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尼尔彗星 ,全称“C 1 999LinearS4”彗星 ,或者Linear S4、C 1 999 S4彗星 ,是美国新墨西哥州林肯实验室近地小行星研究组 (LincolnNear EarthAsteroidResearch ,简称Linear)在小行星巡天中于 1 999年 9月2 7日发现的。事实上 ,从 1 998年起 ,Linear发现了 4 0多颗新的彗星 ,但只有这颗彗星独占鳌头。发现时 ,它离太阳的距离与木星相当。它有一个长长的椭圆轨道———估计来自于遥远的奥尔特云 ,那里距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的 5万倍 ,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彗星库。Linear彗…  相似文献   

2.
首先将这两颗彗星和它们轨道的一些特点,综合叙述如下: 1.它们是在1965年一月份前后只隔十天相继发现的; 2.它们都是短周期彗星,周期在6.6到6.8年之间; 3.它们轨道平面和黄道面的倾角都不大(小于11°)。两条交点线彼此接近(其间成11°的角),而且都与木星轨道平面和黄道面的交线接近(相差不到8°); 4.两彗星轨道的近日点几乎在同一方向(只差8°); 5.这两轨道的远日点,都只略为超出木星轨道一些。在1960年12月,彗星紫金山1与木星接近到0.17天文单位。在1961年12月,彗星紫金山2与木星接近到0.48天文单位。  相似文献   

3.
8年前,曾让天文学家眩目的海尔-波普彗星虽然现在距太阳有21天文单位之遥,但依然可以探测到。2005年1月8日,麻省理工学院天文学家 AndrewS.Rivkin 和 Richard P.Binzel 用麦哲伦天文台的6.5米 Clay 望远镜观测了这颗彗星。Rivkin 和 Binzel 观测发现彗发已经没有了,但彗核亮得还可以看到。Rivkin 说,彗核光谱是很难拍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22日美国的“深空1号”探测器(1998年10月24日发射),用尽最后一滴燃料,以每秒16.5千米的速度,成功飞掠波莱利彗星,并深入彗发,拍摄到大约50张清晰的彗核黑白照片。从距离地球2.2亿千米所拍摄的这些最新照片显示,波莱利彗星核,宽和长分别只有4千米和8千米,但是包围波莱利彗星的尘埃和气体帷幕可能有地球那么大。“深空1号”所拍摄的史无前例的彗星影像,成为人类了解太阳系演化历史的重要基石,而且这一成功壮举是对未来的彗星空间探测的极其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哈雷彗星1984年9月到1986年4月的观测期,对彗星科学研究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在此期间,人类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技术记录下彗发形成和消失的整个过程。 在哈雷彗星接近太阳和地球时,天文学家观测  相似文献   

6.
包纲  陈道汉  马月华 《天文学报》2004,45(3):279-287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SL9)与木星相撞后,在木星上观测到的以常速度(~450m/s)向外扩展的圆环意味着这是碰撞在木星大气中引起的线性波动.我们选取:非旋转、无粘性、密度分层、不可压缩的木星大气模型,而且木星大气以水平速度U=b az运动;给出初始扰动压力P(r;0)作为碰撞的初始条件,用流体力学方程组求解了彗木相撞中的惯性引力波.结果表明:当木星大气以速度U=U0(~170m/s)运动时,彗星碎片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产生内波,同时还得到彗星碎片的撞击深度H与水平相速Vp的关系式.当木星大气以速度为U=b az运动时,木星大气的扰动能量不再是在动能和势能间均分。  相似文献   

7.
4月3日木星冲日行星冲日是指外行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时的天象冲日时,当太阳落入西地平线,行星便从东地平线上升起;因此,冲日前后是观测外行星的有利时期。今年4月 3日 24时发生木星冲日。2月一6月初木星在室女座中逆行。冲日前后木星的亮度达一25等、假设地球、木星的运行轨道为圆形,可以利用计算会合同期P的公式,算出下次木星冲日的大致日期、已知地球的恒星周期  相似文献   

8.
迎接彗星撞击木星事件的到来赵刚1993年5月22日,美国哈佛—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B.Marsden等人根据轨道计算结果,预告苏梅克—一利维9周期彗星(P/CometShoemake’-L””v9,以下简称S-L。彗星)正处于一个将与木星相撞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在 1 999年 1 0月中旬美国天文学会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 ,两位天文学家不约而同地宣称 ,他们的小组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我们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这颗天体比木星大 ,是太阳在空间运行时俘获的。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距离我们约 0 5光年 ,位于奥尔特云内。有“彗星储库”之称的寒冷的奥尔特云内分布着数十亿计的原始彗星。这一太阳系外围的均匀原云的外边界距离太阳超过 1光年。天文学家认为 ,受所经过的恒星、银盘及奥尔特云中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 ,一些彗星时不时地被逐出奥尔特云朝向太阳运动并以百万年计的周期绕太阳运行。当路易斯安那大学的…  相似文献   

10.
麦克霍尔茨彗星可谓是今年天界最初的“新闻人物”,受到广大天文同好的宠爱,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今年1月6日过近地点,亮度达到3.5等,在彗星当中已经是非常难得可贵的了。其二,它在过近日点时距离太阳1.2个天文单位,也就是说,它在地球轨道之外,此时它相对地球和太阳来说,处于冲的位置,因此一整夜都可见,3月9日前后更运行至离北  相似文献   

11.
行星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天文现象称为行星冲日。冲日时,当太阳西沉降入地平线,行星则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整夜都可观测到行星。因此,冲日前后是观测地外行星(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外边的行星)的最好时机,对于地内行星则不会发生冲日现象。今年5月4日23时发生木星冲日。今年1月到3月初,木星在天秤座顺行(由西向东运行),3月5日留后在天秤座逆行直到7月7日。5月4日冲日时木星的亮度达到-2.5等。左图为今年木星运行示意图。  相似文献   

12.
尤里西斯彗星联测胡中为1990年10月6日,欧洲空间局(ESA)与美国航天局(NASA)联合发射了尤里西斯(UI_)太空飞船,按照设计方案,它飞临木星时借木星引力之助而转向飞越太阳的两极区,肩负90年代空间探测的重大使命,尤其是探测太阳风。5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3.
本月,可谓是2009年中精彩天象最少的一月。首先,除土星外的几颗行星观测条件都很差,水星正由晨星变为昏星,而金星正由昏星变为晨星;火星刚刚合日不久,不易观测;木星只有在黎明前的东南方低空可以看到。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方向和彗星尘埃轨道的位置关系,上半年的流星雨也很少。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估计 ,太阳系的彗星很多 ,大约有 1 0 0 0亿颗。但是它们绝大部分时间都躲藏在远离太阳的地方 ,而远离太阳时它们又小又暗 ,人们根本无法发现它们 ,只有当它们运动到太阳附近时才能被发现。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彗星共有近 2 0 0 0颗 ,其中只凭肉眼就能看见的还不到 1 0 % ,绝大多数都需要用望远镜才能看见。彗星世界丰富多彩 ,它们不仅运行轨道各不相同 ,而且形态也多种多样 ,每一颗彗星都有它自己的特点。2 0世纪的 1 0 0年当中 ,曾出现了不少为人类带来无限惊喜的彗星 ,在彗星研究的历史上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也让 2 0世纪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探彗核:出师未捷身先死 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2002年8月15日宣布,其造价达1.58亿美元的“彗核旅行”太空探测器在离开地球轨道去探索其他彗星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联络中断时,“彗核旅行”位于印度洋上空约225千米处,并计划启动发动机脱离地球轨道而进入彗星围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木星“新视野” “新视野”号是美国宇航局的新一代太阳系无人探测飞船,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和环绕在太阳系周围的柯伊伯小行星带。2007年2月28日,“新视野”抵达距离木星225千米的最近点,借助木星引力进行加速。利用与木星“亲密接触”的前后几个星期,“新视野”号启动它携带的7个照相仪和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彗星紫金山1和紫金山2是于1965年初相继被发现的,它们的轨道彼此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为了考查这一对似是“孪生的彗星”在动力演化过程中是否有什么关联,本文考虑了自金星至冥王星八大行星的摄动,计算研究了这两颗彗星大约500年期间(1694—2195)的轨道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目前两者轨道的某些相似之处,只是在一定时期里的现象,它们是从原来大小颇不相同的轨道经木星摄动而演变的结果,以后也将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彗星是太阳系的一种奇特天体。在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作用下,彗星发生一系列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表现为外貌形态(彗发、彗尾)、亮度、光谱及运动特性等多种变化。彗星研究是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的重要课题,对于了解太阳系起源、有机分子仍至生命起源、太阳风及等离子体过程都有重要意义。 著名的哈雷彗星将在1985—86年再次回归到内太阳系。它有多种彗星现象,从地面到近地空间及空间会合的各种观测及样品分析,预料会取得彗星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先概述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的计划;然后,评述彗星研究的一些进展,包括:(1)彗星的化学组成和化学过程;(2)尘埃彗尾和颗粒;(3)等离子体彗尾;(4)彗发;(5)彗星的亮度、爆发和分裂;(6)彗核的蒸发、寿命及非引力效应;(7)彗核,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彗星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1996年8月5日——1997年5月15日对Hale-Bopp彗星进行了照相观测,多次观测到Hale-Bopp彗星彗核的小规模分裂,喷流,壳层结构及彗发的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20.
“肮脏的雪球” 彗星(Comet),像“肮脏的雪球”,是由冰块、尘埃和冻结了的气体混合而成。在中国古时,彗星又称为扫帚星。一如太阳系其他主要成员,它们围绕着太阳公转,不同的是它们的轨道偏心率特别高。即是说它们长时间逗留在遥远太空的深处,只有极短的时间走近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