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87年12月,地级黄山市成立以来,一场源自对徽州改名黄山是否妥当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文化、历史、地理、旅游界的人士对黄山市的区划、地名现状所起的批判之声响至今日而不绝。1994年,当荆州市被改名荆沙后,由于一场对于荆州地名复归的讨论使得在两年后“荆州”之名又重新出现在地图上。“徽州”之名所产生的影响是决不逊于荆州的,但对于黄山改名徽州的争论至今已持续了16年之久,却还是未见黄山有重新改名徽州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黄山一名专指黄山,这是地名的排他性。黄山在哪儿,哪儿就是黄山,这是地名的指位性;黄山在太平县,太平县可以改为黄山市。  相似文献   

3.
地名拾零     
《中国地名》2011,(2):80-80
黄山与黄山市为何不在一地?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日:“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从来没去过黄山的人一定会认为,只要到了黄山市就到了黄山脚下。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大错特错。殊不知,黄山市与黄山风景区还60公里之遥。为何二者不在一处呢?谈到这个问题,还得从地名的变更说起。  相似文献   

4.
“南阳”这一地名在《史记》中共出现47次(见嵇超等编《史记地名索引》)。从空间上看,这47个“南阳”往往是同名异地;从时间上看,均为从春秋到西汉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跨度中的古地名,而且一部分地名随历史发展而湮废不存,另一部分则沿用至今,但其地域范围又有变迁。这样一来,就会给今天的读史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诸多不便,乃至影响了对史实的理解,因此有必要一一释之。  相似文献   

5.
地名一向被喻为“本地人的脸”。自1977年以来,我国在“地名标准化”、“地名单一罗马化”、“地名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地方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并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地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对地名的约束,地名的标准化似乎不该出什么问题,但它却偏偏不那么“顺溜”,在地名管…  相似文献   

6.
徽州改名(大)黄山之荒唐之举,引起全国上下惊奇和议论纷纷。看了《中国方域》2003年第5期发表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晖义正辞严、一片丹心的《徽州改名黄山之谜》一文之后,心潮起伏,久久难平……我们都是历史见证人,曾对黄山与徽州地区进行过采访,亲眼目睹和调查了徽州改名(大)黄山市的前前后后,并且一直密切关注着各方面对  相似文献   

7.
文际平 《中国地名》2011,(10):56-57
2011年7月16日。《佛山日报》刊登了招泽江“地名岂能随意用字”一文,读后颇有感触。招文以佛山“上朗村招永思堂族谱”、“下朗村明礼堂《朗月边招氏家谱》”等为例,力证朗边、上朗、下朗为地名的标准用字,断言目前佛山通行的“上塱、下塱”属于不规范用字。主张将上塱、下塱及相关地名塱沙路、塱宝西路、塱宝中路等加以规范,将“塱”更正为“朗”。笔者十分赞同招先生关于规范地名用字的建议,然而,对于更“塱”作“朗”的意见却持异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历史中,有的地方名称虽然相同,但所指的地方并不一样。这种“同名异地”的现象,在阅读古书时要特别留意。东汉以河南洛阳为都城,当时人们称洛阳为“东京”,东汉文学家张衡所作的《东京赋》,就是以洛阳为描述对象的。到了北宋,以河南开封为都城,也称为“东京”。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作者追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盛景况之作。曾经风靡港澳及内地的电视剧《包青天》有《五鼠闹东京》,其中的”东京”也是指北宋的都城开封。可见,东汉和北宋都有“东京”之地名,而所指之处有异…  相似文献   

9.
张晔 《地理教学》1995,(6):38-39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北部,距屯溪约60公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154平方公里的精华部分辟为风景名胜区。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199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因山色黑而有光泽.占称黟山。  相似文献   

10.
地名规划“大名片”自有大文章张帆孙村村委会规划办公室主任指着墙上的《孙村标准地名图》兴奋地说:“要是在几个月前,我很难准确地说清我的家庭地址,现在不同了,我家就在这儿──孙村文德街文德10巷8号。这就是我们搞了地名规划后带来的变化。”孙村位于石家庄市...  相似文献   

11.
新近出台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地名管理的各项行政职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此,笔者仅对加强标准地名使用的监督检查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横断山脉”一词,在文献中究竟从何缘起,如何解释,一向模糊不清。笔者为此查阅了有关文献,试图整理出一个头绪,作为地名研究的一例。不当之处,谨请指正, “横断山脉”一词,最早出现于邹代钧撰写的《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讲义》(1900—1901)中。在该讲义第一卷“亚细亚总论”中,言及昆仑山脉“一入中国本部,分南北两干连亘于大江南北,其脉延长而连于本部之地体,其接南岭之西部而当西藏之处,则山脉分向南北,名曰横断山脉。”又:“阿尔泰山系与希马刺亚山系间之高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动我国的地名摄影工作,提高全国地名摄影水平,由“中国新闻摄影协会”、《摄影与摄像》杂志社、《中国地名》杂 志社、奎屯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奎屯杯”全国地名摄影比赛。奎屯市位于乌鲁木齐西253公里,交通便利、工业发达、能源 充足、社会稳定,是自治区第一个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明星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值《中国地名》刊出百期,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之耐,我怀着无比的激情,向贵刊表示热烈的祝贺! 百期岁月路漫漫。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地上热火朝天地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地名普查,此间辽宁省地名委的领导远见卓识地酝酿、创办《地名丛刊》(后称<中国地名>),时任秘书长、总编辑的邱洪章同志在试刊时,从电话中和我交谈。喜讯使我兴奋不已,即函祝贺,表达了我“热切的期望,遥远的祝愿”的心情。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国地名》已刊百期,近20年的悠悠岁月,世事沧桑,许多“老地名”因工作需要或退休离开了地名工作岗位。萧福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从古至今地名与楹联、书法艺术函切联系在一起。一些文人墨客和广大群众用地名、景物名和人名巧妙地组成楹联,或悬挂、或镌刻、如髹碧漆、或鎏金彩于亭轩下,楹柱间,山石上,水涯边,其文词或奥、或壮丽,其书法或古朴、或飞动,装点着锦绣江山。特别是一些“嵌名联”别有风趣。我是地名、楹联、书法爱好者,在业余时间.除了结合学习,研究撰写有关地名、楹联等一些文章(公开出版了《新春联》、《古今对联故事选》、《楹联写作与欣赏》、《蹊径集─我的自学楹联之路》、《辽宁名胜新楹联选》、《竹吟堂楹联点评》等十几部专著)…  相似文献   

16.
薛光 《中国方域》2004,(2):35-37
近来,南京的《金陵晚报》登载了关于“拯救南京老地名”的系列报道,称15年来有180多条“老地名”从地图上消失;从2001年以来,新地名则以每年200条左右的速度直线递增。紧接着,又适时将报道转移到开展“评选十大遗憾消失地名”的活动上来。由于关系老百姓身边的事,引起不少市民极大关注,产生了热烈反响,很多地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地名工作,把地名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康炳超副局长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区划地名科科长闵华等一班人,不畏坚难、艰苦创业在地名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名列湖北省前茅。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地名命名中出现了“大洋古怪”、“崇洋”、“西化”擅自命名、地名无形资产的利用等问题,市地名委员会果敢决策、大胆实践、勇于突破,适时对市《地名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修改;有效地偿试了政企联姻、拍卖路桥名一系列工作。经验之独到、元丰富,法规操作性强,值得借鉴。 充实、修改《地名管…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五一”黄金旅游周,笔者赴河南游览洛阳龙门石窟、济源王屋山风景名胜区后,专程自济源前往山西阳城县,观光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近阅《中国方域》(2004年第3期)其封面至封底四个版面的“皇城相府”景观系列彩照,不禁触景生情,总想写点什么,以弥不枉此行。想来想去,还是从地名与旅游的学术角度着笔,题目权且就叫——“皇城村”名称寻脉追踪。  相似文献   

19.
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曾风靡一时。该剧不仅情节感人,而且威虎山和夹皮沟这两个地名琢磨起来也很有趣味。 威虎山和夹皮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海林市,地理上属张广才岭。威虎山,据《海林林业局志》记载,原名迷魂阵,海拔784米。后来,曲波写《林海雪原》时,将此虚拟的“威虎山”响亮起来,以致最后压倒并取代了本名“迷魂阵”。这可以说是地名演  相似文献   

20.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地理学习中属于识记的地名很多,命名繁杂,强记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有些地名忘了又记,记了又忘,让人发“愁”。然而我们若展开想象,巧记地名,可以调剂学习情绪,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实践中,笔者启发学生充分想象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