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CH20050513基于影响特征的点状定级因素分析=A nalysisonPointGradeFactors’EffectBasedonAffecting Character/祝国瑞,唐旭,王平(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8).-736~739,751分析了点状定级因素沿道路网络进行最短路径衰减和沿道路垂直方向对街区内土地的辐射影响特征。在建立道路网络、计算网络结点间的最短路径距离、划分网络街区块以建立街区土地与网络弧段拓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因素作用域包含道路网络弧段、道路网络弧段控制网络街区块的层次关系,将所有网络街区块按其所属的因素进行合并…  相似文献   

2.
基于道路网络分析的Voronoi面域图构建算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分析的Voronoi面域图和加权Voronoi面域图构建算法。鉴于道路网络在城市中心地、公共设施引力传导与功能覆盖上的重要作用,采用网络最短路径距离分析和最短路径时间分析构建的Voronoi面域图可以模拟出中心功能的辐射影响范围空间划分的实际情形,进而为空间分析和空间优化提供有力支持。算法过程主要包括:设施邻近道路结点检索和分界结点计算;基于网络最短路径分析Dijkstra算法和分界结点计算的网络Voronoi划分;基于空间离散化、邻近道路分析的空间Voronoi划分及其矢量化处理算法。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可靠和高效,能够模拟出具有预期精度和形态复杂的网络Voronoi面域图形。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定级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体现主观和客观信息的综合赋权法,基于Voronoi图的土地定级因素影响半径确定方法,基于最短路径的因素影响距离计算方法和兼顾评价指标功能性和均衡性的城市土地定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络Voronoi图中点与点之间通过实际路径距离而非传统欧式距离相连,在实际应用中较平面Voronoi图更加合理,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网络Voronoi图构建算法。借助模型的自动波发放及并行处理特性,较好地实现了基于路网的网络空间剖分,顾及了道路网及其点群自身属性对其服务范围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算法实现了点群网络Voronoi图的构建,最短路径思想的引入使得构建的网络Voronoi图符合Voronoi图基本特征,可以用来表示点群的服务范围,不仅如此,算法的并行特性保证了算法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网络是进行各种道路交通网络分析与可视化的基础。构建道路网络的常用方法是运用已有道路面矢量数据提取道路中心线,并自动生成道路网络。提出了一种根据街区面块拓扑关系自动构建道路网络的算法,首先,根据道路面求反得到街区面块并计算街区面块间的拓扑关系;然后,根据街区面块之间的拓扑关系自动建立道路网络拓扑关系;最后,计算路段(网络弧段)中心线和道路交叉口(节点)的几何位置,完成数字道路网络的构建。与以住算法不同,该算法将拓扑关系构建与中心线提取分开,直接由道路面原始数据构建网络拓扑关系,保证拓扑结构的准确性,且为道路中心线提取提供路段交叉口判别依据。实验表明,所提出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已有算法在自动计算道路中心线时数据预处理复杂和道路面分割难以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空间网络数据库中的K近邻查询,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道路网络距离的KNN查询算法.这种方法以已有的道路网络模型框架为基础,通过预计算NN表,减少了昂贵的最短路径计算,利用两个链表记录已访问弧段的信息,避免了不必要的磁盘I/Os,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点分布比较密集的情况下,本算法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障碍距离的优化算法,解决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中复杂地理环境下最短路径的寻优求解问题。在详细分析地理空间高程、坡度、障碍物等空间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搜索空间、搜索方向和网络弧段权值构建网络拓扑关系网,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最优路径进行寻优求解。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Voronoi面域图的最大覆盖选址模型及相应的粒子群优化方法,并应用于城市响应时间敏感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优化。本文考虑设施功能沿交通网络辐射以及需求非均匀分布情形,对设施在网络连续空间上进行布局优化,选址模型采用网络Voronoi面域图划分布局设施的功能辐射域,以启发空间优化最小化重叠覆盖。模型同时顾及了设施利用率的最大化,规定设施对给定距离以内的需求实行的完全服务覆盖和对给定距离以外的需求实行随距离衰减的部分服务覆盖。本研究提出基于遗传机制和广义Voronoi图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以提高其空间优化性能,通过对南京市消防站最大覆盖空间优化实验表明,该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可应用于城市化区域应急设施最大覆盖空间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Voronoi图算法很多将被划分区域理想化为匀质空间,忽略了所依赖的传导方式及空间差异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异质空间下加权Voronoi图的栅格生成算法。首先根据目标中心强度确定每个目标的影响权重,根据空间传导能力确定每个栅格的传导权重,然后进行十字交叉光栅扫描,在距离变换中按栅格对距离进行分解,将目标影响权重和栅格传导权重纳入变换公式,最后连通每个栅格到最近目标点的最短路径。该算法兼顾了目标中心强度、几何形状以及空间差异性,实现了异质空间下任意形状目标加权Voronoi图的生成。实验证明,该算法时间复杂度不受目标数量、分布和形状的影响,比普通Voronoi图算法更适合复杂空间下的城市影响范围划分。  相似文献   

10.
已有的大件运输方案通常只将距离、时间、运输成本等因素作为权重值参与路径选择的分析计算,但对于超高、超重的运输车辆来说,道路的限高限重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基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结合道路网络模型,生成一个基于道路限高限重的辅助网络,并参与最短路径分析,最终得到一条综合考虑道路运输成本和限高限重的最优路径,更能适应道路网络复杂多样的情况,为大件运输的选线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附合导线是工程测量中最常见的布网形式。结合附合导线平差过程,文中用真误差分析方法推导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结果的影响公式;通过分析与数据计算,得到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平差后导线点坐标和导线边方位角的影响规律;并与测角误差影响进行比较,得出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影响可忽略的条件,对导线测量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突发事件时人员会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步行、驾车等)进行疏散,在交叉口处极易出现人车混行。提出了一种利用反向流和冲突消除策略的人车混行疏散路网优化方法,对主要疏散路径进行人、车流的反向以扩大通行能力,并在交叉口处禁止人、车的部分转向来进行人车分流以消减人车冲突。建立了以平均疏散时间和平均疏散路径长度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的人车分流方案。以武汉市2 km范围内的路网为例进行实验,并针对不同的人车混合比例进行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通过人车混行网络设计提高疏散效率,在行人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平均疏散时间及疏散路径长度的改善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西昌地区泥石流调查为例,介绍了利用解析测图仪直接从航片上采集高程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提取有关地形属性数据的方法,并结合目视解译与泥石流形成有关的非地形环境因子,通过计算、自动复合成图和统计运算,获得了大量西昌地区泥石流形成环境的定量、半定量数据。并通过综合分析,对西昌地区泥石流形成环境有了比较确切的了解,为制定泥石流治理规划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岳利群  夏青  黄勇  孟岩斌 《测绘科学》2010,35(6):120-122
在对武器装备模型的研究中,武器空间运动轨迹的研究和运动中产生的特殊效果的研究是当前重要的两个研究方向。本文研究的相关技术主要应用于某单方仿真推演系统,以飞机、导弹、炮弹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武器装备的空间运动轨迹建模,建立了参数可变的轨迹解算方程,并且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模拟了其运动轨迹,同时利用粒子系统的方法模拟了飞机运动时产生的特殊效果。最终建立一个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武器运动仿真进度的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15.
The term landslide includes a wide range of ground movements, such as slides, falls, flows etc. mainly based on gravity with the aid of several conditioning and triggering factors. Particularl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interest in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hazard or risk assessmen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mbined use of socioeconomic, remote sensing and GIS data for developing a technique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then to apply the technique to the selected study areas at Nilgiris district in Tamil Nadu and to analyze the socio economic impact in the landslide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利用TEQC软件的GNSS数据质量检核功能,研究矿区GPS变形监测目标点的选址问题;利用TEQC软件提取出目标点的电离层延迟、多路径影响、周跳、卫星信号信噪比等信息,并根据其信息进行调整或剔除不合适的监测目标点。通过实例,表明了研究方法的有效可行,对矿区变形监测目标点的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目标点GPS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Numerous studies attempted to associate search engine data with travel behaviors. However, most existing studies focus on the destinations of search and travel, while ignoring the origins, which embed critical information of where the search requests were initiated and where the travelers came from.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types of intercity origin–destination flow data, namely travel flows and search flows, which, respectively, record the number of travelers and search requests from one city towards another. By comparing the two flows during holiday and non-holiday, we examine their complex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ime-lag effect, distance decay effec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network community, cities' rankings, and important factors of search and travel activities. The findings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search and travel behaviors, hence they can help decision makers to develop targeted strategies to enhance city's attractiveness, improv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romote tourism.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长白山景观格局演化信息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格局是若干生态系统的综合体,受地貌、气候和其他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是模拟和预测地理要素变化趋势的基础。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为景观格局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长白山地区景观格局图谱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1977年MSS、1985年、1999年TM影像时间系列的遥感数据,建立空间信息库,选取景观/斑块类型面积、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平均斑块面积、斑块个数、破碎度指数、分维数、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对长白山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长白山地区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建立长白山景观格局演化的信息图谱。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变化表明,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已成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9.
海洋测深大多是在移动的测量船上进行的,测量船的移动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船移效应,因而船移效应是影响海洋测深精度的因素之一。在系统推证海洋测深中的船移效应模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船速、水深、海底坡度和波束角情形下的船移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船移效应的影响规律和量级,揭示了船移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根据海洋测深的IHO最低标准要求,提出了采用窄波束和限制船速的降低测深船移效应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址区域发现大面积天然气,采用地震方法探明该地区地层结构及油气分布状况是合理开发油气以及为保证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建设和运行安全的需要,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址水域宽20余km,条件十分困难,用常规定位测量方法作业困难是不可想象的。在实时导航定位中采用现代GPS-RTK技术,实现了水上远距离、大范围的地震勘测提供导航与实时精确定位。在该工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GPS-RTK数据采集时间与地震勘测时间步调一致,为解决潮汐近10m高差影响采用了海边水准测量以检核GPS-RTK高程(因GPS-RTK高程测量误差较大)并采用事后差分技术来提供震源三维坐标等措施,为地震空间定位分析提供了保障。对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文中均有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