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涛 《地下水》2012,34(5):116-119
水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满足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与水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以及质量上的协调发展,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最大的利用价值,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作为最佳优化配置目标,建立宝鸡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搜索速度快、效率高,算法简单的特点,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结果,最后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邹进 《水文》2010,30(1)
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指导下,建立了水库可持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以包含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协调当代与后代的用水需求.文中同时提出了分层模糊多目标动态规划法作为模型求解的一条途径.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水库可持续利用提供令人满意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粒子群算法的迭代原理,通过对粒子编码方法、适应度函数构造和约束条件处理等环节的改进,构成了用于多目标有约束条件模型求解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不仅拓展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复杂多目标模型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借助本文提出的模型,得到了该市2010、2020和2030年三个水平年在50%保证率下的水量配置方案.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保定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有重要意义。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一个考虑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其水源多水源联合供水条件下的保定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以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分析确定了模型各参数,并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函数进行编程求解,得到保定市规划水平年(2015年,2030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该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朝阳区多目标水量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北京市朝阳区水资源经济优化模型的实例研究。提出了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中水4种水源类型。考虑生活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石油化工用水,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用水)、农业用水(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等4大用水部门、十几个小用水部门,建立了多目标水资源规划模型,并运用单纯形法求解模型,计算了2010年、2020年的水资源量最佳分配。  相似文献   

6.
冯艳  武鹏林 《地下水》2010,32(3):124-12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水环境持续恶化,蔚汾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本文对蔚汾河流域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在调查该流域不同水质水源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采用生活、农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多目标优化方法,结合决策者不同偏好,得出了几种不同的配置方案。通过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goal-attain函数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几种不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符合蔚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能使该流域内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引大入秦工程是由大通河向甘肃中部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跨流域引水的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建成通水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促进秦王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程在设计效益的发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供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水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化。在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引大灌区和周边可能的供水范围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引大工程供水区,根据供水区的供需水现状和用水发展趋势,采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中的最优化技术,建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供需水量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确定近期和远期供水区的水资源在各子区不同用水部门间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为富余水源寻找出路,这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利民  仲跃  张晟  谢能刚 《水文》2006,26(4):6-9
以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目标,考虑社会各产业经济部门的污水处理和节水调节的控制作用,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模糊理论构建评价函数。通过应用于盐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冯峰  荣晓明  张文鸽  何宏谋 《水文》2014,34(5):39-44
针对黄河流域R-ET水资源管理模式中目标ET的优化配置问题,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构建了水资源总量控制、ET总量控制、粮食用水保障和生态生活用水保障,共4个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设计了遗传算法的相关参数,从而对目标ET的优化配置进行求解。以鄂尔多斯地区为研究实例,对2015年5个方案的目标ET进行优化配置,其中灌溉耕地目标ETIta占到总目标ETta的36%左右;居工地ETJta占到20%左右,不可控目标ETNta占到50%左右。各分项实际ET的分布比例为:不可控ETN为实际ET总值的64.4%,灌溉耕地ETI为33.6%和城乡居工地ETJ为2%,经过对比认为要达到目标ET,削减和调控的重点在不可控ET和耕地ET。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分项目标ET的调控重点和相关措施,为下一步实施黄河流域的R-ET水资源管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工业部门内部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与国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综合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效益数学模型。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在收集分析了各行业的用水量、产值、利税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每个行业的历史用水量为样本,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推求出行业需水量上、下限,并利用综合效益模型,以1989年7月这一最枯月份为例,对工业内部各行业进行水资源重分配,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陈建峰 《地下水》2009,31(5):59-62
水资源是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地域分布不均,区域超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扩大,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分析了廊坊市水文地质、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在此基础上概算了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对未来廊坊市水资源预测及供需分析,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畅金元  吴锡刚 《地下水》2011,33(3):133-135
冀中廊坊市是资源性严重缺水城市,加之近年旱情严重,水资源短缺形势异常严峻,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北运河是廊坊市的主要有水河道,也是北京市主要的排污河道.其河道径流量具有量多、稳定、水质较好等特点.本文就北运河水资源的规律特点,指出了有利的地形条件、丰富的河道水量、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及逐步改善的水体水...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流域水文水资源特点和供用水特征,基于目前流域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其重点应放在现有监测站点的调整与完善,水库运行规则、技术参数的校核与调整,洪水资源调控与地下水人工回灌,污水处理回用与生态环境需水量,防洪与兴利统一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运用管理等技术研究,以及水资源实时调度管理方案付诸实施后效益与风险分析、系统的标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吉孟瑞  康凤新 《山东地质》2010,(3):12-17,2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广生 《地下水》2008,30(4):51-53
通过对廊坊市近20年来浅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揭示了其水位动态曲线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找出了影响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廊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平 《地下水》2009,31(4):59-61
由于廊坊市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廊坊地下水漏斗分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提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水资源赋存特点:降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垂直差异大、干湿季节明显;坡面径流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过境河流水量丰富,但水质较差;地下水资源量大,但空间分异明显。然后,从资源、经济、技术等不同层面综合分析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指出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工程性缺水严重;"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调控相对困难,有些技术还需开展攻关研究。最后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核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核算是从更广泛的视角进行区域/流域尺度的水资源核算,以水资源循环模拟揭示区间、行业、部门间的水利联系为基础,在核算水源上为广义水资源;在核算对象上为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在核算指标上包括行业、部门和区域的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界定了不同用户蒸发蒸腾消耗水分的高效和低效部分,提出了包括人工系统和天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用户、不同部门和区域整体的广义水资源利用核算指标体系。以宁夏平原区为例,进行了现状区域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用核算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1  
中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水资源不足,再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西北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性问题.以黑河为例论述了流域尺度的水、土、生态、环境及管理问题;提出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必须在流域尺度提高水效益的适应对策;讨论了绿洲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4个环节,即灌溉水向土壤水转化、土壤水的生物利用、生物水的生产率以及市场需求的产业配置;展示了水源涵养、节水型绿洲建设、生态水利用率提高的部分实例;分析了水资源的社会化管理的阶段、问题与途径,强调流域虚拟水配置战略,指出提高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仍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