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危害棉花最重的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和棉盲蝽象4大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时段的气候条件和麦棉套种棉田生态因素,分析了4大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及预测预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麦棉套作主要虫害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危害棉花最重的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和棉盲蝽象4大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时段的气候条件和麦棉套种棉田生态因素,分析了4大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及预测预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大害虫之一,一般年份可减产15%~2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上,1992年本县特大发生,有的地块被棉铃虫全部吃光,损失严重。众所周知,棉铃虫受各种自然因素、环境条件的制约,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或抵消)下而产生的综合效应。就发生程度而言,受作物、天敌和气候等综合影响,故其预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部分影响程度因素是已知的,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综合反映却是未知的或非确知的。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的气象预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寻找出与棉铃虫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及生物因子,建立各代棉铃虫始发期及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模式。对1994、1995年的各代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检验,效果良好。1996、1997年投入业务预报服务,预报与实际发生情况相符,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寻找出与棉铃虫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及生物因子,建立各代棉铃虫始发期及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模式,对1994、1995年的各代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检验,效果良好,1996、1997年投入业务预报服务,预报与实际发生情况相符,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天征  李振国 《气象科技》2003,31(3):156-159
通过对1980~1999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棉铃虫的调查,分析了同期气象条件对棉铃虫发育及其第五代发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第五代棉铃虫发生的预报方程,2000和2001年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刘文平 《山西气象》2001,(3):25-27,49
选择了晋南预报区和晋中预报区代表站,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从山西省棉铃虫发生危害典型年份的气象条件分析入手,找出了主害代棉铃虫发生级别的农业气象指标,为及时防治棉铃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豫北多时效归一化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棉铃虫繁育规律,将棉铃虫周年活动期划分为秋季预蛹期、越冬期、春季羽化期、夏季危害期4个阶段,分阶段选取有昆虫学、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通过归一化处理和加权组合,组成棉铃虫气象指数,建立多时效、归一化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和分析、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气象条件与棉铃虫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各时段预报模式的复相关系数达0.7780~0.8780,回代拟合率为96.7%,回归效果极显著。经试报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认为:将诸多气象因子作无量纲化处理,不但便于因子间相互组合,还可提高模式的预报精度;将棉铃虫周年繁育期划分为秋季预蛹期、越冬期、春季羽化期、夏季危害期,突出了阶段性特点,分阶段组建预报模式,预报效果较好。对组合因子的生物学意义,有待生物学试验认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多年第2代(棉田第1代)棉铃虫卵始见期和卵量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后得出,应用气候因素综合进行预报,其预报值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大害虫之一,一般年份可减产15%~2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上,1992年本县特大发生,有的地块被棉铃虫全部吃光,损失严重。众所周知,棉铃虫受各种自然因素、环境条件的制约,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或抵消)下而产生的综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敬和  孔繁忠  刘厚赞 《气象》1997,23(2):41-44
对太平洋海温与鲁西南第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12个相关场,得出两在优势相关区。应用主成份分析合成预报变量建立预报方程,预报时效可提前2-3个月,经1993-1995年3年预报应用均与实况吻合。  相似文献   

12.
根据阜康植保站2001—2011年逐年棉铃虫各主要危害代发生程度和同期气象资料,对棉铃虫发生程度和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阜康棉铃虫一年发生3代,危害较重的是2、3代;2月地面极端最高温度是影响棉铃虫发生长期趋势的主要因子;影响阜康2、3代棉铃虫发生发展的中短期主要因子为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平均气温和7月中旬降水量等。建立了2、3代棉铃虫发生等级的长期和中短期气象预测模型,经拟合检验和应用检验,2、3代棉铃虫发生长期趋势预测拟合率为77%和62%,中短期发生趋势拟合率为85%和92%。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滨州地区第五代棉铃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国  刘锋 《山东气象》1998,18(3):34-36
利用1980-1996年滨 地区温度及棉铃虫调查资料分析了滨 地区第五代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得出温度影响第五代棉铃虫发生最主要的因素之结论。这为防治第五代及翌年棉铃虫的测报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二代棉铃虫的连续调查观测,得出高青县二代棉铃虫初见卵期在6月16日前后,卵高峰期在6月下旬,结束期7月上旬,总卵期25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代棉铃虫发生。同时还发现二代棉铃虫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除与温度、湿度有关外,还与降水有关,6月上旬降水日少,6月中旬—7月上旬降水多且持续时间长,是造成二代棉铃虫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关中棉区棉铃虫发生的气象条件及预报方法张忠平(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渭南·714000)棉铃虫(HCliothkSSShggrgHgbg.〕属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是关中棉区近年来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严重地影响我省的棉花生产;也危害豆类、辣...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风力、雨日及雨量、温度是小麦赤霉病分生孢子传播和萌发的必需条件.受气候条件影响,平舆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在4月下旬~5月上旬.据此,根据4月中旬~5月上旬中长期降水及温、湿度预报,作出小麦赤霉病是否发生及发生程度的预报,根据发病预报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濮阳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濮阳市气象条件的变化对棉铃虫特别是对棉铃虫虫源影响的特点,按照棉铃虫繁育规律,将棉铃虫周年活动期划分为秋季预蛹期、越冬期、春季羽化期、夏季危害期4个阶段;分阶段选取有昆虫学、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通过归一化处理和加权组合,组成棉铃虫气象指数,建立多时效、归一化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和分析、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用逐步回归预测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1973年至2000年的气象,农作物、棉铃虫虫害等196年因子,以运城、汾阳和临汾为山西省代表站,利用最优二分割法把发生量分为10级,5级和不分级3种情况;使用逐步回归计算了219个模型,从中选出27个棉铃虫二、三代发生期,发生量最优模型,在农气服务中应用,预报准确率为95%,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资阳的大~暴雨、暴雨的分布、强度和出现时段等气候统计分析,根据各类天气系统在关键区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型,并建立了资阳强降水的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棉铃虫四代严重发生,棉花严重受害。本文分析了棉铃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越冬基数高,生育期提前,套种田多,重复发生,天敌减少,抗药性增强、较适宜的天气条件等,提出联合防治、综合、化学、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