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测定乌苏里白鲑(Coregonusussuriensis)肌肉的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品质。【方法】2016年11月2日于黑龙江干流抚远段采集乌苏里白鲑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等成分,并分析其营养品质。【结果】乌苏里白鲑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6.96%±2.29%、20.44%±1.48%、1.28%±0.23%和1.19%±0.12%。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鲜样中质量分数是7.12%±0.58%,占氨基酸总量的37.39%,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根据AAS值乌苏里白鲑肌肉中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第2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0.36。乌苏里白鲑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中EPA、DHA含量分别为6.31%、13.86%,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经济鱼类。肌肉中富含K、Na、P、Mg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结论】乌苏里白鲑肌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脂肪质量较高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对细鳞鯻(Therapon jarbua)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细鳞鯻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69%、19.36%、4.34%和1.38%。肌肉中共检测到18种氨基酸,其水解氨基酸总量(AA)占鲜样的质量分数为18.66%,其中谷氨酸质量分数最高,占鲜样的2.98%;色氨酸质量分数最低,占鲜样的0.10%;必需氨基酸(EAA)占鲜样的质量分数为7.63%,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为40.88%,占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的质量分数为80.83%;鲜味氨基酸(DAA)占鲜样的质量分数为7.20%,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38.60%。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平均值为0.97,化学评分CS平均值为0.70,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6.87。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Trp),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Val),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接近FAO/WHO推荐模式。细鳞鯻肌肉中共检测到15中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 A)6种,占干样的质量分数为39.6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占干样的质量分数为23.5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5种,占干样的质量分数为35.72%;DHA与EPA总量占干样的质量分数为达到32.49%。细鳞鯻属营养价值较高、海鲜味较浓郁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肌肉的营养成分,并评价其营养品质。【方法】采集黑龙江干流抚远段野生大麻哈鱼及3龄养殖大麻哈鱼肌肉,测定二者的基础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等成分,分析其营养品质。【结果】野生大麻哈鱼肌肉(湿基)中水分含量较高,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质量分数分别是33.07%和19.62%(干基),占氨基酸总量的39.83和39.01%,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根据AAS和CS值,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色氨酸和苏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1.31和40.82。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2.48和3.47。大麻哈鱼肌肉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结论】野生大麻哈鱼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脂肪质量较高的特点。养殖大麻哈鱼肌肉脂肪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则低于野生大麻哈鱼。  相似文献   

4.
测定并分析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质量分数。结果显示:澳洲长鳍鳗肌肉中水分质量分数为63.9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7.43%,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6.41%,灰分质量分数为1.74%;肌肉中测出氨基酸17种(未测色氨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占氨基酸总质量的39.97%),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WHO标准;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61,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质量的45.60%;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26.73%,其中EPA与DHA的质量分数合计为8.46%。该结果表明,澳洲长鳍鳗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含非蛋白氮(L)、不含非蛋白氮(N)的2种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lanceolatu♂)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C0组),2%、4%酵母培养物L(L1、L2组)以及2%、4%的酵母培养物N(N1、N2组),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饲料,饲喂珍珠龙胆石斑鱼56 d,测定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免疫力指标;观察肠道形态结构;用哈维氏弧菌对实验鱼进行攻毒,研究实验鱼抗病力。【结果】养殖实验结束后,N1和N2组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N2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 0.05),而粗脂肪含量以N1组显著增加(P 0.05)。N1和N2组的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N2组鱼血清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免疫球蛋白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葡萄糖、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丙二醛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2组溶菌酶、甘油三脂和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N1和N2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肠绒毛宽度显著增加(P0.05)。攻毒实验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对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的抵抗力增强,N2组的累积存活率最高。【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以增重率、免疫指标和累积存活率为判据,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4%发酵底物不含非蛋白氮的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免疫和抗病能力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提高石斑鱼加工副产物的生物价值,对石斑鱼头中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分离与功能性质分析。【方法】以珍珠龙胆石斑鱼头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法,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酶解产物经不同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对分离各级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石斑鱼头酶解产物的最佳制备条件是: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 000 U/g,在pH 7.0,酶解温度为45℃、底物质量浓度300mg/mL下酶解4.5h,得到的石斑鱼头粗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为(20.27±1.28)%。分子质量3 ku的酶解产物(EHH-1)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3.18±1.17)%,抗氧化活性最显著,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_(50)值分别为0.35、4.60、0.46 mg/mL;在pH4.0~8.0之间均具有较好溶解性,氮溶指数达到(75.08~87.50)%,热稳定性达到(70.00~82.00)%,乳化活性为(23.52~37.45)m~2/g。【结论】石斑鱼头酶解产物分子质量3 ku的超滤级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与良好的功能性质,在天然抗氧化剂和食品加工领域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罗勒精油对运前暂养胁迫下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i♀×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石斑鱼保活运输应激缓解技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罗勒精油的暂养浓度与暂养时间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的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暂养时间下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能显著延长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P <0.05),延长5.7 h,保活时间为(19.7±0.5)h;暂养24 h处理组的石斑鱼无水保活15 h时存活率仍能保持1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组石斑鱼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尿素氮浓度以及乳酸脱氢酶酶活力显著降低(P <0.05),谷草转氨酶酶活力上升速率减缓,石斑鱼肝脏与脑部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热休克蛋白70的释放显著增加(P <0.05),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脑部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与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的上升趋势减缓,暂养过程血清中葡萄糖消耗速率减缓,肝脏...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对野生多鳞鱚(Sillago sihama)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野生多鳞鱚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为77.91%、19.80%、0.51%和1.49%。多鳞鱚肌肉中检测到18种氨基酸,占干样质量分数83.79%,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占干样质量分数34.33%,占氨基酸总量的40.98%,4种鲜味氨基酸占干样质量分数为32.9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多鳞鱚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Trp),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含蛋氨酸和胱氨酸(Met+Cy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90。野生多鳞鱚中检测1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28.39%;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15.51%;多不饱和脂肪酸5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23.42%;EPA+DHA占干样质量分数为17.45%。多鳞鱚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海鲜味较浓郁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9.
测定并分析铜藻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铜藻粗蛋白质量分数为8.3%,粗脂肪质量分数为8.80%,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为52.31%,灰分质量分数为30.68%;铜藻中测出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占氨基酸总量的26.94%),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WHO标准;主要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78%;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2.34%,其中ARA和EPA的含量分别为12.27%和6.42%。铜藻具较高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保活运输中低氧胁迫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诱导体质量为(498.2±27.3)g的杂交石斑鱼进入休眠状态,并放置在溶解氧为(1.74±0.21)mg·L?1的低氧环境下,低氧胁迫0、6、12、24、48、72 h后,取样测定血清应激指标,肌肉、肝脏、鳃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肌肉、肝脏能量利用指标。【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杂交石斑鱼血糖含量在胁迫6 h时最大,72 h时恢复胁迫前水平;皮质醇含量在胁迫过程均显著高于胁迫前;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肝脏、鳃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肌肉、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鳃CAT活性在胁迫12、72 h显著低于胁迫前;肌肉、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增加,鳃MDA含量先降后升;肌肉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在胁迫12 h达到最大值,肝脏GSH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鳃中GSH含量在12 h时显著高于胁迫前,之后逐渐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肌肉、肝脏、鳃中均呈上升的趋势;肌肉和肝脏中糖原的含量显著减少,肌肉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增加,肝脏LDH先降后升。显著性水平均为0.05。【结论】低氧胁迫会刺激珍珠龙胆石斑鱼产生应激反应,影响体内正常的氧化应激系统,并对不同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分析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头足和胴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鸢乌贼头足、胴体粗蛋白质量分数(干基)分别为90.76%、90.58%,杜氏枪乌贼头足、胴体粗蛋白质量分数低于鸢乌贼。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为杜氏枪乌贼胴体41.40%杜氏枪乌贼头足38.91%鸢乌贼头足32.25%鸢乌贼胴体38.04%。鸢乌贼头足、胴体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85、76;杜氏枪乌贼头足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AAS为98,胴体的AAS值大于100。鸢乌贼头足、胴体分别检测出12种和11种不饱和脂肪酸,杜氏枪乌贼头足、胴体各检测出13种,两种乌贼的头足和胴体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均高于65%。与其他鱿鱼相比较,鸢乌贼的DHA含量较高。鸢乌贼富含Mg、Zn,杜氏枪乌贼则富含Ca、Cu、Mn。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南海礁栖海参营养功能成分,为南海礁栖海参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和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三种南海礁栖海参体壁中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与结论】三种海参的基本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糙海参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69.24%),糙刺参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而玉足海参总糖质量分数最高(16.96%);三种海参蛋白质均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玉足海参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17.93%),糙海参的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糙海参和玉足海参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糙刺参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棕榈酸为三种海参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9.36%~13.86%);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C20:5,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在糙海参和玉足海参含量较高,而花生四...  相似文献   

13.
龙虎斑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龙虎斑鱼的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肉质评价,结果表明,龙虎斑鱼新鲜肌肉中粗脂肪质量分数4.18%,粗蛋白质量分数17.05%,粗灰分质量分数1.24%,水分质量分数80.19%.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氨基酸种类有17 种,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17.88%;7 种必需氨基酸(EAA)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7.79%,占氨基酸总量的43.57%;4 种鲜味氨基酸(DAA)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6.17%,占氨基酸总量的34.5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101.35,其氨基酸组成比例符合FAO/WHO 标准.新鲜肌肉中共检测出脂肪酸种类有14 种.其中7 种饱和脂肪酸(S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47.29%;4 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18.86%;3 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33.86%,DHA 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量的30.24%.龙虎斑鱼营养价值较高,海鲜味浓郁.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南海产青干金枪鱼(Thunnus tonggol)、圆鮀鲣(Auxis tapeinosoma)和鲣(Katsuwonus pelamis)的普通肉、暗色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南海产青干金枪鱼、圆鮀鲣、鲣的普通肉粗蛋白(干基)质量分数依次为85.29%、87.72%、84.11%,暗色肉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5.34%、81.07%、75.35%。青干金枪鱼普通肉和暗色肉的粗脂肪(干基)质量分数为6.50%和9.38%,圆鮀鲣为2.00%和7.38%,鲣为4.94%和10.26%。暗色肉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0.62%、22.03%、21.86%。青干金枪鱼、圆鮀鲣及鲣普通肉和暗色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94和82,96和89,90和89;普通肉的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AAS均高于暗色肉,说明普通肉的蛋白营养价值高于暗色肉。3种金枪鱼的普通肉、暗色肉中均含有许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37%~58%。DHA+EPA含量占总脂肪的17%~28%,且暗色肉中含量高于普通肉。3种金枪鱼的普通肉和暗色肉中均含有丰富的Ca、Fe、Zn等矿物元素。总体评价,南海3种金枪鱼普通肉、暗色肉均营养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15.
长江刀鲚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长江刀鲚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11种矿物质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长江刀鲚肌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16.97%、6.42%、73.64%、1.25%;2)肌肉水解氨基酸含量为13.73%,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WTO评分标准;3)在肌肉检出18种游离氨基酸中以活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为主,占总量的63.50%,其中呈味氨基酸占蛋白氨基酸的35.20%,是长江刀鲚具有特殊鲜味的原因之一;4)共检出13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8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7.16%,以油酸比例最高,为53.61%;5)微量元素组成比例与一般淡水鱼类不同,5种常量元素和6种微量元素中,锌铜比分别为19,锌铁比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刺参胶原蛋白含量及一般营养成分的差异。【方法】于2019年5月末至7月初在西霞口、旅顺、蚆蛸岛、瓦房店、黑石礁、营城子海域分别选取12只刺参,并测定其干物质中胶原蛋白、粗蛋白、灰分、粗脂肪、总糖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养殖刺参(营城子、黑石礁和瓦房店海域)的胶原蛋白、粗蛋白、灰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野生刺参(旅顺、蚆蛸岛和西霞口海域)(P0.05);养殖刺参的总脂肪酸T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DHA和EPA的平均质量分数(4 709.26、2 062.43、94.79 mg/kg)显著高于野生刺参(4 487.03、1 692.31、72.49 mg/kg)(P0.05)。养殖刺参中,营城子刺参(池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及DHA和EPA含量(1 522.87、2 180.94、148.60 mg/kg)显著高于瓦房店刺参(1 366.65、2 001.43、51.37mg/kg)及黑石礁刺参(1 335.37、2 001.92、84.39 mg/kg)(P0.05)。【结论】在一般营养成分组成上,养殖刺参略优于野生刺参,营城子池塘养殖刺参的优于瓦房店池塘养殖刺参及黑石礁室内养殖刺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壳聚糖CS-大豆蛋白SPI-百里香酚Thy乳液(CST),探究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保鲜效果。【方法】设置大豆蛋白添加量分别为1.6%、2.4%、3.2%、4.0%、4.8%(质量分数),制备不同大豆蛋白浓度的壳聚糖-大豆蛋白-百里香酚复合乳液(其中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5%,百里香酚质量分数为1.0%),研究其结构、乳化能力和乳液稳定性等。将经最佳配比CST乳液处理后的大口黑鲈肉块与未进行处理的对照组在10℃下贮藏,检测贮藏过程中鱼肉pH、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等指标,验证乳液的保鲜效果。【结果】在大豆蛋白质量分数为3.2%时,CST乳液乳化稳定性指数(ESI)和乳液乳化活性指数(EAI)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2±0.18)%和(8.85±0.13)m2/g;此时,粒径较小,为(13.05±0.05)μm;Zeta-电位较高,达到(39.64±0.83)mV;表面疏水性指数最大,美拉德反应物生成指数最高,内源性荧光强度最大,乳液稳定指数最佳。乳液处理后的鱼肉pH、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结果远优于对照组,在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室内养殖的4、7和10月龄干、鲜糙海参的营养成分。【方法】用国标统一方法分析。【结果】随着生长发育,糙海参干体粗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而粗蛋白和总多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月龄糙海参鲜体内水分、粗蛋白、总多糖、总皂苷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脂肪含量低于检出限。在糙海参体内共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1种半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4月龄糙海参干体各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7月龄和10月龄糙海参(P0.05),各月龄糙海参氨基酸含量由大到小顺序较为一致,为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但鲜体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糙海参干体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0.36~0.38,26.58%~27.55%,鲜品的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0.33~0.36、26.06%~26.34%;不同月龄糙海参干体的鲜味、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0.74%~61.46%、66.29%~66.21%,鲜品的鲜味、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2.86%~64.03%、66.13%~66.46%。【结论】室内养殖糙海参品质和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分析和评价金枪鱼鱼卵营养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金枪鱼鱼卵脂肪酸、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组成。【结果与结论】金枪鱼鱼卵水分质量分数为(68.76±0.35)%,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1.00±0.06)%,粗脂肪质量分数为(7.10±0.12)%,粗灰分质量分数为(1.60±0.0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得鱼卵中含有丰富的Mg、Ca、K、Na、Fe等金属元素。鱼卵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天冬氨酸(Asp)次之。鱼卵中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色氨酸被水解),占氨基酸总量的40.17%;8种非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92%;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为80.47%,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关于理想蛋白源的标准。另外,鱼卵中有10种不饱和脂肪酸和5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4.44%和51.56%。其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主要脂肪酸,三者之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0.90%。鱼卵中磷脂含量丰富且不饱和脂肪酸种类多,可作为优质的脂肪酸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香港牡蛎加热处理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及其变化原因。【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SPME-GC/MS)分析香港牡蛎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ur active value,ROAV)确定牡蛎熟制前后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描述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气味特征并分析其生成途径。【结果与结论】加热处理前后牡蛎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从鲜牡蛎和熟制牡蛎中分别鉴定出101种和107种风味物质,主要物质有醛、醇、酮、酸、烃、酯、酚类等,对气味影响最大的醛类化合物由熟制前的26种增加到熟制后的30种,相对含量却由熟制前的33.25%减少到熟制后的14.65%,酸类化合物由熟制前的7种增加到熟制后的19种,相对含量却由熟制前的8.82%增加到熟制后的32.98%。熟制后酯类化合物在种类和含量上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