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膜下条播冬麦栽培技术是夺取旱地小麦和晚播小麦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加之一次完成播种、铺膜一条龙播种机的配套高效作业,其增产显著。从膜下条播冬麦栽培技术在地区中试和示范3a来,使小麦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晚播地膜冬麦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 ,讨论了晚播膜下条播冬麦各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 ,并分析了晚播地膜冬麦高产节水的农业气候原因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与复播棉花相配套的晚播地膜冬麦的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膜下条播冬麦与常规露地冬麦相比适播期较宽且明显偏晚,其适宜播种气象指标为:播种时5日平均气温为12-4℃,冬前≥0℃积温达40-200℃.d;以黄芽麦或包蛋麦形式过冬的膜下条播冬麦最晚播期为:播种时5日平均气温≥0℃,冬前≥0℃积温达0-40℃.d。适宜播种日期,南疆大部冬麦区在10月中旬中至11月上旬中,北疆则在10月上旬至中旬。  相似文献   

4.
1冬小麦1998年度全疆各小麦生长期大部麦区无较严重的干热风、冰雹、病虫等危害,使冬麦单产创历史最高记录,单产比前一年增产10.9%;总产比前一年增产1.7%。1997年秋播期北疆偏晚,南疆偏早,入冬期全疆偏早,但由于秋季气温明显偏高,使冬前生长积温充足,全疆绝大部冬麦区冬前>ot积温在300-620t·d之间,冬前苗情长势好于前一年同期。全召大部地区冬小麦越冬期间积雪和气温有利于冬麦安全越冬,冬麦返青良好。冬麦功抗分化期间气温偏低,降水异常们多,幼德分化期长,有利于形成大穗及多成稳,使亩有效茎数、叶面积系数、单株小稳…  相似文献   

5.
北疆沿天山一带的乌苏、博乐、奎屯、石河子、昌吉等地在冬麦越冬期间常发生冬麦冻害死亡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冬麦分蘖节遭受低温危害。分蘖节处温度的变化受气温和积雪的影响,而温度、降水的变化又受大气环流的制约。以往对平均环流特征与温度、降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从冬麦严重冻害年  相似文献   

6.
1冬小麦1996年度全疆大部冬小麦播期正常偏晚,冬前≥O℃的积温北疆较为充足,南疆略显不足,越冬开始期苗情差于前一年。冬麦越冬情况较好,无大面积冻害发生。全疆冬麦返青推迟,返青前后个别地区雨雪过多,出现了冬麦雪害与渍害。功德分化期间,气温偏低,降水及灌溉用水充足,幼穗分化期长,有利于形成大穗。灌浆期,北疆虽气温正常略高,但无干热风危害源疆多雨气温偏低,灌浆期较长,有利于冬麦充分灌浆,增加千粒重。综观1996年度,冬麦生长期农气条件对冬麦生长利多弊少,良好的气象条件保证7冬麦获得空前大丰收,单产创历史最高记…  相似文献   

7.
1冬小麦2004年秋季,全疆冬小麦播种期除喀什、和田两地区及阿克苏部分地区提早外,全疆其余大部地区偏晚。出苗至越冬始期,北疆冬麦区气温偏低,冬前≥0℃积温为194~466℃·d,略显不足,大部分冬麦未形成分蘖而提前进入越冬始期;南疆大部分冬麦区冬前光热条件较好,冬麦越冬期偏晚,冬前≥0℃积温为212~696℃·d,气象条件能充分满足冬麦冬前分蘖生长及形成壮苗的要求,绝大部分冬麦带蘖越冬。越冬期内,北疆大部麦区温度偏低,积雪偏厚,尤其当北疆冬麦区最低气温降到-24℃以下时,麦区均已形成5cm以上的稳定积雪,有利于冬麦的安全越冬。冬麦越冬状…  相似文献   

8.
1冬小麦2003年秋季,全疆大部地区冬小麦播种偏晚5~18d。出苗至越冬始期,北疆冬麦区气温波动较大,冬前≥0℃积温为236~405℃·d,积温略显不足,大部冬麦未形成分蘖提前进入越冬始期;南疆大部冬麦区冬前光热条件较好,冬麦越冬期偏晚,冬前≥0℃积温为211~650℃·d,绝大部分冬麦带蘖越冬。当北疆冬麦区最低气温降到-24℃以下时,均已形成5cm以上的稳定积雪,有利于冬麦的安全越冬。2004年伊始,全疆冬麦区气温持续偏高,至3月底,全疆冬麦全部进入返青期,大部冬麦返青期较常年提早1~8d。越冬死亡率除伊宁、塔城为20%左右外,其余麦区均在10%以下,返…  相似文献   

9.
1982—1983年小麦越冬期间,天水地区各县普遍发生了小麦死亡现象,局部地区死亡比较严重,为了从农业气象角度认识死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冬麦返青状况的调查。并参加了由地区农业局、农科所及种子公司等单位组织的冬麦死亡考察。对我区的徽县、天水县、天水市、清水、秦安、礼县、武山等8个县(市)的50多个单位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情况分析如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秋季虽然全疆大部冬麦播期偏晚,但播种后大部冬麦区光热条件良好,冬前≥0℃积温达到了冬前壮苗所需的积温水平,绝大部分冬麦带蘖越冬。越冬期间天气异常,气温骤冷骤热,变幅剧烈,但冬季偏厚的积雪及大部麦区偏高的气温使冬麦越冬状况良好。冬末初春持续偏高的气温使冬麦提早返青。幼穗分化期间,北疆麦区气温正常略偏低,麦田墒情  相似文献   

11.
1冬小麦1995年度全疆冬小麦生长发育期农业气象条件是近些年来最好的一年,冬麦获得大丰收。全疆冬麦单产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4448kg/hm2,比前一年增产4.3%;总产为2701000t,比前一年增产11.5%。全疆大部冬麦区虽播期正常偏晚,但秋季温高气爽,秋季日数比常年明显偏长,冬麦越冬开始期也比常年明显偏晚,冬麦冬前≥0℃生长积温充足,达到壮苗所需的最佳水平,冬前锻炼好,一、二类苗比例相当高,真正做到了壮苗越冬。冬季北疆积雪虽形成得晚且薄,但能保证冬麦安全越冬,大大减少病害发生,越冬状况成为近些年来最好的一年。返青后…  相似文献   

12.
3月10至11日,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在北京对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膜下条播冬麦与作物复播配套栽培技术的中试与示范”和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新疆棉区棉花冷害的预测预报研究”进行了验收。验收会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李慧副司长主持,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产业处秦卫东副处长、  相似文献   

13.
冬麦北移是个新问题。1997年由中央农业部牵头、立项和投资,准备用5-7年时间民这顶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并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证、分析和部署。赤峰市元宝山区已有3年冬麦试种的成功经验。对不同品种的适播期、越冬、返青及生长发育所需的气象条件基本有所掌握,产量已达400kg/0.06hm^2以上,而且品质也优于春麦。可以说冬麦在赤峰地区种植有成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1 冬小麦1999年度全疆大部地区播期偏晚。冬前≥ 0℃积温为 310~ 6 10℃·d ,基本达到壮苗所需积温。越冬开始期北疆苗情差于前一年 ,好于常年 ,南疆好于前一年。冬麦越冬条件大部麦区良好 ,伊犁地区雪腐 (霉 )病严重。幼穗分化期 ,全疆大部麦区气温高于常年 ,南疆明显偏高 ,使冬麦穗分化时间缩短 ,小穗数减少。灌浆期间 ,南疆麦区气温略高于小麦灌浆最适温度 ,使冬麦灌浆时间缩短 ,对冬麦粒重增加不利。而北疆麦区则气温低于常年 ,使小麦避免了干热风危害 ,灌浆时间延长 ,有利于冬麦干物质积累。综观 1999年度 ,冬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冬小麦每年播种面积大约100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旱作为主。从冬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贮存量和越冬条件等主要因素考虑,我省冬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陇东旱塬、陇西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三个种植区。不同气候种植区,其影响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和关键时段有所差异。从分析不同种植区冬麦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入手,抓住影响产量的关键期和主要矛盾,确定预报思路,为提供准确的产量预报信息将起  相似文献   

16.
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冬麦长势和估测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1993年的气象卫星资料,分析植被指数与甘肃省冬麦区33个县市冬麦产量的关系,发现绿峰植被指数与产量存在极好的相关性。另外,从预测产量的角度和预报时限要求出发,可用4月中下旬累积植被指数预测冬麦产量,并给出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冬麦苗期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毓华  高苹  徐萌  陈维新  潘永圣 《气象》2000,26(9):43-46
着重讨论了80年代后期以来气候变暖的特点,通过对江苏省3个地区冬麦播种~赵冬期和越冬期温度的对比分析,认为江苏气候变暖对冬麦的影响具有3个特点:一是从时段而言,出现在播种~越冬期;二是以地区而言,以淮北地区和江南地区偏暖更为明显;三是就高、低温度范围而言,最低气温的升高尤为突出。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冬麦苗期的影响,提出了生产和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1冬小麦 虽然 1999年秋,冬麦播期偏晚,但由于播种后,光照条件良好,冬前≥ 0℃积温仍较充足。冬季偏高的气温、偏厚的积雪及冬末稳步回升的温度,使冬麦越冬状况良好。幼穗分化期一直比适宜温度偏高的气温,虽促进了弱苗升级转化,提高了有效穗数,但也造成了幼穗分化时间过短,使单株穗粒数少于常年。灌浆期温度及水分状况适宜,有利于籽粒充分灌浆,千粒重明显提高。综观 2000年度,冬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对冬麦生长利略多于弊。 1.1冬前生长期 (播种—越冬开始期 ) 由于 1999年秋季秋收任务 (尤其是棉花 )繁重及 9月中旬气温高于常年…  相似文献   

19.
摘要:焉耆盆地种植冬小麦关键在于越冬期气象条件能否保证冬麦安全越冬。通过对焉耆县近60a来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年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变化率为0.67℃/10a;极端最低气温与积雪深度成明显的反相关,相关系数r=-0.62,即没有积雪的年份最低气温一般不会特别低;60a中积雪深度不到5cm且最低气温低于-24℃的概率只有14%,正常年份焉耆盆地种植强抗寒性冬麦品种可以安全越冬。2008、2009年冬季偏暖,无稳定积雪覆盖,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7.9℃、-21℃,试种冬麦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1冬小麦2000年秋季,全疆大部冬麦播种期较常年偏晚。播种后,北疆麦区气温持续偏低,冬前≥0℃积温明显不足,大部地区冬麦还未分蘖就进入越冬期,苗情较差;南疆麦区气温正常,冬前≥0℃积温基本达到冬前形成壮苗所需的积温水平,大部冬麦带蘖越冬,苗情长势较好。入冬后,全疆冬麦区气温明显偏高,北疆麦区日最低气温≤-24℃时,已有5cm以上稳定积雪,冬季积雪略厚于常年,塔额盆地异常偏厚,冬末初春偏高的气温,使积雪融化较快,冬麦越冬条件良好。拔节—抽穗期间,大部麦区气温较此阶段的适宜温度偏高,使幼穗分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