长岩的侵入、北西向老挝川圹—长山构造带断层的多期次活动及其后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北东向断层和东西向断层是区内矽卡岩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在综合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和磁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主要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提出矿区磁异常深部及外围尚有矽卡型铁矿找矿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资料.为老挝川圹—长山成矿带富铁矿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董连慧,2011)。敦德铁锌矿作为阿吾拉勒"四大铁矿"之一,它具有与其它矿床不同的特征,是唯一的一个具有共生锌元素、伴生金元素的大型铁矿床。本文拟对敦德铁锌矿构造背景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分析,初步总结成矿模式,探讨矿床成因。1构造背景敦德矿区位于伊宁-中天山地块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带内,北以博洛科努南坡断裂与博洛克努  相似文献   

20.
崔伟 《地质与勘探》2022,58(5):989-1000
铁矿是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冀东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亟待深入开展冀东地区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本文在近年来冀东地区找矿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体系,系统归纳冀东铁矿床特征,共划分5个成矿区带,分析了本区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含铁建造、变质变形空间分带规律及控矿构造特征,并总结该地区矿床成矿规律。提出滦县滦南铁矿成矿区带成矿构造受背形和断裂构造共同控制的观点,指出冀东地区“就矿找矿”预测要素可简化为矿体控制程度和地球物理标志两大类。认为冀东铁矿地质工作程度高,进一步找矿的2个主要方向:一是已有大中型矿山深部和外围“就矿找矿”,预测其仍有较大资源潜力;二是迁安铁矿成矿区带第三层硅铁建造,属新发现的成矿空间,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