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领会学习内容、在活动中渗透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为此,笔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初中地理课程的六大理念: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③改变地理学习方式;④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⑥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势必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整体,不可偏重或分离。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学理念必然给地理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评价一堂课、怎样的课才是真正落实新理念的好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思考,笔以为初中地理课堂评价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1.学什么 初中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回答了初中学生学习地理内容的生活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4.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不同点之一,表现在地理事实多一些,地理原理少一些。也就是常说的初中地理多讲“有什么”,高中地理多讲“为什么”。初中地理大量的“有什么”,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自身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的才艺,尽可能使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幽默,使学生爱屋及乌、爱我及“地”。比如,学习第二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我把我写得“中国地形赞”投影出来,用于新课导人和课堂小结。  相似文献   

5.
常珊珊  刘璇 《地理教学》2023,(22):28-32
本文解析了初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内涵,采用“目标—结构法”构建了初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维与认知”“行动与应用”“思想与观念”三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并界定了二级指标的内涵,最后提出了该指标体系在初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各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材相继出版,其编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加大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通常在教材中用“活动”二字的图标来说明,用区别于课文系统的格式来表示)。  相似文献   

7.
浅谈地理兴趣教学俞晖(福州第三十八中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地理似乎可有可无,学好学坏无所谓。因此,如何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达到“我爱学”的境界,是值得地理教师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初中地理教材在“区域地理”的编写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安排了不同尺度的区域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然而,有些教师仍倾向以“先自然后人”的八股式进行国家地理的教学,这种“八股”式教学的熏复,势必削弱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笔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对此颇有感触,现将“巴西”一课教学中的反思和改进,与大家探讨磋商。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空间识别能力尤其弱。所以,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初中地理有关“地球”、“地图”、“地球的运动”等章节的内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以下方法对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类似概念"太多,教师不可回避;"类似概念"是初中地理课堂和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对待;"类似概念"容易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困惑,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怎样直面与解决"类似概念"的困惑,提出在教学实践中的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11.
“巴西”是大纲规定的世界地理分区重点学习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国家深入阐述地理环境特点与人地关系的范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新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初中地理新课程设置的核心。在初中地理新课程结构中,增加了大篇幅活动课的内容,为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健康发展个性,开辟了广阔的学习天地。  相似文献   

13.
丁焰更 《地理教学》2012,(15):27-28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扩招和当年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影响,日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专业教师少,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地理知识识记较多,学生学习时大多机械记忆,兴趣不佳;中考(不考地理)指挥棒又使很多初中学校对地理教学重视不够,学生感觉地理的学习不重要;九年级(初三)一学年不开设地理课,学生一年前的地理知汉印象日益“荒漠化,导致高一很多学生的地理基本素养儿近为零。以前人教版的老教材(2002年审核通过的,分必修上、下册)中第一篇为“致同学们”,而在新版(现行教材)中已删除(我觉得修订时还应加上)。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中的第一节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了解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与真实情境高度融合,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体验,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本文以初中地理“河流”单元为例,从预期学习结果、预设评价方式和单元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探究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做一做”、“想一想”,“读一读”是新编初中地理课本(人教版)中新设置的栏目,它克服了以往教材中课文、练习、图象三系统界线较分明,有机联系性不强的弱点,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智能启迪性强,利于教材整体功能的发挥。了解逸三耷栏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有极强的教学引领性。本文通过对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的评析,提出基于学习差异的中学地理“研学课堂”样态,旨在鼓励教师坚持原创试题,优化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李凤辉 《福建地理》2002,17(1):55-56,41
当前初中学生学习地理比较被动。本文对如何赋于地理教学新活动,培养学习新兴趣、新思维、新能力,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尝试,效果尚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活动有始动和定向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力,设疑作为激趣的一种手段已为广大教师所运用。然而怎样“设疑”才能使初中学生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动力,并在其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推动作用,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境往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初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锻炼了分析基本地理现象的能力,体验学习地理知识的整体过程,才能将学到的地理知识适当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地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学习“对自身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20.
征稿     
《地理教学》1995,(2):45-45
“初中地理”“高中地理”是本刊的两大主要栏目,其刊登的文章都是直接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服务。在全国地理课程教材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本刊决定加强这两个栏目,把它们办得更加生动活泌,贴近教学实际,增强期其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