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暴雪天气是北方冬季灾害性天气之一,准确预报这种天气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采用天气学方法对1995年“3.15”暴雪进行了个例分析。分析得出:河套槽的生成和发展是产生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暴雪天气的主要背景;地面气旋北上是产生暴雪的天气特征,低空急流输送水汽是增强降雪强度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997年7月24日哈尔滨市暴雨的天气背景。利用雷达回波着重分析在中尺度系统影响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及降水时间和落区,解释了没有产生冰雹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分析罗甸县雷雨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出雷雨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和雷雨天气的入侵路径,介绍如何识别雷雨前的征兆及雷雨观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灵璧强龙卷个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子忠  刘娟  张健  卢海  项阳 《气象科学》2006,26(6):689-695
本文利用阜阳CINRAD/SA型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产品和部分导出产品等综合分析了2005年7月30日下午发生在灵壁县境内的一次强龙卷天气过程,分析了导致这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发现该过程是由一个超级单体产生的。通过对阜阳和徐州雷达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产生强龙卷天气的龙卷涡旋特征和垂直累积液态水的规律,总结出应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做临近预报的一些经验,为0~2 h局地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3年高原秋季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10月21日20时至22日20时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生的一次暴雪天气的动力、热力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高原秋季产生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动力和热力条件,确定了产生这次高原强降水的一些物理特征量,加深了对产生暴雪天气发生、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和双向二重嵌套网格技术,对2004年5月29~30日重庆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诊断分析表明,高空低槽产生的冷锋云系发展东移是产生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大尺度天气系统,由高空槽诱发产生的中尺度涡旋是产生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中尺度系统。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的对比显示表明,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能够成功模拟四川盆地东部的暴雨天气过程,同时揭示了高空槽东移过程中在重庆地区范围内产生的较强中尺度气旋性辐合和强烈上升运动促使了暴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低能见度等不适航天气是影响航班正常营运和飞行安全的重要天气现象。对影响桂林机场的不适航天气统计,找出不适航天气的三级指标;此外,还对产生不适航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为预报分析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2年4月3日20时至4日08时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揭示了高原春季产生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动力和热力条件,确定了产生这次高原春季强降水的一些物理特征量,加深了对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2-1997年资料,从天气形势和能量分布特征对咸阳机场雷暴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出雷暴天气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讨论了雷暴天气过程听能量分布特征和水汽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雷暴天气的预报要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省最新引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04年2月21日我省产生的一场降雪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具有很强的探测能力、且产品众多,再结合常规天气分析,可以使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悦 《黑龙江气象》1994,(3):55-55,12
对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预报此类天气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2.
梁汝政 《广西气象》1996,17(1):20-22
低能见度等不适航天气是影响航班正常营运和飞行安全的重要天气现象,对影响桂林机场的不适航天气统计,找出不适航天气的三级指标:此外,还对产生不适航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为预报分析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次带有雷电现象的冬季雪暴中尺度探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德斌  焦热光  吕达仁 《气象》2012,38(2):204-209
对2009年11月9日北京市一次伴随雷电的局地暴雪过程的中小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了风廓线雷达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卫星资料,对此次降雪的精细时空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天气尺度及中小尺度分析,探讨了冬季对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华北回流天气过程,西南暖湿空气在低层冷空气之上产生高架对流和雷电天气,对流的触发机制是中空扰动。  相似文献   

14.
"2003.6.2"十堰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和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吴涛  黄锐  舒防国  蓝天飞 《气象科学》2005,25(6):629-637
利用714C天气雷达回波和数值模拟资料,结合其它天气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2日发生在十堰境内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天气形势背景下,由复杂地形触发出初始单体并发展为多单体强风暴产生冰雹和大风天气,雷达回波特征明显。风暴回波强度强,回波结构紧密,顶部有旁瓣假回波,低层存在弱回波区(WER),环境风的垂直切变较强。中β低涡的产生为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和维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CINRAD/SA中气旋产品与强对流天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君鉴  王令  黄秀韶  刁秀广 《气象》2005,31(2):38-42
分析了济南新一代天气雷达2002年观测到的14次中气旋产品和滨州新一代天气雷达2001年1次风暴过程的中气旋产品。产生这些中气旋的风暴中有一次超级单体风暴和一次小型超级单体风暴,中气旋在这两次风暴中都维持了较长的时间。风暴产生了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其余几次中气旋维持时间很短,产生这些中气旋的风暴不一定产生冰雹等强天气,预报时可在中气旋强度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条件和雷达的其它产品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6.
南支槽与强冷空气结合对云南冬季天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剑  潘里娜  石鲁平 《气象》1991,17(3):39-43
通过对10次过程的合成、诊断分析,本文研究了冬季南支槽与强冷空气结合所产生云南全省性强降水天气。分析结果对于预报这类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局地沙尘暴短期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局地沙尘暴天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中小尺度系统引起的对流发展旺盛是造成局地沙尘暴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业务中的常规资料及实践经验对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8.
对1987 ̄1991年驻马店寒潮天气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产生寒潮天气的基本天气形势和特点,提出了预报着眼点,并建立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对利津县1984-2005年冰雹天气资料,分析了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产生冰雹的天气系统和雹云主要路径,提出防御雹灾的对策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近两年几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个例,发现副热带云团暴发性发展是产生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文中对这类强对流天气的形势背景特点及云型演变特证作了较充分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