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围填海海域使用后评估工作是国际上动态地对海洋工程进行监测管理方面应用较为成熟的一种管理方法。但在我国还处于空白。开展海域使用后评估工作,能够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海洋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管理水平,使资源更加合理利用和管理。文章对于指标的挑选是以合理的准则为基础的,先是进行了构建海域使用项目这一步骤,然后在对项目进行评估之后创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框架,从而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模型确定了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文章采用分项设计和定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预期目标、执行情况、社会影响、可持续性4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围填海项目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盘锦填海工程海域使用效益,通过采集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了盘锦典型填海项目—103#—104#通用泊位工程的相关数据,并对其开展了海域使用后评估。结果表明:103#—104#通用泊位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结果均为一般,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评估结果为较好,海域资源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评估结果为好,综合评估结果为一般。经济效益评估值不高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额较高,但收益不明显所致;社会效益评估值不高是由于项目对区域就业效果贡献较低所致;生态环境效益评估值不高是由于项目未开展生态空间建设、生态修复及海域环境动态监测等工作所致。根据评估结果,为103#—104#通用泊位工程的后续改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本研究为衡量与分析盘锦及其他填海工程海域科学配置海域资源和提高投资效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0,(8):4-5
<正>国家海洋局全面开展大连溢油污染海域生态环境评价国家海洋局7月30日在大连召开会议发布海洋系统应对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海上溢油处置工作基本结束,但对事故海域的监视监测工作仍将继续。目前,事故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海域招拍挂将成为海域使用权出让的重要形式,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是其基础性工作。文章设计建设填海造地用海一级市场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案例,利用不同评估方法对海域使用权价格进行评估,最后基于评估过程和结果对各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假设开发法理论成熟,能很好地体现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内涵,可作为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工作中最优选择的方法;成本法无法体现海域自然属性和其他影响因素对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影响,且待评估海域往往为裸海,尚未有实际成本发生,因此并不适用于海域一级市场评估;成本法不适用的根源在于其忽略海域增值收益,亟须在原有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海域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5.
海域评估不仅是保证海域有偿使用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工作,也是推动海域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技术依据。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我国海域评估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发展海域评估的战略选择和对策,对于亟须快速发展的海域市场和海域评估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域使用基准价是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科学制定的基础.以广东省各地级市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实例方式详细阐述了海域分等的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在借鉴土地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海域使用基准价的组成、计算思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不同海域类型的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方法体系,这对完善海域分等定级与海域基准价评估理论、科学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以确定海域使用金标准为主旨的海域资产评估工作,已成为海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由于海洋界的多数专家均已认同地租理论对海域评估的指导意义,弄清这一理论的内涵,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理论在海域评估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海域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而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是其基础工作。在诸多评估方法中,假设开发法把在开发和未开发海域假设为已完工状态而进行评估,非常适宜于当前海域市场化出让前的状态,已经成为目前海域使用权评估领域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文章选取A市游艇码头项目用海为例,利用假设开发法详细测算了该宗海域价格,并通过对测算过程和测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假设开发法在海域价格评估领域的应用及局限,对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态脆弱性评估理论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陆域生态脆弱性研究理论体系,探讨了海洋生态脆弱性的概念、内涵及评估方法,并以黄河口海域作为研究区域,分析其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开展海洋生态脆弱性评估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海域评估不仅是保证海域有偿使用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推动海域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技术依据。文章详细阐述成本法及其在海域资源一级市场价格评估中的测算过程,应用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法测算了当前交通运输用海的还原利率;并以嘉兴独山港区一宗交通运输用海为例,分析成本法在海域资源一级市场价格评估中的应用,探讨其适用性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克服局限性的建议。该研究对于我国开展海域资源一级市场使用权价格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文彬 《海岸工程》2011,30(1):61-67
海域使用论证项目用海风险是指项目用海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意外事故,对海洋功能或周边开发利用活动可能造成损害、破坏乃至毁灭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损害的程度.以福建省三都澳船厂项目为实例探讨了海域使用论证项目用海风险分析的意义、作用及要求.通过这些阐述有助于明确并重视"项目用海风险分析"的编写在整个论证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模糊网络耦合模型(Fuzzy-ANP)是一种兼顾数理性和系统性的社会效益评价工具,因其对不同评价指标相互影响的深度考量而被广泛运用于复杂社会工程项目的效益评价中。本文引入模糊网络耦合模型对舟山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进行评估,通过构建基础模型、优化指标体系、综合系统测评,最终形成对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总评(83.53分)。评价结果不仅能对项目整体社会效益作出判断,亦有益于项目后期维护实施及同类项目效益测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域使用后评估是近年来海洋发达国家在海洋工程管理方面应用较成熟的管理手段,其对海洋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总体评价,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部门的决策能力,对于海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此领域已有初步研究但刚刚起步,尚未结合实践建立起可遵循的海域使用后评估的完整工作流程,在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验证。文章构建包括围填海海域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海域空间开发利用情况、生态环境效益和管理要求执行情况5项指标在内的后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基于对各项指标的评估,建立围填海海域使用后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使后评估指标方法体系更具全面性、合理性、生态性和数据可获取性。  相似文献   

14.
海洋能调查与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完成我国近海海洋能调查与评价工作,分析了调查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性问题,说明了不同的调查方法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增加调查方案的相关性,是完成评价工作的重要保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科学合理的设计调查方案,是海洋能调查与评价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滨海核电厂环境功能区调整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核电站的建设导致电站附近海域现有使用功能与原有的环境功能出现矛盾,因此有必要进行环境功能区的调整。但由于核电发展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相关方面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因此在针对核电用海进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调整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问题,例如,混合区的确定问题、余氯和放射性废液的排放问题以及数值模拟的科学性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应的标准、规范提供依据,以便更好的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6.
吴霖  欧阳玉蓉  吴耀建  蔡灵  戴娟娟 《海洋通报》2021,40(6):601-608,682
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在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湿地等四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 表明,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在进行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时,基于修复目标和修复方法,评估指标选取虽各有侧重,但主要包括生物和生境状况两个方面.多数生态修复项目的 监测、评估都是在短期内进行的,缺乏长期、连续性监测,社会和经济相关指标的研究还相对较为缺乏.成效评估方法目前没有比较清晰、全面的分类.实际应用的评估方法较为单一,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揭示不够全面.建议未来应立足生态系统过程,加强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中长期成效评估,开展基于生态修复方式的成效评估,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效益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成效评估指标和方法的梳理,以期更好地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俊  刘鹏霞  张丽旭  李阳 《海洋学报》2009,31(1):99-105
基于2005年至2007年上海市陈行水库和青草沙水源地的监测资料,应用基于组合权重法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综合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权重法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简便、适用,利用样本信息较为全面,能够实现对水质客观、准确、量化的分类和排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围填海建设项目后评价既是项目周期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应作为强化项目用海事后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围填海项目后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在借鉴其他行业领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围填海管理实践,从建设过程后评价、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3个方面出发,建立了系统、量化的后评价体系,明确了指标含义与评价标准,优化了评价技术方法,为重大围填海项目和集中连片围填海区域的后评价提供了有参照价值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因建设需要,拟对钱塘江九溪岸段堤线进行调整。九溪岸段是钱塘江知名的观潮点之一,涌潮是该河段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减小堤线调整对涌潮景观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有限体积法的SCHISM三维涌潮模型,复演了九溪涌潮现象,提出了观潮区的涌潮高度、涌高明显的岸线长度和涌高明显的区域面积等三个综合评价指标,对堤线调整给涌潮带来的影响做出了评价。该研究对其他工程对钱塘江涌潮景观的影响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