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福建省气象灾害粮食损失量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星  郑锦绣  彭云峰  谢怡芳 《气象》1999,25(4):45-47
以无气象灾害时粮食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根据影响产量形成的因素,提出了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并用这一方法对福建省近17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预测和区划工作报告祖世亨前言据有关统计报道,在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约占90%。黑龙江省处在“气候脆弱区”,异常气候发生频率高,60~70年代的低温冷害,全省粮食减产幅度达30~40亿公斤。建国40多年来,全省范围粮食...  相似文献   

3.
利用陕西省1971—2014年期间气象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了气象灾害的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71年以来,陕西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及成灾面积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干旱造成的受灾面积及成灾面积呈下降趋势,洪涝、大风冰雹及低温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及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气象灾害强度呈波动加重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有所下降;陕西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量年平均达111.1万t,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1.1%,年际变化呈波动增加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旱涝灾害是影响陕西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对陕西粮食生产的影响呈波动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影响最重,进入21世纪后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同市粮食产量与气候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把作物各生育时段的降水量与气象产量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方程,从而得出由于干旱造成的产量损失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
白城市干旱发生频率与粮食产量分析高风岐(白城气象局)白城市地处内陆,属典型半干旱气候脆弱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尤以于旱发生次数最多.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最重。1995年发生的夏伏秋特大干旱造成了粮食的大幅度减产。本文通过对历史气象资料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6.
1引言干旱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一种因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它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为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要占全部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一半以上。黑龙江省是全国产粮大省,粮食基地,干旱监测和影响评估服务一直是农业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目前常见的干旱指数有降水量(P)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或Z)、相对湿润指数、综合干旱指数、土壤墒情干旱指数、Palmer干旱指数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收集整理建国以来有关农业灾情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中因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四种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指出上述灾害天气尤其是夏旱和春旱是贵州粮食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1994年旱涝灾害的思考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1994年,陕西气候异常,旱涝灾害严重,全省因灾减产粮食27亿多公斤,受灾人口2650万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8亿元,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大灾之年,由于全省人民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辽宁省粮食产量的变化预测旱涝灾害发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灾害可造成粮食产量减产是众所周知的,我们通过辽宁省气候灾害档案资料与全省粮食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了辽宁省旱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采用反向思维就可以提前数年将旱涝灾害出现年预测出来,如1994年的洪涝灾害提前4年报出,1997年的干旱灾害也提前2年报出,这对我省的防灾减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促进粮食增产增收,都有重要指导作用,可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7,(6):18-18
我国北方(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省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区,而低温冷害是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建国以来,这个地区出现过八次低温早霜灾害,每次都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英明领袖华主席从第二次全  相似文献   

11.
影响温岭县三熟粮食的主要自然灾害,县内争论的焦点是认为热量不足,低温冷害是粮食生产的主要抑制因子以及认为水分盈亏,旱涝灾害是左右粮食继续增产的主要天灾。从产量预报公式 Q=1.50X_1-9.60X_2-18.37X_3 9.24X_4 397.28得知,能造成早稻减产的主要因子有:X_1。(5月中旬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2.
湖北历来就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大省之一。根据近20多年湖北省粮食生产概况,揭示了存在于全省粮食生产中的结构性弊端;同时,从气候生态环境对发展粮食生产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有利于湖北粮食生产的种种气候生态因素,提出了在湖北省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黔东南州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平 《贵州气象》1999,23(6):23-25
以无气象灾害时水稻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根据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因素,利用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对黔东南州8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1.前言过去的十多年里,在环境一作物模式的研究方面,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是由世界粮食危机的局面造成的。其触发条件有两个:一是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粮食需要量的增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关系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沈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很大。经研究证明,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20℃积温在2100℃以下时,就会因热量不足而发生延迟型或障碍型冷害,最终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如1957、1969、1972、1976年)。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持续多年的非洲干旱使得许多国家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上百万人处于饥荒之中;即使在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干旱(1988年)、严寒(1977年)也给粮食和能源造成了严峻的形势。因此,对气候的异常变化作出正确预测已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气候一般是指某地区的平均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常指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的统计特征值。气候变化就是相对于气候平均值的偏差。气候和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动态特征,表现为各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斌华  曾皓 《四川气象》1997,17(3):25-27
8、9月的早霜冻和5、6月的晚霜冻是高原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大面积粮食减产。它们的形成形成要经过降水降温、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三过程,以辐射降温为主。青藏高压是高原霜冻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其次是强西北气流。白天温度较低、湿度小和晴朗的夜间最容易出现霜冻,应用这三要素建立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未来的粮食供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伟  居辉  许吟隆  林而达 《气象》2006,32(11):36-41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温度的上升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利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SRES(排放情景特别报告)的A2(中-高)和B2(中-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结合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和CERES作物模型模拟和分析了未来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未来2020年、2050年和2080年各个时段粮食的供需情景,并结合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未来粮食供求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气候变化程度对未来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未来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均以减产为主,灌溉可以部分地减少减产幅度,如果单考虑CO2的肥效作用,三种作物的产量变化以增产为主。若保持959/6的粮食自给率,人口按照SRESA2和B2情景增长,到2030年的技术进步可使粮食年单产递增0.79/6以上,维持目前的种植比例和种植面积,B2情景下,气候变化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将不会构成威胁,而A2情景下,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陕西粮食供需平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安全是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通过陕西1980年以来粮食总产与夏、秋粮单产分析。并计算陕西粮食实际生产力和光能生产潜力。对陕西粮食生产与消费总量平衡对比分析、粮食消费水平逐年变化和粮食供需平衡关系对比分析。得出陕西粮食单产目前已属较高水平,粮食增长有潜力。但短期内增长幅度有限。陕西今后粮食缺口将扩大。并将持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甚至南方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农作物冷害,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冷害问题已引起重视。按年份平均,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每3—5年发生一次冷害。如解放后的二十八年中,东北地区就发生低温冷害八次,仅一九七六年由于低温冷害就造成东北三省粮食减产一百多亿斤。高温热夏年和低温冷夏年造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大幅度波动,如一九七六年为低温冷夏年,黑龙江省因冷害减产粮食总产仅只240多亿斤。而一九七八年为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