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滑坡位移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性,引入基于相空间重构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法.利用Cao氏方法确定嵌入维数,根据互信息法计算最佳延迟时间;然后在相空间中,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预测模型,对滑坡进行了实证计算,且与LS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支持向量机预测滑坡位移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支持向量机预测滑坡位移的新方法.首先,以滑坡位移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为基础,对其应用互信息法计算最优时间延迟;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滑坡位移序列数据进行频域分解,应用Cao氏方法对分解后的每个分量序列分别计算其最佳嵌入维数,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分量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利用支持向量机对每个分量单独进行建模预测;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在滑坡位移预测中获得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挖掘边坡变形特性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遗传小波神经网络(GA-WNN)法的新型边坡变形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对边坡变形序列进行EMD分解,有效分离出不同尺度特征的子序列;其次基于相空间重构挖掘各子序列的特性,以避免预测模型输入维数选取的随意性;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而对各子序列建立预测模型;最后叠加各子序列预测值得到边坡预测结果。经过了算例计算,并与SVM和GA-WNN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和自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较优的局部预测值和较好的全局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为0.68 mm;在边坡变形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边坡变形序列存在一定混沌特征,本文将混沌分析方法应用到边坡变形预测中。为解决标准LSSVM模型中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因任意给定或经验给定带来的非最优问题,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引入LSSVM模型,根据变形序列建立GA-LSSVM和PSO-LSSVM预测模型,与标准LSSVM混沌预测模型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LSSVM和PSO-LSSVM模型预测中误差分别为0.73 mm和0.77 mm,LSSVM,BP,RBF三种模型中误差分别为0.90 mm,0.80 mm和0.75 mm;因此,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用于边坡变形预测比其他几种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模型参数选择存在随机性与单一优化算法寻找参数存在局限的问题,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引入LSSVM模型,建立了基于粒子群-遗传算法(PSO-GA)优化的LSSVM沉降预测模型.将GA嵌入PSO算法,降低了模型参数寻优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提高模型拟合精度.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将提出的模型与LSSVM模型、PSO算法优化的LSSVM(PSO-LSSVM)模型、GA优化的LSSVM(GA-LSSV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精度更好,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地铁沉降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了一种可供地铁沉降监测预测的EMD-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新建模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原始观测数据序列进行预处理,形成本征模态分量IMF,再根据每个IMF的变化特征,研究选择合适的参数构造BP神经网络,计算预测对应IMF,最后进行重构获得地铁沉降的预测结果。实验分析结果表明,EMD-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优于单一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支座位移预警阈值的设置问题,该文采用相空间重构与滑动窗口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国内某特大跨径拱桥支座位移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改进的C-C算法确定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通过对一维时间序列的重构来恢复系统原动力特征。同时,为避免Elman神经网络训练时长过大、不能在线及时更新参数的问题,采用滑动窗口方法对Elman神经网络训练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建立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滑动窗口Elman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对支座位移预测均值进行区间估计。实验表明该预警方法能够得到区间型的位移阈值,可以敏感地发现位移的异常变化,实现多级预警,确保桥梁安全。  相似文献   

8.
山体滑坡位移量预测精度主要受预测模型和参量的影响,而基于回归模型和灰度预测模型的传统滑坡预测模型主要存在模型预测结构单调、引入的预测影响参量不全面、长期性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北斗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算法的滑坡预测方法。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在考虑多重因素的前提下,使用如降水量、土壤湿度、地形参数等滑坡主影响因子作为回归模型参量,同时结合梯度增强方法,可以增强预测模型的有效结构,提升数据的使用率,进而提高长、短期的滑坡位移量预测精度。最后以西宁市南山寺滑坡带为例,考虑降水、地面沉降、地形地貌等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分别基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贝叶斯岭回归模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及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的方差(EV)结果为0.99 mm^(2),均方差(MSE)结果为0.04 mm,平均绝对误差(MAE)结果为0.15 mm,且利用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对2020年12月的表面位移量进行预测,发现相对误差区间为(-0.8%,0.8%],预测精度最高。因此,相对而言,梯度增强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精度更优、效率更高,更能准确反映滑坡表面位移量的变化状态,精确地对滑坡体进行全天候监控、预警,保障滑坡体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雅萍  陈曦  涂锐 《测绘学报》2022,51(10):2183-2195
滑坡体除了因自身重力产生位移外,还受到降雨的影响,但通常降雨对滑坡位移的作用具有滞后性。为了分析并预测降雨对滑坡位移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顾及降雨影响的动态优化时滞时序GM(1,2)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分解位移序列并通过时间序列重构得到周期位移序列和趋势位移序列,对降雨数据和滑坡周期位移序列进行时滞分析和相关分析,确定时滞时间和影响程度,建立基于背景值优化的动态时滞GM(1,2)模型预测降雨量变化导致的滑坡周期位移变化;然后,建立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滑坡趋于自然变化的趋势位移;最后,通过时序叠加得到顾及降雨影响的滑坡预测位移,建立了顾及降雨因素的动态优化时滞时序GM(1,2)组合预测方法。本文以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和秭归县八字门滑坡监测数据为例,验证了动态优化时滞GM(1,2)模型的精度,并与其他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动态优化时滞时序GM(1,2)组合预测模型能准确地预测降雨影响导致的滑坡位移变化,预测效果较好,该组合模型对滑坡灾害的预警与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变形监测数据混沌序列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Volterra级数的混沌时间序列变形预测模型。经过相空间重构,确定合适的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输入Volterra级数自适应预测模型,然后得到变形量的预测值。将预测值与实际值及其他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Volterra级数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在变形预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单一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LSSVM)高程拟合方法的不足以及LSSVM模型参数选择的随机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SO-GA算法优化的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高程拟合模型。模型将灰色模型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相结合,建立GLSSVM模型,并结合粒子群算法与遗传优化算法寻找GLSSVM模型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进一步验证提出模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并将拟合结果分别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PSO-GLSSVM),遗传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GA-GLSSVM)及单一GLSSV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SO-GA-GLSSVM模型拟合精度更好,可靠性更高,为高程拟合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的GPS高程拟合方法要求有足够多样本数据的缺陷,本文采用粒子群(PSO)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的方法进行GPS高程拟合。实验表明,在有限样本的情况下,PSO-LSS-VM模型不仅发挥了LSSVM处理小样本数据的能力,而且通过PSO优化后的LSSVM能够选择出合适的参数;与LM-BP神经网络、标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等方法比较,PSO-LSSVM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支持向量机(SV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机器学习的新方法,它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文中研究支持向量机的拓展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并将其应用于确定大面积复杂似大地水准面.通过工程实例并与神经网络模型和二次曲面多项式拟合模型相比较,验证确定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LSSVM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和LSSVM预测隧道不均匀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不均匀沉降是个复杂的系统.针对其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本文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引入该领域,建立了一种基于EMD和LSSVM的预测模型.首先,利用EMD方法将原始序列作平稳化处理,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分量(IMF);其次,根据各个IMF的变化规律,采用合适的参数构造不同的LSSVM...  相似文献   

15.
GPS技术因其诸多优点在工程测量中被广泛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应用于GPS高程拟合有着一定的优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处理非线性问题时,采用核函数代替内积计算,巧妙地解决了高维计算问题。文中综述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常用的几种核函数,用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几种核函数都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径向基核函数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Since spatial datasets are subject to sampling errors, a smooth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should be employed to remove noise during DEM construction. Although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SSVM)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 as a classifier, their effect on smoothing noisy data is almost unknown. In this article, the smoothness of LSSVM was explored, and its effect on smoothing noisy data in DEM construction was tes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large datasets, a local method of LSSVM has been developed, where only the neighboring sampling points around the one to be estimated are used for computation. A numerical test indicated that LSSVM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classical smoothing methods including TPS and kriging, and its error surfaces are more evenly distributed. The real‐world example of smoothing noise inherent in lidar‐derived DEMs also showed that LSSVM has a positive smoothing effect, which is approximately as accurate as TPS. In short, LSSVM with a high efficiency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smoothing method for smoothing noisy data in DEM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7.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是针对标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训练时间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算法。针对SVM算法在极化SAR影像分类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目标分解理论为基础,对LSSVM算法应用于极化SAR影像分类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极化SAR影像分类,LSSVM算法与SVM算法的分类精度相当,但时间效率远优于SVM算法,并且对参数的调整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泛化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8.
将二次曲面、BP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应用与高程异常拟合,并用某地区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应用于高程异常拟合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19.
最小二乘谱及其在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投影理论和基于向量空间中最小二乘平差原理,介绍了最小二乘谱分析方法,给出了最小二乘谱的计算公式。利用加拿大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实例,讨论了最小二乘谱分析的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