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山震害与发震构造的关系关于唐山地震的地质背景以及发震构造,地震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论述,已经揭示了唐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总体面貌。本文只是根据唐山震害与发震构造的关系,谈一谈个人认识。1990-1992年,我们对唐山地震震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地震地质、物探、卫片等新的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在菏泽地震区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区内的解元集-小留集断裂与北西向的成武-定陶断裂构成共轭破裂导致藻泽5.9级地震发生,北东向断裂是其主要的发震构造。由菏泽5.9级地震前沿发震断层的ML≥3.0级地震震中迁移、震源深度的变化及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表明,发震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逐步克服障碍,使断层贯通,与此同时在发震构造断层面上  相似文献   

3.
杜方 《四川地震》2001,(4):40-46
对2001年2月14日和23日在四川省雅江-康定相继发生的5.0和6.0级地城的发震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对雅江地震引发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些分析和探讨对雅江地震发震构造,块体内部中强地震孕育,块体内部中强地震跟踪预测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深入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地震与日月引潮力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西北地区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把引潮力的水平分量分解为平行及垂直于活动断裂带走向的两个分量,研究其与地震发震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上水平分量与地震的发震时间密切相关,其中平行于断裂带走向的水平分量与地震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不同的活动断裂带,相关关系又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断裂带的构造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65年以来宁夏及邻区ML≥5.0以上地震前中等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大多存在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特征,在A级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异常结束后7个月内发生5级地震的概率为0.71;B区在3年内发震概率为0.60。发震地点位于异常分布范围的外围连线附近的概率为0.79。其预测效能R值评分为0.75,因此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可以作为本区5级以上地震的一种中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着重研究了河南省及邻区6次ML4.7级以上地震前信息增益变化图像和信息增益时,空变化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将地震分为Ⅰ型(异常-发震型)和Ⅱ型(异常-消失-发震型)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信息增益的时,空扫描图像,对异常地区的地震趋势和将要发生的地震的震级(是否大于5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发震构造在平面投影呈非平行关系)下彼此发震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发震的“垂震底继”影响关系研究了1933年迭溪地震M7.5和1976年松潘Ms7.2地震对后来发生汶川M8地震的龙门山地震构造的孕震能量叠加的加震作用;同时也指出汶川8级地震对周边断裂的减震作用,计算并指出了其影响减震的距离.研究对CPSHA中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时,如何确定地震带内各潜在的震源空间分布函数fi,mj提供了大震加减震的判断理论依据.还讨论了汶川地震孕震模式的更复杂性,针对某些用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挤压龙门山孕震构造,进而解释汶川地震的逆冲性所带来的矛盾的观点,对其孕震的复杂性提出了问题所在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运用极值分布理论对1970-1999年间台湾和华东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统计性研究。得出其地震相应震级的复发周期[T(M)],理论发震次数(η)和华东地区中强地震的发震概率阈值(P0),通过对T(M)的同比分析, 现两地中强地震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用以上研究的结果对华东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概率。发震时间和地震强度进行综合判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内乡-镇平ML4.7级地震及其震前 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4月29日河南内乡-镇平ML4.7级地震是一次显著地震事件,地震序列属孤立型,根据震区地震地质背景,等震线分布以及震源机制解的综合分析表明,发震断层为北西向的朱阳关-桐柏断裂,对1992年至今该区2.0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的研究认为,震前的地震空间分在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即存在一个地震正常活动,地震空间,地震条带,震前震中区平静至发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震群活动和地震预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震群和大地震的关系、用前兆震群预报未来地震的发生,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活跃的课题之一。文章例举了震群的一些指标以说明前兆性震群的预报意义,并从大范围的众多震群活动阐述大震前震群活动的一些特征。根据震群的分布可确定未来大震的发生地点,并解释不同类型震群的力学成因。  相似文献   

12.
地震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浅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天气预报相比,地震预测,特别是地震的短临预测更为困难。概率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地震发生的随机性,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对于地震认识的局限性,加快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研究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概率预测是经验预测、统计预测和物理预测的综合,各类地震预测方法特别是物理预测方法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的现状来看,应大力发展统计预测方法。地震目录可为我们提供对背景地震发生率的估计,而前兆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得到地震发生率大大高于背景发生率的时段,其增益越强,时段越短,越接近于理想预测。前兆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检验对于概率预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应按实用化的要求逐步规范各种地震预测方法。这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1920年海原大震的发生是中国地震工作由古代低层次的记载进入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里程碑。文章回顾了海原大震的历史事件,研究了大震发生后造成的大区域地震活动变化后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必须重视历史经验教训,加强对抗震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对海城地震时期所关注的平静震兆的再认识中,阐明了经验性地震预报在探索地震预报从无到有的历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苏门答腊大震与台湾大震有呼应性,故2004年苏门答腊发生巨震后,我们在2005年曾预测台湾南端及附近海域可能会发生7级地震,结果2006年12月26日在台湾南端恒春附近海域发生了7.2级地震.本文是预测性回顾.  相似文献   

16.
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本文对地震预测的难点作了简要分析,并指出其实质在于缺乏对地震发生规律性的认识。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近些年来欧洲、日本、美国和俄罗斯在地震预测研究方面的进展。实际情况表明,国际上虽对地震预测研究还存在着种种不同意见,但地震预测研究仍在扎扎实实地取得进展,然而,要期望取得突破,尚需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2009年3月28日山西原平ML4.5地震的地震序列余震发育,序列多个指标表明本次地震类型为主震-余震型。主震视应力值接近背景水平,推断震中周边地区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8.
曹新来  许向科  孙佩卿  冯向东 《地震》2007,27(3):111-116
通过多个震例研究认为, 不同的井在几次强地震前记录了形态相同的水位下降过程, 数量虽然不多, 却表明地下水地震前兆异常的变化形态在短期到临震阶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征。 这类异常出现转折后距地震发生时间一般较稳定, 通常在20天左右或更短, 是预报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 因此, 研究此类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由过去的地震活动性推测将来的地震活动性,引入了地震(震级≥m)的期望年发生率v(≥m)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根据全球地震目录(1964-1994年)以及南加州(1932-1995年)和华北(1970-1994年)两个区域地震目录资料,以统计样本量作为目录记录时间长短的相对量度,对由不同的统计样本量计算得出的地震实际年发生率v(≥m,T,t)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三点结沦:①在统计样本量n足够大的情况下,地震实际年发生率表现出准平稳时间过程的特征,可近似地看作地震期望年发生率,本文给出了这种近似的误差(离差系数)与统计样本量之间的定量关系;②离差系数与统计样本量之间的关系与震级无关,表现出不同震级层次的相似性;③统计样本量相同时,不同震级的地震期望年发生率之间满足logv(≥)=a-bm的关系,形式上与G-R关系相似,但它给出了由小地震的统计特征估计大地震的期望年发生率及其统计误差的方法.基于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特征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20.
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蓄水关系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全国以四川地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诸多水库震损,同时这次大地震也引发了对于高地震烈度区修建水库大坝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其中包括对水库诱发地震的讨论,甚至有学者提出这次大地震与岷江上修建的紫坪铺大坝有关的论述。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别从历史角度并结合国内外已经发生的水库诱发地震实例,明确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概念,论述了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及其与天然构造地震的差别。本文最后就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蓄水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