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全省铁矿可归纳为5种成因类型,即沉积变质型铁矿、岩浆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和火山热液型铁矿。在对不同类型铁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全省铁矿的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河北省铁矿资源禀赋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矿勘查、开发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鲁西南单县地区赋存沉积变质型铁矿,近年来,该地区铁矿找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区内铁矿勘查工作,通过介绍单县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剖析大刘庄铁矿床、龙王庙铁矿的矿床特征,建立找矿标志,并对今后铁矿找矿方向进行研究。单县大刘庄、龙王庙铁矿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铁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铁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通过分析认为,区内的铁矿总体受山草峪组控制,构造、侵入岩对铁矿有破坏作用。经过对重磁测量成果分析,总体认为磁异常及其化极明显部位是区内铁矿勘查中最重要的指示标志,重力梯度带是铁矿赋存的重点位置。通过对以往勘查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辛羊庙异常区应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3.
沈其韩 《地质学报》2012,86(9):1331-1334
我国把受变质火山-沉积铁矿床总称为鞍山式铁矿或条带状铁矿,是各种类型铁矿中储量最大的一种,我国已探明铁矿总储量约600多亿吨,其中鞍山式铁矿约占铁矿总储量的48%,不少已被开采利用。其控制深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与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铁矿床、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等8个亚类。(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前寒武纪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其储量、矿产地和开采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最主要的是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亚类,是前寒武纪的特征类型,是仅发育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铁矿床。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形成于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最重要的形成时期,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50%,矿床类型是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陆块区和陆块边缘和内部的裂谷中,其成矿规模、成矿区域、成矿类型和成矿演化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5.
向缉熙 《地质论评》1959,19(5):195-199
安徽省马鞍山市,水陆交通极其方便。在市区南部,内生铁矿床分布极广,其中包括著名的凹山铁矿(凹山式铁矿代表)、南山铁矿(南山式铁矿代表)、大小东山铁矿、向山铁矿以及新发现的其他铁矿。本文只准备简单介绍一下凹山式铁矿(以凹山、大东山两铁矿为主)的主要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工业意义的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岩浆型铁矿,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矿,热液型铁矿和风化壳型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等。在地质普查勘探过程中,常常遇到的矿床类型,如沉积铁矿,岩浆型铁矿,热液型等铁矿床,由于矿石组成复杂,共生金属多,含有多种有害元素,粒度细小,或属新矿石类型又无现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铁矿资源特征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华北地质》2009,32(4):273-283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铁矿资源重要产地、铁矿石主要开采区和中国钢铁生产的重要分布区。区内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97.15亿吨,占中国总查明资源储量48.95%。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查明资源储量达235.25亿吨,占环渤海地区铁矿查明资源储量79.16%。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其中以BIF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8%,其次为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02%。本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8.06%。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4.84%和6.90%。区内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BIF型铁矿床,其次是接触交代型铁矿床。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对其它类型,如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铁矿等,进行地质找矿。本区铁矿有较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8.
彩石沟铁矿位于阿尔金北缘沟口泉地区,为2008年新发现的小型铁矿床.该铁矿层产于硅质岩中的含铁硅质岩建造.铁矿层、含铁硅质岩、硅质岩呈中薄层状互层产出,局部地段铁矿层较富集.通过分析研究该矿床地质和物性特征,结合已有铁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初步总结该矿床成因.认为彩石沟铁矿为阿尔金白尖山铁矿带西延.  相似文献   

9.
立足国内保障国家铁矿资源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铁矿床类型齐全,以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铁矿成矿潜力最大,但品位较低;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铁矿规模较小,但富矿较多;沉积型铁矿多为难选冶的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的成矿潜力很小。全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多属易选铁矿石类型,多分布于东部铁矿生产基地及其附近,如果铁矿石50%立足国内供应,则基础储量可以保障供应超过10年,还有大量资源量可以转化为基础储量,延长保障年限。中国还有大量铁矿点、矿化点有待进一步评价,有大量磁异常有待查证,已知铁矿区的深边部近年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西部地区铁矿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巨大,具有立足国内长期保障铁矿资源供应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骆少勇  周跃飞  刘星 《地学前缘》2020,27(5):218-226
通过在滇池开展原位实验,研究探讨了湖泊沉积物中磷灰石制约水铁矿分解和转化的机制,以及二者共存时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将水铁矿放置到沉积物中1个月,矿物保持稳定;放置时间达到3个月时,添加磷灰石实验中水铁矿发生了显著物相转变。冬天(12—2月)实验中,转化产物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为针铁矿+磁(赤)铁矿→针铁矿+纤铁矿→针铁矿;夏天(6—9月)实验中,转化产物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为针铁矿+纤铁矿+磁(赤)铁矿→针铁矿+纤铁矿→未转化。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冬天实验中生成的磁性铁氧化物为纳米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夏天实验中产生的则主要为纳米磁铁矿。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冬天表层实验样品具有较高P含量。分析表明的湖泊沉积物中磷灰石促进水铁矿转化的过程为:(1)微生物促进磷灰石溶解;(2)磷灰石溶解释放的P促进铁还原菌生长;(3)铁还原菌促进水铁矿还原;(4)水铁矿还原产生的溶解态Fe2+催化水铁矿向针铁矿、纤铁矿和磁铁矿转化。冬天及沉积氧化-还原界面最适宜磷灰石分解菌和铁还原菌生长,水铁矿的转化和P释放能力也更强,相应地内源磷释放的风险也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白云岩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的芦草组碳酸盐岩是盆地内重要的储集岩之一,碳酸盐岩中50%以上为白云岩。有纹层状白云岩和斑块状白云岩两种,前者白云石自形程度较好;后者白云石为含铁白云石交代方解石而成,铁白云石晶体粗大,自形程度差,其形成时间晚于纹层状铁白云石。白云岩的Mg/Ca值均小于1;Sr的含量为31×10^-6-527×10^-6,平均为217.8mg/kg;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18O差值大多数小于6%;芦草沟组膏岩并未普遍存在,盐度指数Z平均为124.43。通过对上述特征综合研究认为,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的芦草组白云岩为混合水成因,并建立了相应的白云石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盐田首次产出南极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石是极度干旱且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 于1963年在南极首次被发现, 并以发现地而被命名为南极石。在我国青海柴达木盆地, 也曾有发现南极石的报道。南极石化学式是CaCl2?6H2O, 可用来生产融雪剂, 干燥剂等, 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地区, 利用1940 m深处的地下氯化物型富钾油田水进行盐田蒸发试验, 于冬季得到了南极石矿物。通过偏光显微镜下鉴定、X光粉晶衍射及化学分析, 并参照前人矿物数据, 确定为南极石。以前没有关于人工产出南极石的报道, 这是首次在野外人工盐田条件下产出南极石, 这对认识南极石的自然产出及赋存气候环境条件, 对研究地区气候变化, 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勇  刘仕友  李洋森  李芳  周凡  付琛 《地球科学》2019,44(8):2619-2626
随着勘探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弱振幅反射特征的地层中寻找有利富含油气部位已成为新趋势.从乐东区已钻井岩石物理特征出发,通过对含气砂岩进行变孔隙度模拟发现,随着含气砂岩孔隙度不断增加,砂岩顶面叠后地震反射能量逐渐减弱,证实乐东区弱振幅也有可能为有利储层的表征;结合沉积韵律建立不同地层组合模型并提取其时频谱发现,时频特征方向性与地层组合有关,并且乐东区水道弱振幅与正旋回地层时频特征类似,水道内弱振幅为大套砂岩概率较大,钻井证实推测,说明该技术方法可靠,为乐东区深层油气勘探及钻探目标优选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4.
水库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库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基质释汞行为、汞释放对水体的影响、汞在水库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富集和水库对河流汞输送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期次流体活动在硬玉岩及后成合晶冠状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电子探针、显微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从微尺度角度重点对缅甸角闪石质硬玉岩中角闪石+铬硬玉+硬玉后成合晶冠状体的成分和结构羟基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后成合晶冠状体形成的流体组分较为复杂且形成过程是多阶段的;后成合晶冠状体的共生矿物组合不同,角闪石质硬玉岩中普遍发育角闪石+铬硬玉+硬玉化学成分环带;后成合晶冠状体中核部角闪石结构羟基含量较为均一,铬硬玉边缘至硬玉、硬玉晶粒中的结构羟基含量呈较为规律的递增趋势。核部角闪石中结构羟基均一且外层硬玉中结构羟基含量的变化规律表明缅甸硬玉岩中后成合晶冠状体的形成环境相对稳定,主要以多期次流体交代为主,未出现较大规模的动力变质作用。缅甸硬玉岩中后成合晶冠状体成分及水含量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解析该地区俯冲带流体参与硬玉岩交互作用的轨迹,从而为缅甸硬玉岩的成岩机制提供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16.
对北方干旱区表生介质(土壤或水质沉积物)中的金进行了7种存在形式的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自然金相为主(50%)以上,其次为水溶相、吸附相和有机相等。水溶相金在北方干旱气候带普遍存在,说明此自然景观区的金矿床,其表生介质中的金具有明显的溶解作用,呈水溶相金的形式进行迁移。当环境物化条件改变时,金沉淀形成局部富集。应用野外泡塑测金法,金异常衬度大、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7.
牛庄洼陷古近纪浊流沉积中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的陆相浊流沉积中发现了Paleodictyon遗迹化石,其形态特征几乎和深海分子相媲美,并且在该遗迹化石的宿主岩性中,还发现了可以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分子化石,说明研究区在古近纪曾发生过海侵或与海相关,这不仅为争论了20多年的“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是否发生过海侵”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突破口,同时对油气勘探方向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玉龙雪山冰川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独立性检验方法就ENSO事件对我国云南丽江地区降水、温度和冰川变化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丽江降水与ENSO事件有密切关系, MEI值为负时下一年降水量增加, MEI正值与下一年降水量减少相对应. 丽江气温与ENSO事件关系显著, MEI值为负时下一年气温降低, MEI正值与下一年气温增加对应. 利用夏季降水量和气温设计了冰川积累量指数并与MEI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当年MEI值与下一年的冰川积累指数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并影响未来的冰川的变化, MEI为正时冰川将会退缩, MEI值为负时冰川将会前进.  相似文献   

19.
史家沟组的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在系统梳理山东省史家沟组地层划分沿革的基础上,对蓬莱、长岛和无棣3个地区的11个史家沟组露头剖面进行系统采样,获取了14个K-Ar年龄和2个ESR年龄,通过与前人测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在山东境内仅在无棣碣石山(0.87 Ma)和蓬莱市北沟镇迎口山(1.51 Ma)出露有第四纪更新世玄武岩,其他测试年龄均为新近纪(9.24~5.02 Ma)。蓬莱和长岛地区的玄武岩地层多属中新世晚期(蓬莱北沟镇迎口山除外)尧山组,仅有少量属第四纪史家沟组。建议将无棣大山、蓬莱北林院迎口山区域玄武岩划为第四纪,其他区域出露的第四纪史家沟组划为新近纪。  相似文献   

20.
高玲  闫峻  李全忠  谢建成 《地质论评》2022,68(5):1820-1838
皖南地区花岗岩风化壳中稀土元素普遍富集,局部已成为矿床,其中,郎溪县姚村岩体风化壳富集程度较高。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表明,姚村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27. 9±1. 4 Ma,属于皖南地区燕山期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风化壳可细分为残坡积层(A)、强半风化层(C1)、过渡层(C2)、弱半风化层(C3)和基岩(D) 5层。稀土总量在纵向剖面上呈“波浪式”分布,各层稀土分布型式表现出对原岩的继承性。风化壳稀土配分型式与基岩一致, 富集LREE,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5. 6\],但总含量明显更高。基岩∑REE为338×10-6,半风化层∑REE最高达642×10-6,富集约两倍。风化壳物质由风化残余主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黏土矿物(高岭石、埃洛石、伊利石、三水铝石等)和副矿物(锆石、磷灰石、榍石等)等组成。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含量最高,指示风化壳发育不成熟。REE与埃洛石含量明显正相关,与其他黏土矿物关系不明显。(含)稀土矿物(尤其是榍石)对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贡献量超过 50%,其次为斜长石,是风化壳中REE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