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比美国、日本和以色列三个典型国家农业经营的特点发现,尊重农户意愿的农业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农业市场化发展,也有助于增加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农业作为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的产业类型必须依靠政府经济引导实现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土地产权管理方面,不论土地私有制或土地公有制,适当实现土地产权的权能分离和城乡均等、减少政府直接干预是促进农业市场建设、产业联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所在.美国、日本和以色列农业经营的特点与演化对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的内涵及其结构体系,分析了其特征,对机制中存在的土地供应总量失控、土地市场存量土地较多、土地供应过程操作不透明、城市土地的市场化不完全、刺激房地产过热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相应的严格控制增量用地、建立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土地供应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土地供应市场、开征财产税等政策措施。旨在优化土地供应机制,对政府调控土地市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我国的土地供应走上健康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3.
日本属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土地制度基本上属私有制。在私有制的前提下,也有一些公有制,如国家及各都道县府等政府均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土地资产,主要的河流、道路,某些公共设施、海域等众多土地资产就属国有或县有。当然也有村、町所有的土地资产,类似于集体所有。但更多的如宅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农田等就属法人或自然人所有。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以色列是发达国家中少数采用土地公有制的国家.以色列实行公有土地租赁制度,租期一般为49年,近年来不断延期为98年甚至196年,土地到期后实行自动有偿续约的制度.本文通过研究以色列公有土地租赁制度,旨在为我国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一方面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维护民众权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构建土地发展权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土地发展权。有了土地发展权,就可以从行政和产权两方面明确界定政府的土地管理权限,维护土地规划的法律权威性;构建土地发展权市场运作机制,增强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土地发展权的产权运作流程,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6.
刘冰  李颖捷 《现代测绘》2013,36(3):48-49
为有效整治土地违法行为,土地督察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的重大变革,通过转变传统的思路,在政府内部加强监督控制以便实现对土地的有效管理,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土地市场的经营管理秩序,地方政府所主导的土地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收敛,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公民的知情权,提出"中央-地方-民权"相结合的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管理对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土地管理中的矛盾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要求政府管理要更多地吸纳公众的意见。这就要求我们对现行政府管理制度中的公众参与进行研究,一方面指导公众如何有效地提出建议,另一方面指导政府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公众参与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以期缓解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自古就有寸土寸金之说。地籍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为了维护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权属的合法权益,并为制定土地政策与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实施国际化大都市科学的城市管理,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我国土地工作之重心.而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自需研究和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特别是其具体实现形式.传统典权制度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度构建模式,其既能够解决公有制条件下私权主体进入土地市场的难题,又能够赋予农民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基础上更好获得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的权利.考虑到典权制度在农村土地流转、城镇保障住房建设等问题上的独特作用,未来我国在编撰民法典的时候,自应将作为本土法律资源的传统典权正式纳入我国的物权法律规范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结合本区实际,在存量土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上大做文章,加快推进土地市场化运营,土地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土地市场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轨道(一)强化规划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明确各镇(街)编制的城镇总体规划必须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结合,项目用地必须经规划、国土部门预审,报经区政府批准后,符合供地要求的,方可予以供地,有效地规范了用地秩序。(二)切实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该区按照《烟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继而在城市推开。1978年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8年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关系由15年不变、30年不变为长久不变;改革推进到城市后,城市国有土地使用开始由无偿、无价、无限期使用逐步转变到有偿、有价、有限期使用;通过这场改革初步形成了我国土地市场的基本制度和政府调控管理体系,带来了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对搞活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土地收益分配严重失衡,受损害最大的是广大农村、农民。未来土地使用制度深化改革的出路,是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使他们能够具备完全的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城市土地出让大都采取由原用地企业或其主管部门自行招商.然后由开发公司进行土地开发和房产开发,土地管理部门只抓土地管理的中间环节,即用地审批和收取土地出让金,政府尚未真正成为土地供应市场的唯一主体,对市场的调控极为有限。要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发挥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土地“源头”的控  相似文献   

13.
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方法和建立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 (ULEIS)的途径。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结合我国土地估价和土地市场的现状 ,对建立实用性土地估价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思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三种类型的土地——联邦所有土地、州政府所有土地和私人所有土地,其上矿产资源管理权归三种不同性质的主体.对州政府所有土地,其上矿产资源归州政府管理.本文着重讨论了州有土地上矿产资源与矿业管理问题,包括主要矿业法律、主要矿业管理机构、主要矿业权设置、主要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政策、矿业土地利用管理、矿业税费、矿山环境管理与复垦管理等,目的是丰富和完善我国对美国州级层次上矿产资源与矿业管理的认识,学习他人先进之处,创新和完善我国新时期的矿产资源与矿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是传统的农业国,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4.86%,林地占10.05%,水域占9.6%,城市面积占0.1%。孟加拉国土地所有权形式高度不平衡,占有面积大于3公顷的5%的农户拥有26%的土地,占有面积小于1.5公顷的70%的农户只占有29%的土地。孟加拉国管理土地的政府部门是土地部。任何单位或政府机构要得到土地必须通过土地部的批准。自1950年以来,土地部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了不同的名称。土地部的目标和目的就是管理和处理国家拥有的土地、沙石地、土地财产和废弃的土地财产。征收土地开发税、土地测量与记录保存和更新土地记录是该部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土地征用同样也是该部的重要任务。因此,该部是孟加拉国负责土地管理和开发的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土地供应失控因素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土地供需状况,提出了实现了土地供需平衡、解决土地供应失控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方法和建立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ULEIS)的途径.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结合我国土地估价和土地市场的现状,对建立实用性土地估价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思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与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建立完善了土地执法监管联合制度,在“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土地违法行为上,构建起各级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网站群已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对立足于网站群理念和架构的国家土地督察网站群的建设实践进行了介绍,详解了国家土地督察网站群建设思想、建设原则、总体框架、技术路线、信息分类和栏目规划等。国家土地督察网站群为政府网站群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0.
津巴布韦管理土地的政府机构是津巴布韦土地和土地重新安置部,该部主要由土地征用和转让局、重新安置和计划开发局、咨询委员会、财务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局及测绘总局组成。该部的主要作用是获取、规划、划定、公平分配和管理农村土地及发展基础设施,并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