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土高原旱作区晚播回茬麦一膜两用带田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 1 993年在渭北陇东黄土高原布置了晚播回茬麦一膜两用的田间试验 ,分析试验结果得 :晚播回茬小麦覆膜 ,增温保墒效应明显 ,可提高地温 2~ 4℃ ,节水 3 0 mm以上 ,促进了作物早发 ,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 ,比单作回茬麦增产 53 .0 %。小麦返青揭膜覆于相邻作物带 ,做到一膜两用 ,集水调水效应显著 ,协调了不同作物需水的供需平衡 ,带田总产 82 1 2 .5~ 91 2 5.0 kg/hm2 ,比单作增产 4 5%~ 1 66%。  相似文献   

2.
仇化民  王宁珍  马妮娜 《气象》1995,21(2):51-54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77,比单作提高了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亩产可达到440—610kg,比单作增产20%-80%.  相似文献   

3.
仇化民  王宁珍  马妮娜 《气象》1995,21(2):51-54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77,比单作提高了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亩产可达到440-610kg,比单比增产20%-80%。  相似文献   

4.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97,比单作提高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  相似文献   

5.
西北黄土高原,光照丰富,雨热同期。实施旱作带田一膜两用技术,可增温2—5℃,节水30—40mm以上,调水70%左右。热量利用率高达0.987,降水利用效率15.15kg/(mm·hm2),气候生产力利用指数0.49。增产效益明显,变作物一年一作为一年两作,总产可达8250—9000kg/hm2,比单作增产45%以上。  相似文献   

6.
实施旱作小麦-玉米地膜带田种值,节水调水效应显著。覆膜田比不覆膜田1m土内层含水量多40~70mm,蒸散少30~50mm;作物相互调水60~70%。一种作物单生期,基本上是两带降水一带用;作物共生期,两种作物相互调节用,协调平衡了对水分的供需矛盾,水分利用率增加到15kg/mm·hm2以上,比单作物增产45%以上。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表明,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有效地利用了自然降水资源,具有明显的节水保墒作用,调水效应显著,水分利用率高。粮食增产一般在40%-60%以上,经济效益好,是发展旱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8.
前 言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边坡区,大部粮播区海拔高度为1800~2600m,年降水量为293.1~622.8mm,年平均气温为5.0~6.8℃,≥10℃持续日数为100~130d,积温为1400~2000℃,山区积温不足1400℃,属高寒阴湿区和干旱少雨区。春小麦是临夏州主产作物,每年播种达4.5~5.7hm2,占全州总粮播面积的33%~40%。高寒阴湿,热量不足,农业气象灾害多,是制约本地春小麦稳定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就临夏州地膜覆盖春小麦增温增产效应,进行了地温观测和对比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9.
膜下条播冬麦栽培技术是夺取旱地小麦和晚播小麦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加之一次完成播种、铺膜一条龙播种机的配套高效作业,其增产显著。从膜下条播冬麦栽培技术在地区中试和示范3a来,使小麦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1冬小麦1995年度全疆冬小麦生长发育期农业气象条件是近些年来最好的一年,冬麦获得大丰收。全疆冬麦单产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4448kg/hm2,比前一年增产4.3%;总产为2701000t,比前一年增产11.5%。全疆大部冬麦区虽播期正常偏晚,但秋季温高气爽,秋季日数比常年明显偏长,冬麦越冬开始期也比常年明显偏晚,冬麦冬前≥0℃生长积温充足,达到壮苗所需的最佳水平,冬前锻炼好,一、二类苗比例相当高,真正做到了壮苗越冬。冬季北疆积雪虽形成得晚且薄,但能保证冬麦安全越冬,大大减少病害发生,越冬状况成为近些年来最好的一年。返青后…  相似文献   

11.
地膜复盖晚茬麦,能使冬小麦晚茬生长健壮,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地膜经使用后完好率在80%以上,小麦揭膜后地膜可再用于棉花等春播作物,地膜两次利用,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本文探讨了地膜复盖后晚茬麦增产的原因,并总结了地膜复盖的农业气象效应。  相似文献   

12.
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中几种主要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中的春季潮塌、干热风和小麦全蚀病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害的成因、发生时段与危害程度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和示范,重点试验推广了适时早播、选取良种、缩垅增行、优化密度和带状立体种植及适时适量、优化灌溉等一系列减灾对策与配套技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了灾害,促进了小麦生产持续4年攀登新台阶。单产平均每年递增29.9kg,增产13.0%,总产平均每年递增7349.0万kg,增产16.48%,获得了显著的减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渭北春玉米抑蒸集水防旱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开展了6种抑蒸集水综合抗旱技术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以地膜+ 垄植+ 中国旱地龙处理抑蒸集水和增产效果显著。水分利用效率达19.89kg/ (m m ·hm 2), 耗水系数仅0.05 m m / (kg·hm 2), 产量达7200 kg/hm 2, 比其它综合技术增产17% ~60% 。  相似文献   

14.
虽然春季大风、风沙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及中后期棉铃虫危害,给局部地区棉花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但由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农民种棉积极性高,管理方法得当,加上棉花生产的气象条件有利,2000年我区的棉花又获得了大丰收,单产达1481.8kg/hm2,比上一年提高了4.8%,总产达150.0×104t,增加了9.3×104t。1播种出苗期南疆和东疆棉区:南疆棉区虽开春期偏晚,但自3月下旬开始气温持续偏高,十分有利于棉花早播,除巴州外的其余大部地区的棉花4月上旬播种,播期比常年提前1~8d。播种期间温高少…  相似文献   

15.
应用SPAC系统水分循环原理,建立了适合玉米生育的水分利用子模式;利用该模式模拟分析了辽宁省海城市、昌图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3 地区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农田蒸发和蒸腾过程,并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建立了水分胁迫对作物生理过程的影响函数。经计算,该模式模拟结果( 除个别期次外) 的相对误差范围海城为0.13% ~34.9% ,昌图为0 .44% ~32 .5 % ,阜新为2.6% ~26.1% 。  相似文献   

16.
应用SPAC系统水分循环原理,建立了适合玉米生育的水分利用子模式;利用该模式模拟分析了辽宁省海城市、昌图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3地区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农田蒸发和蒸腾过程,并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建立了水分胁迫对作物生物过程的影响函数。经计算,该模式模拟结果(除个别期次外)的相对误差范围海城为0.13%~34.9%,昌图为0.44%~32.5%,阜新为2.6%~26.1%。  相似文献   

17.
随着烤烟、玉米等春播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旬邑的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地膜均是一次性利用。为了提高地膜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作用,1987、1988年度我们在旬邑原区开展了冬前覆盖回茬小麦,后春覆盖烤烟、玉米等作物的一膜两用试验及示范。一、试验、示范概况及气候特征 1987-1988年度在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  相似文献   

18.
延安地区地膜小麦一膜两用及接茬间套技术初探王保民(延安地区气象局延安·716000)小麦是延安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0万ha以上,产量占夏粮总产的50%~90%。然而,由于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栽培技术的欠缺,多年来,生产水平一直...  相似文献   

19.
全球农作物对大气CO2及其倍增的吸收量估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修兰 《气象学报》1996,54(4):466-473
根据农作物产量资料(FAO1992年),计算出中国和全球各种作物对CO2的吸收总量分别为5.5×108t/aC和28.9×108t/aC。同时以不同CO2浓度下小麦、玉米、大豆等全生育期光合速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的C吸收量为对照,与相应的中国产量资料计算结果比较,两者相差2.6%。从而进一步依据作物对CO2倍增反应诊断实验结果,推算出大气CO2浓度比目前倍增(700ppm)条件下,中国和全球农作物吸收CO2总量将增长21%-26%,分别为6.6×108t/a—6.9×108t/a和34.1×108t/a—36.2×108t/aC。研究还表明,单位面积作物年吸C量全球(3.2t/(hm2·8))比中国(4.2t/(hm2·a))低25.4%,而且C4作物普遍高于同类C3作物。  相似文献   

20.
1999-2000年度在山东省肥城市进行了小麦增产与抗旱技术集成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多项增产技术与抗旱技术集成应用后,比传统管理的麦田小麦产量提高43.3%,水分利用效率达1.95kg/m^3,提高了4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