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了在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锰催化KIO4氧化5-Br-PADAP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个痕量锰的高灵敏度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1.32×10^-10g/ml,测定范围Mn^2+浓度为0 ̄1.5μg/ml,用于测定人发,自来水,茶叶中痕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DEPAQ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微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5-(4-二乙氨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DEPAQ)与锰(Ⅱ)的显色反应,在斐了子型面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pH8.5的缓冲介质中,锰(Ⅱ)与DEPAQ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7.3×10^4L.mol^-1.cm^-1,锰量在0~2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试验了常见阴阳离子的干扰情况,本法用于茶叶微量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合成的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TNPS4)与Mn^2+的显色反应。在pH8.0的Na2B4O7-HCl缓冲溶液中,TNPS4与Mn^2+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70nm,配合物组成为TNPS4:Mn^2+=2: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5L·mol^-1·cm^-1,线性范围0.0-5.0μgMn^2+/25ml。用于化探样品中Mn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忠先  陈华明 《岩矿测试》1997,16(3):235-237
于pH6.7 ̄7.6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Pd(Ⅱ)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30min内反应完全,生成组成比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82nm,Δλ=56nm,表观ε为1.04×10^5L·mol^-1·cm^-1,配合物至少稳定36h。测Pd(Ⅱ)的线性范围在0 ̄0.80mg/L。结合丁二酮肟-氯仿萃取分离,方法可用于试样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与5-Br-PADAB  相似文献   

5.
张凯  张凤君 《世界地质》1999,18(3):96-99
运用273A电化学系统确定了偏最小二乘计极 法同时测定La、Ce、Pr、Nd、Sm、Eu分量的最佳体系为:0.08mL的XO、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6mL。6种轻稀土在1.0*10^-7-8.0*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每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为1.4*10^-8mol/L。6种轻稀土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7%-12.8%。  相似文献   

6.
析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法质样品中痕量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表面活动剂加醇析相对钯-硫代米Chi酮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建立了痕量钯的光度测定方法。析相对Pd的萃取回收率为99.5%,富集倍率搂25。络合物的λmax=530nm,形成后至少稳定2h,ε达2.6×10^6L·mol^-1·cm^-1,线性范围1.4 ̄40.0μg/LPd(Ⅱ),检出限是1.4μg/L,对于10μg/LPd测定11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为4.4%。方法已用岩矿中痕量钯的测定,结  相似文献   

7.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锆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付佩玉  王正祥 《岩矿测试》1997,16(3):238-240
在0.08 ̄0.10mol/L 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Zr(Ⅳ)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4的桔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为1.46×10^5L·mol^-1·cm^-1,Zr(Ⅳ)含量在0 ̄0.5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氧化铝及陶瓷釉料中锆的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RSD(n=5)在1.3% ̄3.7%。  相似文献   

8.
王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宏  王安建 《矿床地质》1997,16(4):350-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地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谜面对得起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1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一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  相似文献   

9.
长英质麻粒岩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温度为650 ̄900℃、围压为1100MPa和应变率为10^-4 ̄10^-7s^-1的条件下,对大陆下地壳组成中的一类重要岩石-长英质麻粒岩进行了流变实验。稳态流动力学参数符合幂函数流动律ε=A exp(Qc/RT)Δσ^n,其中A=0.27MPa^-3s^-1,Qc=228kJ/mol,n=3.0。该文将其外推到大陆下地壳变形环境下,讨论了下地壳的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PH3.4时,铱能与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型成紫色络合物,其组成比Ir4+:I^-:BRhB^+=1:6:2,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ε=1.36×10^5L.mol^-1.cm^-1,铱在(0-8)μg/25ml范围时服从比尔定律,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大量基体离子,可对冶金物料中微量铱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床成矿物质来源的一些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矿床是一个新矿床类型。成矿作用分为磁黄铁矿-黄铁矿、辉碲铋矿和黄铁矿-黄铜矿三个阶段。矿化围三叠纪镁铁质火山岩。在矿脉周围广泛发育有以黑云母、白云母、石英和斜长石为代表的蚀普及分带。磁黄铁矿和辉碲铋矿的硫同位素值δ^34S=-1.7‰-2.8‰白去石和方解石的δ^13CPDB=-5.3‰--7.42,δ^18OSMOW=10.9-13.1‰。根据以硅质、碱和富挥发组分为特征的围岩蚀变和S、O?  相似文献   

12.
肖正元  黎宏彦 《岩矿测试》1994,13(2):128-130
采用了单柱离子色谱法测MnO2产品中无机离子杂质;提出了消除干扰的可行途径,将La(OH)3加入后能同时消除进样峰的干扰和溶剂峰的出现。选用1.75mmol/L邻苯二甲酸1.75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混合淋洗剂测定F^-,Cl^-,NO3^和SO^2-4,其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105%;RSD(n=7)为2.47%-8.08%。  相似文献   

13.
黄慧萍  赵永旭 《地球科学》1993,18(6):810-814
本文对在线液-液萃取流路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相分离器-重力相分离器和提出了一个萃取镉的新体系:Cd-KI-抗坏血酸-联苯重氮撑氨基偶氮苯,并用所设计的流路对矿石中痕量镉进行了测定,在采样频率为20h^-1时,方法的灵敏度比直接测定提高100倍,检出限为0.5ug.1^-1,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14.
本合成了新显色剂2-(8-喹啉偶氮)-咪唑(QAI)测定了试剂的离解常数。研究了QAI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3.0~7.0的缓冲介质中,QAI与CO(Ⅱ)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λmax=530nm表面摩尔吸光系数ε=3.67×10^4L.mol^-1.cm^-1,钴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的优点是选择性高和操作简便,做了较大量的Cu(Ⅱ),Ni(Ⅱ),Fe(Ⅱ  相似文献   

15.
热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的卤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快速,高效和无干扰测定地质物料中卤族元素的热水解离子色谱方法及热水解装置,该方法F^-,Cl^-,Br^-的检出限分别为1.4,1.7,15.5μg/l,方法的精密度(RSD%),F^-,Cl^-,Br^-,I^-分别为1.4,0.88,2.34,3.82。  相似文献   

16.
光度法测定痕量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之荣 《岩矿测试》1997,16(4):303-306
基于痕量Ti(Ⅳ)在稀H2SO4介质中对EDTA还原Cr2O2-7褪色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Ti(Ⅳ)的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4~24μg/L,检出限为106×10-7g/LTi(Ⅳ)。结合萃取分离富集技术,方法用于测定人发及茶叶样品中的痕量Ti(Ⅳ),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5%~100%,RSD(n=6)为11%~20%。  相似文献   

17.
对矿区硅质岩样品做了硅、氧同位素测定,其δ^30Si值为0.4-1.7‰;成岩流体水的δ^18O值为-2.7-1.1‰。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硅、同位素分析,提出硅质岩为浅海和半深海热水沉积。  相似文献   

18.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岩石中痕量硒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张锦茂  范凡 《岩矿测试》1993,12(4):264-267
用HF-HClO4-HNO3混合酸分解样品,采用Fe^3+作释放剂,研究了不同量的Fe^3+与HCl酸度对Se荧光强度的影响和干扰离子消除的效果,以及Fe^3+存在Te存在下对Se测定的影响。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g.样品中Se量为0.1μg/g的相对标准偏差(n=11)是5.4%。用于岩石标样中痕量Se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碳酸盐岩中超痕量稀土元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胡圣虹  李清澜 《岩矿测试》2000,19(4):249-253
探讨了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碳酸盐岩痕量稀土元素效应及稀土元素间干扰,要用模拟碳酸盐岩样品中稀土元素天然组成比值的校正溶液,对稀土元素间的干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115In-^103Rh双内标校正系统,有效地抑制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建立了碳酸盐岩中超痕量稀土元素的ICP-MS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1.26)ng/g,RSD≤10%(n=5),用碳酸盐岩标准物质GBW07108和碳酸盐岩管理样分析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符合。  相似文献   

20.
水杨基荧光酮析相光度法测定(微)痕量钛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钛与水杨基荧光酮(SAF)的析相显色反应,重点探讨了干扰及干扰元素的消除,以不同类型的国家级水系沉积物和硅酸盐和人发标准试样,考证了本法对(微)痕量钛测定的适用性。试验表明,在适量抗坏血酸和酒石酸钾钠为掩蔽剂,控制pH1.5 ̄2.0范围,SAF与Ti形成灵敏度较高的紫红色配合物,其λmax=534nm,ε534=1.39×10^5L·mol^-1·cm^-1。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