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载产生于公元前23世纪,4千多年来积累的浩如烟海的地震资料,成为研究地震问题的金库。地震工作者多次对这些资料进行大规模系统整理,先后编辑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以下简称《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以及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震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苏联学者于1977年出版了质量较高的《新编苏联强震目录》。日、美、英、印、菲等国的学者在历史地震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1983年召开的欧洲历史地震活动性专题讨论会,提出了从发掘史料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套处理宏观地震资料的方法的建议。我国的地震史料在质和量方面都居世界前列。195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50年代后期,在李善邦教授主持下,编出了《中国地震目录》,1971年和1983年又经两次修订。1976年唐山地震后,组织有关领域一千余人编纂更为详备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五卷,从1983年至1987年陆续出版。近年,我国学者正在大力开展地震史料的地震学分析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中国的历史地震研究,指出系统整理和客观分析这些历史悠久和较丰富地震资料的现实意义,并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在研究历史地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如已出版了《中国地震年表》等,正在进行组织编著《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一书);最后讨论了在研究历史地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刊后语     
华夏大地、青史悠悠、绵亘流长,古老文明赋蕴极其丰富的地震史料.国人、世人皆同赞誉,颂为"世界地震研究的金库".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的诞生,推动了历史地震的研究,中外的、全国性的历史地震学术交流频发活跃:继《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出版后、《中国历史地震研究文集》一、二集先后问世:在三次出版的《中国地震目录》基础上,《中国历史强震目录》正在加程编纂:等等.  相似文献   

5.
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与强震目录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瑞生  王彬 《中国地震》2005,21(2):280-284
上世纪50、80年代,我国曾两次广泛搜集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及各省区《地震资料汇编》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960年、1995年等4版强震目录,它们反映出我国历史强震活动及其灾害的基本状况,是地震预测、防震减灾等研究的基础资料。但因资料分析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致使一些地震参数判定有误,并丢失了大量的中强地震:①历史记述之真伪判定与取舍;②无破坏性文字记述的所谓“有感地震”的分析处理;③地震震中、强度及其精度判定。本文以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为据,对照1995年版《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5)(以下简称《95目录》),就以上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中、末期,桂东南和粤西交界地域,曾发生过三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890年8月29日地震,震级5 3/4级,有感范围遍及两广三十余县、市。《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目录》均未收编;而已出版的个人著作及其他资料、文献,对该地震震中定的差距甚大。限于地方志书对震害描述详略不一,且地方志书多为事后追记,县志、府志难免有互相抄袭之弊,笔者认为单从收集的史料圈定震中未必准确。地震总是在断裂带强烈活动下才发生的。构造带的展布、地震序列是圈定历史地震震中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中国,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活动的频度高,强度大。据不完全统计,1900年前仅见于历史记载的7级以上地震49次,其中8级以上大地震多达11次。频繁的地震活动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纪录中国地震发展成就准备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条件。因此,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地震记载具有时间久远、内容丰富和科学价值高等特点。 收存在各种历史文献中的地震资料,是中国地震科学发展史的真实记录,也是中国历史科学文化宝库中的明珠。经过1956年和1978年以来两次全国范围的搜集整理,地震史料的辑录和研究利用,巳取得可喜成就。并且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心和重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的先后出版,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地震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下面就此提出几点粗浅认识,以期引起更深刻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地震局主办、《中国地震年鉴》编辑部编纂、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已出版了4辑、受到了地震工作者及有关人员的欢迎。该年鉴的出版,是地震系统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反映地震系统的成就,系统总结了地震工作经验,准确收载重要地震  相似文献   

9.
本资料是从日本《理科年表》(新版)所载《中国大地震年表》中摘译的有关山西部分的地震,并与《中国地震目录》(1983年版)做了对比,核对出《理科年表》中未定出震中的部分地震(用方括号标出),另有少数地震,是可能因记载涉及地区极广,震中无法确定,《中国地震目录》未载的(在地震编号上用“*”号注明,震情摘要栏末,编者用黑体字注明了出处),现刊出,供参阅.而《理科年表》对公元前231年的地震未予收录,为保持其原貌,未予增补.表前说明亦系摘译,为便于查阅,地震编号仍按原文编号刊出.文末附有《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地震局主编,《中国地震年鉴》编辑部编纂,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已出版四辑。该书是第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我国地震系统的成就、系统总结地震工作经验、准确收载重要地震科技信息的资料工具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目录》中,关于1668年7月25日鲁南大震的一些资料的考证。并认为在《中国地震目录》中所画的该震的极震区及重破坏区的南界还应象本文图中所画的那样适当地向南延伸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震和工程抗震文献题录》(1986—1990)将于1992年4月由地震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7-5028-0560-5/P·372)。自我国地震和抗震防灾第一部大型回溯性文献检索工具书——《中国地震科技文献题录大全》(1900—1985)出版以来(江苏省地震局编纂,1988年地震出版社),受到广大地震和抗震防灾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满足国内科技工作者对地震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一份尽可能完整、准确的强地震目录是我们研究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以及采取必要的防震抗震措施的重要基础资料。 自1965年以来已对云南地区的破坏性地震进行过比较详细的研究。现在根据云南省地震局新编的《云南历史地震资料年表》、《云南地震目录》、以及《中国地震目录》等有关资料,对云南地区M≥4.7级地震的基本参数: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及其精度、震级、震中烈度、震源深度等重新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编辑了新的云南地区M≥4.7级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14.
1873年7月,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成一座天文台。1904年1月22日,天文台开始地震观测,接着又陆续编辑出版地震观测报告、地震观测年报、地震记录等专集刊物。华人神父黄伯禄时任江南教区主教秘书,他应天文台测震主管之请,于1906—1909年间,编成中文《地震稿》8册;后又将其翻译成法文《中国重大地震目录》两卷,第1卷于1909年11月出版,第2卷于1913年10月出版,出版者同为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这是中国学者编辑的第一部地理地震专著,第1卷列出了19个省所辖府、州、厅、县的地震年表;第2卷列出了按公历日期顺序编排的全国地震年表,并附有一幅全国地震城市分布图和139幅受震地点分布图以及一篇研究中国地震活动周期的学术论文。《中国重大地震目录》对翁文灏博士的地震研究多有启发,后来翁博士又选派李善邦到徐家汇天文台学习测震技术,李善邦学成归来,主持了北平鹫峰地震台。称上海徐家汇为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的发源地,名正言顺,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强烈地震等震线图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 引言中国是一个地震较多的国家,历史上从很早以来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据吕氏春秋制乐篇记“周文王立国八年(公元前1189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地震记载。根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所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地震局主办、地震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地震科学技术双月刊《地震科学研究》自1985年起将改为学术性季刊《中国地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度末月出版,每期80页,定价0.80元,邮局刊号6-73,国外发行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办理。《中国地震》将全面反映中国地震科技工作的成果和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中国地震科学事业服务。主要刊登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历史强震目录的复核与评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对1988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简目》所收录的福建历史强震目录作了全面的修订。增、删、改地震16次,占原目录同一时段地震数的61.5%。本文通过核查,分析地震史料,利用中国东部烈度衰减规律,参考现今闽台地震的实际烈度资料,并考虑台湾强震波及影响,对历史强震参数变动较大的11次地震进行了复核与评述,认为其大部分地震参数的变动是需要商榷的。为此,对所增、删、改的地震分别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的附录部分,里面有这样一条地震记载:315年(晋建兴三年正月)“平阳(临汾)地震,崇明观陷为池.”大概因为史料过于简略,不好估计震级或烈度的缘故,编者将它收在附录,仅供参考.查《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关于这一次地震,有如下记载:  相似文献   

19.
武衡 《地震学报》1989,11(4):437-437
我国地震学家谢毓寿和历史学家蔡美彪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是一部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该著所收集的地震史料,起自公元前约23世纪,止于1980年,时间跨度达四千余年。这部《汇编》,由全国地震、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天文、档案、图书、出版等各界近千人,历经五年的辛勤劳动,于198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地震历史资料的记载,自明代以后才渐为详备。据《辽宁省地震年表》共记载明代地震资料六十八条,除八条泛指“辽东”地点不明者外,其余六十条均载有州、卫地名。六十条中地点记载更为具体的则有以下五条,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