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物理、化学、生物和药物等方法综合系统地处理对虾育苗用水:1)澄清海水,用10~20 mg/L生石灰调节酸碱度;2)在沉淀海水中泼洒沸石粉30~50 mg/L,去除或降低总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3)用15~23 mL/m3甲醛消毒海水,杀除海水病原体;4)用棉花、过滤袋双层过滤,减少微细悬浮物及有害生物;5)育苗池投放水质改良剂及有益微生物制剂,维持稳定良好的水质,确保幼体正常生长。结果:对虾出苗率提高30%~100%。  相似文献   

2.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无节幼体分别以浓缩小球藻、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强化后,投喂龙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仔稚鱼,研究不同强化剂对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强化剂强化后的生物饵料均可显著提高龙虎斑仔稚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鱼体粗脂肪含量以及肠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海鱼油组仔稚鱼存活率最高,浓缩小球藻可以显著提高胃、肠蛋白酶活性和鱼体粗蛋白含量,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可以显著提高肠脂肪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3种强化剂各具优点,均可用于龙虎斑仔稚鱼生物饵料的强化,尤其以深海鱼油提高存活率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在常规育苗中,往往出现成活率很低,育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幼体抗逆能力弱,易感染疾病所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寻求新的高效的育苗方法,提高育苗效果,于1997年2月15日至4月10日在湛江市南三镇调东虾苗场进行斑节对虾激光育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激光育苗的机理生物体经激光照射可改变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变生物细胞的遗传性,定向地创造动、植物新品种。激光辐射能影响卵子的通透性,提高卵子受精率,促进胚胎发育;激光辐射能加强精子的活力,增加精子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激光辐射能促进幼体发育,能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处理温度对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波纹龙虾(P. homarus)和杂色龙虾(P. versicolor)长途运输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冰块梯度降温的方法,将从斯里兰卡收购的锦绣龙虾、波纹龙虾和杂色龙虾依不同规格(0.1~0.2、0.2~0.5、0.5 kg以上)分别按5℃/h降温至25、20、18、15、12℃,并进行长途运输。【结果】1)12℃处理组的龙虾存活率最高,达95.42%,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P 0.05);2)经12~25℃温度处理后,锦绣龙虾的存活率总体上高于其他龙虾,更有利于长途保活运输;3)随着龙虾规格增大,存活率呈增加趋势(P 0.05);4)处理温度对龙虾长途运输存活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龙虾种类对运输存活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规格对龙虾运输存活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0.05);温度×种类、温度×规格和种类×规格的一级互作以及温度×种类×规格的二级互作对龙虾存活率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5)暂养可提高龙虾长途运输的存活率,暂养时间宜在18 h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罗勒精油对运前暂养胁迫下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i♀×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石斑鱼保活运输应激缓解技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罗勒精油的暂养浓度与暂养时间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的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暂养时间下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能显著延长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P <0.05),延长5.7 h,保活时间为(19.7±0.5)h;暂养24 h处理组的石斑鱼无水保活15 h时存活率仍能保持1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组石斑鱼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尿素氮浓度以及乳酸脱氢酶酶活力显著降低(P <0.05),谷草转氨酶酶活力上升速率减缓,石斑鱼肝脏与脑部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热休克蛋白70的释放显著增加(P <0.05),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脑部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与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的上升趋势减缓,暂养过程血清中葡萄糖消耗速率减缓,肝脏...  相似文献   

6.
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芽孢杆菌制剂;将芽孢杆菌制剂与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益生菌制剂;将分别用3种芽孢杆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将分别用5种益生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在饲料中分别添加4种益生菌制剂(活菌为2×10~7 cfu/g),研究4种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组的促生长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组,以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促生长效果为最佳(P0.05);2)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维持对虾养殖水体p H值、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稳定(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对水质的改良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P0.05);3)用1×10~8 cfu/m L的哈维氏弧菌(Vibro harveyi)菌液浴浸泡凡纳滨对虾10 d,凡纳滨对虾的累计死亡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1.11%)、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5.56%)、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组(37.78%)、芽孢杆菌制剂组(44.44%)、对照组(93.33%)。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指标、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温度对无水保活香港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存活状态、微生物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在4℃、10℃和15℃条件下保活不同时间的牡蛎存活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条件下保活9 d后牡蛎存活率仍可达到95%,高于10℃和15℃的存活率;在保活前期,牡蛎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数变化不大,当4℃保活6 d后,10℃保活5 d后和15℃保活4 d后微生物数量急剧上升,超过了国际微生物标准委员会新鲜双壳贝类的微生物限量标准;在保活过程中,牡蛎的水分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 0.05),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稍有下降,而脂肪含量和糖原含量则消耗较多,乳酸含量逐渐上升;与4℃相比,10℃和15℃条件下保活的牡蛎脂肪和糖原的消耗更多。【结论】4℃条件下牡蛎保活时间更长,营养物质损失相对较低,更利于牡蛎保活流通。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 1 998年和 1 999年连续用轮虫代替部分配合饲料进行斑节对虾育苗 ,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将我们其中一批育苗的做法、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育苗时间和地点于 1 999年 2月 2 3日至 4月 1 6日 ,在湛江市南三镇地聚中村虾苗场进行。1 .2 生产用幼体取自从新加坡进口的斑节对虾亲虾经培育产卵孵化所得。1 .3 生产用轮虫褶皱臂尾轮虫。1 .4 生产用水取自然海水 ,不经药物处理 ,经沙滤后使用。海水相对密度 1 .0 1 9~ 1 .0 2 0 ,p H值 8.2。1 .5 生产条件用于轮虫育苗的对虾育苗池 1 2个、每个 40 m3,共 480 m3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定向培养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的养殖水体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早期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波吉卵囊藻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以消毒海水中接种波吉卵囊藻为实验组,以未接种的为对照组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养殖桶中,养殖20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解剖取肝胰腺和鳃测定抗氧化指标,取肠道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定和分析。【结果】1)定培波吉卵囊藻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提高了对虾的肝体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 <0.01),鳃中的谷胱甘肽(GS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也有显著升高(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肠道菌群的Shannon和Chao 1指数显著降低(P <0.05),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 <0.05),有益菌红杆菌科丰度增加,有害...  相似文献   

10.
在以鱼粉、豆粕、棉籽粕和双低菜籽粕为蛋白源的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1 000 IU/kg和复合酶制剂400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02±0.01)g的黄颡鱼稚鱼56 d,探讨外源酶制剂对稚鱼消化酶活性、消化率及粪便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二实验组稚鱼胃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植酸酶组稚鱼肠道蛋白酶、胃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酸酶组稚鱼对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总能、灰分和磷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灰分和磷表观消化率也高于复合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酶组稚鱼对饲料粗脂肪、总能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稚鱼粪便氮含量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酸酶组稚鱼粪便磷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稚鱼实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消化道消化酶活性,提高其对饲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减少粪便磷排放。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控温,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rhromis niloticus)幼鱼实施34℃持续高温处理,研究持续高温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消化酶和溶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溶菌酶活力影响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进,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菌酶活力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持续高温能一定程度地提高罗非鱼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及响应曲面法研究吉富罗非鱼仔鱼开口率与温度和盐度的量化关系,预实验确定温度范围为20~34℃,盐度为2~10,通过模型优化确定初孵仔鱼从出膜到开口这一阶段最适温度和盐度组合。结果表明,温度对仔鱼的开口率(First feeding rate,FFR)的一次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度对仔鱼开口率的一次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和盐度的交互作用对开口率的影响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对仔鱼开口率的二次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度对仔鱼开口率的二次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对开口率的影响较盐度更重要。建立开口率对温度和盐度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为0.986 1,矫正决定系数为0.972 1,预测决定系数为0.911 2,表明所建模型拟合度极高,且可通过温度和盐度预测罗非鱼仔鱼的开口率。对模型方程优化的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盐度为5时,罗非鱼仔鱼的开口率达到最大值87.97%,可靠性达到0.97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pH对大菱鲆(Scophthal musximus)幼鱼生长及一般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段内,饲料利用率(FCR)总是随环境pH升高而呈上升趋势,特定生长率(SGR)及增重率(WGR)随环境DH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时间段,pH83与pH88组的FCR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GR、WGR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鱼体水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pH63组的脂肪含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6.8至7.3之间时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pH78至8.8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含量在pH6.3至7.3之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7.8至88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灰分含量在DH6.3至7.3之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7.8至88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水环境pH在6.3~7.3范围内有利于大菱鲆幼鱼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选取1 日龄乌鬃鹅300 只,随机分成5 组,对照组(A)用基础饲粮饲养,实验组B~E 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质量分数1%(B 组)、2%(C 组)、3%(D 组)、4%(E 组)的螺旋藻,实验期6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螺旋藻对乌鬃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腹脂率和肌肉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生长指标和全净膛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2%C 组和3% D 组的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 E 组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肌肉的粗蛋白质(CP)含量E〉D〉C〉B〉A,粗脂肪(EE)含量E〉A〉B〉C〉D;所测得的17 种氨基酸中,包括含有人体必需的7 种氨基酸(EAA)和2 种半必需氨基酸(HEAA);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最高的是赖氨酸(Lys),实验组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添加2%~3%(w)的螺旋藻对生长性能有显著差异(P〈0.05),对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有所改善;从肌肉EAAI 来看,添加螺旋藻后的肌肉蛋白质品质优于不添加螺旋藻的对照组.建议饲粮中螺旋藻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2%.  相似文献   

15.
南海海域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体期Z1和Z2投喂扁藻和轮虫,Z2后期开始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投喂,Z3后用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大眼幼体用不同饵料培育,进行南海海域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结果表明:溞状幼体平均成活率为15.3%;Z2变态为Z3、Z4变态为M为溞状幼体培育的敏感期,幼体的阶段成活率较低;以卤虫无节幼体、冰冻卤虫成虫、活卤虫成虫为饵料,均能使培育大眼幼体至幼蟹,其中活卤虫成虫投喂、加防残网片培育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16.
3种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褐点石斑鱼幼鱼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D1组),用豆粕替代10%、20%的鱼粉(D2、D3组),玉米蛋白粉替代10%的鱼粉(D4组),啤酒酵母替代10%的鱼粉(D5组),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研究不同蛋白源替代饲料中的鱼粉对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投喂56 d后,D5组终末体质量显著小于D1组和D2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1组和D2组实验鱼体质量与D5组差异显著(p<0.05).D3组血红蛋白浓度、血栓细胞密度和平均血栓细胞体积显著低于D1组(p<0.05), D4组实验鱼嗜中性粒细胞密度和巨大不成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D1组(p<0.05).D3组实验鱼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D1、D4组(p<0.05),D3组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D1组(p<0.05),D3组白球蛋白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3组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D1组(p<0.05),D2、D3、D5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D1、D4组(p<0.05);D5组肌酐含量显著低于D1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酵母蛋白替代饲料中10%的鱼粉对实验鱼的生长和生理状态均产生不良影响,不适于作为褐点石斑鱼幼鱼饲料的鱼粉替代物;玉米蛋白粉和豆粕蛋白可以作为褐点石斑鱼幼鱼饲料中鱼粉的替代物,但替代比例玉米蛋白粉不宜超过10%,而豆粕蛋白的替代比例应小于20%.  相似文献   

17.
三丁基锡对罗氏沼虾血清中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在含0.1、0.2、0.4 mg/L三丁基锡(TBT)的水体中浸浴48 h,检测TBT对罗氏沼虾血清中部分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2 h内高剂量(0.4 mg/L)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48 h时,诱导作用逐步解除;12 h内各剂量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表现抑制效应,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在48 h时TBT对ACP表现为诱导效应,酶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0.1 mg/L)TBT对罗氏沼虾血清中AKP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0.2 mg/L)和高剂量组(0.4 mg/L)AKP活力表现为先抑制后逐渐转为诱导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小球藻(Chlorella sp. CHX-1)为实验材料,采用外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法(CCC)研究了温度(16~34 ℃)和盐度(15~45)对小球藻生长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温度与盐度的-次、二次效应对小球藻比生长速率都有极显著影响(P 〈 0.01),温度、盐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小球藻比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 〈 0.05),温度的效应大于盐度的效应.响应曲面法分析发现,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升高,小球藻的比生长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建立小球藻生长与温度、盐度的回归模型方程,该模型的决定系数0.991 7,矫正决定系数0.985 8,表明模型的拟合度极高;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0.949 8,可用于预测小球藻比生长速率的变化.通过模型优化和验证实验,得到在温度、盐度组合为25.9 ℃/28.4 时,小球藻比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0.652,满意度为0.98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亚硝酸盐氮对红鳍东方[鱼屯](Takifugu rubripes)(95~9.8g)的急性毒性及对部分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实验中,亚硝酸盐氮对红鳍东方[鱼屯]的24、48、72和96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0188、19057、17109、15925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592mg/L;在亚急性毒性实验中,当红鳍东方纯分别在5.3、106,159、212mg/L亚硝酸盐氮中暴露4周时,其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升高均被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亚硝酸盐氮会对鱼体的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